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神秘的麦田怪圈

神秘的麦田怪圈

时间:2023-09-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读过美国畅销小说《凶宅》的人一定会被其中惊险怪诞、扑朔迷离的情节所深深地吸引。当地人认为,“凶因”是居住者触犯了在地下已安眠几千年的尊贵无比的法老。当地人认为死者所指的那个人是一个古老的神灵,而那片地方就是神灵的领地。而在比利时一座著名的凶宅,完全是当代文明的产物。

第一章 自然人文篇

千山大佛未解之谜

在辽宁省鞍山市千山风景名胜区北沟的中心部位,坐落着一座巨型天成弥勒大佛。这尊大佛,吸引了中外成千上万的佛门弟子、信徒和居士前来朝拜。每逢初一、十五,进山朝拜者更是人山人海,整座山香烟缭绕。

弥勒是印度梵文的音译,意译为慈氏,为佛教菩萨的名称。据《弥勒上生经》和《弥勒下生经》所载,弥勒原出生于印度一个婆罗门(僧侣阶级)家庭,后来皈依释迦,在释迦牟尼之前逝世。

天成弥勒大佛地处千山第二高峰——五佛顶的东南方,距著名的庙宇南泉庵300米,海拔520米,整座大佛就是一座高耸的山峰。大佛坐高70 米,肩宽46米,头高9.9米,头宽11.8米,耳长4.8米,圆圆光亮的大头高如三层楼房,长满绿苔的浓眉之下长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其五官摆放位置适宜,比例恰到好处。

大佛左手分开放在千山大佛膝盖上,右手握拳,手臂压在右腿上,右胳膊上方还端坐着一尊南极寿星,从整体看去是向右倾坐的姿态。在其胸前还天然形成一只捻珠,其长短比例及位置非常神奇,迎着阳光还可以看到圆圆的珠环。

大佛的右手背上有人工凿刻的直径约3米的大圆环,其凹凸部分迎着阳光从远处看去自然形成一个明暗对比强烈的光环。

在大佛腹部中央有一个高2米、宽1.2米的椭圆形的空洞,在其边缘还长着棵小松树,从远处看去宛如一丛长毛掩盖着大佛的“肚脐眼”。

在大佛的最低部还长着两只宽大的脚。

在对这尊大佛的挖掘考证中,考古学家发现曾有人拜祭的痕迹。在距大佛对面200米,高约70米的峭壁上有一个人工凿刻的1米宽、6米长的古拜佛台,其花岗岩台面已经风化,据地质专家鉴定,花岗岩风化到如此程度,起码要有上千年时间。在古拜佛台的下方30米处,人们还发现了曾有人焚香拜祭用的瓷质供碟、近尺厚的香灰。据考证,这些“供碟”是明清时期的瓷制品。由此可见,大佛早在明清时期或者明清之前就已被高僧所识,并供奉膜拜。

令人不解的是,千山大佛,至今大约有近千年的历史,而且明清时期就有人拜祭过大佛,为什么在千山的文献中没有文字记载?

有人解释说:宗教本身就是保守的,况且即使个别高僧、道士发现了大佛,他们也把大佛视为是上天赐给他们本人的佛。加之古时常有虎豹出没,没人敢到大佛附近拜祭,所以没有记载,人们也就把大佛忘记了。不管这种解释正确与否,究竟为什么千山的出家人不把大佛的事公开,仍然是人们心中的一个谜。

现在,自从千山弥勒大佛被发现,它的知名度就不断提高,大大增加了千山风景区的吸引力,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侨回国后都专程来膜拜千山大佛。这座千山大佛也日益显出它的时代色彩。

扑朔迷离的“凶宅”

读过美国畅销小说《凶宅》的人一定会被其中惊险怪诞、扑朔迷离的情节所深深地吸引。在国外,有幽灵出没的屋子是小说家和影视作品的极好题材,同时也是旅游的一个“热点”去处。

在中国,自古以来,有关“凶宅”的传说就层出不穷,蒲松龄所著的古典名著《聊斋志异》中,有关“凶宅”的描写更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那么,世上真有“凶宅”吗?

争 论

近百年来,有关“凶宅”是否真正存在的争论,一直是沸沸扬扬、莫衷一是。存在论者和不存在论者均拿不出让人信服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然而,现实中最令人感到费解和害怕的是尽管绝大多数“凶宅”并没有幽灵的传说,但一旦有人住进了这样的屋子里,就会大难临头,不是得了重病九死一生,就是与死神相吻,一命呜呼。此类现象在欧美国家一向用“凶宅”来解释,而在中国古代是用“风水”和“报应”来解释。

世界四大“凶宅”

埃及:在埃及一座高大的法老墓附近,有一幢“一战”时期英国军队修建的兵营。当英国士兵入住3个月后,就接连有人出现身体颤抖、口齿不清、牙齿脱落的症状,一直发展到双目失明,最后全身扭曲一团,在强烈的抽搐中发出悲惨的嘶叫声后痛苦地死去。当地人认为,“凶因”是居住者触犯了在地下已安眠几千年的尊贵无比的法老。

美国:还有一处有名的凶宅在美国迈阿密,那是早期白人殖民者用一种黏土以“干打垒”的方法建成的住宅。但是最早的主人很快放弃了这座建筑。因为他们在这里住上两个月,就会出现咳嗽、胸痛等症状并逐渐加重,夜里有被一双魔爪拼命压住胸口,几乎窒息而死的感觉。离开这里后,症状很快就会消失。

印度:在印度也有这样的凶宅,并且不止一幢,而是连成一片的住宅群。传说那些人在死去的时候,撕破自己的衣服,抓烂自己的皮肉,含糊不清而又声嘶力竭地呼叫着人们并不认识的某个人的名字。当地人认为死者所指的那个人是一个古老的神灵,而那片地方就是神灵的领地。

比利时:以上三座“凶宅”因为年代较为久远而被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而在比利时一座著名的凶宅,完全是当代文明的产物。这是建在布鲁塞尔远郊的一幢现代化别墅,建成后主人搬进后不久就出现程度不同的头痛、精神恍惚,女主人甚至出现严重的精神错乱,最终因心智发疯而跳崖自杀,其他人搬出别墅后精神病状竟不治而愈。

结 论

多年前,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的地质生物学家通过对美国、英国、比利时、印度、埃及等国家的20多座“凶宅”进行实地勘探,得出了以下结论。

“凶宅”现象与电磁污染有关

欧美科学家经过对“凶宅”长达数十年的科学考察,惊喜地发现:形成“凶宅”现象多半与不良的地质因素有关。

此外,还与缺乏绿化和环境污染等因素有关。其中最常见的有电磁污染、水污染和大气污染等。比如,在不少城市中的工业区内,整个地面上都是密密麻麻如蜘蛛网似的地电流穿过,以及局部性的磁力扰动,遍及面更广。如果在这种地电流与磁力扰动交叉的地方建造住宅,便会导致对人体损害极大的电磁波,辐射到住宅内,造成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产生精神恍惚、惊慌恐惧、烦躁不安和头疼脑昏以及失眠等症状。

还有,比利时布鲁塞尔远郊的那幢别墅,是因为对面山丘上有一处封闭的军事重地,那里有自“二战”期间建立起来,并不断进行技术改造的一个雷达站,雷达站发射功率极强,因三面拥立的石壁阻挡着电磁波的延伸扩散,交叉反射投向别墅,住在里面的人一天24小时几乎要接受48次电磁波的强烈震荡和“射击”。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他们怎能不遭受精神损害呢?

与重金属、放射性元素有关

科学家们还发现,有些“凶宅”是宅基有重金属矿脉隐藏,或附近有排放有毒重金属加工厂的存在所致;还有一些住宅由于地下有一种无色无味的放射性气体“氡”,不时向地面放射,同时通过人的呼吸道进入并沉淀在肺组织中,破坏人的肺细胞,从而引起肺癌以及其他呼吸道方面的癌症。

印度曾发现过这样的“凶宅”,并且这样的“凶宅”在印度各地接连不断地出现。凡居住在这类“凶宅”里的人,过不了多久就会得上一种怪病,口齿不清、面部发呆、手脚发抖、双目失明、精神错乱,最后全身扭曲而死。此事在印度全国上下闹得人心惶惶,对此印度政府专门派出一个专家小组进行实地调查,经过认真仔细地分析取证,最终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死者是因汞中毒所致。原来这些“凶宅”附近都有一家水银温度计厂,由于环保措施滞后,放任水银溢出渗入地下,严重地污染了地下水源,从而酿成数人死亡的惨剧。

对美国迈阿密的那处“凶宅”勘探化验发现,“凶因”来自造房子的那种灰白色黏土。这种黏土富含肉眼难以发现的矽尘,而人在不知不觉中吸入后,就会发生呼吸道反应。埃及那座“凶宅”的成因是因为当年的法老为了使自己的陵墓得到保护,在墓室的内壁涂刷厚厚的蓝色灰层,这种由多种岩石研磨而成的粉末,含有汞和钴等可怕的有毒物质。使人死于非命的是他们饮用了取自法老墓地下一口水井里的水,因此遭受了汞中毒和钴的放射性辐射,这种在体内骨骼、脏器、神经细胞沉积的毒素,就是停止饮用这种水也无法彻底清除。

与住宅选址有关

在中国,古人为了避免“凶宅”之祸,对住宅建筑的选址十分讲究。

清代的高贝南曾说过:“欲求住宅有数世之安,须东种桃柳,西种青榆,南种梅枣,北种奈杏。”细究起来此种说法很有些科学道理,因为它符合植物学中树种的生理特性,如桃、柳喜欢温暖向阳,因此宜栽于宅之东;而梅树、枣树树干不干,因此宜种于宅之南;榆树的枝叶可挡住西晒太阳,故栽于宅之西最佳;而杏树不喜欢阳光,因而宜种于宅之北面。

又如,榆树与槐树树龄很长,古代民宅的大宅,往往在外宅和内宅之间设中门,并有一天井,天井内种槐树,一方面能够绿化,另一方面也能对内宅起到了掩蔽作用,而如果再在宅后栽上常青树,更可避免深宅大院赤裸裸地暴露在外人面前。

所以,古人在民宅选址上,一大原则就是在住宅的正门前不能种大树。用今天的科学观点来看,这里面包含着一定的科学道理:因为大树会挡住阳光的照射,使宅内阴暗无光,并会影响屋内的空气流通,还极易招致雷击。此外大树的树阴很容易滋生蚊蝇,从而影响宅内主人的健康;大树还能招来飞鸟前来栖息,而鸟儿落下来的鸟粪也会导致环境污染。古人为了避免“凶宅”之祸,凭着对自然界的朴素认识,在建筑民宅选址时的目标是有“紫气东来”、能“五世其昌”的“吉宅”。

一般说来,人们在选择“吉宅”的地址时,讲究的是居住环境的幽静、透光、通风、舒适和绿化,能够在住宅周围营造出“吉宅”的“氛围”。的确,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能够从古人的民宅选址中,发现其中的诸多内容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这些内容在很多方面用现代地质、地理、生态、生理、心理、建筑和美学等科学来得到解释。同时人们对自己因住宅因素引起的身体不适,也懂得从采光、通风、环境污染等方面去找原因,而重视科学的当代建筑设计,也为现代人提供更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安全家居。

