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茶尺蠖识别要点和防治方法是什么?
茶尺蠖属鳞翅目、尺蠖蛾科。主要寄主包括绣球花、茶、山茶、忍冬、山核桃、杨树、石榴等。茶尺蠖幼虫体表较光滑,腹部只有第6腹节和臀节上具足,爬行时体躯一屈一伸,俗称拱背虫、量尺虫、造桥虫等。幼龄幼虫喜停栖在叶片边缘,咬食嫩叶边缘呈网状半透膜斑,后期幼虫常将叶片咬食成较大而光滑的“C”形缺刻。茶尺蠖是茶园尺蛾类中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种类之一,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产茶省,尤以江、浙、皖、湘等省发生严重。成虫产卵成堆于茶树枝丫、茎干裂缝和枯枝落叶间。幼虫有吐丝下垂习性,4龄后暴食,食量大。老熟后入土化蛹,大发生时常将整片茶园啃食一光,状如火烧,对茶叶生产影响极大。
【形态特征】
(1)成虫 体长9~12毫米,翅展20~30毫米。体翅灰白,翅面散生茶褐至黑褐色鳞粉,前翅内横线、中横线、外横线及亚外缘线处共有4条黑褐色波状纹,外缘有7个小黑点。后翅线纹与前翅隐约相连,外缘有5个小黑点。
(2)卵 椭圆形,鲜绿至灰褐色,常数十至百余粒堆成卵块,并覆有灰白色丝絮。
(3)幼虫 成熟幼虫体长26~30毫米,黄褐、灰褐至赭褐色,第2~4腹节背面有隐约的菱形花纹,第8腹节背面有一明显的倒“八”字形黑纹。
(4)蛹 长12毫米,红褐色,第5腹节两侧有一眼形斑。
【防治方法】①捕杀成虫。每天上午9时前人工捕杀静栖在花木或茶园周围树干、墙壁和茶丛间的成虫,效果很好。②结合耕作捡除虫蛹。③刮除产在树皮裂缝和墙壁裂缝中的卵堆。④生物防治。在1~2龄幼虫期,每亩喷施100亿多角体(或30~50头虫尸)的核型多角体病毒或每毫升含孢子1亿的杀螟杆菌。放鸡啄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