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文献信息资源特点

文献信息资源特点

时间:2023-10-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以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许多国家将信息素养教育作为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检索能力、信息吸收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信息利用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信息素养也称信息素质,是指人们自觉获取、处理、传播、认识和利用信息的综合行为能力,是人们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寻求生存和发展空间的基本保障能力。

第1章 绪 论

在人类社会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中,信息一直在积极地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随时随地都在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传递、存储和利用各种信息。人类已经进入信息化社会,信息已经成为与物质、能源并列的现代社会三大支柱之一。信息生产和利用的规模,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一个国家(地区)的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和社会生活质量。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标准有了更高的要求,信息素养教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以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许多国家将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教育作为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检索能力、信息吸收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信息利用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

1.1 信息社会与信息素养

1.1.1 信息社会

1.信息社会

信息社会也称为信息化社会,是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从而促进社会高速发展的一种社会形态,它以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技术特征,以信息经济发展为社会进步的基石。信息化是指充分引进和使用信息技术,注重信息的生成、加工、存储、利用等环节,应用最先进的信息技术,以实现全社会的现代化,提高人的素质水平、工作效率及生活品质,实现全人类的共同进步和发展。在信息社会,信息、物质、能源被称为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际竞争力、现代化程度、综合国力和经济成长能力的重要指标,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信息社会的主要特征:

(1)经济领域的特征

①劳动力结构出现根本性的变化,信息产业的从业人数超过其他产业的从业人数并占有绝对优势;

②在GDP中信息产业比重越来越大,占绝对优势;

③能源消耗小,污染得以控制;

④知识成为社会发展的巨大资源。

(2)社会、文化、生活领域的特征

①社会生活的计算机化、自动化;

②拥有覆盖面极广的远程快速通信网络系统以及各类存取快捷、方便的远程数据中心;

③生活模式、文化模式多样化、个性化加强;

④可供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和活动空间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3)社会观念领域的特征

①尊重知识成为社会崇尚的价值观;

②社会生活中人们具有更加积极的创造未来的意识倾向。

2.信息环境

所谓信息环境,指的是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所构成的环境。构成信息环境的基本要素是具有特定含义的语言、文字、声音、图画、影像等信息符号;一系列信息符号按照一定的结构相互组合便构成具有完整意义的信息,大部分信息传达的并不仅仅是信息或知识,而且包含着特定的观念和价值,它们不仅仅是告知性的,而且是指示性的,因而对人的行为具有制约作用;当某类信息的传播达到一定规模时,便形成该时期和该社会信息环境的特色和潮流。因此,信息环境具有社会控制的功能,是制约人的行为的重要因素。

(1)当前信息环境存在的问题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信息资源无限膨胀,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社会信息流动总量已大大超出了人们的信息处理能力,信息环境问题已日益突出,成为全球性问题。

当代信息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信息超载严重

信息超载又称信息泛滥或信息爆炸,是指在信息时代,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出现的信息爆炸、信息平庸化以及噪音化趋势,人们难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当前的信息能力选择并消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实质上信息超载表现为一种矛盾。一方面,信息量在迅速增加,而信息质量在下降:信息过多重复,令人费解,呈现无关性和不适应性,且过于复杂,信道拥挤,伪信息(无用信息、劣质信息与有害信息等)纷杂。另一方面,人们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虽有一定提高,但还远远不能跟上信息增长和复杂化的需要,人们经常处在信息压力下,并可能会导致种种信息病的出现——信息焦虑症、信息消化不良症、信息紧张症、信息孤独症等。

②信息失衡明显

信息失衡是指由于经济水平、科技水平和其他多种相关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以及不同阶层的人群在信息占有水平及利用程度上存在极大的差异。当今世界,由于信息资源分布不均,已经出现了信息富国和信息穷国、信息富人与信息穷人的两极分化,而且这种分化还会因“马太效应”的作用而进一步加大。

③信息污染成灾

信息污染是指社会信息流中充斥或伴随着许多不利于人们健康有效地进行工作、学习、生活的不良信息,危害人类信息环境,影响人们对有效信息予以及时而正常吸收利用的现象。主要包括陈旧信息(过时信息)、重复信息、干扰信息(噪声信息)、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有害信息等。

④信息障碍加剧

信息障碍是指在信息交流过程中,一方面由于各种原因,阻碍了信息的正常流通;另一方面由于信息用户各自的生活经历、文化背景等存在很大差异,妨碍了信息利用的有效性而产生信息交流障碍与信息利用障碍。现代社会信息交流中常见的信息障碍主要有:自然语言障碍、交流体制障碍、文化传统障碍、认知心理障碍和信息能力障碍。

⑤信息犯罪增多

信息犯罪是信息社会中一种新的犯罪类型,它一般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故意实施的严重危害社会、危害公民合法权益并应负刑事责任的行为。信息犯罪是有意识的、破坏性的,甚至是反社会的活动,具有智能性、隐匿性、跨国性、严重性、社会危害性等特点。随着Internet的广泛使用,信息犯罪活动也在不断增多。

(2)信息环境治理的对策和措施

面对信息环境这样严峻的现实,国内外众多有识之士对信息环境问题的治理与社会控制展开了积极的研究,并提出了各种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对现代信息环境从政策与法规方面予以调节和控制。通过对信息政策与信息法规的制定与不断完善,对信息环境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引导、协调、控制和管理,引导信息环境变动的方向,调控由于信息环境变动而引起的各种矛盾,对信息产业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而严格的管理。

②宣传并教育人们树立正确的信息伦理及信息道德观念。加强宣传与教育,促使人们在信息开发、信息传播、信息管理和信息利用等方面自觉遵守正确的伦理要求、伦理规则,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③强化技术手段以保障信息安全及净化信息环境。借助高新技术,如各种加密技术、认证技术、防病毒技术、防火墙技术、过滤技术等,使信息环境问题得以有效的预防和治理。

④鼓励人们积极创作,丰富人类精神财富资源。大力推进先进文化的传播,净化信息环境,努力消除不文明、不健康、不利于人们接受有益信息或降低人们信息利用效果的任何信息垃圾,消除信息污染。