因此,人们有理由相信:日新月异的现代科学能够还所谓的“凶宅”以古环境工程学的本来面目,并能最终揭开罩在其头上的神秘面纱,而凶宅也将成为古老传说。

奇异的岩石发声之谜

在人类生活的这个世界,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未解之谜。这里讲一个更加奇异的现象,就是会发出声音的石头。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沙漠地带,有一块巨大的岩石,足足有好几间房子那么大。这个地方居住着许多印第安人。每当圆圆的月亮升起在天空的时候,印第安人就纷纷来到这块巨石周围,点起一堆堆篝火,然后就静静地坐在地上,冲着那块巨石顶礼膜拜……

一堆堆篝火熊熊地燃烧着,卷起滚滚烟雾,不一会儿,就把巨石紧紧地笼罩住了。

这时候,那块巨石慢慢地发出了一阵阵迷人的乐声,忽而委婉动听,就好像一首优美抒情的小夜曲;忽而哀怨低沉,就好像一首低沉的悲歌。巨石周围的印第安人一边顶礼膜拜着,一边如醉如痴地欣赏着这美妙的乐声。

滚滚的浓烟带着这神奇的乐声飘向了空旷的沙漠,飘向了深邃的夜空……

那么,当地的印第安人为什么要对这块巨石那样顶礼膜拜呢?这块岩石为什么会发出那样动听的乐声呢?这块巨石为什么只有在寂静的月夜,并且只有在滚滚的浓烟笼罩的时候才会发出这优美神奇的乐声呢?这块巨石里面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这一连串的问题,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

在美国的佐治亚州,也有这样一种会发出声音的岩石,人们管它叫“发声岩石”异常地带。这里堆满了大大小小的岩石,它们不仅能够发出声音,而且发出来的声音就好像一首首美妙的乐曲。

如果人们在这个“发声岩石”异常地带散步,就会发现,磁场在这里失常了,人们甚至连方向也辨认不清。更有意思的是,当人们用小锤轻轻敲打这里的岩石的时候,无论是大岩石,还是小岩石,或者那些小小的碎石片,都会发出一种特别悦耳动听的声音。这奇妙的声音不但音乐纯美,而且音响十分清脆,就好像是从高山流下的“叮叮咚咚”的清泉一样,令人如痴如醉,妙不可言。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的话,人们根本不会想到这声音是靠敲打岩石发出来的。可是,更让人感到纳闷的是,这里的岩石只有在这个地方才能被敲击出如此悦耳动听的音乐。有人曾经做过一种试验,把这里的岩石搬到别的地方,不管怎么敲打也发不出这种美妙的声音。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个地带产生这种奇异的现象呢?这里的岩石为什么在别的地方就发不出那种美妙的音乐呢?科学家们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研究和考察,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也进行了种种的推测和解释。

有人说,这是个地磁异常带,存在着某种干扰源,岩石在辐射波的作用下,敲击的时候会受到谐振,于是就发出了声音。可是,这只是一种推测。所以,科学家们一直到现在也没有找到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

在意大利西西里岛上,有一个叫做“狄阿尼西亚士的耳朵”的山洞。关于这个山洞流传着这样一个传奇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名字叫狄阿尼西亚士的国王。谁要反对他他就把谁关在这个山洞里面。看守山洞的狱卒们趴在山洞的顶上,用耳朵就能够监视犯人们的一举一动。因为,犯人之间说什么话,都可以传到狱卒的耳朵里。就这样,狱卒们把偷听到的话告诉那个国王,国王处死了不少犯人。到了后来,犯人们才知道,原来这个山洞里到处都有耳朵呀!

这个山洞从洞顶到洞底有40米深,为什么狱卒趴在洞顶就能听到洞里犯人们的说话声呢?一直到现在,人们也弄不明白。

看起来,这个“狄阿尼西亚士的耳朵”的山洞和那个奇特的“发声岩石”地带之谜一样,只能是一个没有解开的谜团了。

令人难以捉摸的怪石之谜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即使是貌似不起眼的石头,或许也藏着让科学家难以捉摸的谜题。不信?请看下面!

杀人魔石

石头可以用来建造房屋,可以用来堆砌城墙,但在神奇的大自然里还有一种石头,它可以杀人,您听说过吗?

这种石头就在非洲马里境内的耶名山上,具体地说在“耶名山”的东边。山的西边森林茂密,林中有巨蟒、鳄鱼、狮子、老虎等,耶名山的东边,却极少有飞禽走兽的踪迹。

传说耶名山里藏着历代酋长遗留下的无数珍宝,从黄金到宝石,从精致的神像到各种雕琢精致的骷髅,应有尽有。让人恐怖的是传说只要是贪恋的寻宝人来到耶名山,就会被无形的力量惩罚且无一幸免,再也不会回来。当地的土著居民对这个地方既恐惧、厌恶,又非常敬畏。

1967年春天,耶名山发生强烈地震。震后的耶名山东麓从远处望去,总有一种飘忽不定的光晕,尤其是雷雨天,这种光晕更是显得绮丽多姿。据当地人说,这种神秘的光晕可能就是震后从地缝中透出来的珠宝的光芒。

不久,探险队就到那里进行了考察,刚到那,就下起了大雨。在电闪雷鸣中,探险队的队长清晰地看到不远处那片山野的上空冉冉升起一片光晕,光亮炫目。光晕由红色变为金黄色,最后变成碧蓝色。暴雨穿过光晕,更显得姹紫嫣红。

雷雨刚停,这位队长不顾山陡坡滑、道路泥泞,下令马上出发。令人惊讶的是在那片山野上,摆放着很多尸体,这些人看起来已死了很长时间,而且身体扭曲,口眼歪斜,表情十分痛苦。但奇怪的是,在这么炎热的地方,尸体竟没有一具腐烂。据推测这些人可能是不听劝告偷偷进山寻珍宝的,可是他们为什么会莫名其妙地死去呢?

探险队员四处搜寻线索,突然间一名队员发现一条地缝里发出来一道五颜六色的光芒,色彩还不断变幻着,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珍宝?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挖掘,人们终于从泥土中清理出一块重约5000千克的椭圆形巨石。半透明的巨石上部透着蓝光,下半部泛着金黄色,通体呈嫣红色。

当探险队员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巨石挪到土坑边上的时候,有一名队员突然感觉四肢发麻,全身无力,另一位队员的视线也模糊不清起来,队员们纷纷开始抽搐,相继栽倒。

此时,只有队长还保持清醒,他想这可能与那块巨石有关。他想起那些死因不明的尸体,浑身不禁一颤。为了救同伴,队长强拖着开始麻木的身体,摇摇晃晃地向山下走去,准备叫人来。刚走下山,他就一头栽倒了。过路的人发现了之后把他送进了医院。经抢救这位队长终于清醒了过来,并将所发生的事告诉人们。之后,他又闭上了双眼。医生检查发现,他受到了强烈放射线的照射。

而其他7名探险队员,无一生还。那块使许多人丧命的“杀人石”,从陡坡上滚下了之后就没了踪迹。这个巨石杀人之谜,就成了自然界的一个未解的谜团。

自行升空的“圣石”

印度西部一个叫希沃布里的村子中,坐落着一座苏菲派圣人库马尔·阿利·达尔维奇的神庙。能自行升空的“圣石”就被摆放在庙前的空地上。这两块“圣石”各重90千克左右,神奇之处在于它们能随人们的喊叫声而自行腾空。只要人们用右手的食指放在“圣石”底部,然后异口同声地喊着“库马尔·阿利·达尔维奇”,喊声不能停顿,这样,不一会儿,沉重的石头就会像活人般顿时从地上弹跳起来,悬升到约2米的高度,直到人们喊得筋疲力尽时,它才会落回到地上。

其中的奥妙何在,如此沉重的岩石怎么可能就这样飘然离地呢?是人们采用了特定的方式从而改变了重力作用吗?还是人体内在的某种信息神奇地抵消了重力的结果呢?这个谜团至今悬而未决。

哭 石

更令人惊奇的是,有的石头也会有人类的“情感”!

在西班牙的比利牛斯山顶上有一块会“哭泣”的岩石。这块岩石的哭泣声像女人低声啜泣一样,听来十分伤感,因此吸引了许多游客。奇怪的是,这块岩石只有在晴天的傍晚才哭泣,而且时间只有一二分钟。

纹圈石

还有一种石头,可以自己给自己“文身”!

在美洲中部的“的卡隆芭拉”地区,有一些卵形的石块,这些石块在下午时是平滑的,可是经过一夜时间,所有石块上便会出现一些神秘的纹圈。再经太阳晒过以后,这些刻纹便自动在下午全部消失。而且好几千米范围内的石块皆是如此。有地质学家曾用仪器拍摄这些石块夜间变化的过程,他们回忆说,就好像有无数隐形的手在黑夜的笼罩下,在这些石块上面刻出神秘的夜色。可惜他们怎么也研究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石头也许是地球上最平淡无奇的东西了,然而自然界中有些石头的特性和不寻常的来历却让人惊奇。它们以各种奇特的形态和令人瞠目结舌的特异功能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

会“走路”的巨石

前苏联普列谢耶湖东北处,有一块能够自行移动位置的石头。该石呈蓝色,直径近1.5米,重达数吨,近300年来它已经数次变换过位置。

17世纪初,人们在阿列克赛山脚下发现了这块会“走路”的巨石,后来人们把它移入附近一个挖好的大坑中。数十年后,蓝色怪石不知何故却移到了大坑边上。1785年冬天,人们决定用这块石头建造一座新钟楼,同时也为的是“镇住”它。可当人们在冰面上移动它时,却不小心让它坠落到了湖底。

而到了1840年,这块巨大蓝石竟躺在普列谢耶湖岸边了。如今它向南移动了数千米。科学家们对这一奇特现象进行了长期的分析研究,但始终未能明白蓝色巨石同重力场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联系。

无独有偶,在美国内华达山脉东边,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谷,当地人称之为“死谷”。人们发现这里也有许多石头会“走路”,并留下许多足迹,为此引起了许多人的注目和好奇。美国科学家夏普对这一奇特现象进行了观察研究。他把25块石头按顺序排列并逐个准确标出位置,定期进行测量,果然发现这些石头几乎全部改变了原先的位置。有几块石头竟然爬了几段山坡,“行走”了长达64米的路段。

自行增减重量的怪石

我国贵州省惠水县有一块椭圆形石头,可以自行增减重量2.5千克左右。据圆石主人说,最初石重22.5千克,朋友们在1989年春节时来观赏“宝石”,圆石重量已变成了25千克。

随后一连数天,换了8杆秤反复校验,发现此石最重时25千克,最轻时22.5千克,上下变化达2.5千克。

研究人员在一次测定中记录了当天11时13分、11时43分、12时28分这3个时刻圆石的重量分别为21.8千克、22.8千克、23.8千克。

在短短的75分钟内,圆石的重量竟增加了2千克。有人推测,这种重量变化是否对应了重力场的某种变化呢?

