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怎样防治兰花灰霉病?
【症状】兰花灰霉病又称兰花花腐病。我国南、北方花圃时有发生,除危害兰科植物中的兰属外,还危害蝴蝶兰属、卡特兰属、石斛兰属、万带兰属、鹤望兰属等花卉植物。其中蝴蝶兰、大花蕙兰和墨兰等园艺珍品受害较重。蝴蝶兰灰霉病主要危害花器、萼片、花瓣、花梗,有时也危害叶片和茎。发病初期,花瓣、花萼受侵染后,24小时即可产生小型半透明水渍状斑,随后病斑变成褐色,有时病斑四周还有白色或淡粉红色的圈。每朵花上病斑的数量不一,但当花朵开始凋谢时,病斑增加很快,花瓣变黑褐色腐烂。湿度大时,从腐烂的花朵上长出绒毛状、鼠灰色生长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花梗和花茎染病,早期出现水渍状小点,渐扩展成圆至长椭圆形病斑,黑褐色,略下陷。病斑扩大至绕茎一周时,花朵即死亡。危害叶片时,叶尖焦枯。该病每年多在早春和秋冬出现2~3个发病高峰。严重时花上病斑累累,灰霉触目皆是。气温高时,病害仅限于较老的正在凋谢的花上。花开始衰老或已经衰弱时,多种兰花均可感染此病。
【病原与发病规律】病原菌为灰葡萄孢,属丝孢目真菌。该菌除侵染兰花外,还可侵染球根海棠、仙客来、金盏菊、鸭嘴花、贴梗海棠、大岩桐、美人蕉、醉蝶花、文殊兰、珊瑚花、大丽花、令箭荷花、萱草、扶桑、唐菖蒲、矮牵牛、朱顶红、菊花、万寿菊、一品红、茶花、迎春花、月季、樱花、杜鹃花、一串红、马蹄莲等多种花卉。
病菌以菌核在5~12厘米的土壤中越冬。在菌核上产生大量菌丝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助于气流、水滴或露水及园艺操作将其传播。该病的扩展是渐进式的,幼苗受侵后,病菌能定植下来。它常随植株生长而扩展,在现蕾开花前先危害茎部或叶片或潜伏下来,开花以后只要发病条件适宜,花器很快染病。灰霉病的发生受发病条件影响很大。此外,高湿对病菌侵入、扩展和流行有利,潜育期也可缩短。该菌侵染需要一定的营养,如即将凋落的花瓣或授完粉的柱头,有伤口的茎、叶都是灰霉菌易侵染的部位。病菌侵入后先腐生,当形成群体后,再向活力旺盛的健花或茎侵染。
【防治方法】①加强管理,精心养护,合理调控环境的温湿度。发现花梗、花瓣染病,马上摘除,小心装入准备好的塑料袋中,严防孢子飞散,然后集中销毁。②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在老芽阶段使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和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药效较稳定。如果该病发生较重时,则必须在开花前用药,7天后再喷1次,但对有颜色的花,苯菌灵有时会留下淡淡的能看见的污迹。刚出瓶的兰花苗移栽后马上喷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并在栽培介质表面施50%甲霜灵粒剂25克/平方米,能控制花腐病危害。对上述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地区可改用65%硫菌·霉威可湿性粉剂1 200倍液或50%多·霉威(多菌灵·万霉灵)可湿性粉剂9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喷2~3次。为防止产生抗药性提高防效,提倡轮换交替或复配用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