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版“诺亚方舟”:水陆两栖房屋
随着全球逐渐变暖,海平面不断上升,有人担心:我们现在居住的某些地方,会不会有一天将被大水淹没?这似乎有点儿杞人忧天,但确实已经有人在未雨绸缪:一个由34栋可以漂浮在水面的“水陆两栖房屋”组成的新型住宅小区,由荷兰阿纳姆地区南部的马斯博默尔市的建筑师们完成了设计建造,即将交付使用。随着这一不怕水的基础设施的完工,与水患抗争了很多年的荷兰人,从此就不再把水看作威胁了。有人将这种洪水来临时能拯救人类的新式建筑,称之为现代版“诺亚方舟”。
荷兰地势低洼,经常遭受水患威胁,仅1953年的一次海岸决堤,就导致了1 800人死亡。据该国水利部门预测,随着海平面上升,未来荷兰很可能有一半土地将处在海平面以下。为了防备海水吞没国土,多年来荷兰人一直在围海造堤,扩大生存空间。但是有识之士指出,单靠围海造堤和加固堤坝,并非解决水患的长久之计。于是,开发水陆两用房屋、从根本上克服水患危机的新理念便应运而生。
据两栖房屋的设计者、荷兰建筑师戈若尔·克勒根介绍,这种住宅选用的是轻质木材,底部有中空的混凝土基座,基座内填放着泡沫材料,这样房屋就能像船体一样在水上获得较大的浮力,起到救生筏的作用。在陆地上,这种防水基座的底部由钢柱支撑。一旦洪水漫至房屋的基座,房屋就会“水涨船高”,漂离钢柱,最多可升高约5.5米(18英尺)。两根更高的停泊杆与房屋连在一起,可以将房子固定在“泊位”,防止漂走。同时由于重量均衡,房子不会翻倒。这样,房屋就可以随着潮涨潮落,轻轻漂浮在水面。水退之后,房子再降落在钢柱上。通过灵活可变的PVC管道,家中所有的电缆线、自来水和天然气管道等都会随着移动,并能将污水和废弃物及时排出。
行家分析认为,这种新型建筑构造,不仅是荷兰解决水患危机的有效举措,很可能有助于解决一个全球性问题。据联合国预测:2050年以前全球将有20亿人面临洪水威胁。如果这种房屋能够推广,就可以解决洪水袭击后人们无家可归的问题。例如在非常容易遭受洪水侵袭的美国新奥尔良市,就可以用它来保护最危险的住宅区——接近防洪大堤或地势低洼的住宅区,甚至可以将防洪大堤拆去,从而免遭2005年由“卡特里娜”飓风造成的巨大灾害。
据悉,这种房屋每栋的售价为35万美元。目前已有法、德两国对其表现出兴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