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那些会致人死地的蛇

那些会致人死地的蛇

时间:2024-09-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一般人眼中,毒蛇是一个可以致人于死地阴险、毒辣的可怕怪物。人和其他动物被这种蛇咬伤后会在片刻昏迷,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医治的话,一般数小时内就会毒发身亡。大班蛇的毒液可迅速使猎物血压下降。一旦让它咬伤,将会出现心脏和呼吸功能衰退,直接导致神经中毒和呼吸麻痹,30分钟内没有得到及时的医治,就会直接死亡,是非常致命的剧毒。根据资料显示高达7米长的眼镜王蛇无疑是世界上最长的毒蛇。

3 那些会致人死地的蛇

知识导航

在一般人眼中,毒蛇是一个可以致人于死地阴险、毒辣的可怕怪物。它们能分泌特殊的毒液。毒蛇的唾液通常从尖牙射出,用来麻痹敌人。人们一般认为毒蛇有毒,然而毒蛇的毒液只能在血液中才能起到相应作用,而饮用毒液则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它们为何有如此的危险致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见识、见识。

img73

毒蛇

根据研究调查显示,其实全世界3 000多种毒蛇中只有约15%被认为是对人类有毒的,另外的85%则是对人体无害的。下面就让我们看看这15%中的代表吧,它们其实也称得上是毒物界的杀手代表。

毫无疑问,身处在澳大利亚荒原内陆生存的大班蛇是世界上最毒的蛇之一。

大班蛇是一种又细又长的蛇,大多数都是棕色或深棕色的。它们主要生活在澳洲人口最多的东海岸,是澳洲最常见的蛇之一。这种蛇移动迅速,白天就在人口稠密的地区捕食,是极少数为了保护自身而主动进攻的蛇类之一。大班蛇的牙很长,一直伸到下颌外边。人和其他动物被这种蛇咬伤后会在片刻昏迷,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医治的话,一般数小时内就会毒发身亡。

img74

大班蛇

大班蛇的毒液可迅速使猎物血压下降。一位研究人员以从内陆大班蛇分离出的毒液分子为例,发现大班蛇是从一个名叫尿钠排泄缩氨酸的蛋白质家族进化而来,在蛇类、人类和其他脊椎动物中,这些缩氨酸的作用是使心脏周围的肌肉松弛的。

内陆大班毒蛇的祖先在蛇毒中产生这些蛋白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蛋白质松弛肌肉的能力越来越强。进化到今天,只要接触到大班蛇的毒液,它们的猎物大动脉的血压就会迅速下降,发生血块凝结,猎物因此而死。查清楚这些蛇毒的进化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

据称,一只成年大班蛇拥有的毒液是110毫克,而正常情况下,它们1毫克的毒液就足以让100个人以上或250只动物死亡,就连大班蛇的幼蛇也是极为危险的杀手。所以,称大班蛇为世界最毒的致命之蛇还真是不足为过。

菲律宾眼镜蛇主要分布于菲律宾,这种蛇的栖身地大致为耕地、密林等环境

菲律宾眼镜蛇的整体比例和其他的蛇比起来比较短胖,平均长度大约是1米,主要生活在吕宋岛、民都洛、卡坦端内斯和马斯巴特等岛屿。食物以小型哺乳动物如青蛙、蜥蜴、小鸟和蛋等为主。体色会由年轻时的暗棕色,逐渐蜕为成熟期的浅棕色,喉颈位置有时会有一条黑色的长纹。

img75

菲律宾眼镜蛇

虽然菲律宾眼镜蛇的体积不是很大,但是这种蛇绝对不容小觑。

这种眼镜蛇最著名的就是它的剧毒,因为它的毒液是一种神经毒素。这些毒素严重影响神经讯号的输送,造成神经与肌肉之间联系的障碍,中毒表征有头痛、呕吐、腹痛、腹泻、眩晕等。儿童中毒后,更会直接出现昏厥或痉挛的反应。

