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锡产量居世界前列。加工业发达,重点发展电子、汽车等。农业以经济作物为主,橡胶、棕油和胡椒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旅游业是第二大外汇收入来源。
吉隆坡是马来西亚的首都,享有“花园之城”的美誉,它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中国人叶亚来。
1837年,叶亚来出生在中国广东一个贫苦的佃农家庭,那时候,天灾人祸,民不聊生,他在17岁时也不得不到马六甲靠做苦工为生。1862年,他应甲必丹(葡萄牙和荷兰统治马六甲期间选定管理华人社会事务的领袖)刘壬光的邀请来到吉隆坡从事采矿工作。19世纪中叶以前,吉隆坡还只是一片莽莽苍苍的热带丛林,人烟稀少。条件虽然艰苦,但叶亚来凭着吃苦耐劳、拓荒苦干的创业精神,终于苦尽甘来,靠采锡矿起家了。
后来,叶亚来接替了病逝的刘壬光的职务,成为吉隆坡第三位甲必丹,为了吉隆坡的发展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吉隆坡锡矿蕴藏丰富,随着开采业的发展,往日无人问津的荒僻之野逐渐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各土酋为争夺矿税从明争暗斗演至剑拔弩张,大打出手。叶亚来只好组织规模庞大的私人保镖和军队来捍卫领土。
1871年8月,吉隆坡保卫战终于打响了。叶亚来先取得了郊外狙击战的胜利,但不久局势骤变,吉隆坡一度失守,叶亚来率领的华工牺牲了1700多人,吉隆坡也惨遭焚毁。为了夺回华工多年苦心经营的矿区,1873年7月,经过几天几夜的激战,叶亚来终于光复了吉隆坡,可往日喧哗繁忙的矿区已经变得死寂凄凉。有人劝叶亚来放弃这个恐怖的地方,但是叶亚来决心扎根此地,重整旗鼓,重开矿场。他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吉隆坡的开发和建设事业,被誉为吉隆坡开埠先驱。
搜奇无限
多种纪念形式
为缅怀叶亚来的功绩,后人把吉隆坡的一条街道命名为“叶亚来街”;叶亚来墓园及几处与他有关的遗迹都保存得非常完好;一些社会团体每年都会举行纪念叶亚来的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