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红绿茶兼制品种

红绿茶兼制品种

时间:2024-09-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产量特高,每667m2可产干茶250.0kg。春茶一芽二叶干样含水浸出物49.80%、氨基酸2.90%、茶多酚35.40%。制红碎茶,品质优良;制工夫红茶,有鲜荔枝香,滋味醇和鲜爽;制绿茶,香高鲜,味浓强鲜爽。投产后需及时预防茶云纹叶枯病与茶饼病。适制红茶、绿茶。制红碎茶,香气较高长,滋味浓强较鲜;制绿茶,香气较清香,滋味尚爽。注意防治茶云纹叶枯病。该品种具有“早生”特性、开采期特早,春季适宜制作名优绿茶,夏秋季适宜制作红碎茶。

1.云抗10号

Camellia assamica cv. Yunkang 10

无性系。乔木型,大叶类,早生种。

品种来源或选育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认定、审定或登记时间及编号:1987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品种,编号GS13020-1987。

主要经济性状:树姿开展,分枝密。叶片稍上斜状着生、长椭圆形,叶色黄绿,叶身稍内折,叶面微隆起,叶尖渐尖,叶齿粗浅,叶质稍厚软。芽叶黄绿色,茸毛特多,一芽三叶百芽重120.0g。春茶一芽二叶开采期在3月上旬,一芽三叶盛期在3月下旬。产量特高,每667m2可产干茶250.0kg。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水浸出物45.50%、氨基酸3.20%、茶多酚35.00%、咖啡碱4.50%。适制红茶、绿茶。制红茶,香高持久、有花香,汤色红浓明亮,滋味浓强鲜;制绿茶,外形条索紧细、白毫显露、色泽翠绿,内质花香持久,汤色翠绿明亮,滋味浓厚鲜爽,叶底细嫩明亮。抗寒、抗旱性及抗茶饼病较强。扦插发根力强,成活率高。熟地适栽性好。

栽培技术要点:选择土壤肥沃的地块采用双行双株或单株种植,每667m2栽3000株左右。茶苗移栽后要适当遮阳。严格定型修剪。投产后及时防治茶小绿叶蝉和茶饼病。

2.云抗14号

Camellia assamica cv. Yunkang 14

无性系。乔木型,大叶类,中生种。

品种来源或选育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认定、审定或登记时间及编号:1987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品种,编号GS13021-1987。

主要经济性状:树姿特开张,分枝较密,嫩枝有毛。叶片稍上斜或水平状着生、长椭圆形,叶色深绿、富光泽,叶身较弯,叶面隆起,叶缘波状,叶尖骤尖,叶齿粗浅,叶质厚软。芽叶黄绿色、肥壮、茸毛特多,一芽三叶百芽重165.0g。春茶一芽二叶开采期在3月下旬,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上旬。产量特高,每667m2可产干茶220.0kg。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水浸出物46.50%、氨基酸4.10%、茶多酚36.10%、咖啡碱4.50%。适制红茶、绿茶。制绿茶,白毫显露,香气持久,滋味鲜浓爽口;制红茶,乌黑油润,香高持久,滋味浓鲜,汤色红浓明亮。抗寒、抗旱及抗病虫性均较强。扦插繁殖成活率低。

栽培技术要点:宜采用双行双株或单株种植,每667m2栽3000株左右。茶苗移栽后要适当遮阳。严格定型修剪。投产后及时防治茶小绿叶蝉和茶饼病。

3.云抗43号

Camellia assamica cv.Yunkang 43

无性系。乔木型,大叶类,中生种。

品种来源或选育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认定、审定或登记时间及编号:1985年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省级品种。编号:滇茶3号。

主要经济性状:树姿特开张,分枝密。叶片稍上斜状着生、长椭圆形,叶色绿、有光泽,叶身稍内折,叶面微隆起,叶缘微波,叶尖渐尖,叶齿稀浅,叶肉厚,叶质软。芽叶肥壮,黄绿色,茸毛多,一芽三叶百芽重147.8g。春茶一芽二叶开采期在3月底,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上旬。产量高,每667m2产干茶140.0kg。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水浸出物45.80%、氨基酸2.90%、茶多酚35.60%、咖啡碱4.20%。适制红茶、绿茶。制红茶,乌黑油润,香气高,滋味强鲜;制绿茶,墨绿油亮,清香持久,汤色翠绿,滋味鲜浓。抗寒、抗旱、抗病虫性均比云南大叶群体品种强。