⑤加强信息教育,提高信息素养,促进人的素质全面提升。改善信息用户素质,提高人们信息检索、获取、辨别及利用的意识、技能及相关的道德观念,是应对现代信息环境、防范与治理信息污染的重要内容。

1.1.2 信息素养

1.信息素养的定义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也称信息素质,是指人们自觉获取、处理、传播、认识和利用信息的综合行为能力,是人们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寻求生存和发展空间的基本保障能力。信息素养的基础是收集、获取信息的能力,信息素养的核心是加工、利用信息的能力。信息素养作为人们终身学习和知识创新的基础技能,已受到世界各国教育界、信息产业界乃至社会各界的关注。

“信息素养”一词最早出现于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l Zurkowski)在向美国图书馆与情报科学委员会提交的一份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信息素养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

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在一份《关于信息素养的总结报告》中,将信息素养界定为针对信息的四种能力:确认、评估、查询、使用。并指出:“具备较高信息素养的人,是一个有能力觉察信息需求的时机并且有能力检索、评价以及高效利用所需信息的人,是一个知道如何学习的人,他们知道如何学习的原因在于他们掌握了知识组织机理,知道如何发现信息以及利用信息,他们有能力成为终身学习的人,是有能力为所有的任务与决策提供信息支持的人。”

1998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和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其出版的《信息能力·创造学习的伙伴》一书中提出,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必须具有的能力是:能够有效地、高效地获取信息;能够熟练地、批判地评价信息;能够精确地、创造地使用信息。书中还具体地制定了信息素养、独立学习、社会责任三个方面的九大信息素养标准。

2000年1月18日,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在得克萨斯州的圣安东尼召开会议,会上审议并通过了《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information literacy competency standards for higher education)。指出信息素养是个人“能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和有效地搜索、评估和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该标准分为三个板块:标准、执行指标和学习效果,有5大标准22项执行指标和87个表现效果。5大标准是:

标准一——有信息素养的学生有能力决定所需信息的性质和范围;

标准二——有信息素养的学生可以有效地获得需要的信息;

标准三——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评估信息和它的出处,然后把挑选的信息融合到他(她)们的知识库和价值体系;

标准四——不管个人还是作为一个团体的成员,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来实现特定的目的;

标准五——有信息素养的学生熟悉许多与信息使用有关的经济、法律和社会问题,并能合理合法地获取信息。

目前,《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已在美国和墨西哥、澳大利亚、欧洲、南非等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应用。

2.信息素养的内涵

信息素养是一种个人能力素养,同时又是一种个人基本素养。一般而言,信息素养由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三个方面内容构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在其中信息意识是先导,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道德是保证。其具体表现为对信息源内容的了解程度,通过信息解决问题的基本意愿,信息获取方法的掌握程度,知道在何时、通过何种信息源解决相关问题,具备评价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具有良好的信息道德,合理合法地利用信息的意识等。

(1)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人们对信息的感知和需求的主观反映,一般包括对信息的感知程度、对信息的情感、信息行为的实施倾向三个方面。信息感知是人们对信息、信息环境和信息活动的了解,以及对信息知识的掌握和评价;信息情感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和信息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对信息的某种持久地、稳定地反映信息本质需求关系的内心体验;信息行为倾向是指人们在信息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行为趋势,是信息行为的心理准备状态,是驱使人们采取信息行为的动力。信息意识的强弱表现为对信息的感受力的大小,并直接影响到信息主体的信息行为与行为效果。信息意识强的人,必然思想上高度重视信息的获取与利用,善于随时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找寻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因而往往能够占得先机,获得优势;信息意识淡薄的人,忽视信息的获取与利用,常使成功的机会与自己擦肩而过,导致错失良机而陷入被动。同时信息意识还表现为对信息的持久注意力,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和洞察力。信息意识强的人能在错综复杂、混乱无序的众多信息表象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识别、选择、利用正确的信息。

影响信息意识形成的因素:①社会因素。社会因素是影响信息意识的主要因素之一。社会环境尤其是文化环境,包括思想意识形态、民族心理、行为方式等对个体信息意识的生成和发展影响巨大。社会环境因素是随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动态变化的,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因素,会刺激信息需求主体产生内在的强烈的信息需求以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从而促进其信息意识的形成和发展。②心理因素。信息意识是人的一种主观意识,是人们对于信息需求的内心愿望的反映。信息意识通常首先表现为信息需求者对信息的主观需求,特殊的敏感的感受力、对信息的持久注意力、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和洞察力等。信息意识受心理因素的影响,是信息需求者心理的反映。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心理影响着人们的情绪,而人的情绪又与人的心理相呼应,形成心理影响意识,意识影响行为的关联关系。③个体素质因素。人们对信息的认知能力是个体素质的直接反映。个体素质是信息素质的基础,个体素质包括个人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教育背景、职业能力、兴趣爱好、生活方式等,另外个人的智能开发愿望、创新意识、潜力发挥等个体意向和思想情绪都影响着个体信息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并直接反映在其信息行为中,个体素质是信息意识的主导。

从信息意识的内涵和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看出,通过信息意识教育,可在信息需求者个体形成良好的刺激,使个体具备对信息的敏锐观察力,具备获取、加工、利用信息的自觉性,并能分析、评价信息来源,认识信息的价值,正确对待信息等。信息意识的培育:①信息教育。教育是促进个体信息意识形成的主要手段,要充分提高人们的信息意识,要使人们将对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利用,作为学习、生产、工作的第一需要,要在瞬息万变的大千世界中及时、准确地捕捉到有用的信息并加以开发利用,就必须通过信息教育充分地认识信息。信息教育是通过传授信息知识、信息技术,把利用信息的知识与能力,特别是利用现代化信息的技术方法和技能传授给信息需求者,并促进其不断地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高,提高其对信息的自觉利用能力。信息素养教育是每个人终身教育的重要内容。信息教育包括信息价值意识教育、信息获取与传播意识教育、信息安全意识教育、信息经济意识教育等。②信息的需求培育。受目的、动力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人们的信息需求各不相同。有些人对信息的需求量大,有些人对信息需求量小。通常情况下,对信息需求量大的个体,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信息需求量将愈来愈高出平均水平;而信息需求量较小的个体,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需求量愈来愈低于平均水平。这就是信息需求中的“马太效应”。可以这样理解,信息需求量较大的个体,从获取和利用信息中受益,刺激其进一步通过利用信息获益的积极性。相反,信息需求量较小的个体,往往难以通过信息获得较明显的利益,使其进一步通过利用信息获益的愿望缺失。因此,信息的需求也和人们认知事物、学习知识一样,是人的一种潜在的动机,需要经过个体的努力探索,更要接受外界的引导、培育。培养信息需求,正是通过刺激、引导和培养大众对信息的认知内驱力,使利用信息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2)信息能力

