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当代中国文献采访理论研究
当代中国关于文献采访的理论研究成果十分丰富。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有很多专门论述文献采访的论文和专著发表。关于当代中国文献采访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一)关于文献采访的基本理念
以人为本,满足需求,是当代中国文献采访理论中最重要的基本理论,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这一理论更受到普遍重视。很多著述都阐述了这样的观点:图书馆是适应社会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满足社会大众对文献、信息和知识的需求,是图书馆根本不变的宗旨。以人为本,满足需求,是指导当今文献采访最重要的理念。
这一理念要求图书馆在文献采访时,要把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放在首位。图书馆文献采访要根据本馆的社会服务任务和读者的需求,选择入藏相关的学科、类型、语言文种和水平深度的图书文献,同时要随着服务任务的变化与读者阅读需求的变化,调整图书馆的藏书学科范围、内容水平、类型结构,使之始终与社会需求保持一致。
这一理念带来了当代图书馆评价标准的变化。人们不再以收藏量多少作为衡量一个图书馆好坏的标准,而是看它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和阅读需要。图书馆的所有业务活动,都要围绕用户的需要开展。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也必须服务于这一需要。这就要求图书馆文献采访时,不仅要考虑文献本身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对读者文献需求的判断。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满足需求,选书人员就必须了解图书馆所服务的地区和机构的方针、任务、计划以及用户的构成、水平和要求,这是现代图书馆选书所必须遵循的,而选书人员的真正水平就是在这样的判断和评价过程中反映出来的。
这一理念还要求图书馆采访人员不仅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对书的鉴赏能力,还要有对社会文献信息需求的判断能力。他们是在代表整个图书馆及其读者的利益进行信息资源的组织工作,因此文献采访人员不应将个人的好恶、个人的价值观带到采访工作中,以免造成文献收藏重点、质量和结构的偏差。对此,各个图书馆都要建立良好的选书机制,以防止因人员变换等原因而影响整个藏书建设工作。
(二)关于藏书数量与质量
数量与质量问题是图书馆文献采访理论中一个永恒的研究课题。一定数量的藏书,是图书馆进行文献信息交流的基础条件,也是衡量图书馆服务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但是,由于文献数量的急剧增长,也由于图书馆在藏书建设中长期存在片面追求藏书规模的倾向,所以在20世纪80年代的一段时间里,我国的许多图书馆,特别是大中型图书馆藏书数量迅速增长,从而给图书馆带来了诸如空间紧张、设备短缺、人力不足、藏书利用率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因而,如何控制图书馆藏书数量的过快增长,成为80年代文献采访理论中的热点问题。一些学者引进了英国的“藏书稳定状态理论”来研究我国图书馆藏书增长问题。“藏书稳定状态理论”是1975年英国大学拨款委员会公布的阿金森报告(The Atkinson Report)提出的理论,即“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图书馆,在藏书发展的一定数量时,其资料应当相当于采购的速度减少”。就是说,图书馆在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和水平时,不应无限制地继续发展其藏书的数量,而应该控制藏书增长的速度,使藏书整体在一定时限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因此,稳定状态理论又被称为“零增长理论”。
藏书稳定状态理论在国外图书馆界引起了较大的争议。应该说,它不是一种完善的理论。事实上,要求各类型图书馆绝对控制藏书数量的增长,入藏一本书就剔除一本书,是不可能也是不应该的。因为在同一时间内。新出版的文献的数量总是比失去价值的文献数量大。但这个理论却可以给我们启示:图书馆藏书在达到一定数量规模以后,应该保持低速增长的状态才比较合理。
20世纪90年代,由于文献价格快速增长,图书馆购书经费远远赶不上书刊涨价的幅度。经费的短缺使很多图书馆文献采购量不断下降。特别是我国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公共图书馆,由于经费困难致使多年未购进一本新书,图书馆被人们讥讽为“旧书馆”。很多高校图书馆也为入藏新书数量的大幅度减少而招致师生的抱怨。因此,如何保障藏书数量的增长又成为图书馆界特别是文献采访研究的热点问题。
近几年来,由于国家大幅度增加了对科学、教育和文化事业的投入,各类图书馆的藏书数量又呈现较快增长的势头。特别是有些高校图书馆,由于要迎接各种各样的“评估”,便在短期内大批量采集图书,造成了不符合本馆实际使用需要的图书大量增加、藏书复本量增加、藏书质量下降、藏书结构破坏。这种状况已经引起图书馆界的关注。