一旦让它咬伤,将会出现心脏和呼吸功能衰退,直接导致神经中毒和呼吸麻痹,30分钟内没有得到及时的医治,就会直接死亡,是非常致命的剧毒。另外,菲律宾眼镜蛇毒液吐痰的能力可以达到3米,一旦碰上同样会导致中毒。所以如果碰到它最好的办法就是与它保持一定的距离。

金环蛇是一种具前沟牙的剧毒蛇,与眼镜蛇、灰鼠蛇合称“三蛇”,是著名的食用蛇种。金环蛇的头呈椭圆形,与颈区分较不明显,通体黑色有较宽的金黄色环纹,大约为1.2~1.8米。

img76

金环蛇

这种蛇的生活圈子与其他的蛇类相比较为广泛,分布于北纬25°左右及其以南地区,在印度、斯里兰卡、巴基斯坦以及中国的云贵川一带等地都有分布。

金环蛇从幼体开始就非常的活跃凶猛,属于高危类剧毒蛇。食物偏爱是蛇类,尤其是水蛇和鼠蛇,对同类也是非常的残忍。

此外,金环蛇的另一大特点就是它拥有非常多的毒液,据资料显示,它的毒液是眼镜蛇的16倍之多。从这点也可以看出它的危险相较于其他的同类来说,更加危险。因为,一旦让它咬伤将会直接影响到大脑神经元末梢释放的能力,此外它的突触前神经毒素还将会迅速引发伤者的肌肉麻痹,导致伤者身体出现短暂瘫痪,随后会伴随出现过度兴奋状态。如果在短时间内得不到及时的医治,也将出现死亡。

知识拓展

速度最快的蛇是哪种?

黑曼巴主要生活在非洲的大草原和森林中,在当地是最富传奇色彩及最令人畏惧的蛇类。研究调查发现它的平均长度为2.5米,最长的可以到4.3米,这得吃多少东西才能有这么长,估计早已成精了。另外,它最独特之处便是它的口腔内部为黑色,每当它张开大口时,可以清楚地见到上颚前端的尖牙翘起,使其毒牙能刺穿接近平面的物体。并且它还是前沟牙毒蛇,毒液为神经毒,这也使得它的毒性较普通毒蛇更加的霸道。

当然,拥有庞大有力的躯体和致命的毒液这些先天优势还不是最重要的,更为可怕的还是它的超强的攻击性以及惊人的游走速度。非洲民间传说中它在短距离内跑得比马还快,更有传说一条遭围捕的黑曼巴,几分钟内竟杀死了13个围捕它的人!虽然这只是传说,咱们且先不论其属实与否,但黑曼巴的确是世界上速度最快及攻击性最强的蛇类。据资料显示它平均每小时可以游走20千米左右,短时间内甚至可以达到每小时23千米以上的速度,所以称它为速度最快的陆地蛇,还真是当之无愧。

眼镜王蛇,又称山万蛇、过山风波、大扁颈蛇、大眼镜蛇、大扁头风、扁颈蛇、大膨颈、吹风蛇、过山标等。

根据资料显示高达7米长的眼镜王蛇无疑是世界上最长的毒蛇。它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和印度的原始森林中,平均寿命为20年。

眼镜王蛇具有眼镜蛇的大多数特点,只是体形更大、更长,颈部扩展时较窄而长,且无眼镜蛇的特有斑纹。但它性情更凶猛,反应也极其敏捷,头颈转动灵活,排毒量大,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蛇类。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华南和西南地区。眼镜王蛇的食物通常是其他蛇类,眼镜王蛇的体内有抗毒的血清,所以当其他毒蛇对眼镜王蛇施咬时,眼镜王蛇通常会安然无恙。包括体积适合的蟒蛇,其他种类的毒蛇与无毒蛇,像眼镜蛇、金环蛇、银环蛇、鼠蛇等,而当食物不充足时,它们甚至连其他同类也会吃,因此,眼镜王蛇又被称为“蛇类煞星”。

