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从总体上谋划了我国新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为共享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绘制了蓝图。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进一步强调:“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这是共享发展理念不断成熟的过程,也为共享发展理念的正式形成积累了丰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习近平总书记于2012年11月结束党的十八大之后,与中外记者会面的第一次亮相中,就旗帜鲜明地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些根植于我们党性质和宗旨的思想,实际上可以看作是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共享发展的新诠释,也是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从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角度以“姊妹篇”的形式,从战略高度部署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举措,这两项战略举措仿佛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协同推进全面小康建设宏伟蓝图的实现。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提出,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共同构成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这一重大理论创新成果的诞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入了一个新境界,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更加丰富和科学。而且,“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也充分体现了共享发展的内在要求,无论从“全面”性的维度,还是从人民性的角度,都体现着共享发展的丰富内涵。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发展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包括共享发展在内的五大发展理念适应了我国发展新阶段的新要求,顺应了人民群众对共享发展的新期待。共享发展创新理念是我们党长期总结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之后提出的,符合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人民群众热切期待的发展路径选择,是共享发展理念提升、拓展与完善阶段。只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不动摇,才会坚持共享发展不懈怠。历史不可辩驳地证明,社会主义改变了中国的命运。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而共享发展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主旋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