图书馆入藏文献数量的这种波动和起伏,给图书馆文献采访理论提出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即如何减少外界环境因素对图书馆馆藏发展的干扰,按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本身的规律进行文献采访活动,以保持图书馆文献资源数量的合理增长。
与藏书数量密切相关的是藏书质量问题。当代文献采访理论认为,图书馆藏书质量的优劣,不仅取决于文献本身的科学文化价值,而且取决于藏书是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较高的使用效益。因为,即使藏书本身的内容价值再高,但如果缺乏实用性、针对性,那么内容的高质量也是没有意义的。因此,现代图书馆的藏书质量,应该是藏书的内容质量、构成质量和使用质量的综合体。
藏书的内容质量是指选择入藏的各学科门类、各种类型的文献本身的知识情报价值。衡量的标准,是看其是否具有科学性、现实性和参考性,即是否具有科学价值、现实价值和参考价值。
藏书的构成质量是指藏书体系结构的质量,即藏书体系结构是否科学合理,衡量的标准包括藏书对各学科和各类型的文献的涵盖程度、重点专业书刊的系统完整程度,以及各学科领域的最新书刊和学科资料在藏书中所占的比重。
藏书的使用质量主要是指满足读者需要的程度即通过使用所产生的社会效果。藏书的内容是否同读者的需要和实际接受水平相符合、藏书的数量对读者保障程度和满足程度、各种书刊被读者利用的时间和频率,各种书刊被利用后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是衡量藏书使用质量的综合标志。
(三)关于重点藏书与一般藏书
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采访理论在图书馆界提出较早,也得到普遍的认同。研究者认为图书馆的服务任务有主次之分,用户的文献需求也有重点与一般之别。任何一个图书馆都不可能亦没有必要入藏所有文献。因此,图书馆对文献的采访既有重点,也有一般。重点与一般的有机组合,构成了完整的文献资源体系。然而,重点藏书与一般藏书又往往存在矛盾,如何解决这对矛盾,使文献选择既保证重点又兼顾一般,也就成为图书馆文献采访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重点藏书是指根据图书馆的性质、任务和主要读者对象的需要所选配的某些学科、专业或专题范围内系统完整的文献资料。重点藏书是馆藏文献资源体系中的重点部分,它反映了馆藏文献的个性,代表了馆藏文献的发展方向,并成为馆藏的核心。各个图书馆的重点藏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逐步积累形成,具有相对独立的稳定藏书系统。图书馆一旦形成藏书重点,就要不断地巩固、健全和发展。
图书馆重点藏书的确定要做好调查研究,使之真正符合客观实际,针对性强。要做到书刊资料全面系统,及时补充,还要保持其稳定性,保证购书经费及各类书刊的合理比例,调整其局部变化。确定一个图书馆文献入藏重点,通常要考虑下列几方面的因素:一是文献的入藏重点应与本地区生产建设和科学研究的重点相一致;二是文献的入藏重点应注意与原有的馆藏重点相一致,以保持发展原有的特色;三是文献的入藏重点不能脱离本地区特定的历史和地理条件;四是文献的入藏重点,要注意与其他文献机构进行协调,形成自己的特色;五是在对重点部分的文献进行实际选择时,在文献的载体类别、出版形式、文字种别及出版年代等方面,都应有不同程度的侧重。
一般藏书是指馆藏范围中重点藏书以外的所有藏书,主要包括一般用户用于学习提高所用的基础书刊,普通参考工具书,业余阅读欣赏的文艺书刊和通俗科普读物,以及综合性、边缘性与相关学科的书刊资料等。一般藏书虽然不像重点藏书那样系统完整,但它也是藏书体系中必要的组成部分,是各级各类图书馆具有共性的藏书,能反映并满足广大读者多方面的需要。一般藏书的特点是,学科、类型比较多,读者覆盖面大,藏书数量和流通率比较高,是广大读者不可缺少的学习阅读资料。因此,各类图书馆在保证重点藏书时也不能忽略对一般藏书的收藏。
重点藏书与一般藏书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
(1)相互依存、相互补充。重点藏书与一般藏书是基础和提高的关系。没有一般藏书作基础,重点藏书就无法形成,其发展和利用就会受到很大限制;没有系统的重点藏书,一般藏书就缺乏长远的发展方向,无法满足读者提高的需要,无法完成主要社会服务任务。
(2)相互交叉、相互转化。科学发展的相互渗透,综合交叉,知识的老化更新速度加快,要求图书馆专业藏书范围不能太窄,在突出重点藏书的同时,必须重视一般藏书的建设发展。重点藏书与一般藏书在特定情况和特定时间里,可互相交叉转化。有些书既是一般用户的学习参考书,又是科研用户的研究参考书;一些相关学科、新兴学科的文献资料,现在作为一般文献收藏,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专业设置,新的研究课题立项,在未来完全有可能转化为图书馆的重点藏书。
(四)关于印刷型文献与数字化文献
20世纪90年代以前新产生文献的主体是印刷型文献,图书馆文献采访的对象也主要是印刷型文献,辅之以少量的非书资料,如视听资料等。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因特网引入我国,光盘、网络数据库等数字化文献开始大量出现,并逐步成为图书馆文献采访的重点对象,文献采访工作对象进入印刷型文献与数字化文献并重的阶段。因此,如何在印刷文献和数字化文献之间进行必要的抉择,为二者确定合适的经费比例,成为图书馆文献采访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