栽培技术要点:宜采用单行或双行单株种植,每667m2植2000~2500株左右。严格定型修剪。及时防治茶小绿叶蝉和茶饼病。

4.云抗27号

Camellia assamica cv.Yunkang 27

无性系。乔木型,大叶类,中生种。

品种来源或选育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认定、审定或登记时间及编号:1995年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省级品种。编号:滇茶8号。

主要经济性状:树姿开张,分枝密。叶片稍上斜状着生、长椭圆形,叶色黄绿,叶面稍隆起,叶缘微波,叶尖渐尖,叶齿细浅,叶肉较厚,叶质较软。芽叶肥壮,黄绿色,茸毛多,一芽三叶百芽重170.0g。春茶一芽二叶开采期在3月中旬,一芽三叶盛期在3月下旬。产量高,每667m2可产干茶150.0kg。春茶一芽二叶干样含水浸出物49.80%、氨基酸2.90%、茶多酚35.40%。适制红茶、绿茶。制红碎茶,甜香高鲜,滋味浓强鲜;制绿茶,带花香,滋味浓较爽,回味甘。抗寒性比云南大叶群体品种强。扦插繁殖力较强。

栽培技术要点:选择土层深厚的地块栽种。宜采用双行单株种植,每667m2栽2600~3000株。严格定型修剪。投产后需及时预防茶饼病与茶园赤星病。

5.云抗37号

Camellia assamica cv.Yunkang 37

无性系。乔木型,大叶类,中生种。

品种来源或选育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认定、审定或登记时间及编号:1995年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省级品种。编号:滇茶9号。

主要经济性状:树姿开张,分枝密。叶片上斜状着生、长椭圆形,叶色绿、有光泽,叶身较平,叶面微隆起,叶缘波状,叶尖锐尖,叶齿细浅,叶质软。芽叶肥壮,黄绿色,茸毛多,一芽三叶百芽重180.0g。春茶一芽二叶开采期在3月下旬,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上旬。产量高,每667m2可产干茶200.0kg。春茶一芽二叶干样含水浸出物48.70%、氨基酸2.40%、茶多酚39.30%、咖啡碱5.90%。适制红茶、绿茶。制红碎茶,品质优良;制工夫红茶,有鲜荔枝香,滋味醇和鲜爽;制绿茶,香高鲜,味浓强鲜爽。抗寒性弱。扦插繁殖力较强。

栽培技术要点:宜采用双行单株种植,每667m2栽2600~3000株。严格定型修剪。投产后需及时预防茶云纹叶枯病与茶饼病。

6.73-8号

Camellia assamica cv.73-8

无性系。乔木型,大叶类,早生种。

品种来源或选育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认定、审定或登记时间及编号:1999年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省级品种。编号:滇茶11号。

主要经济性状:树姿开张,分枝密。叶片稍下垂状着生、长椭圆形,叶色黄绿,叶面隆起,叶缘微波,叶尖渐尖,叶齿深密,叶质较软。芽叶黄绿色,茸毛多,一芽三叶百芽重130.0g。春茶一芽二叶开采期在2月中旬,一芽三叶盛期在2月下旬。每667m2可产干茶109.90kg。春茶一芽二叶干样含水浸出物46.10%、氨基酸1.90%、茶多酚31.80%、咖啡碱3.20%。适制红茶、绿茶。制红碎茶,香气高长,滋味浓强鲜爽;制绿茶,香气清香,滋味浓醇。抗寒性弱。扦插繁殖力较强。熟地适栽性较差。

栽培技术要点:要求土层深厚,深挖种植沟,施足基肥,宜采用双行单株种植。严格定型修剪。注意防寒和螨类防治。该品种具有“早生”特性、开采期早,春季适宜制作名优绿茶,夏秋季节适宜制作工夫红茶。

7.73-11号

Camellia assamica(Masters)Kitamura cv.73-11

无性系。乔木型,大叶类,特早生种。

品种来源或选育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认定、审定或登记时间及编号:1999年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省级品种。编号:滇茶12号。

