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斯”是个长度单位,大金字塔的建筑师在用它来表示时间段时,大概是想用一个个数字来说明一切。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所有其他金字塔上都有铭文甚至雕刻,而大金字塔,可以说无论在塔内或是塔外,什么都没有。
亚当时代的人类,也就是说从有史以来,我们这个社会中那些很突出的日期,都在大金字塔中得到了体现——或是通过甬道、墓室的天花板或地面直线的交汇,或是通过轴线的交叉,周边的交汇,或是通过隘口、巷道的起始和终结,或是通过建筑上的一些具体细节,等等。这些日期中有些已通过几何学上的推算而得出,但人们对此接受的程度和快慢各有不同。总的来说,这些日期所代表的尚不是最重要的。有一点可以明确,即那些重大时期,几乎总是由建筑上一个重大的地势起伏来标识的。
有一点相当奇怪,可以强调一下,即大金字塔涵盖6000年历史的起点,开始于公元前4000年。换句话说,这显然就是著名的爱尔兰大主教厄舍尔在300多年前所指出来的时间,因为这位主教根据《圣经》编成的纪年序列,就从公元前4000年开始。但在17世纪的时候,人们对大金字塔这方面的象征寓意还并不了解。
(1)大金字塔中最早的32个日期
让我们像一般人那样,从第十六级条石砌层上的入口进去,和亚当时代的人类一起开始下行,向地下的深处走去吧!
对于大金字塔建造者们当时所处时代的文明来说,这个时代标志着一个在精神上堕落的时期。
当我们到达了下行甬道和第一条上行甬道的交汇处时,我们就会发现一个非常重要的日期。这个日期是第一条上行甬道的地面直线(经延伸)与入口甬道及下行甬道的轴线相交而获得的。这个日期便是以色列人“出埃及”之时,正是犹太教历弥撒月的第15天,大金字塔历的2513年,耶稣基督之前的1486年4月4日。
我们指出这些数字,目的只是让大家注意到这些“几何数据”中的推算方法和极高的精确度。为了不使文章显得累赘,我们带领读者去追本寻源,看看一些专门的著作是怎么说的。
读者可对甬道(上行及下行)交汇的情况有所理解。它确定的是大金字塔历的2500年,是在以色列人“出埃及”一事发生之前。
据犹太教法典所言,“出埃及”肇始于那个“压迫以色列人”的法老死后5年。这个法老不是别人,正是拉美西斯二世。
(2)通向光明的上升之路
从以色列人“出埃及”算起,我们上溯去追寻“黑暗中的真理”,方向是朝着第一条上行甬道的终点。它准确地标志了耶稣被钉上十字架之日。
但在到达这个日期之前,我们会碰到大金字塔历3996年这个日期,它才是耶稣基督诞生的真正日期。
(3)基督诞生和去世的确切日期
基督诞生日,通过王后墓室地面的水平线而得到。在埃及的文献中,这个墓室的名字叫“第二次或重新出世之地”。
基督生于公元前4年(即大金字塔历的3996年),在犹太教的提黎市月15日,也就是犹太人的结茅节这一天。它对应于天文学上格里历的10月4日。
这个日期与现时的圣诞节并不吻合,人们可能会觉得奇怪。我们可以明确指出,12月25日自远古起,只是一个异教徒的节日,用以纪念他们那个看不见的“太阳神”的出生。这个节日一直到公元3世纪,都叫做“Natalis Invicti Soli(看不见的上帝圣诞日)”,被用来庆祝冬至。
天主教会之所以选择这一天作为圣诞节,是出于一种合理的考虑,正如好几起类似的情况一样,是希望能将那些未曾皈依的异教徒引导到信奉基督教的节日上来,而不会引起他们的反感。
施洗约翰替基督洗礼,是在基督满30岁时的事,其时为公元27年秋,是大金字塔历的4026年,临近结茅节的时候。
基督担任圣职为时两年半。按《福音书》中圣徒约翰所言,这段时间共为918天(公元27年10月3日至公元30年4月7日)。
这918天,代表了6个153天的周期。153这个数字,又和基督的弟子们在其复活后为他钓得的鱼的数量一样。
耶稣受难日期,为大巷道的隘口所确定。如果我们考虑到埃及的宗教文学中,是把大巷道与“人类救世主时代”看做同一回事,那么这个事实就会突显其价值来了。大巷道也是基督纪元的象征,它始于基督去世和复活。
基督一生的象征意义,始终与大金字塔的象征意义合成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大巷道的隘口,指明了儒略历30年4月7日(希伯来人的弥撒月15日),是耶稣受难之日。这两个日期(基督的诞生和去世),在甬道系统的编年示意序列中,通过横向过道的天花板与地面直线得到准确定位。横向过道从大巷道开始,通向王后墓室。这条过道的地面显得有点反常:它在快到王后墓室之前,突然改变了水平高度,通过一个小台阶而有所下降。从此时开始,横向过道的地面与王后墓室的地面就在同一平面上了。如果我们假设一下,将王后墓室的地面直线加以延长,直至第一条上行甬道的结束处,我们就会发现:横向过道天花板与王后墓室地面这两条直线,便在编年示意序列中落到两个几何点上。这两个点所确定的便是上面讲到的基督生卒日期。
就这样,基督教中最重要的日期,提前三千年便被预告了出来。这些日期的年、日、时,用六种不同的推算方法,从几何和天文学的角度加以了确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