可怕的石头

1949年,年轻的伊尔库茨克地质学家瓦季姆·科尔帕科夫被派到博代伊博区参与苏联地质地图的测绘工作,顺便还负责在这一地区寻找金矿和铀矿的任务,因为这里一直是俄罗斯200多年来的金矿开采中心。

科尔帕科夫在勘探过程中,无意间发现远处有个矿井似的锥形石堆,可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呈灰白色。内务人民委员会不会在这个地方修劳改营,这他知道。难道是别的什么秘密设施?还是人类文明古迹?可据他所知,当地的埃文基人和雅库特人绝不是古埃及人,他们不具备修建石砌金字塔所需的人力资源和必需的科学知识。

走上前去一看,他才看出这绝不是什么人类文明古迹,倒像是个高有70米的圆形火山喷火口,外径为160米。但是,在雅库特和伊尔库茨克州交界处已经有好几百万年没有过火山爆发了,而且火山口看上去似乎还很新鲜。它就坐落在长满落叶松的山坡上,科尔帕科夫当时估计这一奇异现象的存在也就50~ 200年的时间了。

令人不解的是,凹地的正中还有一个直径为15米的半圆形穹顶,而一般火山即使是死火山,都没有这样的穹顶。

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它是怎么出现的?当时科尔帕科夫是如坠云雾中。不过他清楚记得自己在世界上还从未见过类似现象,他也不相信有外星人和其他文明的存在,但就是找不出合理的解释。

这个被俄罗斯科学家称之为“世界上最神秘现象之一”的锥形石堆,当地的雅库特人把它称作“火鹰巢”,而且还赋予种种迷信和神话色彩,有人还称这里为凶地。

2005年夏天,俄罗斯科学院组织了两支科考队打算对此地进行科学考察。首先,据带领这支科考队的第一个当地人向导说,几年前他的父亲就是在帕托姆山上被人从身后枪杀的,凶手至今一直没有找到。而一年前他的哥哥也是在这里自杀,在打死一头鹿后,把枪管对准嘴扣动了扳机。

通古斯爆炸发生在1908年6月30日,科学家怀疑“火鹰巢”与它有关。好像是为了印证向导的说法,科考队队长、地球化学家叶甫盖尼·伊万诺维奇·沃罗比约夫在攀登“火鹰巢”途中突然感到身体不适,用地质考察锤撑着俯下身来,哼哼两声后便面孔朝下倒地,旋即断气。尽管科考队员采取了各种抢救措施,也未能救他一命。

向导认为这是不祥之兆,拒绝再往前走,科考队只好在处理完队长的后事后另雇向导。但新向导立马声明,他这次远行不会带上卡宾枪和猎刀,因为民间都在流传,死在那里的人都是死于自己的武器,像第一位向导的那位开枪自杀的哥哥。

除了死人,那一带还老爱丢失东西。本来离火山不远处有一条赶鹿的小道,可当地雅库特人尽量不在“火鹰巢”附近歇宿,因为夜里经常有丢失鹿的时候,而且无法找,往往都是在“火鹰巢”的附近脚印中断。

俄罗斯科学院2005年的科考队虽然出师不利,队长沃罗比约夫患心脏病猝逝,但并未能使他们停止进一步的考察。科考队在新任队长——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太阳地球物理研究所资深研究人员谢尔盖·雅泽夫的率领下继续完成自己的考察任务。他们首先得判断出“火鹰巢”的年龄,为此在“火鹰巢”底面附近锯倒一棵老树,数出的年轮为95个左右,上下还可以加减5年。这就是说,此锥形山的形成期为1905-1915年,也正好就是1908年通古斯陨石在西伯利亚上空大爆炸的那个时段。

研究人员还发现,锥形山的高度已明显比1949年发现“火鹰巢”的科尔帕科夫当时测量得出的数据少五米。是不是这座石山在下沉?不过这也证实了地质学家的说法,说明锥形山的出现还是前不久的事,也就一二百年前。如果说它年纪更大,那所有的“伸缩”过程早该停止。

听当地人说,在20世纪初期,现在的博代伊博还是个小村镇。当时住在村里的采金人听到了奇怪的轰隆声,还看到了天空有巨大的光烟柱,有人说其高度可达20千米。世人虽对这种“精确”的数字表示怀疑,但确信是出了什么事。而当地人还称他们看到这一怪异现象是1908年6月30日的事,正好那天是被全世界的地震监测站记录为通古斯陨石坠落的日子。

现在,俄国科学家已经排除“火鹰巢”是人类文明古迹的可能性,也不认为是由于火山活动造成的,因为雅库特和伊尔库茨克州已经有好几百万年没有发生过火山爆发了,再说周围也没有发现任何火山熔岩的痕迹,而“火鹰巢”完全是新生成的。

对于“火鹰巢”的出现,科学家们在没有经过详细研究的情况下只能有以下几种推测:

(1)会不会是由甲烷、地下火山、原子弹或外星人燃料仓库爆炸形成的?

(2)也有可能是有个密度特别大的陨星穿透了山体,然后冻水将撞碎的石头挤出地面。当然;还没有任何人发现过超密度的陨星,再说世界上也没发现过类似的现象。要不,这是一种罕见的自然现象,是地球唯一一次同宇宙超密度物质的碰撞?

(3)科学家们对通古斯陨星碎片坠落此地的说法持相当谨慎的态度。尽管说被锯倒落叶松的开始生长时间接近1908年,也有人称通古斯陨星大爆炸那天在这里也见到了光烟柱,但这样的树木在这里似乎只找到一棵,而且火山口附近好像还遭受过不止一次的森林火灾洗劫。再说,也还有一些未经证实的资料说有人好像还早在19世纪末便见过该锥形石堆。

直到现在,这座锥形石堆的真相人们依然没有搞清楚。

沙子会唱歌之谜

鸣沙,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美国的长岛、马萨诸塞湾和威尔斯两岸,英国的诺森伯兰海岸,丹麦的波恩贺尔姆岛,波兰的科尔堡,还有蒙古戈壁滩、智利阿塔卡玛沙漠、沙特阿拉伯的一些沙滩和沙漠,都会发出奇特的声响。据说,世界上已经发现了100多种类似的沙滩和沙漠。

在中国,也有三处有名的鸣沙之地。

第一处,是甘肃省敦煌县城南6千米的鸣沙山。《太平御览》和《大正藏》这两部书里曾经记载过它,那时候叫“神沙山”“沙角山”。鸣沙山东西大约有40千米长,南北大约有20千米宽,高有数十米,山峰陡峭。它的北麓就是著名的月牙泉。

人们如果登上鸣沙山往下看,只见沙丘一个接着一个,真是沙丘如林。人们如果从山顶顺着沙子往下滑,那沙子就会发出一阵阵的声响,不绝于耳。据史书记载,天气晴朗的时候,鸣沙山上就会有丝竹弦的声音,好像在演奏音乐一样。所以,人们称它是“沙岭晴鸣”,是敦煌的一大景观。

传说,古时候有一个大将率领军队出征作战,曾经在这个地方宿营。一天夜晚,天上突然刮起了狂风,刮得黄沙漫天飞舞,遮天盖地,神鬼哭泣。等到风停了以后,大将和他的士兵全都被埋在漫漫黄沙下边,没有一个能够活下来。后来,人们时常可以听见从那山上、从那沙子里传来一阵阵鼓角之声,就好像大将正在带领军队行军作战。所以,人们就把它叫做了“鸣沙山”。

中国的第二处鸣沙地,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县的沙坡头黄河岸边的鸣沙山。中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在《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这篇文章当中描述过它:“沙高约一百米,沙坡面南坐北,中呈凹形,有很多泉水涌出,这块沙地向来是人们崇拜的对象。”据说,每逢农历端阳节,男男女女便会听到这块沙地发出的轰隆的巨响,像打雷一样。

中国的第三处鸣沙地,是库布尔漠罕台川两岸的响沙湾。响沙湾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南25千米的地方,又叫“银肯响沙”。这处沙山有60米高, 100米宽。人们只要一走进响沙湾,就会听到各种声音,有的好像手风琴拉出的低沉的乐声,如泣如诉;有的又好像“叮当”作响的银铃,如醉如狂。

响沙湾里的沙子,发出来的声响有时好像飞机擦过天空发出的轰鸣声,有时又好像航行在大海上的轮船拉响的汽笛声。这沙子发出声响有时是因为有风,有时没有风也发出声响,总之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它们都能够发出声音。

鸣沙这种自然现象在世界上不仅分布广,而且沙子发出来的声音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说,在美国夏威夷群岛的高阿夷岛上的沙子,会发出一阵阵好像狗叫一样的声音,所以人们称它是“犬吠沙”。苏格兰爱格岛上的沙子,却能发出一种尖锐响亮的声音,就好像食指在拉紧的丝弦上弹了一下。在中国的鸣沙山滚下来,那沙子就会像竺可桢描述的那样“发出轰隆的巨响,像打雷一样”。

鸣沙,又叫做“响沙”“哨沙”和“音乐沙”。人们发现,鸣沙一般都在海滩或者沙漠里边。鸣沙发出声响,一般都是在风和日丽或者刮大风的时候,要不就得有人在沙子上边滑动。在潮湿的雨天和冬天的时候,鸣沙一般都不会发出声响。另外,人们还发现,只有直径是0.3~ 0.5毫米的洁净的石英沙,才能够发出声响,而且沙粒越干燥声响越大。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沙子发出各种各样的声响呢?古时候,由于科学不发达,人们以为这是鬼神在作怪,是地狱的魔鬼在呼叫,是美丽的女妖为了引诱船员们而在沙滩上歌唱,是地下寺院里的钟声在呼唤着僧侣们去祈祷。于是,许许多多带有神秘色彩的故事就在人们当中流传开了。阿拉伯半岛的“钟山”,就有这样一个传说。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阿拉伯半岛有一个寺院。寺院的僧侣很多,他们每天都要随着敲响的钟声背诵经文。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里刮起了凶猛的风沙。后来,风沙越来越凶猛,慢慢地就把这个寺院掩埋了,寺院里的僧侣们死的死、逃的逃,从此这里没有了人烟。

可是,每天路过这里的牧民和游客却经常听到一阵阵悠扬的钟声,这钟声就是寺院当时每天敲打的那种钟声。人们听了,感到特别纳闷:寺院早就被沙子掩埋了,僧侣们也早就没有了,这钟声是从哪里发出来的呢?又是谁在敲打着大钟呢?嗯,这可能是神灵在敲钟吧!从那以后,人们就把这里的沙山叫做“钟山”了。

苏格兰有一个名字叫布鲁斯特的博物学家听说了这件事情,就专门赶到“钟山”,打算好好地考察一下这是什么原因。他找了一个当地人做向导,朝着“钟山”爬了上去。布鲁斯特爬着爬着,发现“钟山”上的沙只要一移动,就会发出一种竖琴被轻轻拨动的声音;当沙子移动得特别快的时候,那沙子就发出来一种湿手指在玻璃上摩擦的声音。他还发现,沙子流到山脚以后,激起的回响又像打雷一样。布鲁斯特索性坐在岩石上,仔细地听了起来。忽然,他觉得那声音越来越大,就连自己坐着的那块岩石都被震动了。