在人类对信息的接受、理解、分析、处理等过程中,不同个体间会出现差异,这是由于个人信息能力不同而产生的。一般而言,信息能力可以概括为信息获取能力、信息理解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以及信息传播能力等几个方面。

①信息获取能力。在信息社会中,信息资源的存在方式多样,有以综合信息资源库方式存在的,有以专题信息资源库形式存在的,信息搜索、查询系统层出不穷,方式各异。充分了解信息资源库的内容,熟练使用与操作信息检索系统已经成为人们工作与生活中最普通的事情之一。因此,信息资源的获取能力是信息能力的基础。可以说,信息素养中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信息资源的获取能力。信息资源获取能力包括对信息资源库内容的认知程度、正确使用检索平台、分析处理检索结果等。

②信息理解能力。利用信息首先要理解信息,面对大量的信息资源,充分认识与理解其内容是利用信息的重要前提。信息理解能力通常是指信息识别与认识能力及对信息的评价判断能力。信息识别与认识能力就是要求能够正确地识别与理解所掌握的信息的含义,知道它们反映了什么客观规律与现象。对信息的评价判断能力就是要能正确地判断与估计所掌握的信息的价值,并有对得到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的能力,从而对信息的意义与可靠性产生整体性认识。

③信息处理能力。通常我们所获取的信息都是他人的研究成果或者是没有经过加工、分析的数据,信息处理能力就是要能够分析、加工已获取的信息,并将其转化为能为己所用的信息的能力,可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信息分类能力,能对各种各样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根据自身需要进行分类,充分了解各种信息的组织方式,能够以方便的形式排列次序,以便存取处理;二是信息重组能力,能够对所获取的信息按照需要重新组合,了解这些信息是否正确反映了自然与社会现实,它们的时效性如何,避免传播谬误的、过时的信息;三是信息选择能力,能够在浩瀚的信息资源的海洋中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信息。

④信息传播能力。信息传播能力是利用各种信息传播工具与手段开展信息传输、扩散活动的能力。在信息传播活动中,要注意遵守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知识产权人的合法权益。

(3)信息道德

信息道德是指在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传播和利用等信息活动各个环节中,用来规范其间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的总和。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等,使人们形成一定的观念、价值观和习惯,从而使人们自觉地通过自己的判断,规范自己的信息行为。

信息道德包括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前者指人类个体在信息活动中以心理活动形式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情感、行为和品质,如对信息劳动的价值认同、对非法窃取他人信息成果的鄙视等,即个人信息道德;后者指社会信息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反映这种关系的行为准则与规范,如扬善抑恶、权利义务、契约精神等,即社会信息道德。

信息道德可分为信息道德意识、信息道德关系、信息道德活动3个层次。

信息道德意识是信息道德的第一层次,包括与信息相关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理想等,是信息道德行为的深层心理动因。信息道德意识集中地体现在信息道德原则、规范和范畴之中。

信息道德关系是信息道德的第二个层次,包括个人与个人的关系、个人与组织的关系、组织与组织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建立在一定的权利和义务的基础之上,并以一定的信息道德规范形式表现出来的。如网络条件下的资源共享,网络成员既有共享网上信息资源的权利,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遵循网络的管理规则,成员之间的关系是通过大家认同的信息道德规范和准则维系的。信息道德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被经济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所决定、所派生出的人与人之间的信息关系。

信息道德活动是信息道德的第三层次,包括信息道德行为、信息道德评价、信息道德教育和信息道德修养等。这是信息道德的一个十分活跃的层次。信息道德行为即人们在信息交流中所采取的有意识的、经过选择的行动;根据一定的信息道德规范对人们的信息行为进行善恶判断即为信息道德评价;按一定的信息道德理想对人的品质和性格进行陶冶就是信息道德教育;信息道德修养则是人们对自己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行为的自我解剖、自我改造。信息道德活动主要体现在信息道德实践中。

信息道德功能是多方面的,它引导人们对自己信息行为的认识,启示人们科学地洞察和认识信息时代社会道德生活的特征和规律,从而正确地选择自己的信息行为,设计自己的信息生活;调节信息活动中的各种关系,指导和纠正个人的信息行为,同时也可以指导和纠正团体的信息行为,使其符合信息社会基本的价值规范和道德准则,从而使社会信息活动中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变得和谐与完善,使存在的符合应有的;对人们的信息意识的形成、信息行为的发生有很多教育功能,通过舆论、习惯、传统,特别是良心,培养人们良好的信息道德意识、品质和行为,从而提高人们信息活动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水平。最终对个人和组织等信息行为主体的各种信息行为产生约束或激励,从而发挥其对信息管理顺利进行的规范作用。

1.1.3 信息教育

1.信息教育的概念

信息教育指学习、利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养,促进教与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信息教育是以培养和提高人才的信息素养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为目标,也就是培养个体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能够检索、评估和有效地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

信息技术的发展必然产生教育的信息化,信息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必然结果,而教育信息化的动力则是信息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的具体表现首先是教育技术的信息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被广泛运用,许多教学实验和知识传授通过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辅助教学来进行。虚拟现实技术的引入和教学软件的普遍使用,使教学活动变得生动、形象、直观,而且更易于让学生理解。其次是教学内容的信息化。在教学内容中增加信息科学技术内容,注重信息专业建设,运用信息技术向其他专业横向交叉渗透,改造传统专业,开展跨学科教育等。再次是注重人才信息能力的培养,强化信息环境建设。

2.信息教育的内容

作为一种现象,信息教育包括完整的经验,学生需要以多种方法掌握信息素养,需要在实际问题中真正掌握信息素养,利用信息素养技能解决问题,理解在具体的情况下需要什么信息。对这些信息素养的培养,构成了信息教育的主要内容。

