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特定轨道动量电子显微镜

特定轨道动量电子显微镜

时间:2024-09-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类似于光学显微镜中的偏振片,可在电子显微镜中设计特定的光阑,从而得到携带特定轨道动量的电子束。利用其作为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光源,则有可能实现在单原子尺度对具有特定轨道动量的原子进行成像、衍射或进行其他电子轨道的分析。目前,科学家们已经实现了特定轨道动量电子束的分离,但其亮度、空间分辨率及稳定性等都存在着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祝国珍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特别副研究员

1 概要描述

为了观察微小物体,光学显微镜应运而生,但其极限分辨率受到一个基本物理原理的限制—即其分辨率大约为所用光源波长的一半。因此,采用光学显微镜仅能观察大约几百纳米的微小物体。为了观察物质更为细微的结构,科学家们采取电子作为短波光源[见图1(a)],设计并建造了(透射)电子显微镜。有意思的是,电子不仅可以看作物质波作为短波光源,而且可以看作携带不同自旋或角动量的粒子,如图1(b)所示。类似于光学显微镜中的偏振片,可在电子显微镜中设计特定的光阑,从而得到携带特定轨道动量的电子束。利用其作为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光源,则有可能实现在单原子尺度对具有特定轨道动量的原子进行成像、衍射或进行其他电子轨道的分析。如已知材料中特定轨道动量的来源,甚至可以在实空间中进行单原子的电子轨道扭曲、畸变等分析。

图1 常规电子束成像(a)及特定轨道动量电子束成像(b)

目前,科学家们已经实现了特定轨道动量电子束的分离,但其亮度、空间分辨率及稳定性等都存在着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此外,如何选定特定的自旋态电子束可能还需要技术上的突破。

2 应用意义与前景

该技术若能实现,理论上可以同时实现微观组织观察和物性测试(特别是磁学性能等),并有可能进一步将物性测试推进到单原子甚至于单电子尺度,从而极大拓展目前对材料结构的认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