人们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这种自然现象,还是近几十年的事情。科学家们经过认真仔细的研究和试验,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看法。

有的人认为,沙粒和沙粒之间的空隙有空气,空气在运动的时候,就构成了一个个“音箱”。当沙丘山崩塌以后,空气在空隙之间出出进进,就会引起空气的震动。当空气震动的频率恰好与这个无形的“音箱”产生共鸣的时候,就会发出声响。

有的人认为,由于不同的风向长期吹动着沙粒,使它们变得颗粒大小均匀,非常洁净,也具有了好像蜂窝一样的孔洞。鸣沙能发出声响,可能就是由这种具有独特表面结构的沙粒之间的摩擦共振造成的。

前苏联一个名叫马里科夫斯基的科学家,在考察了前苏联卡尔岗上的鸣沙以后,提出了这样的一种看法。他认为,每个沙丘的内部,都有一个又密集又潮湿的沙土层,它的深度是随着雨水的多少而改变的。夏天的时候,这个潮湿层就比较深,它被上面的沙土层全部覆盖了起来,潮湿层的底下又是干燥的沙土层,这就可能构成一个天然的共鸣箱。当沙丘崩塌、沙粒沿着斜坡往下滑动的时候,干燥沙粒的振动波传到潮湿层的时候,就会引发共鸣,使得沙粒的声音扩大无数倍而发出巨大的声响。

前苏联另一个学者在考察了我国宁夏中卫县沙坡头鸣沙山和内蒙古的达拉特旗的响沙湾以后,发现这两处鸣沙地都属于细沙尖,当中的石英沙占了其中的一半多。于是,他认为:石英沙里边有石英晶体。石英晶体具有特殊的压电性质,使得淘沙里边的这些石英沙粒对压力非常敏感,只要一受到挤压就会带电,在电的作用下它又会来来回回地伸缩振动。振动得越厉害,产生的电压就越高;电压越高,振动得就会越厉害。这么一来,沙子就会发出奇妙的声响。

不过,石英沙的分布很广泛,响沙却没有那么普遍,而且一般的鸣沙只要换了一个地方,就会变成“哑巴”,什么声响也不会发出来。所以,好多人认为,鸣沙的形成和当地的特殊地理环境有关。

1979年,我国学者马玉明写了一篇题目叫《响沙》的文章,提出了新的见解。他认为,响沙的“共鸣箱”不在地下,而是在地面上的空气里边。响沙发出声响,应该有3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沙丘高大陡峭。

第二个条件是背风向阳,背风坡沙面还必须是月牙状的。

第三个条件是沙丘底下一定要有水渗出,形成泉或潭,或者有大的干河槽。

马玉明还提出,由于空气湿度、温度和风的速度经常在变化,不断影响着沙粒响声的频率和“共鸣箱”的结构,再加上策动力和沙子本身带有的频率的变化,响沙的响声也会经常变化。人们有时候在下雨天去看响沙,发现响沙不会发出声响,正是由于温度和湿度的改变,把响沙的“共鸣箱”结构破坏了。比如,宁夏中卫县沙坡头的鸣沙山,就是因为周围绿化造林等原因,破坏了共鸣的条件,使得它发不出响声了。

有人不同意马玉明的这种看法。因为外国一些海滨的响沙沙滩是非常平坦的。根本就不存在着什么又高又陡峭的月牙形沙丘,而且它们经常只会在下过雨以后不久,表面层刚刚干燥的时候才发出声响。

日本京都府北边有一个丹后半岛,那里有个海水浴场上有两处鸣沙地,一处叫琴引滨,另一处叫击鼓滨。这两处滩涂的声响不仅音色完全不一样,而且季节不同发出来的声响也不一样。所以,有的日本学者认为,海滨响沙最重要的条件是要有洁净的海水不断地冲刷。夏天来这里游泳的人特别多,把海水弄脏以后,沙子就不发出声响了。

我国的几处鸣沙山还有两个特别奇特的地方,在古书里曾经记载着:第一个奇特的地方是山麓都是清泉,尽管周围的沙丘一个紧连着一个,可是千百年来泉水一直没有被黄沙掩埋。第二个奇特的地方是不管有多少人爬到沙山顶上,滑落下来多少沙子,到了第二天风又会把沙子吹到山坡上去,使得沙山变得跟原来一模一样。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它们和响沙的秘密一样,也没有一个能说服人的答案。这个谜团什么时候才能够真正地解开呢?

神秘的冰洞

山西省宁武县,千百年来流传着一个传说:在当地一座深山中,有一个挂满冰锥的冰洞。让人费解的是:在四季分明的山西省宁武县,为什么会存在这么一个千万年不化且冬暖夏凉的神奇洞穴?如果冰洞真的存在,洞里又会是一番怎样的天地?

神奇冰洞

一年四季,洞中永远保持在零度左右,洞里洞外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宁武县旅游局的工作人员闫鹏听了这个传说后,觉得非常奇怪。从小喜欢探险的他决定趁工作之余,寻找这个传说中的神奇洞穴。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闫鹏爬遍了附近的许多山头,依旧没有任何的头绪。然而,正当他心灰意冷准备放弃的时候,一个意外出现了。一天,他和同伴来到了当地的管涔山中,当他们爬上一个山头后,他们惊奇地发现:在山的阴面有一个洞口模样的地方,而接下来的事情让所有人都始料不及。

闫鹏告诉记者:“走到洞口附近感觉凉飕飕的,感觉这个地方风比较大,而且背阴的崖壁上竟挂满了冰花,一切都与周围的环境大相径庭,一个一米见方深不见底的洞里更是冒出一丝丝的寒气。”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那个神奇冰洞吗?

一年多的渴望,让闫鹏忘记了恐惧和危险,他决心对这个洞一探究竟。闫鹏说,他们顺着洞口下去,冰洞下边黑咕隆咚,脚底滑得根本没有登的地方,反正是靠上边绳子拽着,多少有点能附着在冰壁上。后来到了一个稍微开阔的地方,站稳脚跟,拿着火把向四周一看,眼前豁然开朗。所有人都惊呆了,他们仿佛置身于一座晶莹的宫殿,四处都是冰的世界:冰柱、冰锥、冰瀑、冰笋、冰花,没有一个人想到,小小的洞口背后,竟然是这样一个美妙的世界。

闫鹏完全被吸引住了,直到他的脚感觉被冻僵了,他才发现不知不觉已经进洞两个多小时了,温度计清楚地显示,洞中的温度为零摄氏度左右,这与初夏时节的洞外,整整相差了20多摄氏度。在接下去的日子里,闫鹏分别在不同的季节下过冰洞,他发现洞中似乎永远保持在零度左右,洞里洞外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闫鹏说,七八月份,洞外都是鲜花烂漫、绿树成荫,而洞内却是坚冰不化。冬天,洞外边比较冷,几乎达到零下30多摄氏度,穿着大衣,到了洞内,由于没有风,反倒比洞外暖和了许多,有一种冬暖夏凉的感觉。

宁武县有个暑天冰洞的消息一经传开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许多人纷纷猜测这种神奇现象的真正成因。

种种猜测

猜测一:冰洞的形成是特殊地质结构所致。

为此,中科院地质研究所的陈诗才也专门从北京赶到宁武县进行考察。然而当第一次进入冰洞后,即使见多识广的他也连连称奇。

陈诗才告诉记者,他看完后,感觉非常惊奇,洞内冰的类型起码有上10 种,比如冰柱、冰石笋、冰的钟乳石、冰的涡管、冰花、冰葡萄、还有冰的结晶片等。他发现,尽管冰的厚度不一,但是所有的冰都是附着在石灰岩上的,整个冰洞高达100多米。

陈诗才说,这个冰洞的规模,绝对不会是人造的,虽然冰洞的传说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但是从现场可以推测,这个冰洞形成的时间已经远远超过了几百年,距现在差不多有100多万年了。这个天然的洞穴是100多万年前由水冲刷形成的,可为什么这个并不符合结冰条件的洞里现在却结满了冰?这么大数量的冰又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

这时候,闫鹏忽然想到了什么。他说:“以我自己的理解,这个地方有火山,也有水,可能是本身的地质结构发生了改变才形成了结冰的环境。”但陈诗才却认为这种说法并不科学。他认为,火山的发生缘于山西一带有煤的自燃现象。因为煤挖出来后,一些煤矸石里含有磷、硫这类东西,一见阳光,就氧化自燃了。

猜测二:冰洞的形成得益于洞的形状。

陈诗才经过走访后认为,尽管宁武县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并不适合冰洞的形成,但还是有不少的外部因素能够减少冰的融化。由于管涔山的海拔达到了2000多米,而洞口所处的位置在山的阴面,这对冰的常年不化都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而整个洞的形状,也对洞内温度的保持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因此,他认为,洞是一个正口袋形,这样在夏天,洞外温度热,洞底的温度凉,它不交换。如果洞形倒过来,在夏天,洞外温度热、比重低,洞内温度凉、比重高,热量需要交换,这样就损害了冰的保存量。

猜测三:冰洞的形成缘于冰川学说,正是因为洞的形状并不利于洞里洞外空气的交换,因此尽可能减少了冰的损害。但是,即使有了这些外在的保护因素,可是这么大数量的冰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显然,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这时候有人提出了冰川学说。

科学研究表明,地球自诞生以来,气候一直在变化当中。早在几亿年前,地球就出现过大规模的冰川运动,而且只有冰川运动才会拥有如此猛烈的能量,才能形成许多地质奇观,所以有人认为,正是因为冰川运动,使大量的冰涌进了一个冲刷成形的洞中,也就形成了今天非常神奇的冰洞。

按照这种推测,宁武县暑天冰洞的成因就可以解释了。但是,尽管常人看来洞中的冰都是一样的,可经过专门的观测后人们发现,冰的年龄却是各不相同。

陈诗才说,冰也分层,也有个核心层,核心部分的冰,从结冰的情况和它所含的一些沉积物来看,这部分冰比较老。外面的、靠近洞口或者靠近主流水道的这些冰比较新。而根据闫鹏这两年的观察,山上雨水多的时候,雨水常常会流进洞中并且融蚀掉不少冰,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在原来冰融化的地方,又都自动地恢复了原貌。

也就是说,这个神奇的冰洞具有非常奇特的再生功能,一旦冰量减少,它还会进行自我修复。因此,陈诗才认为冰川学说似乎也存在漏洞。因为冰川学说的解释是冰融了就融了,永远空了,化一点就没一点,它不会自己再生。

猜测四:冰洞的形成是地热负异常说作怪?