(1)信息素养教育

信息素养教育是信息教育的中心,信息素养教育包括:了解信息社会的本质;获得正当地利用信息的意识和道德;能够应用信息处理过程确定所需要的信息、检索和访问这些信息、评价信息以及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利用;形成比较高级的交流技能,包括与同事和信息专家进行交流的技能;形成可靠的关于信息资源的知识,包括信息网络资源,以及信息检索和利用的策略;利用适当的工具或软件对检索到的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熟悉相关的信息载体。

(2)信息技术与技能教育

信息技术与技能是进行信息访问和交流的核心,是信息教育关注的焦点,而信息资源的知识和检索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控制能力、知识构建能力、知识扩展能力等则是信息教育的重要方面。

(3)信息问题解决能力教育

未来社会是个充满了变化的社会,为了适应这样的社会,必须学会理性地思考,学会创造性地考虑问题、处理和检索信息,并且有效地进行交流。信息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要求信息教育要从孤立的信息技能教学向综合的信息技能教学转变,培养学生能够灵活地、创造性地、有目的地使用信息工具,使他们能够认识到完成任务需要利用信息工具,并将信息工具作为完成任务的一个部分。当独立的信息技能综合到这种信息问题求解过程中去的时候,这些独立的信息技能也便具有新的更为丰富的意义,学生也便逐渐形成了真正的信息素养,信息问题的解决能力得到提高。

3.信息教育与素质教育

所谓素质教育就是要按照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为目标,挖掘和发挥受教育者的身心潜能,使其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地、和谐地发展。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就是以人为核心,以人的全面、主动发展为目的。信息教育对于素质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信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今的社会是信息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人才应具有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为了给人们提供最佳的学习和发展机会,使其成为出色的终身学习者和未来劳动者,就必须使其成为一个具备信息素养的人。信息处理能力是信息社会成员应具备的与读、写、算同等重要的生存能力之一,不具备信息处理能力的人将成为信息社会的新文盲。而遵守信息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也是信息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这是信息教育的内容,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信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入点

信息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以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信息教育的内容应包含:满足信息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为终身教育奠定基础;使信息技术成为学习工具,并能够有效地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与认知发展水平;加强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联系。

(3)信息教育是人的素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人的素质是在不断发展的,而学习则是素质不断发展的不竭源泉。素质教育应贯穿于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未来的社会将是学习化的社会,终身教育必将充分得以实施,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远程教育将成为终身教育的主要方式。信息教育的开展使社会成员具备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和各类信息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有利于人的素质的不断发展。信息教育是人的素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1.2 信息、知识、文献、情报

1.2.1 信息

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人不用,今天它已成为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对信息的利用越广泛,对信息的研究越深入,人们对信息的认识和理解也就越多样化、越深刻。

1.信息的定义

信息(information)是被反映事物属性的再现,是物质的存在方式、表现形态及运动规律的反映形式和表现特征。信息不是事物本身,而是由事物发出的消息、指令、数据等所包含的内容。信息是事物所具有的一种普遍属性,它与物质同在,存在于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信息这个概念有不同的解释:

在经济学家眼中,信息是与物质、能量相并列的客观世界的三大要素之一,是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的有效数据。

对心理学家而言,信息是存在于意识之外的东西,它存在于自然界、印刷品、硬盘以及空气之中。

在新闻界,信息被普遍认为是对事物运动状态的陈述,是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之间的特征传输。而新闻则是信息的一种,是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

哲学家们从产生信息的客体来定义信息,认为信息是事物本质、特征、运动规律的反映。

信息论的创始人申农从通信系统理论的角度把信息定义为用来减少随机不确定性(uncertainty)的东西。

控制论专家N.维纳认为“信息既不是物质,又不是能量,信息就是信息”。

2.信息的类型

信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生物界和人类社会。信息是多种多样、多方面、多层次的,信息的类型亦可根据不同的角度来分。了解信息的类型不仅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信息内涵及其特征的认识,也有助于丰富信息检索的知识。

(1)从产生信息的客体的性质来分

可分为自然信息(瞬时发生的声、光、热、电,形形色色的天气变化,缓慢的地壳运动,天体演化……)、生物信息(生物为繁衍生存而表现出来的各种形态和行为,如遗传信息、生物体内信息交流、动物种群内的信息交流)、机器信息(自动控制系统)和(人类)社会信息。一切存在都在进行着某种形式的表达,只不过人类的表达要丰富得多,因为他们的存在内容更丰富。社会信息就是指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信息,既包括通过手势、身体、眼神所传达的非语义信息,也包括用语言、文字、图表等语义信息所传达的一切对人类社会运动变化状态的描述。按照人类活动领域,社会信息又可分为科技信息、经济信息、政治信息、军事信息、文化信息等。

(2)以信息所依附的载体为依据

可分为文献信息、口头信息、实物信息。

①文献信息,就是文献所表达的以文字、符号、声像信息为编码的人类精神信息,也是经人们筛选、归纳和整理后记录下来的信息(recorded information),它与人工符号本身没有必然的联系,但要通过符号系统实现其传递。文献信息也是一种相对固化的信息,一经“定格”在某种载体上就不能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这种性质的优点是易识别、易保存、易传播,使人类精神信息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缺点是不能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固态化是文献信息老化的原因。

②口头信息指存在于人脑记忆中,通过交谈、讨论、报告等方式交流传播的信息。它反映了人们的思考、见解、看法和观点,是推动研究的最初起源。口头信息具有出现早、传递快、偶发性强的特点,但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大部分转瞬即逝,一部分通过文献保存,一部分留存在人类的记忆中,代代相传而称为口述回忆或口碑资料(oral tradition)。作为信息留存的一种形式,口头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承载着人类的知识、经验和史实,是一种需要重视和开发的极为丰富的资源。

