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给无线电装上心脏之人

给无线电装上心脏之人

时间:2024-09-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899年深秋,在美国举行盛大的国际快艇比赛,马可尼接受邀请来到美国,用他的无线电装置报道比赛情况。无线电装置及时、迅速、准确地报导了这次比赛,不仅使美国记者大开眼界,也使美国人惊叹不已。为了宣传无线电,马可尼在一艘美国军舰上进行了一次无线电通信表演。这次,他与马可尼萍水相逢,受到马可尼的激励与指点,更使他决心从事无线电的研究。1903年,在船舶的无线电通信中使用,获得了成功。

无线电通信在初始阶段,接收装置用的是金属屑检波器,这种检波器的检波速度慢且不灵敏,铁屑有时很容易吸在一起,为了消除这种现象,不得不定期使用自动震荡器来清洗玻璃管。后来,接收器使用了一种矿石检波器,就是把一根金属细丝接到方铅矿黄铁矿晶体上,使检波器的灵敏度有了提高,但是仍然不够高,影响无线电信号的检测。早期的接收器也没有放大器,不能对接收到的微弱信号进行放大。随着无线电通信的发展,人们对无线电通信有殷切期望,迫切等待着灵敏的检波器和放大器的问世。

1899年深秋,在美国举行盛大的国际快艇比赛,马可尼接受邀请来到美国,用他的无线电装置报道比赛情况。无线电装置及时、迅速、准确地报导了这次比赛,不仅使美国记者大开眼界,也使美国人惊叹不已。

为了宣传无线电,马可尼在一艘美国军舰上进行了一次无线电通信表演。表演的这一天,港口里挤满了看热闹的人,有研究无线电技术的科学工作者,也有关心无线电发展的广大青少年

人群中有一个青年人一步一步挤到了收发报机跟前,注视着这架神奇的机器,久久不想离开。马可尼的助手肯普走到他面前,友好地打开收发报机让他看个满意。这个青年把目光停留在装着银灰色粉末的小玻璃管上,问肯普:“这是不是检波器?”肯普点点头。

这时听到他俩谈话的马可尼也走了过来,这个青年人马上向马可尼自我介绍:“我是一个业余无线电爱好者。”马可尼很幽默地说:“我也是一个业余爱好者。”

发明真空三极管的德福雷斯特

这个青年就是美国的德福雷斯特,后来成了无线电心脏——电子管的发明人。

德福雷斯特在大学里学的是机械工程,毕业后在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研究所工作,成了一名电气工程师。当他听到尼古拉·特拉斯不用导线就能点亮远处电灯的消息时,感到十分震惊。他意识到电磁波的应用将会在20世纪到来时有新的突破。他选择了不用导线传递信息的无线电。这次,他与马可尼萍水相逢,受到马可尼的激励与指点,更使他决心从事无线电的研究。他毅然辞去了研究所的工作,在纽约泰晤士街租了一间小屋,研究起新式检波器来。

1900年的一天晚上,德福雷斯特在煤气灯下进行着他的实验。他用从旧货摊上淘来的电键、电瓶,加上自己制作的一个线圈,装成了一台发射机。当他按动电键,线圈接通电源,发出火花,辐射出电磁波信号。在靠他很近的地方,有一台同电流计连接的金属屑检波器作为接收器。德福雷斯特一面按电键,一面观察检波器的反应。他突然感到头顶上的煤气灯一明一暗地在闪烁。灯的闪烁还很有节奏,与他按动按键的频率一样。他反复进行试验,当他按下按键时,线圈发出火花,煤气灯的火焰马上暗下来;当他松开按键,煤气灯的火焰又立刻亮起来。这时在他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个想法,能不能用这个新的发现,发明一种新的检波器?

不久,德福雷斯特还真的发明了一种气体检波器。1903年,在船舶的无线电通信中使用,获得了成功。但是,由于在接收器中要安装火焰装置,使用起来十分麻烦,最后不得不放弃了。

但是,德福雷斯特从气体检波器中联想到,炙热的火焰既然会受电磁波的影响检测出电磁波,那么同样炙热的灯丝会不会同火焰一样对电磁波有反应呢?他萌生了一个想法:利用灯泡来改装成新式检波器。这时传来了英国科学家弗莱明应用爱迪生效应发明了二极管的消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