其实不仅是山西省宁武县的这个冰洞成因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就是在整个地质界都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如果是冰川运动时,大量的冰涌进冰洞,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冰早就应该化了。最关键的是,这个地方根本就没有一年四季都结冰的气候条件。

最近有一些人就提出了一个比较被认可的说法:叫做地热负异常说。地热正异常说指的是越向地心走,温度越高,地心的温度大概是6000多摄氏度,和太阳表面的温度差不多,也就是越往下走温度越高,这是合乎常理的。而地热负异常说恰恰相反:越往下走,温度越低,低得能够制冷,能够制造出大容量的冰来。

对此,陈诗才认为,这就好比空调或冰箱都有一个制冷的机制,它是通过机电来制冷。而冰洞的制冷机制,从目前来推测,还是岩石下的某种机制,形成了制冷的机制,从而达到制冰的效果。

那么可以猜测,正是因为山本身的最深处很可能存在我们目前仍未探明的制冷机制,它不仅能保持洞中的温度,并且仍在日复一日地结冰,再加上相对较高的地理位置,以及洞口位置的巧合,因此,形成了这么一个神奇的冰洞。

冰洞的制冷机制现在仅仅是一种学术上的讨论,还没有彻底解决。由于岩石非常坚硬,目前的仪器很难把它切开,况且这个制冷机制究竟存在于地下多深,也没有人知道。还有,人们担心,这样做了,会不会让这个罕见的冰洞消失?我们知道,一个奇特地质现象的出现对于不同的人来说,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判断,也会用不同的方法去理解。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新理论的不断加入,人们对过去的一些地质现象也会有一些新的认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够找出这个神奇冰洞的真正成因。

“海底铁塔”之谜

浩瀚的大海,有着人们无法想象的谜团。在大海的深处,到处都有奇特的事情发生,那里色彩斑斓的海鱼、美丽的珊瑚、可爱的海豚还有凶狠的鲨鱼,无不向我们展示着大海的神奇。而在南太平洋的海底,就曾发现过一座“海底铁塔”。

这座铁塔是由美国海洋考察船“艾尔塔宁”号在南太平洋的深海底发现的。

1964年8月,“艾尔塔宁”号科学考察船,按照南极考察计划开始工作,当时考察船航行到智利的合恩角以西7400千米左右时抛锚停泊。

他们的工作是把一台深水摄像机下潜到4500米深的海底,进行水下拍摄。一天的考察工作结束后,当技术人员对当天拍摄的胶片进行显形处理时,在一张胶片上发现了奇特的东西。将该胶片放大并洗成照片后,清晰地看到一个顶端呈针状的水下“铁塔”。从塔的中部延伸出4排芯棒,芯棒与铁塔之间呈精确的90度夹角,每个芯棒的末端都有一个白色小球。综合起来看,照片上的东西很像是一座塔式发射天线。

1964年12月,“艾尔塔宁”号科学考察船完成使命,回到新西兰的奥克兰港。船员登陆后,立即把这一发现公之于众,他们将在海底照的那张神秘的“铁塔”照片拿给一位记者看。

记者请随船的海洋生物学家托马斯·霍普金斯回答“海底发现的到底是什么东西”。

生物学家没有正面回答:“显然,它既不是动物,也不是植物……我不想说这座海底铁塔是人建造的,否则会产生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什么人以何种方式到达如此深的海底?是出于什么目的去建造它?”

一时之间,人们掀起了对这座“海底铁塔”的讨论。

研究人员认为,这座“铁塔”可能是智能生物建造的,并说,水下摄像机能拍到这个神奇的水下建筑物简直是天大的幸运,因为海底如此浩瀚无垠,而摄像机已输入电脑程序,它只有间隔固定的时间才开机拍摄。

不久,新西兰的UFO研究者把照片寄给美国从事月球遥控器指令研究的航天专家霍尼,请他对此做出解释。

霍尼说,凭他多年从事研究的经验,这个神秘的“海底铁塔”的建造者可能是来自太空的外星人,他们用它来作为测量地球地震活动的传感器和信息转发器。他们借助这套先进的仪器,及时而准确地把地球上的某些信息传送到他们的“母星”上去,与此同时,也可能以地球某个学术团体的名义,将情报传给各国政府。

如今时间已过了近50年,可是海底“铁塔”这个神秘事件,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了。

神秘的“宅火”

听说过火宅吗?世界上每天都发生着各种各样的火灾,有的人可能因为自己的不小心引起火灾,但你听说过能自己着火的房子吗?

奇特的事情就发生在江西省一户农民家中。他们家经常有神秘的火团降临,有一次,他家4岁的女儿在熟睡时突然被一种神秘火团袭击,衣服、衣柜、塑料制品等都会神秘地自行燃烧。几年来,这种奇怪的现象已经在他们家发生了近百起,一家6口人天天惶恐不安,村里面好多人都不敢去他们家,怕沾染上什么邪气。

这位农民家中的燃烧场面非常奇怪,近2米高的衣柜着火时,火是从里往外燃烧的,而且仅中间一段烧黑;面盆里面虽然有水但也会着火,有时一天会着火多次,着火的形状是椭圆形,且有烤鱼干的鱼腥味。

而他们家隔壁的那户人家却从来没有发生过这种奇怪现象。这种异常现象为何唯有他们家发生呢?

类似这种燃烧的现象,在其他一些地方也曾发生过,但都没有一个合理的说法。比如河南焦作一个农家大院1997年就发生神秘怪火,着火30多次,广东茂名一座普通民宅9天发生12次着火现象,意大利西西里岛的一个小村庄也曾发生过类似事件。

各种猜测应运而生,但这到底是种什么现象呢?是由什么引起的呢?

有人认为,这种现象是典型的自燃现象,就是在空气里自己发热反应。自燃在自然界里是很普遍的现象,只是人们有时候没看到,或者看不见。但是为什么在一个家里边反复出现这么多自燃的现象呢?

有研究者发现,这些燃烧发生的位置都很奇怪,它离地面20厘米左右,最高不超过2米,在这些范围内基本上没有电源线,反而有电线的地方没有烧的痕迹。据了解,这位农民家从来没有买过汽油、煤油等易燃物质,而在我国农村,使用沼气作为燃料是很普遍的事情。

在房屋的北面和西面,他们果真找到了一个沼气池,而且沼气池的出气盖都是紧闭着的。村民说这两个沼气池已经废掉了近20年,但专家认为这并不影响沼气池内部继续发酵,沼气的形成没有结束,只是一个量大小的问题。

然而就算两个沼气池里都有沼气,那沼气又是如何进到屋里去的呢?过去沼气的输送是通过空中架设管道,现在早已荡然无存,即便沼气能够进入房间,沼气又是如何被点燃的呢?环环相扣的问题如果不能解释,就无法证明这两个沼气池的作用。

专家们重新对经常燃烧的地方进行严密探察。他们发现,凡是发生自燃现象的地方,地面都有不同程度的缝隙存在。在厅堂里还有一个很大的老鼠洞,这似乎在暗示着什么。

但即便是老鼠洞把房间和沼气池连通了,起到了输送沼气的作用,但沼气中主要的成分甲烷的燃点却是很高的,在80℃左右,甲烷气体怎么能够燃烧起来呢?

专家们在打开地板寻找地下通道时发现,不仅地板下是空的,而且水泥下面铺垫的鹅卵石也发生了奇怪的变化,在同一块鹅卵石上存在黑白两种颜色。这一现象引起了他们的警觉,立即“采样”回实验室检验。

鹅卵石大部分都来自河里,但是有一些鹅卵石很黑,摸到手上可以留下一道痕迹,也有着火时的味道。经过提纯检验后,研究者发现这些黑色的物质中包含有超量的磷。磷是化学中的头号易燃物质,在还原性条件下极易生成一种叫做磷化氢的气体,它在常温条件下就会自行燃烧,白天看不到,但在晚上一些容易产生磷化氢的地方就会出现这种现象,这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鬼火。

但是鹅卵石上为什么会富集这么多磷呢?如果真是这种磷产生的磷化氢导致了自燃现象的发生,那么磷化氢能将沼气中的甲烷点燃吗?

磷化氢是一种有毒气体,它有一种烤鱼片的味道,这和村民反映的燃烧前出现的气味是吻合的。磷化氢在空气中很容易挥发,一般停留时间不超过2分钟,在它们浓度都很高的时候进行燃烧非常不易,专家们在实验室熬了2个晚上试验成功了,磷化氢果然能将甲烷点燃。但这同时也给他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房间里必须要有充足的磷化氢的来源,才能导致两种气体的燃烧。

专家了解到,农家的后山上有鸭子孵化场,这个孵化场是从1991年开始生产,如果按每年40万个蛋壳计算, 13年下来至少也有400多万个蛋壳,蛋壳中含有大量的含磷物质——磷酸钙,这就相当于在鸭子孵化场有一个磷的加工厂。

紧靠农家的后山脚下又正好有一个死水塘。蛋壳被雨水冲刷流到池塘里,使池塘水中含有大量磷,罗毛仔家的鹅卵石中磷的来源地就是紧靠房屋的死水塘。

这样的验证终于解释了“火宅”之谜。

美丽的海市蜃楼

海市蜃楼是太阳光线经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时发生显著折射,把远处景物显示在空气或地平线以下的奇异幻景,亦称蜃楼。它多发生在沿海和沙漠地区,常见的有上现蜃景、下现蜃景、侧现蜃景和一些复杂蜃景。

在我国沿海和内陆,一年四季都会出现蜃景,其中以“蓬莱仙景”最为著名。中国人往往把它视为空中楼阁、神仙福地,外国人则常常把它看成妖魔的化身或杰作。

这种虚无缥缈的奇异景象,一般都出现在沙漠和海洋上,但令人惊奇不已的是,在四川省的青城山上空,这种罕见的自然景象也时有发生。

青城山古称西山、天谷山,地处成都平原向川西山地的过渡地带,那里处处可见绝壁深壑,断崖裂石。山上林木青翠,终年常绿,环境幽深,自古以来便有“青城天下幽”之说。

青城山“海市蜃楼”奇观,早在几百年前就有记载。清代彭洵在其所著的《青城山记》中写道:“青城山中,当天清气朗,一望皆城郭都市,瓦屋螺青,车马人影往来络绎,甫诧异问,移时隐灭。”这种奇异的现象因不易出现,且“移时隐灭”,故当地人也很难见到。

2004年8月的一天,几个外地游客却在青城山一带见到了这难得的景象。下午3时,当他们登上前山,无意间向山下望去时,惊奇地发现除了地面上的房屋之外,在空中还有一些影影绰绰的“建筑物”,且大多是高楼大厦,与当地低矮的民房完全不同,仔细辨认,其中竟还有电视发射塔之类的高层建筑,“建筑物”与天空中薄纱般的云层交相掩映,宛如一座天上的街市。“天街”大约持续了不到两分钟时间,很快,“建筑物”变得模糊起来,随之,整个“天街”消失得无影无踪。

其实,古今中外,这种现象并不鲜见。1869年的一个月夜,在法国某地,人们发现整个巴黎的建筑物和街道都映到了空中; 1934年8 月2日午后,酷日当空,我国南通的居民,突然发现长江上空出现楼台城郭和树木房屋,全长20多千米; 1957年,在广东附近的海面上空,出现了城市、街道,以及船只、工厂、树木……这些“海市蜃楼”都出现在无风或风特别小的日子,由于近地的大气层中出现了强烈的逆温差,致使空气的上部和下部密度不同,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地面上的物体经过一系列的反射和折射,其影像便“出现”在空中。