③实物信息指由实物本身存储和表现的信息。实物,包括自然实物和人工实物,它直观性、客观性、实用性强,内含大量的科技文化信息。

(3)信息的其他分类方法

如以信息的记录符号为依据,可分为语音信息、图像信息、文字信息、数据信息等;以信息的运动状态为依据,可分为连续信息、离散信息;以信息的加工层次而论,可分为初始信息(或“感知信息”“原生信息”)和再生信息(或“二次信息”“三次信息”),后者是对初始信息进行加工并输出其结果的形式,也是信息检索的主要对象。

3.信息的特征

(1)普遍性与客观性

世间一切事物都在运动中,都有一定的运动状态和状态方式的改变,因而一切事物随时都在产生信息,即信息的产生源于事物,是事物的普遍属性,是客观存在的,它可以被感知、处理、存储、传递和利用。

(2)依附性与转换性

信息本身是抽象的,它们只有依附在具体的物质载体上,才能体现其客观性和传递性。由于物质载体的多样性决定了其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使信息可以从一种载体形态转换成另一种载体形态。同一信息可用多种不同的载体来表现,不同的信息也可以用同一载体来表现。

(3)传递性与共享性

从信息的客观存在到人们对信息的主观认识,是通过信息的传递来实现的。信息可以为人类所享用,这种共享性是相对于物质产品的交换而言的,也是信息交流与物质交流的本质区别。

(4)认知性与创造性

信息可以被人类解读、认识、感知,不同的人对相同的信息的理解和感知程度也是有差异的,被感知和解读的信息如果是初始信息,就可以创造出再生信息;被感知和解读的信息如果是再生信息,就可能创造出新的再生信息。

(5)可塑性与时效性

信息在流通和使用过程中,人们借助先进的技术可进行综合、分析和加工处理,也可以把信息从一种形式变换成另一种形式,从而方便选择和利用。在信息加工过程中信息量可

1增可减,也可根据检索需要选择不同的信息形式。而由于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着的,那么表征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信息也必然会随之改变。如果不能及时地利用最新信息,信息就会贬值甚至毫无价值,这就是信息的时效性。

(6)抽象性与审美性

宇宙的纷繁复杂造成运动变化的多样性和抽象性,人类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对真善美的永恒探索使得审美能力不断提升。这两个方面同样渗透到信息世界中,并反映在社会生活中。

(7)可开发性与可增值性

信息作为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和事物之间相互关联性的特点,反映事物本质的和非本质的信息往往交织在一起;又由于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人们的认识总是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信息是可以开发的,并且是需要开发的,通过开发可以引申、推导、繁衍出更多的再生信息,从而使信息增值。

1.2.2 知识

1.知识的定义

知识(knowledge)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是社会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的概括和总结。知识来源于信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通过接收客观事物的信息,经过大脑的思维加工,把感性认识和经验总结提炼为知识。后人利用前人积累的知识来指导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获得新成果,创造新知识,推动社会科学技术发展。可以说信息是知识的原料,知识是经过加工、整合过的系统化的信息,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成果和结晶。

信息转化成为知识的关键在于信息接收者对信息的理解能力,而对信息的理解能力取决于接收者的信息和知识准备。信息只有与接收者的个人经验、知识准备结合才能转化为知识。所以,知识的获取只能通过学习和生产实践才能实现。

2.知识的分类

(1)世界经合组织(OECD)将知识分为四大类

①know-what:知道是什么的知识,它是指关于事实方面的知识,例如中国的国土面积是多少,海湾战争是什么时候爆发的,这类知识通常被近似地称为信息。在一些复杂的领域,专家们需要掌握许多此类知识才能完成他们的工作,如律师和医生。

②know-why:知道为什么的知识,这是指自然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科学理论,是多数产业中技术与工艺进步的支撑力量。这类知识是由专门研究机构如实验室和大学来创造的。为了获得这类知识,企业必须不断补充经过良好的科学训练的劳动力,并与科研机构和大学建立联系。

③know-how:知道怎么做的知识,它是指做某些事情的技艺和能力,其典型例子有保存于其内部的企业发展的诀窍或专业技术。掌握这类知识往往是企业发展和保持其优势的诀窍,产业网络的形成使得各个企业可以分享这类知识。

④know-who:知道是谁的知识,它涉及谁知道和谁知道如何做某些事的信息,这在社会高度分工的经济中显得尤为重要。这类知识比任何其他种类的知识都更隐蔽,它隐藏在企业内部。

(2)知识按表述方法可分为两类

①显性知识:是指可以通过正常的语言方式传播的知识,典型显性知识主要是指以专利、科学发明和特殊技术等形式存在的知识,存在于书本、计算机数据库、CDROM等中。显性知识是可以表述的,有载体的。在OECD的知识四分类中,know-what和know-why是显性知识。

②隐性知识:或称为“隐含经验类”(tacit knowledge),往往是个人或组织经过长期积累而拥有的知识,通常不易用言语表达,也不可能传播给别人或传播起来非常困难。隐性知识的特点是不易被认识到、不易衡量其价值、不易被其他人所理解和掌握。在OECD的知识分类中,know-how和know-who是隐性知识。

3.知识的属性

①意识性:知识是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只有大脑才能产生它、识别它、利用它。知识通常以概念、判断、推理、假说、预见等思维形式和范畴体系表现自身的存在。

②信息性:信息是产生知识的原料,知识是被理解和认识并经大脑重新组织和系列化了的信息,信息提炼为知识的过程是思维。

③实践性:社会实践是一切知识产生的基础和检验的标准,科学知识对实践有重大指导作用。

④规律性:人们对实践的认识是一个无限的过程,人们获得的知识在一定层面上揭示事物及其运动过程的规律性。

⑤继承性:每一次新知识的产生既是原有知识的深化与发展,又是更新的知识产生的基础和前提。知识被记录或被物化为劳动产品后,可以世代相传利用。

⑥渗透性:随着知识门类的增多,各种知识相互渗透,形成许多新的知识门类,形成科学知识的网状结构体系。

⑦隐蔽性:需要进行归纳、总结、提炼才能得到知识。

⑧倍增性:知识经过传播不会减少,反而会产生倍增效应。一个苹果两人分享,一人只有半个,一条知识两人分享,就至少有两条。

1.2.3 文献

1.文献的定义

我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GB 3792.1—1983〕将文献(document)定义为:“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文献是用文字、图形、符号、音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一种载体,或称其为固化在一定物质载体上知识。