主要经济性状:树姿开张,分枝密。叶片稍上斜状着生、长椭圆形,叶色绿,叶面隆起,叶缘微波,叶尖渐尖,叶齿粗浅,叶质脆硬。芽叶肥壮,黄绿色,茸毛多,一芽三叶百芽重160.0g。春茶一芽二叶开采期在1月下旬,一芽三叶盛期在2月上旬。每667m2产干茶127.70kg。春茶一芽二叶干样含水浸出物43.60%、氨基酸2.30%、茶多酚29.30%、咖啡碱5.00%。适制红茶、绿茶。制红碎茶,香气较高长,滋味浓强较鲜;制绿茶,香气较清香,滋味尚爽。抗寒性弱。扦插繁殖力较强。熟地适栽性较好。

栽培技术要点:选择中低海拔园地种植,避免早春嫩梢遭受晚霜冻害。宜采用双行单株种植。茶苗移栽后要适当遮阳。严格定型修剪。注意防治茶云纹叶枯病。该品种具有“早生”特性、开采期特早,春季适宜制作名优绿茶,夏秋季适宜制作红碎茶。

8.76-38号

Camellia assamica cv.76-38

无性系。乔木型,大叶类,中生种。

品种来源或选育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认定、审定或登记时间及编号:2000年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省级品种。编号:滇茶13号。

主要经济性状:树姿开张,分枝密。叶片稍上斜状着生、长椭圆形,叶色黄绿,叶面微隆起,叶缘微波,叶尖渐尖,叶齿密浅,叶质中等。芽叶黄绿色,茸毛多,一芽三叶百芽重140.0g。春茶开采期在3月上旬,一芽三叶盛期在3月中旬。产量高,每667m2可产干茶170.80kg。春茶一芽二叶干样含水浸出物48.80%、氨基酸1.30%、茶多酚37.20%、咖啡碱4.20%。适制红茶、绿茶。制红碎茶,香气尚高,滋味尚浓;制绿茶,香气较清香,滋味醇和。抗寒性弱。扦插繁殖力强。熟地适栽性较差。

栽培技术要点:熟地栽培要深耕改土,施足底肥,宜采用双行单株种植。严格进行3次定型修剪。投产后预防茶小绿叶蝉与茶饼病。

9.云抗50号

Camellia assamica cv.Yunkang 50

无性系。乔木型,大叶类,中生种。

品种来源或选育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认定、审定或登记时间及编号:2005年云南省种子管理站鉴定为省级品种。编号:滇鉴200507号。

主要经济性状:树姿开张,分枝密。叶片稍下垂状着生、长椭圆形,叶色黄绿,叶身稍背卷,叶面隆起,叶尖渐尖,叶齿锐度中、密度中、深度中,叶质脆。芽叶黄绿色,茸毛多,一芽三叶百芽重106.0g。春茶一芽二叶开采期在3月下旬,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上旬。每667m2产干茶104.80kg。春茶一芽二叶干样含水浸出物47.00%、氨基酸1.70%、茶多酚32.60%、咖啡碱3.50%。适制红茶、绿茶。制红碎茶,汤色红艳明亮,香气花香浓郁,滋味浓鲜爽;制绿茶,香气嫩香,滋味清鲜。抗寒、抗旱性较弱,抗茶小绿叶蝉能力较强。熟地适栽性较差。

栽培技术要点:宜采用双行单株条植,每667m2栽2600~3000株左右。严格定型修剪。在低肥力的情况下,树势易衰退,注意加强肥培管理与合理采养。

10.云抗12号

Camellia assamica cv.Yunkang 12

无性系。乔木型,大叶类,中生种。

品种来源或选育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认定、审定或登记时间及编号:2014年云南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核通过,登记为省级茶树良种。编号:滇登记茶树2014003号。

主要经济性状:树姿开张,分枝密。叶片稍下垂状着生、长椭圆形,叶身稍背卷,叶面隆起,叶尖渐尖,叶肉稍厚,叶质较软,叶色黄绿,叶齿浅密。芽叶黄绿色,茸毛多,一芽三叶百芽重120.0g。春茶一芽二叶开采期在2月下旬,一芽三叶盛期在3月上旬。产量较高,每667m2产干茶159.0kg。春茶一芽二叶干样含水浸出物44.50%、氨基酸1.65%、茶多酚36.40%、咖啡碱4.70%。适制红茶、绿茶。制红碎茶,甜香、浓,滋味浓爽;制绿茶,香气清高,滋味清爽、鲜。抗茶小绿叶蝉、抗茶饼病强。易感茶轮斑病。熟地适栽性较好。