为什么青城山也会出现奇特的“海市蜃楼”现象呢?据气象专家分析,这是因为青城山也具备了相应的气象条件:一是风小,其环境幽深、宁静,无风或风小的时间很多;二是逆温差,青城山处在太平洋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面上,降水量高达1300毫米,湿度大,且水汽不易蒸发,致使近地层的大气常出现逆温差。在天气晴朗的时候,阳光经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便发生了折射和反射,将成都市区等远处景物显示在空中,从而形成了“海市蜃楼”奇观。

带来厄运的蓝宝石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钻石是纯洁和高贵的象征,而有这样一颗蓝钻石,在它耀眼的光芒背后,却又有着让人望而却步的罪恶和神秘。

这就是“法国蓝宝”,它曾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钻石王, 1947年它的标价就达到了1500万美元,但这是它的最后一次拍卖。1947年后,“法国蓝宝”再也没有被拍卖过,它的最后一个主人是美国珠宝商海里温斯顿。1958年,他把“法国蓝宝”捐赠给了华盛顿史密斯研究院。

“法国蓝宝”问世于500年前。相传在一条河畔的一座废弃矿井里,一个路过的老人偶尔瞥见一块熠熠闪光的石头。经辨别,竟是一枚硕大的蓝钻石。老人请工匠将钻石进行粗加工,加工后的蓝钻石竟还有112.5克拉。老人去世后,他的3个儿子为这枚钻石大打出手,结果钻石被族长充公,下令镶嵌在神像的 前额上。

一天深夜,一个抵不住钻石蓝光诱惑的年轻人偷走了钻石。但仅仅几个小时,他就被守护神像的婆罗门捕获,活活被打死,这是“法国蓝宝”的第一个牺牲者。蓝钻石重新被镶嵌在神像的前额上。17世纪初法国大革命的风暴把国王路易十六和王后玛丽安东尼送上了断头台。

法国临时政府在清点国库时,发现“法国蓝宝”失踪,于是贴出告示:凡私藏皇家珍宝者处以死刑。侍卫雅各斯闻讯后终日不安,精神发生错乱,最后自杀而死。

40年后“法国蓝宝”被俄国太子伊凡觅得。伊凡在寻花问柳时,为了讨得一个妓女的欢心,竟将“法国蓝宝”拱手相赠。一年后,伊凡另结新欢,对赠宝之事后悔不已,决定追索回来。可是,那个妓女死活不依,伊凡一剑刺死妓女,夺宝而归。然而时过未久,伊凡皇太子在宫中死于非命。

神秘的“法国蓝宝”给占有它的主人带来的厄运比巫师的诅咒还要灵验,人们视之为不祥之物。尽管如此,世界上还是有许多贪婪的目光盯着它,希冀有朝一日成为它的主人。“法国蓝宝”从伊凡皇太子手里转移到女皇加德琳,又流落到一个俄国人康尼托夫斯基手中,此人不久遇刺而死。随后哈比布购下了钻石,接着转卖给西蒙。后来哈比布及其家人在直布罗陀附近的海中不幸淹死。西蒙则在一次车祸中,全家丧生。钻石辗转到了土耳其苏丹阿卜杜拉哈密特二世手中,一个王妃为此丧生,苏丹本人于1909年被土耳其青年党人废黜。“法国蓝宝”的下一个主人是华盛顿的百万富翁沃尔斯夫妇。自从拥有这颗钻石以后,灾难就像影子一样追随着他们。他们的儿子和女儿先后遭遇了不幸。1947年,海里温斯顿以1500万美元购进“法国蓝宝”,成为钻石的最近一个主人。

“法国蓝宝”自问世以来,历经沧桑,更换的主人更是有数十人之多。可是“法国蓝宝”并没有给占有它的主人带来希望,相反,除少数几个人外,其余的主人屡遭厄运,甚至命丧黄泉。这是为什么呢?是巧合还是冥冥之中的定数,谁都不能说出个所以然来。

如今,“法国蓝宝”被陈列在华盛顿史密斯研究院的珠宝大厅里,它的光芒可与各国帝王加冕礼上的珠宝媲美,而那幽幽的蓝光仿佛在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诉说着它那神秘的历史。

神秘的水怪

喀纳斯湖因水怪而闻名,而在全世界范围内有各种离奇的水怪传说,神秘的湖泊,与世隔绝的密林,一个古老的部落,一个鬼魅的影子,曾经都是不可泄露的天机。

喀纳斯湖湖区边的图瓦人传说,喀纳斯湖形成以来,在它的湖底一直隐藏着一个能撼天动地、吞吃牛马的巨型水怪。这个看似不经意的传说,将他们的族源和水怪的说法密切地联系到了一起。

近几十年来,关于水怪的目击事件屡有发生。一位当了几十年喀纳斯的护林员,曾经数次目击到湖中一个黑色的巨大物体的图瓦老人告诉他,那就是湖圣;另一个湖面上的汽艇驾驶员,曾经被一个突如其来的巨浪袭击,慌乱之中他只看到浪花下一个模糊的影子。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据说有两个勇敢的猎人决定去捕捉一个水怪,但结局是,他们惊慌失措地向湖面下一个红褐色的影子开枪后,湖面恢复了平静,他们自己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那么,在喀纳斯幽暗的湖底,是否潜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凶猛水兽呢?

自然科学家们提出了几点看法:

(1)水怪很可能是对自然现象的误判,比如说水面上的浪花,湖面上的浮游生物或漂浮的枯木。如果说目击者看到的的确是某种水生动物,那么最有可能的就是一条体型非常巨大的鱼,或密度非常大的鱼群。

(2)喀纳斯水怪仅仅是一个传说或者谎言。

排除以上所有可能性,或许水怪真是人类还没有发现的一种怪兽,尽管这种猜想的概率几乎为零。

1980年,由多家科研单位组成的喀纳斯综合考察队成立,这次考察虽然没有见到水怪的影子,却碰到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水产局曾用6个100米左右的大网在湖中打鱼,渔网却被不明物体带到了上游,而且撕开了一个大口子。1985年考察队再次来到喀纳斯,这次他们发现了湖中存在着10米长的大鱼,当时他们认为传说中的水怪可能就是大鱼。

但对喀纳斯水怪是巨型大红鱼的第一个疑问是:淡水鱼能够长到10米以上吗?根据考察队员拍摄的照片初步估算,照片上的黑点应该有10米左右,但照片的成像以及估算方法的误差,也是专家们难以确定的因素。为此专家们打制了一个巨型鱼钩去钓大鱼,结果一无所获,只是看到在近3米长的浮漂下,有3倍于浮漂长的影子在移动。

虽然没有捕捞到实物,专家们一致认定大红鱼就是哲罗鲑,这种鱼体形巨大,非常凶猛。十几年过去了,虽然对喀纳斯湖哲罗鲑的大小一直有争论,但人们普遍接受了水怪就是哲罗鲑的观点。

唐山地震未解之谜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河北省冀东地区的唐山、丰南一带突然发生7.8级强地震,新兴的重工业城市唐山蒙受惨重灾难,被夷为一片废墟。地震震中在唐山路南区的吉祥路一带,即北纬39度38分,东经118度11分,震中烈度达11度,震源深度为12千米。这对所有唐山人来说是一个黑色的日子:唐山大地震将这座有百万人口的城市在数十秒钟内夷为平地——65万多间房屋倒塌, 24万生灵在睡梦中葬身废墟, 16万余人重伤。

地震之后,到处一片荒凉的景象,而南京地质学校高级讲师李泰来在地震后考察时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

当时唐山地震烈度为11度,唐山市的厂房和住宅几乎全被破坏,但奇怪的是,所有的树木、电线杆直立如初。就像唐山市内65米高的微波转播塔巍然屹立于大片废墟之中,而且震后两个微波塔仍可直接、准确传播电视信号。

而在地震之前,唐山街头卖鲜鱼的突然增多,离唐山不远的沿海渔场,梭鱼、鲶鱼、鲈鱼纷纷上浮、翻白,极易捕捉,渔民们遇到了从未有过的好运气。大群深绿色翅膀的蜻蜓飞来,栖在船舱、桅杆、灯和船舷上,密匝匝一片,一动不动,任凭怎么去捕捉驱赶,一只也不飞起。大群五彩缤纷的蝴蝶、土色的蝗虫、黑色的蝉,以及许许多多蝼蛄、麻雀和不知名的小鸟也飞来了,仿佛是不期而遇的一次避难的团聚会。

在唐山地震中死伤的人中没有人直接死于震动,绝大部分是因为建筑物坍塌受害。唐山地震后,除个别地区受采空区坍塌或其他影响出现局部起伏外,绝大部分地面、路面完全如震前,很少出现波浪起伏现象。唐山的人防坑道除个别有小裂纹外,其他均未受到破坏。

在唐山启新水泥厂的一栋三层库房里,一楼二楼基本完好,三楼的所有窗柱却全部断裂。而且旋转方向和角度各不相同,现存旋转角度最大的是一个右旋40°的角度。

过去的地震学理论认为地震波分为纵波、横波两种,地震破坏主要是横波造成的。可是如此“理论”根本无法解释种种现象。因为根据横波破坏原理,高的建筑物(重心较高)在地震破坏对象中首当其冲。而在地震现场考察中发现地震断裂均具有旋转性,而纵波、横波的震动是没有旋转性的。

不论横波还是纵波,它们的传播都是连续的,强度是渐变的,从震中向外逐渐衰减。因为,在同一震区内,同样的建筑物受破坏程度大致相同。可是在唐山地震中并非如此。李泰来指出,扭波与纵波和横波乃“同卵三胞胎”,其中纵波传播速度最快,其次为横波,但他提出还有扭波。纵波使物体产生上下震动,横波使物体前后摆动,两者的破坏都不大。但是,扭波一到,则把物体从内部扭散扭断,随即垂直坠落,造成巨大破坏。扭波才是地震破坏的元凶。

芝加哥的天火

1871年,美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芝加哥大火,这次惨绝人寰的大火曾使得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斥180万美元巨资来重现这次灾难。

噩 梦

1871年10月的一天,当地一位叫凯特的妇女在巡视牲畜棚的时候,随手将灯放在地上,结果一头焦躁的畜生却将马灯踢翻了,灯油溅在旁边的干草上,干草立即着了起来,没等她回过神来,火苗已蹿上草木搭成的牲口棚顶,凯特大声呼救。邻居赶来时,凯特的牲口棚已经大火熊熊,火势乘着西南风将牲口棚抬了起来,火场迅速扩大。

而在此之前,芝加哥城里一些重要位置已设置了新型报警器。但为防止孩童玩耍损坏它,各消防警报器都上了锁;当人们手忙脚乱、好不容易找到钥匙时,报警器却因为安装后没有测试根本不能正常使用,消防总部也就未能接到报警及时赶来;附近一支消防队赶来了,但根本无法控制火势。