文献不仅是知识的记录,还可能是信息的记录。知识属于已为人们所认识的领域,是对信息的理解和总结。但是迄今为止还有许许多多的信息尚未被我们所认识,未知世界还很辽阔,有待我们去探索,这些尚不属于人类的知识范畴而被记录下来的未知信息,依然也是文献。例如:自然界的一些罕见的自然现象,被人们拍摄成照片、图像等记录下来,虽然人们一时还无法认识理解这些信息,但这些照片、图像只要以某种方式记录到载体上,那就也是文献。所以,“文献”也可以理解为“记录有信息与知识的一切载体”。

“文献”一词在中国最早见于孔子的《论语·八佾》篇中:“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其含义几千年来随着历史的变迁也几经变化:汉代郑玄解释为文章和贤才;宋代朱熹释之为典籍和贤人;宋末元初的马端临理解为书本记载的文字资料和口耳相传的言论资料;近现代的一些工具书又将其 解释为“具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物资料”和“与某一学科有关的重要图书资料”。

国际标准化组织《文献情报术语国际标准》(ISO/DIS217)对文献的解释是:“在存储、检索、利用或传递记录信息的过程中,可作为一个单元处理的,在载体内、载体上或依附载体而存贮有信息或数据的载体。”

文献由知识信息内容、载体材料和记录方式三要素构成。知识信息内容是文献的灵魂所在,文献是存储知识信息的物质形态和内涵价值的总体概述,知识信息内容体现的是文献的价值属性;载体材料是文献内容所寄附的外壳,是可供记录知识或信息的物质材料,其材质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演进,如龟甲兽骨、竹木、帛、金石、泥陶、纸张、胶片、胶卷、磁带、磁盘、光盘等;记录方式,指将知识信息内容通过特定的人工记录方式,使其附着于一定的载体材料上,如写画、雕刻、印刷、摄制、录音等,可以是手工记录、机械记录、光记录、电记录、声记录和磁记录等。

知识信息内容是文献的内涵价值,载体材料是文献的外在物质表现形式,记录方式是将表达文献内容附着到物质载体之上的方法和过程。三个要素不可分割,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能形成文献。

2.文献的属性

①知识信息性:这是文献的本质属性,知识信息是文献的实质内容,没有任何知识或信息的纸张、胶卷、磁带等物质载体不能称之为文献,离开知识信息,文献便不复存在。传递信息、记录知识是文献的基本功能。人类的知识财富正是借助文献才得以保存和传播。

②物质实体性:物质载体是文献的存在形式,人们头脑中的知识无论多么丰富,只要没有记录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就不能称其为文献。文献所表达的知识信息内容必须借助一定的信息符号、依附一定的物质载体,才能长时期保存和传递。

③人工记录性:文献所蕴藏的知识信息是通过人们用各种方式将其记录在物质载体上的,而不是天然荷载于物质实体上的。

④动态发展性:文献并非处于静止状态,而是按新陈代谢的规律运动着。随着人类记录水平的提高、信息交流的频繁,文献的数量日趋庞大,形式日益多样。与此同时,文献的老化速度也在加快,生命周期日益缩短,形成了有规律的运动。

3.文献的功能

①存储知识信息:文献是知识信息的物质存在形式,是积累和保存知识信息的工具,人类所有的知识成果都只有记录于文献才能保存和流传。文献的产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人们正是通过文献了解信息,通过文献得悉某一成果或创造发明的诞生。

②传递知识信息:文献能帮助人们克服时间和空间上的障碍,传递和交流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促进知识信息的增加和融合,沟通人们思想感情,成为人类知识信息交流的重要途径。

③教育和娱乐功能:通过阅读文献,人们可获取科学文化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提高认识水平和基本素质,还可以娱乐消遣,陶冶情操,丰富精神生活,提高创造能力。

1.2.4 情报

1.情报的定义

情报(intelligence)是在特定时间、特定状态下,对特定的人提供的有用知识和信息。其一部分在知识之内,另一部分在知识之外、信息之内。情报自产生开始就有非常鲜明的定向性。

“情报”一词在我国最初的含义与军事有关,带有相当的神秘色彩,其典型的定义是:“战时关于敌情之报告,曰情报。”在日本人森欧外翻译德国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中,第一次出现“情报”一词指“有关敌方或敌国的全部知识”。这些情报定义具有明显的战争年代的特征。

在现代,学术界对于情报的理解存在认识上的共性。其一,情报来自知识、信息,来自于对知识、信息的加工处理;其二,情报不等同于广义的知识和信息,而只是“作为交流对象的有用知识、信息”。现代情报的概念,已经延伸至“特定性”情报、“决策性”情报、“竞争性”情报等,进入了社会各阶层、各领域。

情报与信息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说它们有联系,是指有一部分信息可以转化为情报。说它们有区别,是说情报概念有其明确的内涵和外延,同信息概念是完全不同的。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第一,情报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信息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还存在于自然界和生物界。两者不是范围大小量的区别,而是质的区别,这种区别是由情报质的规定性决定的。报纸发表一则新闻,电台广播一条消息,称它们为人类信息估计不会遭到反对,但它们仅仅就是信息而已。可是,当某情报需求者从特定需求出发,把这则新闻和这条消息收集起来,了解其意义,这则新闻和这条消息就转化成为情报了。

第二,情报同信息的发生过程不同。信息发生的一端是信息的生产或传播的一端,信息的运行轨迹是开放性的路线。情报发生的起点是某特定情报需求者,是不生产任何信息或传播任何信息的一端,只是用“特定需求”这张网去打捞相应的、现成的人类信息。这样看来,情报运行的路线是封闭性的,情报发生的一端或称起点,同时也就是情报运动的终点,或称情报的归宿。

第三,情报与信息有不同的价值评估标准。一条人类信息有无价值,主要看其是否客观、真实。情报的价值评估标准就不这样简单了。它不单要看情报内容是否客观、真实,更要看其满足特定需求的程度。所以,信息的价值是客观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够的;情报的价值一方面取决于情报内容的客观、真实,另一方面也是更主要的方面取决于特定需求的主体。在这里,特定需求的主体起决定作用,情报的主观性明显可见。

