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谈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时,国内很多用户仍然倾向于用“即时反应”的方式来处理这一环节。无论是自动化产品的维修、维护,还是备品备件的合理管控,一旦出现状况,都依赖于自身或设备供应商临时的快速反应,但实际情况往往会复杂得多。
例如,当自动化设备出现故障,又因故无法及时得到维修和更换时,影响的往往是整个生产线的进度,由此带来的损失可能远远不止于一个单个设备的成本范围;而如果企业对种类多且带有持续性要求的备品、备件缺乏合理的管控,也往往会出现种类不齐全、货期过长、保修期衔接不好、资金过度占用等问题,给用户的成本带来实质上的消耗。
针对这种情况,一些有实力的自动化供应商就提出了备件协议、计划性维护等服务的方式,或者是针对现有的已损维修需求,提出一些服务承包的方式。从“生命周期”的角度看,这就好比给设备买了“保险”,更加适应用户的长期需求。
比如,罗克韦尔自动化的备件管理协议服务,就是着眼在这方面的一项典型服务。通过签订协议,客户仅需支付一定的管理费用,即可将罗克韦尔自动化的产品备件库延伸到客户的工厂,同时可享有“产品保修期从正式使用时计算”“灵活增减备件清单”或“产品购买分期付款”等增值内容,相当于为企业自身的备件管理方面填写了全面保障的保单。
尽管看上去客户似乎支付了额外的成本,但不难看出,也正是通过这项服务,用户出于设备状态不确定性、自身备件管理能力等因素而需要承担的风险被大大削减了。从“设备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这种风险的规避对于高度重视设备长时间运行平稳、可靠的用户来说无疑意义重大。不仅如此,服务本身附带的一些增值条款,对用户的利益也构成了“反哺”。
近年来,现实中用户这类服务需求量的增多,也恰恰说明了这种“预防性”服务给客户带来的收益是高于成本的。
在设备更换较为频繁的领域,已经呈现出这样的情况。对于生命周期相对更长的项目,企业要考虑的已经不仅仅是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修理,还必须考虑到系统与设备在长时期的运营之中所面临的升级与扩展问题。
例如,在自动化技术与行业工艺不断刷新的情况下,原有系统与设备的投资是否能够在升级时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是否能够确保现有系统与设备在升级时减少停工带来的损失,是否能够弥补用户企业在技术人员、维护人员等方面的薄弱,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在这些方面,一个例子是霍尼韦尔提供的针对各类企业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其中一个核心的特点正是对已有系统,甚至是一些老系统的长期、完善的支持,力保既有用户的系统及设备能够在其生命周期内得到顺畅、可靠的延续,并不断沐浴新技术的生机。这无疑是对“全生命周期服务”的名称做出的恰如其分的诠释。事实上,客户系统能够持续得到良好的支持与扩展,也正是延长其“全生命周期”、提高其总体收益率的好方法。
不仅如此,对于一些用户基于竞争力因素而提出的要求,霍尼韦尔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仍然可以满足。对用户来说,获得一时的竞争优势也许并不是一件难事,但在全生命周期服务协议所覆盖的时间里,霍尼韦尔可以持续为用户更新硬件及相关技术,确保用户使用的技术不会过时。这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无疑具有极大的意义。
此外,包括用于实现过程最大可用性的全套综合工具和服务方案在内的现场资产管理解决方案也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例如美卓自动化在这方面提供的解决方案和服务。其设备具有高级嵌入式诊断功能,可以为用户提供可靠的设备健康状况信息。
通过美卓Neles FieldCare,DNAfieldAssessor等先进的现场设备资产管理工具,工厂操作和维护人员可以看到珍贵的设备健康状态信息。这些工具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为所有可用性服务和现场设备生命周期服务奠定了可靠基石。其资产信息集成技术还让可用性服务和运营维护过程之间的连接变得灵活。
这类具有代表性的FieldCare和DNAfieldAssessor工具,通过提供轻松的远程设备配置、校准和调整,可以让现场设备的管理变得更容易、更高效。在线设备状态监控确保关于设备诊断信息的连续性,支持主动性现场资产管理。它还有助于控制设备性能的监控,计划和优化维护工作和成本。设备性能监控解决方案把对选定设备的监控升级到一个更高层次。基于模型的最新算法可以在数值超过任何预设限值之前对设备进行分析,然后对变化做出反应。开放式FDT/DTM技术还让用户可以访问第三方的现场设备。
当然,知道关键现场设备报警何时消失以及设备何时需要维护同样很重要。在这方面,美卓的Metso DNA自动化系统可以提醒操作和维护人员可能存在的问题,并让用户避免工厂遭受损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