某个程度上,眼镜王蛇也会捕食其他脊椎动物,如蜥蜴等。饱餐一顿后,眼镜王蛇可以数月不再进食。虽然它的夜视能力不强,眼镜王蛇仍可以全天捕食猎物。

img77

原始森林

这种蛇不仅体积大,毒性危险,更重要的是这家伙比其他蛇类更富有头脑和狡猾,算是智商最高的蛇,同时也是一种极具侵略性的蛇类。眼镜王蛇行动敏捷,头部可灵活转动,不但可向前后左右方向攻击,还可以垂直窜起来攻击头顶上方的物体。咬住东西后常不会轻易撒口,毒液中干毒约100毫克,而平均致死量为12毫克,被咬者会在数分钟内引发肿胀、反胃、腹痛、呼吸麻痹,出现言语障碍、昏迷等症状,人在被咬后的半小时内如没有及时的药物治疗必定死亡。

眼镜王蛇在捕猎其他的蛇时会很快地分辨对方是否有毒。在捕食无毒蛇时,眼镜王蛇并不轻易使用毒液,它会随便咬上一口不放,任凭猎物挣扎反抗,直到死后再慢慢吞食。在捕食毒蛇时,它则不会轻举妄动,而是不断挑衅,当对方终被激怒向它发起进攻时,眼镜王蛇会机警地躲闪,最后猎物身心疲惫、无心恋战时,它看准机会,一口咬住猎物头颈并释放毒液将其杀死。还好眼镜王蛇在野外并不是很常见,一旦与人遭遇,它常会像眼镜蛇一样,招牌式地立起上半身,将脖颈张开,露出喉部鲜明的黄白色鳞片,并不时发出咝咝声,叫人望而生畏。

如果大家有幸碰到了一只女性的眼镜王蛇趴着不动,一般情况它都是躺在自家的老巢边上守护着幼仔,所以你如果看到这样的情况,最好是绕开它,退避三舍方为上策,否则它一旦发起彪来还真是不死不休啊!

img78

眼镜王蛇

知识解码

有兜帽的眼镜蛇

眼镜蛇是眼镜蛇科中一些蛇类的总称,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的热带和沙漠地区。眼镜蛇最明显的特征是颈部,该部位肋骨可以向外膨起用以威吓对手。因其颈部扩张时,背部会呈现一对美丽的黑白斑,看似眼镜状花纹,故名眼镜蛇。

蛇类在正式命名前是没有统一名称的,中国历史上对蛇类大多没有专门名称,民间对不同种类的眼镜蛇曾有很多叫法,如:山万蛇、大扁颈蛇、扁颈蛇、吹风蛇、过山标、过山风、过山风波、饭铲头、五毒蛇、蝙蝠蛇、胀颈蛇、膨颈蛇、大膨颈、扇头风、大扁头风等。

眼镜蛇分布于从非洲南部经亚洲南部至东南亚岛屿的区域。在其分布范围内,耍蛇人喜爱使用不同种的蛇,耍蛇人会吓唬蛇,使之采取身体前部抬离地面的防卫姿势。蛇对耍蛇人的动作做出摇摆的反应,亦有可能是对耍蛇人的音乐做出反应;耍蛇人知道如何躲避蛇较慢的攻击动作,而且可能已将蛇的毒牙拔除。

眼镜蛇的毒牙比较短,位于口腔前部,有一道附于其上沟,能分泌毒液。眼镜蛇的毒液通常含神经毒,能破坏被掠食者的神经系统。眼镜蛇主要以小型脊椎动物和其他蛇类为食。

眼镜蛇依靠神经性毒液杀死猎物。神经性毒液可阻断神经肌肉传导,因而出现肌肉麻痹而致命。眼镜蛇的致死取决于注入毒液量的多少,毒液中的神经毒素会影响呼吸;尽管抗蛇毒血清是有效的,但也必须在被咬伤后尽快注射。在南亚和东南亚,每年发生数千起相关的死亡案例。

眼镜蛇的天敌包括灰獴和一些猛禽:獴速度取胜直接嚼食眼镜蛇头部,但是在搏斗过程中眼镜蛇也会咬到獴,獴因此昏厥数小时后能自体排毒无事醒来,但少部分也会被眼镜蛇吞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