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的规定,青岛地区采取了节能措施的民用住宅建筑供暖设计热负荷为Q′d=45W/m2,以此作为冬季供暖最不利工况下单位设计热负荷,青岛地区冬季供暖室外设计温度为t′w=-5℃,室内设计温度为tn=18℃。针对同一建筑单体,可将公式(8-13)简化为
图8-11 供暖季室外设计温度折线图
为了确定供暖期内阶段供热负荷的波动情况,采用近似计算的方法,tlp取当日最低温度,tp·min取日平均温度,根据公式(8-14)计算每天的室外设计温度,由图8-11所示,并根据公式(8-25)计算每天供热负荷,取算术平均值作为阶段平均热负荷,可得第一阶段(共46天)平均设计热负荷Q′i1=31W/m2,第二阶段(共59天)平均设计热负荷Q′i2=34W/m2,第三阶段(共36天)平均设计热负荷Q′i3=24W/m2。
上述能耗计算数据整理如表8-1所示。
表8-1 青岛某湖水源热泵系统阶段系统参数
以青岛地区某10000m2民用住宅建筑为例,对湖水源热泵系统进行整个采暖季的系统能耗分析。
1.第一阶段系统能耗分析
根据表8-1可知,第一阶段系统供暖单位设计热负荷为Q′i1=31W/m2,总供暖热负荷为
Qi1=31W/m2×10000m2=310kW
系统COP=3.91,可得热泵机组运行输入功率为
机组从湖水中的取热量为
Qh1=Qi1-W=230.7kW
末端循环水泵流量为
中介水循环水泵流量为
湖水提升水泵流量为
上述三组循环水泵的扬程分别取30m,20m,25m,水泵的流量扬程均已知,可得水泵实际运行功率分别为7.2kW,4.5kW,5.5kW,则总耗电功率为96.5kW,系统运行效率COP=3.2。
系统运行能耗可采用公式
式中 Ii——系统消耗的电能,单位kW·h;
σ——时间系数;
ni——系统运行天数;
Wi——系统各设备的运行输入功率,单位为kW。
将所得数据代入公式(8-26)可得系统中主要用电设备的阶段能耗水平,计算结果如表8-2所示。
表8-2 湖水源热泵系统第一阶段系统能耗分析
2.第二阶段系统能耗分析
根据表8-1可知,第二阶段系统供暖单位设计热负荷为Q′i2=34W/m2,总供暖热负荷为
Qi2=34W/m2×10000m2=340kW
系统COP=3.62,可得热泵机组运行输入功率为
机组从湖水中的取热量为
Qh2=Qi2-W=246kW
末端循环水泵流量为
中介水循环水泵流量为
湖水提升水泵流量为
上述三组循环水泵的扬程分别取30m,20m,25m,水泵的流量扬程均已知,可得水泵运行功率分别为8kW,5kW,8kW,则总耗电功率为115kW,系统运行效率COP=3.0。
将所得数据代入公式(8-26)可得系统中主要用电设备的阶段能耗水平,计算结果如表8-3所示。
表8-3 湖水源热泵系统第二阶段系统能耗分析
3.第三阶段系统能耗分析
根据表8-1可知,第一阶段系统供暖单位设计热负荷为Q′i3=24W/m2,总供暖热负荷为
Qi3=24W/m2×10000m2=240kW
系统COP=3.83,可得热泵机组运行输入功率为
机组从湖水中的取热量为
末端循环水泵流量为
中介水循环水泵流量为
湖水提升水泵流量为
上述三组循环水泵的扬程分别取30m,20m,25m,水泵的流量扬程均已知,可得水泵运行功率分别为5.5kW,3.5kW,4.5kW,则总耗电功率为76.5kW,系统运行效率COP=3.1。
将所得数据代入公式(8-12)可得系统中主要用电设备的阶段能耗水平,计算结果如表8-4所示。
表8-4 湖水源热泵系统第三阶段系统能耗分析
4.低温湖水源热泵系统阶段运行能耗总结
通过将整个供暖季共141天分为供暖初期、供暖最不利工况运行时期、供暖末期三个阶段,并对各阶段系统的运行能耗进行研究,可发现当确定室内温度固定时,系统运行效率及能耗只与室外大气温度、湖水温度有关,所得数据如表8-5所示。
表8-5 湖水源热泵系统阶段运行能耗总析
注:表中数据系统为根据当年实测数据计算而得,实际情况可能随每年实测数据而异,但波动不会很大,具有参考价值。
由表8-5中数据可知,整个供暖季系统实际平均热负荷为30.5W/m2,系统设计热负荷为45W/m2,可得平均负荷系数为0.68,与经验平均负荷系数0.67相符。系统效率较机组效率降低了15%~20%,系统输送能耗占总能耗的15%~2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