由于印刷型文献和数字化文献各有长短,因而这往往是一个两难的抉择。以期刊文献为例,国外有研究表明,订购印刷型文献以获取论文是最不经济的;但也有国外研究表明,印刷型期刊是除印刷型图书外最重要的馆藏文献。还有研究表明,如果一种期刊在某个文献信息机构一年内的使用少于5次,那么它更适合于数字化存取模式;如果是10次或更多,那就视不同学科领域而决定选择存取或拥有模式。对订价高而利用率低的学术期刊,存取有较好的效果,而如果对这些期刊实行拥有方式就可能不经济,将带来资金、藏书空间等问题。反之,在拥有模式中,读者可以对馆藏文献随意进行浏览,在浏览中可能会发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又与自己的研究兴趣密切相关的结果。这样的结果显然在存取模式中是不会发生的。存取模式要求读者对自己的检索需求有明确的认识,获取的信息是特定的、有限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读者自由使用文献的权利。而恰恰有相当多的读者仅仅是以浏览为目的,借以达到启发思路、扩大视野、激发灵感的作用,所以,对于这种需求的读者,拥有则是必不可少的。可见存取与拥有的关系必然是缺一不可的关系。虽然每一个采访人员在对数字化文献和印刷型文献进行取舍,以及为二者确定经费比例方面都有自己的体会和经验,但如何针对各馆实际情况做出科学的采访决策,仍然是文献采访理论需要研究的问题。
如何处理印刷型文献与数字化文献的重复问题,也是图书馆文献采访理论需要研究的问题。文献内容重复是采访工作的大忌。但在数字化环境中,作为文献采访对象的数字化文献除了小部分仅有数字化版本外,大多数都是数字化版本和印刷型版本同时存在,或者是已有的印刷型文献经过数字化加工而来的,如《人民日报》全文数据库、《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有些数据库是汇集众多文献形成的,如各种期刊全文数据库,而任何一个图书馆都可能已经拥有了其中的一部分文献资源。虽然说由数字化信息资源体系和传统的信息资源体系构成的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体系是一个整体,这两部分之间不应当重复,但鉴于数字化文献生产的现状,文献采访工作中必须采取适当重复的原则,也就是数字化文献、印刷型文献内容可以有一定的重复。如何处理信息资源重复的问题,在重复与图书馆经费承受能力之间取得平衡,已经成了文献采访人员的两难选择。[6]同时这也是在新的信息环境中图书馆文献采访理论应该研究的课题。
(五)关于合作藏书与特色馆藏
合作共享,突出特色的图书馆文献采访理论在我国20世纪50年代就被提出来,在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这一理论更受到图书馆界所重视。在一定范围内的各类图书馆在文献采购中协调合作,形成特色馆藏,是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途径。而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则是信息时代图书馆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图书馆文献采购协调是指分立的各个图书馆合理地进行文献采购的分工与合作,在资源采集中立足整体,放眼全局,相互配合,互补余缺,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浪费,同时通过协调采购,各馆形成自己的特色馆藏。
通过协调合作和特色馆藏的建立,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中可达到三个目的:一是节省信息资源建设经费。经费是信息资源建设最重要的基础条件。对大多数图书馆而言,文献购置经费的增长总是赶不上书刊价格上涨的幅度,再加上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有些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经费严重匮乏。通过协调与合作,各图书馆就可以用有限的经费,集中建设以地情资料为中心的特色文献资源,而不必“大而全”、“小而全”地进行信息资源的收集,这样就大大节省了信息资源建设经费。二是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信息资源的价值是通过信息用户的广泛利用来得以实现的,信息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是衡量信息资源建设经济效益的重要标准。我国在信息资源建设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一方面信息资源严重匮乏,另一方面已有的信息资源利用率较低。通过各类型图书馆信息资源协调采购,就可使一馆的信息资源更能有重点的收藏,在区域内统筹规划,实现信息资源合理配置,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作用,推动信息资源的全社会共享,从而提高了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三是加强信息资源的特色化建设。信息资源建设要求图书馆在文献采集时必须注重特色,只有将各具特色资源的图书馆连接起来,建立信息资源共享网络,才能形成较完善的信息资源体系,为满足信息用户的多层次、多形式、多方面的信息需求提供条件。
文献采访理论是随着文献采访工作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网络环境的形成,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对象、原则、方式、选择标准、信息获取、处理与传递等方面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文献采访理论也将不断研究新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