这时,附近的一间库房、一家油漆店已烧着,形成了一堵巨大的火墙朝东北方向直刮过去。随即,火场的北面和东面大约四五个街区也开始着火。人们喊着叫着,但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家变成火海,熊熊大火吞噬着男女老幼的心。

没过多久,火势就窜入人口最稠密的中心市区。大火从天而降,高大的太平洋饭店房顶首先起火,远远望去,这幢大楼就像一把巨大的火炬。由于没有云梯,消防车只能望火兴叹。紧接着,商业大厦和芝加哥商会大厦也烧着了。

在燃烧着的大楼下,人们疯狂地奔逃着,拥挤着,烈火下汇集成一条人流。紧接着,芝加哥歌剧院、第一国家银行也烧着了。随之,芝加哥邮政总局大楼也成了一团火海。

在市中心区的法院塔上,一个消防员看见了大火,却对火场的中心位置极错误地做出了判断。他向夜班报务员叫道:“大火已经从运河港和赫尔斯特德大街烧过来了!”总部迅速派出了所有消防队员和消防车辆,但他们却跑到了距火场中心1600米远的地方。等到消防员们弄清情况,整个芝加哥市已变成了火海,根本不用找火场中心了。

40分钟后,远郊的芝加哥水厂也冒起了大火,全城的供水系统中断,供水随即停止,芝加哥许多消防队员不得不放弃救火,因为他们已无救火之水。之前,许多人跳入了水厂的巨大水池,来避免被烧着、烧死。此时,大火烧到大水池边时,待在水池边的人们开始惊慌起来,他们又跳出水池,向远处的伊利诺斯河奔去。

更令人懊恼的是,在刚着火的时候,西南风大作,火借着风力,疯狂地扑向附近的一切易燃物。而这种风不是一般的风,而是龙卷风,龙卷风将火焰抬上天,然后再甩向四面八方。风和火紧紧地搅在一起,形成一股时速达110千米的热浪飓风。

大约晚上10点,火场已蔓至凯特家北面第六街区的圣保罗天主教堂,接着是贝特哈姆面粉厂和贮有1000捆约50万平方米木材的家具厂。又过了20分钟,芝加哥就有20个街区的1500幢建筑着火,巨大的火焰将一家家木质结构的房屋摧枯拉朽般地吞噬掉,约有6万人逃离了芝加哥。

这次大火造成火车的车厢、车轮被烧得变了形,像一条条巨龙的残骸一样坍塌下去,丑陋不堪;附近的一大堆生铁已被熔化成了一摊红色的铁水。法院的塔楼燃烧起来,上面的大钟也被震得叮当作响,随之垮塌下来;拉萨尔街金融中心的大理石建筑被吞没,石料纷纷脱落,铜梁铁柱迅速熔化,汇成一股令人毛骨悚然的金属液流;半夜时分,芝加哥煤气站爆炸,随之引起附近的弹药库和下水道里泄出的甲烷气体一连串爆炸。大火已无法控制,救火员不得不且战且退。

在商业区,强大的冲天火光足以使30千米外的人在深夜中阅读报纸。在北郊的市民,站在高处发现有100余幢高大建筑在熊熊燃烧,偌大的大理石建筑物只需数十分钟便被烧成一堆瓦砾。

余火尚未燃尽,最后,一场渴望已久的大雨倾盆而下,肆虐了30小时的大火终于被浇灭了,但2/3的芝加哥城被夷为平地, 2124公顷面积的市中心区变成了一片焦土。面对惨不忍睹的废墟,到处是哭泣嚎叫的人群……

惨重的损失

芝加哥大火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惨重的火灾,具体统计数据也仅仅是按照当时被焚毁的房屋和家具的价值来计算,间接损失一律没有记入。按当时最保守的货币价格,其损失也不低于10亿美元。

死亡人数是按照找到的尸首计算出来的,更多的人则认为,许多死者没有统计在内。诸如当时流动人口尚未登记,还有许多人还在睡梦中就窒息死亡,并且烧得连尸骨都没有了,所以也没有被计算在内。更有甚者,有关当局在统计人数时,并没有将来自意大利、印度和中国的劳工死亡人数计算在内。即使这样,这次大火也使10万人无家可归, 300人丧命,死伤牲畜不计其数。

其实,造成这场灾难的原因绝不单单是因为那头肇事的奶牛,它的社会原因更引人注目。

堆满干柴的城市

其实,芝加哥城市本身已经埋下了严重的火灾隐患。美国历史学家认为,芝加哥发生这场大劫难绝非偶然,即便没有那头肇事的奶牛,芝加哥的大火仍然不可避免。

芝加哥当时有6万多幢木质建筑,构成了一座无规则的大都会,连接各建筑的街道全用木栅栏圈围着。从市中心区向四面延伸数千米的民宅也均为木质结构,并且这些房宅外围堆满了冬用干柴,粮仓也均用木栅栏圈围,焦干的秋叶铺天盖地,各木材场、碾磨房、家具厂等到处是木屑刨花。干旱的秋季已使土地爆裂,求雨若渴。

单薄的消防力量

芝加哥消防总部共有185名消防队员, 17辆马拉救火车,分驻在有35万人口、93平方千米的市区各消防站,如此状况令消防工作的主管整天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但芝加哥市议院曾多次否决这位主管关于增加消防器材和其他设备的建议。

铭记惨痛的教训

尽管这场震惊世界的大悲剧已过100余年,但它留给后人的教训和警示却是非常深刻的。火灾是毁灭人类财富和生命的恶魔,它使我们不得不正视火灾的危险和危害,引起人们对消防工作的高度重视。为了让人们记住惨痛的教训,芝加哥市政当局决定,他们每年10月都举行芝加哥大火纪念日,让人们永远铭记历史教训,让灾难不再重演。

这次火灾之后,作为美国中西部最繁华的大都市——芝加哥或许可能将被从地球上抹去。但坚忍不拔的芝加哥人,并没有随着旧芝加哥城在大火中毁灭而沉沦,而挺起了不屈的脊梁,擂响了重建家园的战鼓。不久,满载食物、衣服、建材、工具的列车一列列的抵达,幸存的芝加哥人又回来了,艰难的重新开始起步。也许,记住芝加哥的灾难,是最好的慰藉。

神秘的麦田怪圈

如果一个地方充满了神秘和神奇,有谁会不想亲身去触摸这个神秘地带的腹部呢?

和小时候吃的“甜麦圈”音近的“麦田圈”,是指出现在农作物上的神秘图形。文献记载,最早发现“麦田圈”这一奇怪的现象是在1647年(距今已有350多年,那个怪圈呈逆时针方向),几百年来,这一神秘现象不断亮相,美国、澳大利亚、欧洲、南美、亚洲等地都频频发现麦田怪圈,其中绝大部分是在英国。

上个世纪80年代初,英国人在汉普郡和威斯特一带屡屡发现怪圈,除麦田外,草原、雪地和沙地也都出现过类似现象,且在春夏农作物收成期里出现得 较多。但由于其中绝大多数还是在麦田,所以,正式将怪圈命名“麦田圈”。

多年来,世界各地经常出现关于“麦田怪圈”的报道。英国牛津郡的一块麦田上出现了一个给人立体感觉的三维“麦田怪圈”,又突破了以往“麦田怪圈”平面的形象。专家们也深感震惊,他们认为,恶作剧者要在一夜之间炮制出这么庞大的“三维”麦田怪圈,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那么,“麦田怪圈”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是人为的,还是如有些人所说是外星人所为呢?

虽然长久以来这些神秘圆圈图案都有各式制作或出现的说法,但是到现在还没有一个有力和完整的解释。

神秘的“麦田怪圈”现象曾经吸引了众多好奇者的目光,有人怀疑是外星人在地球上留下的痕迹,后来又有人主动承认是自己搞的“恶作剧”。

还有人进行了这样的实验来证明:他们将麦秆放入微波炉,然后加入一杯水。接着,麦秆就出现了人们通常在“麦田怪圈”发现的情况,开始弯曲伏倒。他认为“麦田怪圈”形成时的微波放射就来自地下,但尚无法予以证实。

还有人表示微波放射最有可能是由雷击造成的。他们表示实验时,他们用于供电的电线悬挂在距离地面10米处,这时,电线忽然向下面的草地释放人造雷击,草便以顺时针方向的圆圈形状弯曲起伏。他们进行了数次实验,并造出直径达5米左右的“麦田怪圈”。而且真正的麦田圆圈总有窄条状弯曲的草如影随形,这些草通常是因雷击造成的。

不过比较令人信服的证据是数段在麦田神秘圆圈图案出现时,所拍到的真实录影。画面里显示数个神秘小光球或白光在麦田上出现!许多这类神秘光球出现在多段录影当中,同时也出现在一些白昼拍摄的画面清晰的录影里。这些神秘光球很明显地呈现有规则方向和高智慧的移动方法,这是否能让我们把神秘光球和麦田圈联想在一起呢?

“麦田怪圈”引起世界上这么多人的关注,自有它的神秘之处:

(1)完全没有破坏痕迹,丝毫无损地被压下而改变方向,并非践踏或机械压曲而成。

(2)麦秆弯曲位置的“碳分子结构”受电磁场影响而结晶,但仍然能继续正常生长。

(3)麦田圈的辐射量与附近正常的麦田有明显不同。

“麦田怪圈”通常寂静无声地形成,但速度很快,最多不超过一分钟;无损伤的瞬间使植物倾倒,压倒植物的干茎,诱发植物水平生长;它有极其复杂多变的组合,不受任何气候影响,周围没有其他印迹,不受地形限制,甚至在杳无人烟处。

有关生物学家指出类似微波能量效应可能是麦田圈形成的原因之一。麦田怪圈的神秘色彩让人们对它充满好奇,渴望探索,而麦田中那些图案的意图,肯定是想让我们知道我们是生存在一个多么超乎我们想象和复杂的世界。

魔镜里的秘密

童话里的魔镜能照耀人的心灵,而在我们的古代也有这么一些魔镜,也照耀出了不一样的人生。

镜是人类最重要的美容用具,在玻璃镜诞生之前,世界各文明古国都曾创制使用青铜镜。然而,人们却发现了古时有不少与青铜镜不一样的镜子,俗称异样镜。它事实上并不是用于照面的镜子,严格地说它们并不是镜,而是具有更复杂功能的器具。按古人的说法,这些器具有特别的魔力,可称为魔镜。

照骨宝

公元前3世纪末的秦王朝时代,无劳县境内(位于越南中南部)的境舞溪旁的古窟中,发现了高有两米的方镜。人在镜前照时,能透视出内脏和骨骼,当时被称为“照骨宝”。我们不清楚这方镜的质料和构造,但可以肯定它不是靠反射来照面的。

照心镜

秦始皇的咸阳宫府库,藏有许多金玉珍宝,有的连名字都不知道。汉高祖刘邦攻下咸阳后,亲自到府库查看了一番,见到不少罕见的宝器,其中有一方镜,宽90厘米,高130厘米,这也是一件透视镜,里面能发出明光,可用来观察人体内脏的异常癌变,并帮助治疗。秦始皇当时还利用方镜的特效检测功用,拿来检验宫女是否忠贞无贰,因为凡有二心的人,一照这方镜,就可以看出心胆都在颤动。刘邦对包括方镜在内的所有珍宝,一件也没动。后来,与刘邦争天下的项羽引大兵40万入关,屠咸阳、烧宫室、掳掠秦宫美女宝物,尽归他的都城彭城。方镜也被项羽带走,不久便下落不明。

镜子对上下的处理

为什么镜子使物体左右反转,而不使物体上下反转的问题,自古以来就被称为“镜像难题”。早在公元前360年左右,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试图研究镜子使物体左右反转的原理。即使到了现代,许多物理学家、哲学家甚至心理学家,都尝试着对这个问题进行解答。

有科学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镜像问题不仅涉及镜子的几何光学性质,还涉及人在看映在镜子里的像时的心理作用,这是镜像问题成为千古之谜的原因之一。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镜子形成像的机理是怎样的呢?

