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寒食节和清明节的由来

寒食节和清明节的由来

时间:2023-09-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远在春秋时代,我国人民就运用日晷测量日影的办法,定出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四个节气,到了公元前200年的秦汉时代,又确立为二十四节气,其中便有了清明节。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我国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公历4月5日前后。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寒食节和清明节的由来

远在春秋时代,我国人民就运用日晷测量日影的办法,定出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四个节气,到了公元前200年的秦汉时代,又确立为二十四节气,其中便有了清明节。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我国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公历4月5日前后。这时,万物沉睡的严冬过去,万象更新的春天来到,到处是春光明媚、草木萌动的清明景象。

禁火寒食是一种旧俗,时间在清明节的前一天或两天。据说是这一风俗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晋文公的贤臣介子推。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他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时,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给重耳,重耳吃后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从自己大腿上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

19年后,重耳做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便悄悄地带着母亲到绵山隐居去了。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 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不已。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