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述评穿插“读新闻”

述评穿插“读新闻”

时间:2023-03-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比较成熟的电视读报节目形态,源于凤凰卫视2003年推出的《有报天天读》。图4-7 《有报天天读》主持人兼评论员李炜在演播间主持节目,读、评新闻以上五种电视新闻评论员的评论形态是针对当下电视新闻评论员的评论现状而总结的,但是并不排除今后会产生的更加新颖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形态与对应的电视新闻评论员评论形态,以及个人气质和话语风格都更为个性化的电视新闻评论员。
述评穿插“读新闻”_为时代留声:电视新闻评论员研究

代表栏目主要有凤凰卫视《有报天天读》、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之前的《孟非读报》。这类节目其实是改进后的新闻报道节目,随着新闻由传播时代进入解读时代,受众对新闻信息的获取期待,已经由前些年的信息获知,逐渐转变为意见的沟通、观点的达成。这类评论类型首先出现于电视读报节目。电视读报节目的形态并非电视媒体原创,而是借鉴了“报纸摘要”的结构方式。早在1950年,广播媒体上便出现了我国最早的读报节目,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首都报纸摘要》。比较成熟的电视读报节目形态,源于凤凰卫视2003年推出的《有报天天读》。电视读报事半功倍的关键在于新闻评论员本身的洞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要求新闻评论员善于在转述观点、传递新闻信息的同时,瞬时进行信息再加工,信息呈现和观点表达穿插进行。因为在限定的时间内既要播报新闻,又要提升新闻意义、挖掘问题,所以整个节目内容充实,信息丰富,节奏明快,点评言简意赅,能触及问题实质,观点犀利。

图4-7 《有报天天读》主持人兼评论员李炜在演播间主持节目,读、评新闻

(图解:立体、宽阔的演播间,与播报的新闻内容构成互动,视听效果良好)

以上五种电视新闻评论员的评论形态是针对当下电视新闻评论员的评论现状而总结的,但是并不排除今后会产生的更加新颖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形态与对应的电视新闻评论员评论形态,以及个人气质和话语风格都更为个性化的电视新闻评论员。但是,万流归宗,不论以哪种评论形态出现,中国电视新闻评论员的角色和职责都不能偏离新闻评论的政治导向性和舆论的引导功能,注重疏导社会情绪,将评论话题分解转换成普通百姓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语言。不同评论员的个性化话语风格、个人观点的表达都应当服务于公共话题,并最终服务于社会大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