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的英国诗人J·W·柏根曾在一首诗里这样写道:“一座玫瑰红的城市,其历史有人类历史的一半。”诗人所描写的城市叫“佩特拉”,隐没在死海和阿克巴湾之间的山峡中。它以岩石的色彩而闻名于世,常常被称为“玫瑰红城市”。它后来为什么会变成“死城”呢?
佩特拉当初是什么样子
佩特拉一词源于希腊文“岩石”,《旧约全书》中称的“塞拉”(意思也是岩石),即摩西出埃及后“点石出水”的地方,很可能就是佩特拉。由此可见这是一座历史久远的古城。
佩特拉整座城市高大雄伟的殿堂排布在周围山崖的岩壁上,门檐相间,殿宇重叠,十分壮观。最著名的是卡兹尼宫,传说这是历代佩特拉国王收藏财富的地方。宫室雕凿在陡峭的岩石上,上下两层,高50米,宽30米。底层由6根直径2米的大圆柱支撑着前殿,构成堂皇的柱廊,柱与柱间是神龛,供奉着圣母和带翅武士等神像,威严肃穆。
宫殿中有正殿和侧殿,石壁上还留有原始壁画。佩特拉还有众多的开凿于岩石中的坟墓。这些墓由粉色的砂岩构成,也掺杂着很多其他颜色。有的碑上的雕刻暴露在风中,受到侵蚀而无法辨认。
一位学者旅游此地是这样描绘佩特拉的:
通往佩特拉的必经之路是一个叫锡克的山峡,深约60米。这条天然通道蜿蜒深入,直达山腰的岩石要塞。峡谷漆黑一片,回声震荡,令人毛骨悚然。转过山峡呈现眼前的是世上最令人惊叹的建筑:高约40米,宽约30米,高耸的柱子,装点着比真人还大的塑像,整座建筑完全由坚固的岩石雕凿成形。这座建筑名叫卡兹尼,它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其色彩,由于整座建筑雕凿在沙石壁里,阳光照耀下粉色、红色、橘色以及深红色层次生动分明,衬着黄、白、紫三色条纹,沙石壁闪闪烁烁,无比神奇。
过了卡兹尼,视野豁然开阔,伸向约1600米宽的大峡谷。佩特拉隐没于峡谷中:悬崖绝壁环抱,形成天然城墙;壁上两处断口,形成这狭窄山谷中进出的天然通道。四周山壁上雕凿有更多的建筑物。有些简陋的洞穴;另一些大而精致——台梯,塑像,堂皇的入口,多层柱式前廊,所有这一切都雕筑在红色和粉色的岩壁里……
可见,佩特拉的地理位置极其神秘,它也不是一座完全消失了的城市,历史学家们还清楚地记得它的存在。在公元2~3世纪——罗马帝国全盛时期,佩特拉曾一度是罗马东部最繁华的城市。此后,这座曾经兴盛过的石头城池长期衰落,在典籍中不曾被提到过,逐渐地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
探险家发现佩特拉
19世纪初,处于伊斯兰世界的佩特拉与西方世界完全隔绝。由于战乱,除了阿拉伯沙漠中的游牧民族贝都因人外,几乎没有外人涉足此地,任何西方人对它的接近都将引来极大的危险。1806年,一名德国学者曾试图溜进佩特拉而惨遭杀害。
重新发现佩特拉本身就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1812年,一位年轻的瑞士探险家名叫约翰·贝克哈特,热衷于对阿拉伯文明的研究,他身为“非洲内陆地区研究促进协会”成员,奉命前往非洲研究尼日尔河的源头。他精心准备自己的旅行计划,由于要穿越西亚的阿拉伯国家,因此他必须学会如何适应当地的饮食习惯,会讲一口流利的阿拉伯语,于是他在叙利亚和约旦完善他的伊斯兰教的知识。
在从大马士革去开罗的途中,贝克哈特听说一个被瓦迪穆萨群山保护的城市竟招致难以置信的毁灭性破坏。他知道当地的贝都因人从未见过欧洲人,他们对任何陌生人都抱着猜疑和敌意。为了不招致他们的怀疑,贝克哈特给自己精心制订了周密的调查计划。他把自己装扮成阿拉伯人,蓄了长须,改名为埃布拉罕·依布·阿布杜拉。由于他能说一口流利的阿拉伯语,掌握丰富的伊斯兰教知识,沿途被误以为伊斯兰教的学者而未引起怀疑。
一天,他雇了一个当地的向导领他去亚伦墓,当他走过狭长、险峻的西克峡谷时,惊人的一幕出现在他眼前,他不露声色,只是匆匆巡看了法老宝库和厄恩墓,马上断定他脚下的城市就是传闻中的佩特拉。
佩特拉是谁建造的,为何消失
人们不禁要问:这座古城是谁建造的?后来为什么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呢?
追溯历史,佩特拉的建造者是阿拉伯游牧民族纳巴泰人。公元前6世纪,纳巴泰人的部落控制了约旦阿拉伯干河的东部,随后在此定居。由于纳巴泰人控制了重要的贸易通道变得强大而富有。在鼎盛时期,纳巴泰王国的疆域从大马士革一直延伸到红海地区。
随着财富的快速聚积,纳巴泰人建城的速度也很快。聪明的纳巴泰人选择佩特拉建城基于三个理由:一是它易守难攻,唯一的入口是狭窄的山峡,敌无法调集大军攻城,可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二是资源丰富,环抱城市的高地平原上森林繁茂,木材丰富,牧草肥美,利于游牧;三是水源充足,一股终年不断的喷泉提供了可靠的水源。
在现代人的眼中,纳巴泰人始终是一个令人迷惑的民族。他们好像在一夜之间控制了阿拉伯半岛到地中海间的重要商路,建立起了佩特拉城。此后,似乎一夜之间他们又消失在历史的迷雾中,真可谓“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纳巴泰人放弃一度繁荣的佩特拉,使这座石头城变成了一座“死城”呢?
对此,历史学家出现了不同的看法:
一种看法是,佩特拉城衰亡的原因是天灾。公元363年,佩特拉城发生了一场地震,许多建筑沦为废墟。公元551年,佩特拉城再次发生了严重地震,震塌了拜占庭教堂,又引起了大火。对这个看法有的专家表示反对,理由是世界上很多城市都能在地震和火灾之后重建,佩特拉为什么不能呢?
另一种看法是,环境恶化是佩特拉衰亡的最重要原因。研究人员经过对佩特拉的贝家研究发现,在早期的佩特拉城,遍布橡树林;到了罗马时代,森林却消失了,变成了灌木林草坡带;到了公元900年,过分地放牧羊群使灌木林和草地也消失了,此地成为沙漠,以致根本无法生存,于是人们远走高飞,此城自然就被遗弃了。
事实的真相还有待人们去考查,才能最终破解这一谜案。
知识加油站
佩特拉是约旦的一座古城,位于约旦安曼南250千米处,隐藏在一条连接死海和阿卡巴海峡的狭窄的峡谷内。古代曾为重要的商路中心,厄多姆国的都城。1812年以来陆续发现许多古迹,大都雕刻在一条深谷的岩壁上,为约旦旅游业的重点城市之一。佩特拉作为约旦的文化遗产,1985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读故事长知识
佩特拉衰落的原因,究竟是天灾——地震造成的,还是“人祸”——过度放牧造成的,相关科学考察活动仍在继续。对小朋友来说,究竟是哪一种结论是正确的已经不是很重要,需要小朋友懂得的道理有两点:一是要有预防自然灾害,尤其是预防地震灾害的意识;二是要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如果没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我们就不会拥有美丽家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