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刘承钊“我是中国人”
知识导航
刘承钊(1900—1976),原名承诏,字令擎,动物学家、教育家,我国两栖爬行动物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在繁殖生物学与性行为的研究中,他发现“雄性线”。他长期从事两栖类自然史的研究并发现大量新种属,对横断山区两栖动物的分类区系与角蟾亚科的分类系统有深入的研究和独创的见解。
刘承钊在美国的恩师赖特教授非常器重这位才华出众的学生。在留学期间,赖特教授曾支持和帮助他到欧美各著名自然历史博物馆参观考察。参观考察以后,他多了一桩心事,感到心情特别沉重。因为,他看到一些本来产于我国的两栖类动物标本,却是由外国学者发现和研究的,连名字也是以外国学者的名字命为新种。看遍了这些博物馆中收藏的中国两栖动物标本,几乎没有中国人自己进行研究的。这大大伤害了他的自尊心,使他感到羞愧不堪。
刘承钊
回来后,他暗暗下决心:一定努力学习。回国后,全力进行中国两栖类动物的研究,让外国人看到中国科学家的能力,让他们也看到中国科学家研究两栖类动物的第一手材料!
1938年暑假,刘承钊在成都东吴大学生物系任教授。他带领学生和教师到峨嵋山进行野外采集。他们第一次采到了弹琴蛙。这种蛙的鸣叫声像弹琴,有节奏,有旋律。同时还采到了俗名“胡子蛙”的髭蟾。这些,都是他首次记录下来的。这些动物的发现,使中国在两栖动物的研究方面占有一席之地。
髭蟾(胡子蛙)我国独有
知识拓展
髭 蟾
髭蟾也称“胡子蟾”,即峨眉髭蟾, 又称中国角怪、胡子蛙、崇安髭蟾、坑鹅、雷公角怪,是中国南方的一种两栖动物。髭蟾属于无尾目锄足蟾科拟髭蟾属髭蟾亚属,是中国的特有物种。与其他蟾科动物相比,髭蟾的蝌蚪期长,易遭天敌吞食,成活率低,所以髭蟾为世界级的珍稀动物。雄性髭蟾每年发情期时,上颌边缘都会长出8~11枚黑色角质刺,此乃中国角怪的名称由来,也被称为“世界上长有最多胡子的蛙”。
1946年,刘承钊受美国国务院聘请赴美讲学,并且利用10个月的时间,用英文撰写了《华西两栖类》一书。书中记载的动物,绝大多数是他的第一手资料。这对世界两栖动物学的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他的成绩也得到国际上同行们的高度评价和赞誉。当时,美国的一家刊物评论此书:“……绝大部分材料,特别是蝌蚪及两栖类的生活,完全是新的。这些都是饶有兴趣的,对于世界两栖类动物的研究,这部书无疑是一项很重大的贡献……”
著名的美国教授波特,在讲学中,提到自己撰写的《两栖爬行动物》一书时,介绍了本学科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在亚洲,他提到了刘承钊。
当时,有人以为他是日本人,刘承钊拍拍胸脯,自豪地纠正说:“我是中国人!”在他的胸膛里,跳动着一颗火热的中国心。
知识解码
刘承钊关于蟾类的研究成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西南大规模调查的结果,刘承钊先后又发表了五篇论文,介绍大花角蟾,大短齿蟾、峨眉短齿蟾、金顶短齿蟾,南江角蟾,棘指角蟾、雷山髭蟾,凉北齿蟾、普雄齿蟾与圆疣齿突蟾。总计共发表角蟾亚科21个新种及2个新属。
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他对角蟾亚科许多种的形态、生活史做了大量的观察与详尽的描述,尤其是对本类群的分布、起源与演化提出了自己独创的见解。
早在1950年出版的《华西两栖类》中,他就明确指出:“西康中部高原与康东川西山区是原始的锄足蟾类物种分化的中心。”他进一步以短齿蟾属为例阐述这一观点:“我在华西考察的结果,又发现了秉志、疣刺、史氏与浦氏四个新种,可以说至少还有另三个新种,不过由于只采到蝌蚪与刚完成变态的个体而未加以定名。目前看来可以肯定短齿蟾属的分化中心是在四川西部与西康东部及东南部的山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