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地心说的挑战者

地心说的挑战者

时间:2024-09-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日心说也称为地动说,是关于天体运动的和地心说相对立的学说,它认为太阳是银河系的中心,而不是地球,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有力地打破了长期以来居于宗教统治地位的“地心说”,实现了天文学的根本变革。哥白尼的“日心说”沉重地打击了教会的宇宙观,这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伟大胜利。

1 地心说的挑战者

知识导航

古希腊的大天文学家托勒密,在公元2世纪时,总结了前人在400年间观测的成果,写成《天文集》一书,提出“地球宇宙中心”的学说。这个学说一直为人们所接受,流传了1400多年。

托勒密建立了天才的数学理论去发现天体运行的原因和规律。他认为,地球静止不动地坐镇宇宙的中心,所有的天体都围绕地球运转。

尼古拉·哥白尼(1473—1543)曾十分勤奋地钻研过托勒密的著作。他看出了托勒密的错误结论和科学方法之间的矛盾。最终找到了真理。

在克拉科夫大学学习3年后,哥白尼为了抗击十字骑士团的侵犯作斗争,来到意大利学习“教会法”以此为武器。同时,他依旧努力钻研天文学。在这里,他结识了当时知名的天文学家多米尼克·玛利亚,同他一起研究月球理论。

img83

哥白尼

他开始用实际观测来揭露托勒密学说和客观现象之间的矛盾。他发现托勒密对月球运行的解释,正像雷吉蒙腾所指出的那样,一定会得出一个荒谬的结论:月亮的体积时而膨胀时而收缩,满月是膨胀的结果,新月是收缩的结果。

哥白尼认识到,天文学的发展道路,不应该继续“修补”托勒密的旧学说,而是要发现宇宙结构的新学说。

img84

托勒密

知识拓展

日心说

日心说也称为地动说,是关于天体运动的和地心说相对立的学说,它认为太阳是银河系的中心,而不是地球,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有力地打破了长期以来居于宗教统治地位的“地心说”,实现了天文学的根本变革。

1500年,哥白尼由于经济困难,到罗马去担任数学教师。第二年夏天,哥白尼回国,后因取得教会的资助,秋天又到意大利的帕都亚学医。1503年,哥白尼在法腊罗大学取得教会法博士的学位。

这时,哥白尼还努力研读古代的典籍,目的是为“日心说”寻求参考资料。“天空、太阳、月亮、星星以及天上所有的东西都站着不动,除了地球以外,宇宙间没有什么东西在动。地球以巨大的速度绕轴旋转,这就引起一种感觉,仿佛地球静止不动,而天空却在转动。”“大部分学者都认为地球静止不动,但是费罗窝斯和毕达哥拉斯却叫它围绕一堆火旋转。”这些古代学者的卓越见解,在当时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但是对哥白尼来说,却好比是夜航中的灯塔,照亮了他前进的方向。

1513年,哥白尼完成了伟大著作《天体运行论》,提出了日心说。1533年,哥白尼在罗马做了一系列的讲演,但直到临近古稀之年才终于决定出版。1543年5月24日去世的那一天他才收到出版商寄来的书。哥白尼的“日心说”沉重地打击了教会的宇宙观,这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伟大胜利。哥白尼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巨人。他用毕生的精力去研究天文学,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哥白尼遗骨于2010年5月22日在波兰弗龙堡大教堂重新下葬。

img85

“日心说”壁画

img86

波兰弗龙堡大教堂外景

知识解码

《天体运行论》出版的艰难

由于托勒密的地心说在当时已经成为维持教会统治的神学理论基础,哥白尼深知发表日心说的后果,这样写道:“我清楚地知道,一旦他们弄清楚我在论证天体运行的时候认为地球是运动的,就会竭力主张我必须为此受到宗教裁判……他们就会大叫大嚷,当即把我轰下台。”因此,哥白尼迟迟不愿意发表他的著作《天体运行论》。

直到1539年春天,在德国青年学者雷迪卡斯和其他一些朋友的敦促下,哥白尼才同意发表。1541年秋天,雷迪卡斯把修改稿带到纽伦堡,请路德派的一位神学家奥幸德匿名撰写一篇前言,宣称“这部书不可能是一种科学的事实,而是一种富于戏剧性的幻想”。在这样的情况下,《天体运行论》才于1543年3月出版,从写成初稿到出版,前后竟搁置了近“四个九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