第四,传递性或传播性在情报和信息中的地位不同。信息总伴随着传递或传播,或者可以说就是为着传递或传播,所以,传递或传播是信息的本质属性。情报虽然有时也伴随传递或传播,但不是本质属性。情报不是为了传播而传播,甚至有时不可以传播,如内容机密的军事情报或政治情报等。

2.情报的属性

①信息性:情报必须具有实质内容,凡人们需要的各种知识或信息,如事实、数据、图像、信息、消息等,都可成为情报内容。没有内容的情报是不可能存在的。

②动态性:无论多么重要的成果,人们不知道其存在就不能成为情报。情报处于运动状态中,用户主动搜集情报,情报机构采用先进载体和手段主动研究、传递情报,促使更多的静态知识(信息)成为动态情报。

③效用性:人们利用情报是为了获得实际效益,在多数情况下是为了竞争,同一情报因时间、地区、对象不同,呈现出的效益也不同。情报针对性越强,越能促进人们达到目的,其效用越高。

④社会性:情报来源于人类社会的认识活动,存储于社会系统,并为社会利用广泛地选择利用。

⑤语言性:情报必须通过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进行表达和传播,正是由于情报的语言性才能使它能够记录在各种载体上。

⑥可塑性:在情报加工过程中,既可概括归纳使之精炼浓缩,又可补充综合使之系统全面。

⑦时间性:特定情报只有在合适的时间内传递和利用才能产生效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情报的效用性也会随之降低。

3.情报的类型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将情报区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

①按情报的应用范围分,一般可分为科学情报(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经济情报、技术情报、军事情报、政治情报等。其中,科学技术情报在各个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②按情报的内容及其所起作用,一般又可分为战略性情报和战术性情报两大类。战略性情报通常是指对解决全局或某一特定领域中(如制定能源政策、城市发展规划等)一些带有方向性、政策性问题所需要的有用知识,其中包括科学依据、证据和方案的内容。战略性情报的形成需要经过高度的逻辑思维过程并具有较明显的预测性质。战术性情报,则是指对解决局部或某一学科领域中的一些具体问题所提供的情报。战略性情报与战术性情报是相互作用、密切关联的,战术性情报是构成战略性情报的基础,战略性情报则可以为战术性情报指明方向,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1.2.5 信息、知识、文献、情报之间的关系

①信息的概念十分广泛,既存在于人类社会的思维活动中,也存在于自然界,其中被人们认识并系列化了的那部分信息转化为知识,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有使用价值的那部分信息成为情报的一部分。

②知识仅存在于人类社会,是人脑意识的产物,信息是产生知识的原料,信息在转化为知识时经过人脑的判断、推理、综合,同时转换了载体,其中在人们实践活动中有使用价值的那部分知识成为情报的一部分。

图1-1 信息、知识、情报、文献之间的关系

③情报属于人工信息的范畴,信息与知识都是它的来源。符合人们特定需要的信息和知识一旦成为情报之后,便具备了动态性、效用性、时间性等特征。

由此可见,信息的范畴比知识、情报大,知识只是信息的一部分,情报则是从信息与知识两方面获取的。

④文献是最主要也是最广泛的一种情报源,是我们获取信息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

信息、知识、文献、情报之间的关系见图1-1。

1.3 信息资源

1.3.1 信息资源概述

1.信息资源的概念

信息资源是经过人类筛选、组织、加工并可以存取,能够满足人类需求的各种信息的集合。

信息是普遍存在的,但信息并非全都是资源,只有满足一定条件的信息才能称之为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是信息的一部分,是信息海洋中与人类需求相关的那部分信息;信息资源是可利用的信息,是当前生产力水平和研究水平下人类开发与组织的信息;信息资源是通过人类的参与而获取的信息,人类的参与在信息资源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2.信息资源的特征

①智能性:信息资源是人类所开发与组织的信息,是人类脑力劳动或者说认知过程的产物,人类的智能决定着特定时期或特定个人的信息资源的量与质,智能性也可以说是信息资源的丰富度与凝聚度的集中体现。信息资源的智能性要求人类必须将自身素质的提高和智力开发放在第一位,必须确立教育与科研的优先地位。

②有限性:信息资源只是信息中极有限的一部分,比之人类的信息需求,它永远是有限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信息资源的有限性是由人类智能的有限性决定的。有限性要求人类必须从全局出发合理布局和共同利用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从而促进人类与社会的进步、发展。

③不均衡性:由于人们的认识能力、知识储备和信息环境等多方面的条件不尽相同,他们所掌握的信息资源也多寡不等;同时,由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对信息资源的开发程度不同,地球上不同区域信息资源的分布也不均衡。这就是所谓的信息领域的“马太效应”。信息资源的不均衡性要求有关信息政策、法律法规和规划等必须考虑导向性、公平性和有效利用的问题。

④整体性:信息资源作为整体是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组织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的全面反映,信息资源的每一个要素只能反映某一方面的内容,如果割裂它们之间的联系则无异于盲人摸象。整体性要求对所有的信息资源和信息管理机构实行集中统一的管理,从而避免人为的分割所造成的信息资源的重复和浪费。

3.信息资源共享

信息资源共享,究其根本是消费者群体对信息资源的一种积极的、经济的共同利用行为。信息资源共享是一个发展的概念。美国图书馆学家肯特(Allen Kent)认为:“资源共享最确切的意义是指互惠(reciprocity),意即一种每个成员都拥有一些可以贡献给其他成员的有用事物,并且每个成员都愿意和能够在其他成员需要时提供这些事物的伙伴关系。”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是指图书馆在自愿、平等互惠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图书馆与其他相关机构之间的各种合作、协作、协调关系,利用各种技术、方法和途径、共同揭示、共同建设和共同利用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信息资源需求的全部活动。

信息资源共享的最终目标:任何用户(any user)在任何时候(any time)、任何地点(any where)均可获得任何图书馆(any library)拥有的任何信息资源(any information resource)。

我国已建成或正在建设各级各类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如:

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hina academic library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CALIS),把国家的投资、现代图书馆理念、先进的技术手段、高校丰富的文献资源和人力资源整合起来,建设以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为核心的教育文献联合保障体系,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知、共享,以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中国的高等教育服务。

