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船队的航海技术
郑和船队从1405年开始,到1433年的28年间,七下西洋,遍历南洋、印度洋诸国。其规模之大,航程之远,时间之长,在中国和世界航海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郑和船队虽也经历了狂风恶浪,但伤亡很小。与之相比,1492年哥伦布横渡大西洋的航行,只有三艘帆船,船员仅88人。最大的一艘“圣玛利亚”号,排水量只有250吨。出航不久,就有一艘船沉没了,剩下的两艘也千疮百孔。1497年葡萄牙人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行,也只有4艘小船。其中,最大的旗舰长25米,载重为300吨。而麦哲伦于1519年作环绕世界航行时,也只有5艘兵船,265名船员,而三年后回到西班牙时,只剩下一艘船和十几名船员了。
郑和船队能安全地航行在风高浪险的大海中,是与当时先进的造船业和先进的航海技术分不开的。
我国的造船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秦汉时期,就可造较大的木帆船了。汉代曾造过一种“豫章大舡”,规模宏大,船上营造宫室,甲板上的楼橹高至二三层,可见其造船技术已非常先进。到了隋唐时期,由于海外贸易的发展,造船技术更是向前迈了一大步。公元九世纪后,来往于中国和印度洋以西的大多是中国船。唐舶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只,使用大榫和铁钉等连接构件,可以顶住险风恶浪。而当时其他国家还不知用铁件连接。宋元是我国造船史上的兴旺时期,造船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宋代的造船工厂遍布全国。
到了明朝,由于国力强盛,皇帝支持,造船业更是迅速发展起来。凡在海运交通口岸或对外贸易基地,或海防驻军的卫所,都有官府经办的船场。
南京更是造船的重要基地,是南北水陆交通的枢纽。南京龙江造船厂(今南京下关三叉河)是全国最大的船场。长350丈,宽138丈,郑和下西洋的宝船就是在这儿建造的。此外还有太仓的刘家河造船场、淮南清江船场等,每年造船上千艘,造船场分工细致,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体系。
明朝不仅在造船数量上大大增加,其建造船舶的类型增多了,性能也增强了。
造船技术大大提高了。比如建造大船,增加船舶的纵向强度,就需用龙骨和置于船舶两舷的大木巤。但船体太长,没有那么长的木头,造船的工匠就把几根木头连接起来,而且使它像一根木头一样坚固,其连接水平是非常先进的。再如为了防止在远航途中触礁撞破船体,郑和船队的船却采取“分舱密封”的方法,把船舱分成若干间,严密隔开,这样即使航行中触礁,也仅一处受损,不影响全船。还有,为了解决航行中船体的稳固性,郑和船队还在船上装了披水板、太平篮等减摇装置。为了增加航速,船队采用十二帆和高大桅杆来增加动力,以“云帆高张”来增大速度。
除了船本身的技术问题,郑和船队还巧妙地利用风和帆。郑和船队总是把自己的出航时间选在东北季风吹起的季节,这样船队南下是顺风。返航时,总是选在西南海洋季风到来的夏季,这样也是一路顺风。在航海实践中,郑和船队逐渐认识到,如果使帆转动一下,让它同风成一定的角度,即使不是顺风,也可以靠风力来行船,这样就比逆风行驶快得多。当逆风时,人们便把船头稍微调转一下,使逆风变成前侧风,这样就可以行驶了。航行一段后,再调转船头,如此不断地改变航向,船走“之”字,不仅比逆风行驶航速快,而且在任何风向下都可以行驶了。
