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迁建德及流亡
1937年7月7日,日寇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蓄意向中国军队发起进攻,遭到中国驻军的坚决抵抗,激起全国人民抗日的怒潮。南京政府,于7月中旬在庐山召开谈话会,作为社会名流竺可桢参加会议,蒋介石发表谈话,说对日不再退让,如敌人继续侵略,即予抵抗。会后竺可桢回到杭州。这时,日寇不仅继续向华北纵深进攻,还于8月13日,大举进攻上海。中国军队奋起抗击。抗日战争从北到南全面暴发了。
竺可桢于8月20日去南京,把家属接到杭州。一路遇见过往的军事列车很多,见乘坐闷罐的年轻战士,各个面带笑容,士气高昂。他曾听到新近从日本回国的顾君说,日本强行征兵,亲属送青年到兵站时,无不垂头丧气的。两相对比,我军必操胜券。
竺可桢认为,抗日战争是神圣的事业,中国人都应全力以赴。只有抗战胜利了,国家民族才有希望,个人才有出路。为此,他和夫人张侠魂,积极支持学生会发起的给前方将士捐献棉背心的活动,竺校长还特意从学校拨出两间房做缝制室。还带头捐献制作费。后来,这对夫妇还为抗战捐献出结婚戒指。竺可桢当时认为,用不了很久,就会打败日本侵略者,日寇对上海的进犯是很快会被击退的。
然而,日寇的飞机三天两头来轰炸,弄得人心惶惶不安,不少人想离开杭州,以躲避空袭。竺可桢想把浙大暂时迁到一个较为僻静的地方,避免空袭,也有个安全的教学环境。经过实地考察,竺可桢决定,将附设高工、高农暂时迁往萧山的湘湖,那里有农场的家底;一年级暂迁天目山的禅源泉寺。校部及其余年级,视战局发展待定。
天目山位于浙江西北部,距杭州不过60千米。山中丛林茂密,柳杉参天,清泉流水,绿竹遍地。禅源泉寺就掩映在深山翠绿之中。远离城市,环境幽静,是个学习的好地方。论自然环境,堪比欧美的名牌大学,还绮丽美妙。9月27日,一年级新生在禅源泉寺开学,竺可桢决定在这里试行导师制。所谓导师制,就是有一批老师,除担任授课外,还负责指导学生的思想品格。导师一般由教授、副教授担任。每个导师带学生五六人至十数人不等。导师和学生经常接触,包括个别辅导,集体座谈,共餐和出外郊游等,增进相互了解。使学生有较多机会体验导师的为人及做学问的态度和方法,潜移默化地受到多方面的深刻教育。导师制从天目山的一年级试行,取得很好的效果,以后扩大到全校。
这时在上海激烈战斗仍在进行,敌我双方都在调兵遣将,扩大战果,都看不到战争胜利的边际。日机的空袭更加频繁。经过反复考虑,竺可桢最后决定,将校部和二、三、四年级学生,暂时迁往建德。
建德位于钱塘江上游,浙江省中西部腹地,距杭州约110千米,北倚天目山,西出赣、皖,很是方便。建德城内,东西及南北大厅,均有粮行和木材等店铺,居民约2500多户。浙大师生从11月11日至13日,分三批离开杭州。为避免空袭,于夜间乘船逆钱唐江西行。由大轮拖民船赴桐庐,每次可乘180人,晚12点开船,次日晨8点到桐庐。再换乘小轮,当天下午,即可到建德。每次运价100元左右。二年级学生于12日下午5点顺利到达建德,住城东万源当铺。三年级学生,12号登船起程较晚,14日凌晨才到建德。四年级13日夜开船后,14日中午到桐庐后;因载行李等过重,又遇雾大不能行船,以及水流地段要换船,就耽误了时间,所以15日下午才到建德。与三年级同住何宅房舍。
当师生员工及家属都已起程,竺可桢又将留守学校等事宜安排好后,才于11月14日上午9点,乘学校最后一班汽车,离别杭州,10点过富阳,11点到相庐,由船流江也很顺利。12点半即到建德。进城先看望了几位教授家属住所,后又看望了二三年级学生,表扬了同学们一路团结互助,克服困难的精神。并嘱大家注意安全防火。像二年级住的万源当铺,房子为木质结构,路又窄,一旦失火,不堪设想。警告大家:切莫才避开空袭,又陷入火海。
午后,竺校长去县公署拜会县长,适遇县商会胡会长,一谈才知道是绍兴同乡。胡在此经营粮食业多年了,熟识粮情。说浙大师生千人所需要的粮食,在这里绝对不成问题,包在他身上。竺可桢很高兴,解决了来建德后的第一个大问题。
11月15日,浙大师生全部到建德,19日即复课。这里成了浙大长途西迁的第一站。
后来,随着日寇的侵略魔掌不断地伸向中国腹地,浙江大学的师生们一次又一次地搬迁,从杭州出发,曾先后迁至建德、泰和、宜山和遵义等地,使浙大变成一所“流亡大学”。
在每次搬迁中,竺可桢都为安排师生的生活、选择校址和安置图书仪器而劳心神,甚至连他的爱子和贤妻,也在颠沛流离中身染重病,先后死去了。
在竺校长的卓绝领导下,经全校师生员工的努力,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年代,终于使祖国东南这所历史悠久的名牌大学坚持办下去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