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意义

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意义

时间:2024-09-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些社会机构中,图书馆在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国通信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较快,而信息资源建设则严重滞后。目前我国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经费短缺,文献资源布局不合理,覆盖面不广,重复率较高,文献资源建设缺乏宏观调控。

一、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意义

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是指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范围内,各类型的信息机构协调合作,根据统一的规范,建立一个集信息资源的收集、组织、存储、传递、开发和利用于一体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这个社会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中的主体包括各种类型的图书馆、信息中心、网络中心、资料室、档案馆、咨询公司等社会机构。在这些社会机构中,图书馆在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在于:[2]

(一)我国信息资源建设的战略需要

信息作为国家的一种重要资源和财富,已经成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国通信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较快,而信息资源建设则严重滞后。目前我国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经费短缺,文献资源布局不合理,覆盖面不广,重复率较高,文献资源建设缺乏宏观调控。一些学科文献重复严重,另一些学科则文献稀少,甚至是空白。由于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是一种连续、持久的工程,为防止各自为政,重复建设,必须从宏观战略角度把握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二)适应和满足用户信息需求变化的需要

目前,用户对信息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文献,即用户对信息需求由单项需求向广泛性需求转变,且对信息的实效性要求更高。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类型文献的数量迅猛增长。任何一个图书情报机构都无法收全世界上所有的出版物。过去那种各自为政的图书情报机构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广大用户越来越复杂的文献信息需求。实际上,与其相对的是文献信息采购经费相对降低,文献信息价格上涨,订购品种,特别是外文文献信息资料大幅度下降。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形成一个覆盖全国各系统和行业间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只有单个系统,比如:CALLS、CSDL。在各自相对有限的经费条件下,且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所购文献信息资料要么是重复较多,要么是出现大量空白,特别是外文文献信息方面。如此,用户的文献信息需求很难得到保证。因此,必须从国家层面考虑文献信息资源的保障问题。

(三)改变我国图书情报事业基础薄弱和发展不平衡状况的需要

我国文献信息资源的密集程度呈现从东部到中部、西部逐渐减弱的阶梯分布,并且在北京和上海形成两个富集地区。在县以下广大农村,图书情报机构及文献信息资源拥有量极少。为了更好地为中西部地区及广大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信息服务,单纯地靠增加图书情报机构数量、增加文献信息资源来满足经济发展需求既不符合国情,也不是长久之计。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在国家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基础上,这些地区的用户可以通过网络像文献信息富集地区的用户一样来检索和利用相应的信息资源,满足当地经济发展需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