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2年开始,宁夏进一步完善综合交通运输服务体系,形成“全区一交”“一市一交”的“大交通”管理机制,努力打造全区集铁、公、空运输为一体的“零距离换乘、无缝化衔接”枢纽。同时,大力发展公铁联运、陆航联运等多式联运,探索邮政等快递车辆通行ETC车道,推动宁夏物流网与全国各省区互联互通,提高通行效率。
1.公路建设及运输
根据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构想,自治区制定并出台了《(2015~203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省道网布局规划》,以建设“三环八射九联”的宁夏高速公路为目标,确定了总里程3550公里的省道网。为了保障现代物流的跨越发展,宁夏还配套出台了《关于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从土地、税收、规费、资金、服务等方面制定了25条优惠政策。2014年6月,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
2.铁路建设及运输
2011年1月11日,太中银铁路正式通车。太中银铁路建成后,成为宁夏唯一一条东西方向的铁路干线,也是经过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直接通往沿海港口的一条重要的对外通道。2014年8月,自治区发改委公布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城际轨道交通发展规划》。按照《规划》,宁夏将新建铁路线708公里,全区将形成“一核一轴两带”空间发展交通布局。
2014年9月30日,国家发改委批复银川至西安高铁可行性研究报告。线路起自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止于西安市,正线全长598公里,建设工期为5年,预计2020年建成。宁夏高铁将补齐丝绸之路宁夏段的交通短板。
3.民航建设及运输
2011年10月,自治区政府第10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宁夏民航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自治区政府在“十二五”期间,完成了银川河东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形成覆盖银川周边500公里以内区域城市、辐射全国省会城市和主要旅游城市的航线网络,实现与地面交通方式的无缝对接,将银川河东机场打造为区域支线综合枢纽。完善了中卫香山机场、固原六盘山机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积极开展石嘴山、吴忠机场前期研究工作,实现所有县级城市1.5小时车程可以享受到航空服务。
4.管道建设及运输
随着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于2012年10月16日开工,将使沿线上亿群众用上清洁可靠的天然气,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和节能减排,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而且能够带动设备、材料等相关产业,扩大国内需求,支撑和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宁夏充分利用西气东输这一便利条件,实施改善城市大气环境的“蓝天碧水”煤改气工程。
截至2013年,宁夏采取天然气入户、天然气集中供热的方式,集中供热面积已超过2650万平方米,为争创“最适宜居住、最适宜创业”城市减排降耗。宁夏各市县也充分利用西气东输天然气管道积极推进“气化”进程。2014年冬季,在西气东输三线建成后,宁夏冬季用气紧张局面得到缓解。2015年,按照国家“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目标,宁夏境内油气管线已初具规模。
2015年11月,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七次全会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指出,要加快开放通道建设,构筑交通枢纽,打通与国内重点经济区的连接通道,形成西向出境、东向出海、高效便捷的综合性、立体式对外通道。建成银川河东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开工建设四期工程。启动银川国际航空港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建设银川国际客运枢纽、中卫国际货运枢纽和西气东输管道枢纽。建设石嘴山、吴忠、固原区域性交通枢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