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内外文献出版发行状况对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

国内外文献出版发行状况对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

时间:2024-09-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国内外出版事业的迅速发展,出版物品种繁多,数量急剧增长,为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来源,使文献采访工作有了相当大的选择余地。如2005年共出版图书约19万种,其中重版、重印图书79 579种。大量重(印)版图书的出版为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补充条件,但也增加了文献选择的难度。尤其是在许多图书馆都面临经费困难的情况下,合理配置信息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就成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中之重了。

三、国内外文献出版发行状况对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

国内外出版发行业的发展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来源广泛而丰富,文献选择难度加大

国内外出版事业的迅速发展,出版物品种繁多,数量急剧增长,为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来源,使文献采访工作有了相当大的选择余地。然而,文献数量的庞大繁杂,质量良莠不齐、甚至真伪难辨,也给图书馆文献选择带来较大的困难。我国每年出版的图书中有相当大部分的图书是重(印)版图书。如2005年共出版图书约19万种,其中重版、重印图书79 579种。2006年出版的233 971种图书中,重版(印)的图书就有103 707种。大量重(印)版图书的出版为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补充条件,但也增加了文献选择的难度。同时有些出版社受经济利益驱动,竞相出版热门书,重复出版浪费严重,缺乏精品,有些书不仅主要内容、篇章结构大同小异,甚至连书名都相同,并且假书、伪书盛行。据《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1月28日报道,2005年1月的图书市场上就有伪书100多种在销售。这些书有的还上了全国畅销书的排行榜。面对如此众多而内容泛滥的出版物,图书馆要选择出符合需要的高质量的文献,无疑是相当困难的。

2.发行渠道多而无序,文献采集盲目性增大

出版发行业的繁荣和图书市场的开放,使图书发行渠道发生了巨变,出现了专门向图书馆提供图书的供应商,打破了过去以新华书店一统天下的局面,新华书店、出版社、集体、私营书店和著者个人发行都参与其中。各种类型的书店相互竞争,共同发展,为图书馆的文献采访提供了比较好的渠道,给图书馆的文献采访工作带来了极大的灵活性,改变了图书馆采访人员的被动局面,为采访人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采集高质量的图书提供了便利条件。但同时也必须看到,由于图书发行渠道多而又缺乏有效的控制与协调,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图书市场的混乱和无序,给文献信息资源的采访工作出了不少难题。如:高额折扣的促销手段,造成图书市场的混乱,图书馆采访人员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失误。又如图书市场的书目信息报道不全,书目内容含混不清,夸大其辞或虚假误导,给图书馆采访工作带来了极大的盲目性。

3.出版形式多种多样,文献采集质量难以控制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同时数字化的出版技术也扩大了图书馆信息资源选择的对象。许多文献在出版纸质载体的同时,也出版了其他载体形式。另有大量的全文数据库以内容集合的形式进行出版和利用。前述清华同方即为典型一例。面对如此众多内容相同而载体不同的文献,控制文献内容和载体的合理采集比例以及正确处理文献品种与复本之间的关系,提高采集质量则成为当前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在许多图书馆都面临经费困难的情况下,合理配置信息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就成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中之重了。它关系到图书馆信息资源体系的保障程度,也关系到用户信息需求的满足程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