古老的华夏遗谜
中国是龙的故乡,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千百年来我们一直把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作为令人敬仰的神灵。历代皇帝都被认为是龙的化身,称为真龙天子,身体称为龙体,衣服称为龙袍,甚至连皇帝喜怒哀乐的表情都被称之为“龙颜”。时至今日,谁也未曾见过“龙”这种奇怪的动物,古生物学家们也从未发现过“龙”的化石。那“叶公好龙”的故事也不过是奉劝人们要言行一致的寓言罢了。
然而仔细想来,事又蹊跷,古代人们是根据什么想象出龙这样一种神奇的动物,为什么就偏偏相信天上有龙呢?而且这信念千百年来是那样挚诚,那样不可动摇。如果古人没有见过飞行于空中的“龙”,何以能形成关于龙的观念,如果他们没见过有人“乘龙而降”,何以产生驾龙飞天的想象?难道古时候真的有“龙”或者什么像龙的动物出现过吗?
还有一个传说,也像龙的传说一样神秘而有趣。
有一种路神,常常从天上匆匆走过。这路神十分奇怪,每次路过时从不显形,人们看到的只是它头上戴的草帽在空中飘飘悠悠的慢慢移动……
古人究竟看到了什么,把它作为龙的化身,那飘然而过的“草帽”又是什么?难道是卷起阵阵热潮的天外来客——“飞碟”吗?那就让我们翻开浩如烟海的史书,去问问古代人们究竟发现了什么。
在距今4000多年前即我国的尧帝时代,曾发生过一件十分奇特的事情,后来东晋时代的王嘉在其所著的《拾遗记》中是这样记载的:
在尧帝登基30多年的时候,有一只巨大的船浮游于西海,船上有光,夜晚明亮而白昼熄灭。海上的人看见那光有时大、有时小,好似星月出没。大船常常环绕四海游动,12年一个周期,周而复始,起名为“贯日船”,也叫“桂星船”。“羽人”住在船上,被人们称为“群仙”,他们用晨露洗漱,船体发出的光比日月更亮,海上的人们称它为“神船”。
尧帝虽然是传说中的人物,但据我国古史的年代考证,他即位于公元前2000多年,距今4000多年。故事中描述的巨船穿行于星辰之间(贯日),船体发出强光等,与现代“飞碟”(也称UFO—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未经探明的飞行物)极为相似。据说这是关于古代外星太空船造访地球最古老的记载。
无独有偶,有一段极为有趣的故事也记载了类似的事情。据南朝《集异记》记载,唐朝开元七年(719),裴佃在广州任都督。这一年的8月1日夜晚.裴佃上床就寝.睡得正香时.却被一阵嘈杂之声惊醒,抬头望窗外,见窗棂明亮,以为到了早晨,赶紧穿戴整齐,来到大堂议事。此时兵将头领、官吏幕客等早已一应到齐,可是未等开堂议事,却有值日官来报,时辰还不到三更。众人惊得目瞪口呆,都奇怪这太阳怎么也变得不守时了呢?
裴佃留下众人坐守厅堂,等候日出。可是过了不久,不但太阳未见出来,反而发现天空变暗,夜色如初。大家重又打着灯笼回家睡觉去了。
第二天早晨,裴佃召集下属,议论昨夜天明的怪事,但毫无结果。于是他派人四处打探,回报说:“岭南大都如此,岭北就没有此事了。后来有一只商船从海上回来,才弄清了夜明的原因。船上人说,”8月11日夜晚,船正在海上航行,忽然间看见一只巨鳌出海,昂首北望,双目像太阳,照耀千里,许久方才隐没,随后天色暗黑依旧。
与船上人所说的情况一对,正是把裴佃等人折腾了半夜的那个晚上。上面所说的两件奇事在古史杂记中虽有记载,但所述之事毕竟年代久远,让人全信也难。但是,发生在宋代的两桩奇事却是记录于著名诗人和科学家的笔端,不由得人们不信。
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11月3日,大诗人苏东坡在调任杭州通判的途中来到金山。嘉宾来临,金山寺的老僧十分高兴,盛情邀请他留住一宿,以观金山落日美景;盛情难却,苏东坡遂留住寺中。
这天晚上,天高气爽,星空灿烂。苏东坡在寺中无事凭栏,观赏这金山夜色。忽然,只见远处江中出现一个发光的物体,强烈的光亮惊得林中小鸟四处乱飞。苏东坡仿佛觉得自己置身于幻境,百思不得其解,终究没有弄明白自己看到的究竟是什么。后来写下了《游金山寺》一诗,记录了这次难忘的经历,诗中云:
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
羁愁畏晚寻归楫,山僧苦留看落日。
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
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夜落天深黑。
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
帐然归卧心莫识,非人非鬼竟何物?
与诗人苏东坡所见的江中发光体相似,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卷廿一《异事》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嘉祐年间,扬州有一珠甚大,常在阴晦天气时出现。开始见于天长县水泽中,后又见于甓社湖,再后来又在新开湖中出现。前后十几年,居民行人常常见到它。有一夜忽见其珠很近,微启双壳,一道光线从壳间射出,好像横着一道金线。不一会儿,双壳大开,大小如半张席子,壳中白光如银,发光的珠有如拳大,光线强烈使人们不敢正视。十余里间林木都有影子,像是出了太阳,远处的天空被照耀得如同赤色的火焰。忽然间,它急速起飞,迅间远去了。
沈括是宋代杰出的科学家,他曾做过许多天文工作,这样一位思想严谨的学者,决不会捕风捉影。他的调查记录客观细致,又十分生动,在发光特征、飞行特征等方面与当今人们所描述的飞碟完全一致。
在我国一些地方史志中,关于不明飞行物的记载也屡见不鲜。
据《山西通志》载:“明嘉靖七年(1528年10月1日),太原流星陨,光触地有声,坠而复起,人斗口,至日出方灭”。流星坠地本不是罕见的事情,但从后面所述“坠而复起”而且一直飞入北斗七星来看,此物绝不是流星坠地,因为流星坠地后不可能再度飞起,能够克服地球重力飞起,并直入天际,恐怕只有飞碟。
山西《和顺县志》中,有一条类似沈括所见发光明珠的记载:“光绪二十四年九月二十日晡刻,县城东南天鼓鸣,鸣毕望立,有黑气一道,内带球一双,色近蓝,顷刻形迹全消。”这条记录虽与沈括的《梦溪笔谈》并不出自一个时代,但其描述的“双球”与“珠”本是同类形状,或许二者是同源也是可能的。
近年来,有人考证清代苏北曾有“飞碟”基地存在。
在清人所撰《蜘蛛戏弄海舶》中是这样描述的:在海州城,有蜘蛛(奇怪飞行物)存放,不知有多少年了,人们习以为常。这些蜘蛛有时像寒月挂在云天,一动不动;有时忽上忽下大小无常;有时又在海上戏弄船舶。如此升降运行,却极其平稳,不掀半点儿风浪,使船舶中器具安稳如初。但它有时也能以强大气流掀起飞沙走石。这是一则生动细致、活灵活现的描述。从人们对这些飞行物习以为常的情况看,这里大概确实曾是古代的飞碟基地。
上述古书中所记载的稀奇事,不过是浩如烟海中的一粟。也许我们能够透过古人的视线,在寻觅不明飞行物的过程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