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柿毛虫主要危害哪些花木如何防治

柿毛虫主要危害哪些花木如何防治

时间:2024-09-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龄后白天藏在落叶及树上枯枝内或树皮缝内,夜间出来危害。幼虫 1龄幼虫体色较深,体毛较长,着生在毛瘤上。在体毛中有呈泡状扩大的毛,可借风传播;2龄后泡状毛消失;3龄后背面两列毛瘤前5对蓝色,后6对红色,均具黑毛。两列毛瘤灰色,被灰色毛。蛹 暗褐色或黑色,胸背及腹部有不明显的毛瘤,着生稀而短的红褐色毛丛。

10.柿毛虫主要危害哪些花木?如何防治?

柿毛虫是舞毒蛾的俗称,又名秋千毛虫、松树黄毒蛾,属鳞翅目、毒蛾科,能取食几百种植物,包括贴梗海棠、紫藤、榆树、桦、云杉、悬铃木、苹果、梨、柿、桃、李、杏、梅、樱桃柑橘果树及多种林木。该虫害1年发生1代,以发育完全的幼虫越冬。翌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孵化,6月中旬开始幼虫老熟,6月下旬至7月上旬化蛹,7月中下旬为羽化盛期。初孵幼虫体轻毛长,有吃卵壳习性,以后爬到树冠上取食。2龄后白天藏在落叶及树上枯枝内或树皮缝内,夜间出来危害。雌虫不大活动,常停留在树干上;雄蛾活跃,善飞翔,日间常在林内成群飞舞,故称“舞毒蛾”。

【形态特征】

(1)成虫 雌雄异型。雌蛾体较大,黄白色,前翅具4条锯齿状黑色横线,中室有1黑点,中室端部横脉中有“<”形黑褐色纹,前后翅缘毛均黑白相间,腹部粗大,密被淡黄色毛,末端着生黄褐色毛丛。雄蛾体瘦小,腹末尖,体棕黑色,前翅翅面上具雌蛾同样斑纹。

(2)幼虫 1龄幼虫体色较深,体毛较长,着生在毛瘤上。在体毛中有呈泡状扩大的毛,可借风传播;2龄后泡状毛消失;3龄后背面两列毛瘤前5对蓝色,后6对红色,均具黑毛。两列毛瘤灰色,被灰色毛。幼虫体色多变,有黑、灰、黄多种色型,具暗色纵纹。头部黄褐色,具“八”字形黑纹。

(3)蛹 暗褐色或黑色,胸背及腹部有不明显的毛瘤,着生稀而短的红褐色毛丛。无茧,仅有几根丝缚其蛹体与基物相连。

【防治方法】①诱杀。利用幼虫白天下树潜伏的习性,在树下堆石块诱集幼虫,及时消灭。②于成虫羽化期,在地堰缝中、树干附近捕杀成虫及卵块。冬季将树皮、地堰及石缝中卵块挖出,集中消灭,或置于纱笼中,保护寄生蜂正常羽化,飞回果园。③药剂防治。在树干上涂50~60厘米宽的药带,采用高浓度残效长的触杀剂毒杀幼虫,或在幼树上喷50%敌敌畏乳油1 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2.5%溴氰菊酯或二氯苯醚菊酯乳油、10%天王星乳油2 000倍液等毒杀3龄前幼虫,都有较好效果。④生物防治。幼虫3龄前喷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每单位重量的病毒死虫尸体加水3 000倍(每毫升含8×106~7多角体病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