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美人鱼”如何从鱼变成人

“美人鱼”如何从鱼变成人

时间:2024-09-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科学家们认为,在很久以前,一条鱼登上陆地后,就逐渐长出双脚,开始了用脚走路,这条鱼也正是所有四足动物的祖先。在20世纪30年代,瑞典的一名科学家发现了鱼石螈化石。根据鱼石螈化石所提供的信息,鱼石螈的身长在1米左右。鱼石螈身体骨骼的比例与海豹极为相似,但是要比海豹小很多。一些科学家认为鱼石螈就是要寻找的“过渡形式”的动物,但也有人认为,在掌鳍鱼与鱼石螈之间还有另外一种“过渡动物”。

4 “美人鱼”如何从鱼变成人

知识导航

我们人类长期生活在陆地上,属于陆生动物;鱼长期生活在水中,属于水生动物。我们还不能忽略一种很奇妙的生物,它既可以生长在水中,也可以爬行在陆地上,我们称之为两栖动物。但是这些生物有怎样的演变过程呢?我们都知道地球的生命起源于海洋。在三四亿年前,鱼类从水中走到了陆地上,继而成为爬行动物。可是鱼类何时离开海洋来到陆地上呢?它们怎样从海洋生活中转变为适应陆地上的生活呢?科学家们一直没有强有力的证据来证明。

img42

达尔文

古生物学家将始祖鸟化石作为恐龙向鸟类的“过渡形式”的化石,同时他们一直努力地寻找其他的“过渡形式”的化石,如我们人类如何得到双脚的。科学家们认为,在很久以前,一条鱼登上陆地后,就逐渐长出双脚,开始了用脚走路,这条鱼也正是所有四足动物的祖先。可是这条鱼如何长出双脚?至今还是一大谜题。如果就通过达尔文所说的,在某个地方通过某些化石来解释这个问题,很遗憾的是,古老的化石太少了。为了解释这个问题,古生物学家踏遍全世界,就为追寻达尔文口中的某些化石。古生物学家的付出有了收获,他们找到了两种化石,并对这两种化石进行比较,解释了鱼如何长出双脚的问题。

知识拓展

鱼类属于脊椎动物,可是它在脊椎动物中是最低等的,同时也是出现时间最早的。鱼类最早的化石是在5亿年前的寒武纪晚期地层中发现的,当时只是一些鳞片,不能给出鱼的形态。在三四亿年前志留纪晚期和泥盆纪时期,才发现可以证实鱼存在的化石。当时的鱼只有一个漏斗式的口位于身体的前端,只有膜质的外骨骼包裹在鱼的身体外面。科学家们确定外骨骼的存在,但并不知晓软骨骼是软骨还是硬骨,在当时也引起了一番争论。在泥盆纪早期时代,鱼类很繁盛。而在泥盆纪中期,绝大多数鱼类都已经灭亡。达尔文在进化论中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后来幸存的鱼类经过漫长的演变,成为现在的带有脊椎的鱼。

img43

掌鳍鱼

科学家们将寻找化石的方向锁定在泥盆纪。在19世纪末,通过化石发现,在泥盆纪生存的一种鱼——掌鳍鱼,它的鳍中具备所有腿骨的结构,但是这些结构中没有脚和趾。这时的科学家认为,掌鳍鱼所生活的水塘已经干涸,这些鱼不得不适应陆地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它们长出了四肢、脚和趾,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四足动物。在20世纪30年代,瑞典的一名科学家发现了鱼石螈化石。这名瑞典科学家花费十年的时间研究这种古生物化石,从而得出一个结论:当掌鳍鱼适应陆地生活时,便演变成了最早的四肢动物,也就是鱼石螈。

知识解码

鱼石螈

鱼石螈属于早期的四足总纲。根据鱼石螈化石所提供的信息,鱼石螈的身长在1米左右。鱼石螈身体骨骼的比例与海豹极为相似,但是要比海豹小很多。一些科学家认为鱼石螈就是要寻找的“过渡形式”的动物,但也有人认为,在掌鳍鱼与鱼石螈之间还有另外一种“过渡动物”。在之后的数十年里,科学家们对陆续发现的一些生活在泥盆纪的四足动物化石的研究发现,鱼石螈的“干旱进化说”是不能成立的。

20世纪初,一位年轻的生物学家,在一家博物馆抽出一个化石样本作对比分析,发现掌鳍鱼的颚骨在一边,泥盆纪末期的四肢动物的颚骨在另一边,而这位生物学家抽出的化石样本的颚骨却在中间。这个谜似乎没有解开,可是也有证明鱼向四足动物的演变,的确是事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