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电站建成促工业

电站建成促工业

时间:2023-09-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滇越铁路通车和石龙坝水电站投产送电,为昆明创办自来水厂提供了先决条件。石龙坝水电站的建成,不仅促进了自来水厂的建成,同时还促进了云南第一个电力排灌站——积善村抽水站的建成。吴珣是参与石龙坝电站的建设者。石龙坝水电站建成后,吴珣的设想也逐渐酝酿成熟,经反复考察后开始付诸实施。石龙坝水电站的建成发电,使得当时的昆明工业有了新的发展平台,推动了水厂、造币、灌溉、碾米、五金加工等产业的发展。

十一、电站建成促工业

1912年,石龙坝水电站投产并陆续向昆明送电,带动了一批工业的发展,昆明进入“大发展”时期。首先是促成了云南第一座自来水厂的破土动工。滇越铁路通车和石龙坝水电站投产送电,为昆明创办自来水厂提供了先决条件。1915年黄毓成、罗佩金、王灿等一批开明绅士,以“谋都市人民之健康及社会之消防安全”和“注重饮料、脾益卫生、便利人民”为宗旨,积极倡议创办自来水厂,经当时云南督军唐继尧赞同,招商集股,筹措银元203420元,并委托英商旗昌洋行“代为调查安装自来水一切事件”,随之派员前往越南海防、河内自来水厂考察学习,由法商海防机械建设公司工程师戴阿尔负责,承建整个水厂工程,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的设备。

自来水厂于1916年9月在翠湖九龙池畔破土动工。中途,由于股金未能收齐,导致资金拮据,工程几乎中途夭折。为此,筹建处不得不向省警察厅等筹借款项延续工程。1917年8月泵房和水池竣工,1918年5月2日正式送水。水厂以翠湖九龙池为水源,占地面积59775平方米,日供水量1034立方米。供水干管最大管径220毫米,最小为75毫米,支管均为铅管,管道全长95公里,分东、南、西、北四条干管全日供水。水费实行“水表制”计量,每立方米自来水为7分3厘5毫银元,折合当时的大米市价,可购买大米3公斤。由于自来水问世“民风初开,多为观望”,加之水费昂贵,因此,截止1922年也仅安装水表35支,龙头84个,各街道水盘(水站)44座,且用户大多为机关、学校、公共场所和绅商大户人家。1922年后,市民才陆陆续续饮用自来水。到1949年底,昆明自来水厂供水能力为1100立方米,供水管网总长22公里,供水面积531平方公里。如今,这家自来水厂成为了昆明自来水历史博物馆。

img16

昆明第一座自来水厂

石龙坝水电站的建成,不仅促进了自来水厂的建成,同时还促进了云南第一个电力排灌站——积善村抽水站的建成。吴珣是参与石龙坝电站的建设者。在勘测从螳螂川上石龙坝到昆明小西门一段输电线的时候,吴珣就发现输电线经过的梁家河村、海源庄、积善村、麻院村一带土地肥沃,但因缺水只能靠天吃饭,只要天不下雨就无法栽秧,水严重制约着这一地区的生产。当时吴珣就想,输电线正好经过这一带,如果能在这一带建一个农灌抽水站,便能解决这个问题。

石龙坝水电站建成后,吴珣的设想也逐渐酝酿成熟,经反复考察后开始付诸实施。抽水站的地点定在积善村。他首先做通这一带极有威望的积善村乡绅束桐轩的思想工作,说明了建电力抽水站的好处。束桐轩是开明人,明白建抽水站既能免除人力车水之苦,又能节省劳力;既能腾出人手精耕细作,又能保证适时栽插,旱涝保收;将来还可以点灯、碾米、磨面。是一项花钱少,好处多,且能带来长远收益的好事,于是积极支持吴珣的工作。通过束桐轩在邻近几个村里的宣传鼓动,这一计划很快得到了附近村民的拥护和响应,广大农民有钱的积极入股,无钱的出工代金。

商定资金、劳力、设备投资后,经股东们商定,把机房设在积善村上段,定名为海源河水龙公司。开工时,群众出工踊跃,修河堤、挖机塘,总计筑堤2万多米,沿河依地势高低逐级修了闸,保证无论地势高低的田地都能放水灌溉。1912年,水龙公司向德国西门子公司购买了3300伏53千瓦的电动机、管径250毫米的抽水机各一台,由铁路运抵火车站,再用大木船沿盘龙江经滇池运抵积善村机房。1913年5月电机安装完毕,通电试机,附近村民欢天喜地,纷纷赶来观看电动抽水机抽水。抽水站建成后,从积善村到麻园村海源河两岸受益地面积近万亩,后来一直保证6000亩左右的良田能适时栽插,旱涝保收。积善村排灌站的建成,结束了这一地区使用传统的木制水车人力车水的历史,保证了当地能按季节栽插,开了云南电力抽水灌溉之先河,标志着云南农业水利工具的新飞跃。这种做法当时在全国也是较为先进的。由于水利条件的改善,海源河两岸的粮食不仅丰产且优质,由于昆明市民都爱吃海源的米,使得小西门一带米铺林立。

石龙坝水电站的建成发电,使得当时的昆明工业有了新的发展平台,推动了水厂、造币、灌溉、碾米、五金加工等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云南第一批电力产业工人,从此成为中国水电技术工人的摇篮,先后为中国的水电事业和云南的水电事业输送了大批优秀的技术人才,为云南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开启了云南现代文明的先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