找一面镜子垂直于地面放置,在镜子前面依次放3个箭头,箭头的指向分别是向上、向右和向前。垂直镜面,从镜子外向镜子里移动箭头,我们将看到,向上和向右的箭头的实像和虚像会重合在一起,箭头与箭头重合,箭尾与箭尾重合。可是,唯独与镜面垂直的向前的箭头,实物和虚像方向反转,箭头和箭头不能重合。

这样看来,镜子其实是把物体的前后反转了。可是,为什么我们感觉到的却是左右方向的反转呢?

面对镜子,举起右手,这时映在镜子里的自己举起了哪只手呢?在这个场景中,自身和镜像是面对面站立的,在照镜子的人的头脑里,会设想将自身的姿势水平旋转180度,绕了半圈后站在镜像的位置,这个动作可以叫做“绕入”。这时比较一下举的手,照镜子的人会发现,经过绕入、站在镜子旁的自己和镜子里的像举的手是相反的,绕入的自己依然举右手,镜像举的却是左手。正是在这个时刻,人猛然发觉,镜子让自己左右反转了。

但是在前面已经讲过,从光学角度讲,镜子其实是把实际的物体前后反转后形成了像。可是镜前的人要是把绕入的自身和镜像比较,却会发现,两者的前后是一致的,没有变化;在上下方向上,镜像也与实物一致,经过绕入后还是不变;只有左右方向,发生了改变。这样看来,镜子反转人体左右方向的原因,其实是当我们把镜像和实物进行比较时,先让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保持一致,然后再去比较左右方向的倾向。

在洗脸、整理服装和发型时,人们经常要照镜子。镜子的故事,留给我们大家的将是永久的传说。

钻石是怎么来的

人们孜孜以求的、高贵典雅的钻石是如何来到地表的?这是科学家至今还没有揭开的一个谜。

为钻石着迷

1868年,一个年轻的非洲部落男子在位于今天南非地域的橙河流域附近发现了一块让他着迷的玻璃状石头。这个年轻人现在大家都把他叫做黑小子,他把这块晶莹的石头带给一个喜欢彩石的当地人,希望以此抵押作为一夜的住宿费用。

但是这个叫做斯科克的当地人却让黑小子大大震惊。他竟然愿意用自己所有的家畜来交换这块石头,他的家畜包括500只绵羊、10头奶牛和1匹马。

这虽然并不是在南非发现的第一颗钻石,但就大小来说,它是最蔚为壮观的,有83.5克拉重。斯科克将它转手卖出后发了一笔小财,也引发了一场觅宝者对财富疯狂而残忍的掠夺。

许多年过后,科学家仍然对蕴藏在地球中形成钻石的神奇力量迷惑不解。为了揭开这种力量之谜,一个科学考察小组雄心勃勃地对黑小子发现这块钻石极品的地方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

借助地震探测

虽然科学家研究的初衷并不是搜寻钻石,但是钻石在其中扮演了一定的角色。科学家借助大自然提供的工具——地震来对这个地区地表以下约241千米深的地方进行探测,这可能对现代觅宝者发现新的钻石资源有所帮助。

科学家用了82个地震检波器,将它们每台间隔约96.5千米安置在津巴布韦、博茨瓦纳和南非等国家。在4年期间,这些地震检波器记录了超过200次地震时的地震波,其中大部分来自遥远的喜马拉雅山地区和安第斯山脉地区。据研究小组的成员之一、地震学家马特介绍,这些资料被用于制作一个盛产钻石的地质结构的三维图像。

“就岩石年龄来说,这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之一。其中一些岩石有约36亿年的历史,比在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发现的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要年轻一些,但是资历也不算浅。”马特说。而真正引起科学家兴趣的不只是岩石的古老,还有其存在的状态——它们像是被一种猛烈的力量硬推出地表的。与此同时,也将钻石带到了地表。由上述地震检波器组成的网络产生的高质量图像也解释了部分成因。

“钻石导管”

钻石是一种在地幔上层形成的纯碳晶体,也就是说,在紧贴着地壳之下的地幔上层有可能找到钻石。科学家认为这是一个承受压力极大的地层。钻石和其他地表的岩石一样,是被一种巨大的力量推到地表的。有一种称为金伯利岩(含金刚石)的岩浆在地壳的薄弱之处向上喷涌,形成所谓的“钻石导管”,也就是以后可以挖掘到这种稀世珍宝的地方。

科学家认为,岩浆通常流得相当慢,但是在强大力量的推挤之下可能以极快的速度,甚至是超音速的速度向上喷射。除了钻石,向上喷涌的岩浆还将其他石头一并带到地表。早期的地质学者认为呈绿色的石头与众不同,但是他们并不知道这是些什么石头,只是将它们保存起来。就这样,他们无意间保存了地壳之下的地幔上层岩石,让研究人员有机会研究这些石头的化学组成和地质结构,以据此推想发生在远古时代的事情。

研究者认为,只有岩浆迅速流动,沉重的地幔上层岩石才有可能浮现出来,就像湍急的河流中的砂石,历经数小时,甚至数天移动到表面上来。钻石也随着地幔上层岩石浮上地表。成千上万的钻石已经在地表沉睡了若干世纪。又被河水带走数米远,甚至被一直冲到大西洋。直到有一天,黑小子发现了其中的一块大钻石,于是世界各国上千个觅宝者蜂拥至南非,几乎把这片土地耙了一遍,苦苦搜寻能圆他们发财梦的几颗石头。

但是,他们并不知道这些钻石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又是怎么来到这个地方的。

通古斯百年未解之谜

100年前,在前苏联西伯利亚贝加尔湖附近的通古斯那里曾发生过一次极其猛烈的大爆炸,相传那次大爆炸的破坏力相当于500枚原子弹的威力,并由此导致了上千人的死亡和几千只动物的丧生, 6000多平方千米的森林全部被摧毁。而这次大爆炸的起因也成为一个百年之谜,至今无人能得出确切的结论。

灾难悄然降临

1908年6月30日凌晨,天还没亮,突然,天空轰然一震,顿时好像有五彩的阳光闪耀,黑夜不复存在,这场罕见的惨祸降临了。

一位有幸逃脱这场灾难的农民谢苗诺夫回忆说:“当时天气很热,我正坐在阳台上乘凉,突然,西北方向出现了一道强烈的火光。刹那间,我看到一个巨大的火球,它几乎遮住了半边天空。火球逐渐变黑,然后就消失了。这时,我听到一声爆炸的巨响,接着一阵狂风袭来,将我甩出了几米远,我失去了知觉。等我醒来时,又听到一声巨响,响声几乎要把我的房子震塌了。房屋剧烈地摇晃着,窗框散了架,房中的玻璃杯也被震得粉碎。房子附近,我看到土地被震裂了……”

谢苗诺夫的那座房子离爆炸中心65千米。另一位农民当时恰好在谢苗诺夫的房子附近。后来他对前来考察的科学家们说,随着爆炸声响,一股热浪迎面扑来。他用双手捂住耳朵,但耳膜的震痛还是使他几乎直不起腰来。

离爆炸中心较远的人也无一例外地遭了殃,以至800千米以外的地方都能清楚地听到那两次巨响。遇难的牧民被弄得晕头转向,有些人甚至休克过去。他们最先看到的是一个大火团,火团的光越来越强,当它从空中掠过渐渐消失之时,一阵巨响,同时一条刺眼的光柱直冲天空,紧接着出现了一团巨大的蘑菇云。然后,一连串的爆炸声中,大地剧烈地颤动起来。

巨响和颤动刚刚停歇,立刻就刮起了狂风。咆哮的飓风将树木连根拔起,把牧民从马背上掀翻在地;房顶和篱笆被旋风卷走,玻璃窗全被风刮碎,到处是一片残败景象。

风未住,天空又布满了乌云,顷刻间下起了滂沱大雨。雨中出现了令人惊异的奇怪现象:尘土和地上的沙石像喷泉一样旋转而上,消失在阴云之中。

最为奇怪的是,爆炸之后整整3 天,通古斯地区没有出现过黑夜。那几天,当太阳光穿过云层时,就会马上射出怪异的绿光和玫瑰色的光,有时云团还会呈现出银光,并显得边界分明。一位幸存者后来说:“当时我以为一切都完了。在那一段时间里,我们总是感到忧郁、烦恼,这件事简直把我们搞得魂飞胆裂。”

这场灾难使通古斯地区上百万株树木被烧焦,熊熊大火持续烧了几天几夜;西伯利亚所有的河流都波涛汹涌,洪水泛滥。

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一直传到中欧,德国的波茨坦和英国剑桥的地震观测站,都用自动测量仪器记录下了地球受到强烈震动的情况,甚至华盛顿和爪哇岛也得到了同样的记录。

树木引起的疑问

一开始,前苏联科学家们认为,是一颗巨大的陨石从天外飞来,引起了这场大爆炸。1927年6月,气象学家兼陨石研究者库利克率领一支考察队来到通古斯。他在爆炸中心只发现了一处陨石坠落的痕迹。此外,在一个名叫南池的沼泽地周围,他看到许多倒在地上的树木,它们都呈辐射状躺在那里,看上去很像一把大扇子。库利克不禁产生了疑问:一颗陨石怎么能造成如此之大的破坏呢?于是,他尽一切努力去探索通古斯爆炸的真实起因。

百年之谜

有人提出是外星人乘坐的核动力飞船出了故障,在飞临通古斯上空时爆炸了。据有些目击者说,他们看见的火球曾在森林上方几次突然改变方向,可见它是受操纵的。也有人认为外星人的说法太过玄幻,没有任何直接证据能够证明,真正原因还是要从自然现象中去找。其中一种解释是天外飞来的这个物体实际上是由反物质构成的。众所周知,反物质一旦与物质相遇就会放出巨大的能量,湮没成为光子。还有的说法是带有放射性物质的陨石在空中与其他物体相撞,产生爆炸并洒落了放射物的粉尘,在空中改变方向正是撞击的结果。还有人提出,可能是地球内部的巨大热力和压力造成的天然核反应。另外还有球状闪电爆炸说、天然气田爆炸说、微型黑洞说等假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