除却船只具有良好的性能外,郑和船队的航海技术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他们把地文航海、天文航海、罗盘指向、测量水深和底质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航海技术推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郑和船队在近海航行时,主要用的是地文航海技术。所谓地文航海,就是以陆地上的高山、高塔等作陆标,来确定船的位置、航向等。如“船平吴淞江”、“茶山在东北边过”等。但单纯靠陆标是不准确的,郑和船队把陆标和航海罗盘结合起来使用,比如航海图上记载“用丹乙针,一更,船平吴淞江”、“丹乙针”指船的航向,即现在的一百零五度。“更”,指航程,“一更”为2.4小时航行的海程。“船平吴淞江”意为“船与吴淞江平行”。这个航海记录意为:船航向一百零五度,航行一更,到达的位置是与吴淞江平行的地方。
除了用陆标、航海罗盘外,郑和船队在航行中,还不时测量水深和底质。每航行一段,就把系有铅锤的绳子放入水中,在铅锤的底部涂以牛油,铅锤到海底后再拉上来,从绳子进入水中的长度,可以知道水深;从铅锤上粘的泥沙,可以判断底质。比如郑和航海图中记录的“用巽已针,四更,船见大小七山,打水六七托”中的“六七托”,即指水深。“一托”是两臂伸开180°的距离,约合五尺;“七六托”约合三丈到三丈五尺左右。郑和船队的水手们凭着丰富的航海经验,知道了水深的底质,就能准确地判断船的位置,了解海域的情况了。
除了地文航海技术,郑和船队还运用了天文航海技术。在远海或黑夜,看不到陆上任何航标,就只有靠观测日月星辰来辨别方向了,确定船舶在航行中的位置,这就是天文航海。我国人民在航海中很早就会运用天文航海技术,郑和船队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由海上对星象的占验,发展到牵星过洋,形成了一套科学、先进的“过洋牵星”航海术。如在郑和航海图上,记录“从华盖星(小熊星座β、γ)五指出发,用癸丑针,六十五更,船到北辰星(北极星)四指”,这里的“华盖星五指”和“北辰星四指”,是当时船舶度量的这两个天体的高度;“指”是测量天体高度的度量单位。“一指”约合1°9,相当于今图1°54'。郑和船队测量天体高度的Ⅰ具叫牵星板,共有十二块,方形。最大的一块每边长7寸多,约24厘米,为十指。其次一块边长22厘米,为十一指,依次每块边长递减2厘米,减少一指。最小的一块边长2厘米,为一指。木板的中心穿一根绳子,绳长约72厘米。使用时,选择一块板,使其上缘对齐所度量的天体,下缘与水平线一致。这时所用木板的指数,就是天体高度的指数。此外还有一种象牙板,也是用来测量天体高度的。知道了天体高度,就可以推算出船舶的具体位置(纬度)。
运用天文航海术,同样有局限,如遇阴雨天,看不到星象就不行了。郑和船队把天文、地文航海术和航海罗盘结合起来运用,准确地掌握了从某地出发,途经某地,最后到达某地的某某星座的方位和高度,精确度很高,这样庞大的船队才能在任何海区内安全行驶,畅通无阻。郑和船队运用先进的航海技术,不仅开创了横渡印度洋直航非洲的航路,同时也开辟了横渡孟加拉湾、阿拉伯海等多条复杂的航路。郑和船队每开辟一条新航路,对海洋的流向、流速、潮汐涨退、波浪旋涡、暗礁、航向等准确记录下来,画成《航海图》,共20幅,40面。图上共收地名500个,外域地名300多个,是现存十五世纪内容最丰富的一部航海图,成为航海的重要资料。
当郑和船队在印度洋上劈波斩浪航行时,其他国家的航海家们还只能在沿岸地区航行。当时的阿拉伯人,虽然已有两千多年的航海历史,但在郑和下西洋时,尚不知使用航海罗盘。是郑和为他们带去了先进的航海技术,其后他们才学会运用指南针!在十五世纪初,在辽阔的印度洋上,能够同时运用天文、地文和罗盘航海的,只有中国人!这时各国的商人,都纷纷改乘中国的船只,因为它“涉波狂澜,若履通衢”,既安全又快捷。中国人的航海技术在世界各国是遥遥领先的。正如人们所言:这时的海洋,是中国人的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