栽培技术要点:培养健壮母树与选剪壮枝,加强苗圃管理,培育壮苗。茶苗宜采用双行单株条植,亩栽2500~3000株左右。严格定型修剪。注意防治茶轮斑病。

11.云抗15号

Camellia assamica cv.Yunkang 15

无性系。乔木型,大叶类,中生种。

品种来源或选育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认定、审定或登记时间及编号:2014年云南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核通过,登记为省级茶树良种。编号:滇登记茶树2014004号。

主要经济性状:树姿开张,分枝密。叶片稍下垂状着生、长椭圆形,叶色绿,叶身内折,叶面微隆起,叶尖渐尖,叶齿粗浅,叶质较软。芽叶黄绿色,茸毛多,一芽三叶百芽重120.0g。春茶一芽二叶开采期在2月下旬,一芽三叶盛期在3月上旬。每667m2产干茶124.40kg。春茶一芽二叶干样含水浸出物45.10%、氨基酸1.40%、茶多酚35.90%、咖啡碱4.10%。适制红茶、绿茶。制红碎茶,香气高爽带花香,滋味浓爽尚强;制绿茶,香气高长,滋味清爽。抗寒性比云南大叶群体品种强。熟地适栽性较差。

栽培技术要点:宜选择极端气温不低于-2℃的地区,土层深厚的地块种植。适时定型修剪,摘顶养蓬。

12.云抗47号

Camellia assamica cv.Yunkang 47

无性系。乔木型,大叶类,中生种。

品种来源或选育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认定、审定或登记时间及编号:2014年云南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核通过,登记为省级茶树良种。编号:滇登记茶树2014005号。

主要经济性状:树姿开张,分枝密。叶片稍下垂状着生、长椭圆形,叶身稍背卷,叶面隆起,叶尖渐尖,叶质脆,叶色深绿,叶齿密浅。芽叶黄绿色,茸毛多,持嫩性强,一芽三叶百芽重107.0g。春茶一芽二叶开采期在3月中旬,一芽三叶盛期在3月下旬。产量较高,每667m2产干茶144.60kg。春茶一芽二叶干样含水浸出物45.40%、氨基酸2.00%、茶多酚36.10%、咖啡碱4.60%。适制红茶、绿茶。制红碎茶,香气高纯,滋味浓;制绿茶,香气花香高锐,滋味清鲜。抗旱性、抗寒性、抗茶小绿叶蝉、抗茶饼病能力较强。熟地适栽性较好。

栽培技术要点:加强肥培管理,注意采养结合。

13.云茶1号

Camellia assamica cv.Yuncha 1

无性系。乔木型,大叶类,早生种。

品种来源或选育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认定、审定或登记时间及编号:2005年国家林业局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授予植物新品种权,品种权号20050030。2005年云南省种子管理站鉴定为省级品种。编号:滇鉴200508号。

主要经济性状:树姿半开张,分枝密。叶片上斜状着生、椭圆形,叶色深绿、有光泽,叶身内折,叶面隆起,叶缘波状,叶尖渐尖,叶齿细密,叶质脆硬。芽叶肥壮,黄绿色,茸毛特多,一芽三叶百芽重144.0g。春茶一芽二叶开采期在2月中旬,一芽三叶盛期在3月上旬。每667m2产干茶134.50kg。春茶一芽二叶干样含水浸出物44.10%、氨基酸3.40%、茶多酚31.30%、咖啡碱4.30%。适制红茶、绿茶。制绿茶,外形肥壮、深绿、色润,毫极显,香气栗香,滋味醇爽,叶底绿亮;制红碎茶,外形颗粒紧实、色泽棕润,汤色红艳,香气浓,滋味浓,叶底较红亮。抗寒、抗旱性强于云南大叶群体品种。抗茶小绿叶蝉与茶饼病性强。扦插繁殖率较低,移栽成活率较高。

栽培技术要点:加强母本园茶树的培育,培育优质插穗和壮苗。幼龄茶树生长迅速,生长能力强,骨干枝强壮,及时定型修剪,促进分枝以增加芽头密度。注意螨类防治。芽叶肥壮、节间长、茸毛特多,适宜采单芽或一芽一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