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图书馆的由来

图书馆的由来

时间:2024-09-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和运用,刻书业日益发展,藏书也越来越丰富。明清时代,国家藏书更是规模宏大。与此同时,私人藏书也开始发展起来,明代范钦的藏书楼“天一阁”,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图书馆,始建于嘉靖末年,原有藏书7万多卷。藏书日益增多,对图书的整理、分类、汇编、辑佚等便应运而生。汉代学者刘向、刘歆父子编定的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七略》,就是世界上最早的图书目录之一。

图书馆的由来

在我国的周朝,设“史”这一官吏,专门掌管四方之志,三皇五帝之书。

汉代设立国家藏书馆,其中有专门抄写书籍的人员,并定出标准本。汉朝的兰台、石室、麒麟阁都是藏书的地方。

随着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和运用,刻书业日益发展,藏书也越来越丰富。南朝梁武帝时,仅文德殿藏书就有2,3000多卷。唐玄宗特设修书院,专掌抄校书籍,在长安抄写了51,000多卷书。明清时代,国家藏书更是规模宏大。与此同时,私人藏书也开始发展起来,明代范钦的藏书楼“天一阁”,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图书馆,始建于嘉靖末年,原有藏书7万多卷。

藏书日益增多,对图书的整理、分类、汇编、辑佚等便应运而生。汉代学者刘向、刘歆父子编定的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七略》,就是世界上最早的图书目录之一。

在我国,开始有现代意义的图书馆,约在清代光绪年间,1909年,正式公文上出现图书馆这一名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