JALIS指江苏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是1997年江苏省实行的一种信息保障系统,是在教育厅领导下的重点项目之一。通过JALIS的建设,使全省高校图书馆系统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配置精当的文献收藏系统,建成江苏省高校联合目录数据库和一批具有特色的专题文献数据库,并与引进国内外光盘数据库相结合,建成全省较为完整的、多层次服务的体系框架,实现文献资源的共知、共建、共享;借助于虚拟馆藏,获得世界范围内的最新信息,形成江苏高等教育文献信息的保障网络,从而保证江苏省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并为江苏省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积极的贡献。

文化部、财政部在“十二五”时期已启动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2012年全国所有省级数字图书馆和部分市级数字图书馆的硬件平台搭建工作将完成,2013—2015年则进入全面推广阶段。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将整合国家图书馆及全国公共图书馆的优秀数字资源,构建覆盖全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超大型数字图书馆。

1.3.2 文献信息资源类型

信息有文献信息、口头信息、实物信息,而文献信息是最重要的信息资源,文献信息资源则是信息检索的对象。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文献信息资源分成多种类型。

1.按文献信息资源的载体形式分类

(1)手写型文献

指在印刷术发明之前以手写记录的文献。如:羊皮书、甲骨文、碑铭、竹简等。

(2)印刷型文献

以纸张作为载体,以印刷作为记录手段而产生的文献。优点:便于携带、传递与阅览。缺点:卷帙繁多,笨重易污,存储内容密度低,占据空间大。

(3)缩微型文献

采用感光材料作为存储知识信息的物质载体,以缩微照相技术为记录手段而产生的文献。优点:体积小,质量轻,存储量大;成本低,保存期长,不易散乱;易于检索、复制、放大;易于转换成其他类型的文献。缺点:必须借助缩微放大机才能阅读,阅读时眼睛容易疲劳,影响了使用。

(4)声像(视听)型文献

采用感光材料或磁性材料作为载体,以光学感光或电磁转换作为记录手段,利用专门的装置记录并显示声音、图像而产生的文献。与纸质文献相比,声像(视听)文献除了能够如实记录、存储声音、图像信息外,还能超越时空反复播放,并使信息接受者多通道地摄入信息,有助于理解知识、加深印象,获得长久记忆。声像型文献还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和需要展示信息内容,例如:快播慢播、放大缩小、选择播放等,从而提高利用的效率。

(5)电子(数字)型文献

采用电子、数字等高科技手段,将知识信息存储在磁盘、磁带或光盘等存储设备中通过计算机对电子(数字)格式的信息进行存取、处理、传播。电子(数字)文献内容丰富,类型多。既有原生的电子(数字)文献,也有将其他类型的文献(如纸质文献)通过技术手段转换而成的电子(数字)文献,这样的转换过程也称之为文献的“数字化”。

2.按文献信息资源的加工程度分类

(1)零次文献(zeroth literature)

零次文献也称灰色文献,是指处在原始形式的非正式出版物或非正式渠道交流的知识信息,未公开于社会,只为某一个人或某一团体所用。如文章草稿、私人笔记、会议记录等。零次文献的优点是传递速度快、针对性强、反馈快、真实、直观。缺点是传播面窄,稍纵即逝,难以积累和管理。

(2)一次文献(primary literature)

一次文献也称之为原始文献,是作者以生产与科研工作的成果为基本素材而创作、撰写形成的文献,并通过正式渠道对外公开和交流。无论它以何种手段记录、何种载体存储,也不论是否参考、引用了他人的资料,均为一次文献。如期刊论文、科技报告、会议论文、专著、专利说明书等。

一次文献内容比较新颖、详细、具体,是最主要的文献信息源和检索对象,具有创造性、原始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3)二次文献(secondary literature)

二次文献又称检索性文献,是通过对一次文献的外部特征(如题名、作者、出版者等)和内容特征(如主题、分类等)进行分析、提炼、加工、整理而形成的工具性文献。一般包括目录、题录、文摘、索引等,各种书目数据库、文摘数据库也属于二次文献。

二次文献是对文献信息资源的报道和检索,其目的是使文献信息流有序化,更易被检索利用,具有集中性、系统性和工具性的特点。

(4)三次文献(tertiary literature)

三次文献又称参考性文献,是对一、二次文献按知识门类或专题进行综合加工的产物,是围绕某一课题,利用二次文献全面搜集一次文献,并进行选择、分析、研究、综合、概括和评价而生成的新的文献。三次文献仅仅是对一次文献内容的提炼概括,并不增加新的知识信息,这是与一次文献最本质的区别。

三次文献可分为综述研究类和参考工具类两种。综述研究类是系统阐述某个领域的内容、意义、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的综述性学科总结,如动态综述、学科总结、专题述评、进展报告等。参考工具类是把大量的定理、数据、公式、方法等知识进行浓缩和概括,编写成便于查阅的参考工具书,如年鉴、手册、大全、词典、百科全书等。

三次文献源于一次文献而高于一次文献,属于再生性文献,具有系统性好、综合性强、内容比较成熟、针对性强的特点,常常附有大量的参考信息,有时可作为信息检索的起点。

零次文献是一次文献的素材,一次文献是二次、三次文献的来源和基础,二次、三次文献是对一次文献进行组织、加工、综合的产物,它们编写的目的明确,专指性、系统性强,是信息检索的主要工具。

3.按照文献信息资源的出版形式分类

(1)图书(book)

图书是指对某一领域的知识进行系统阐述或对已有研究成果、技术、经验等进行归纳、概括的出版物。图书的内容比较系统、全面、成熟、可靠,但传统印刷型图书的出版周期长,传递信息速度慢,信息容量小。现代电子图书(包括“电纸书”)的出现可弥补这一缺陷。

图书按功用性质可分为阅读性图书和工具书两大类。阅读性图书包括教科书(textbook)、专著(monograph)、文集(anthology)等,能提供系统、完整的知识。工具书(reference book)包括词典(dictionary)、百科全书(encyclopedia)、手册(handbook)、年鉴(yearbook)等,提供经过验证、浓缩的知识,是信息检索的工具。

图书的外表特征有:书名(或题名)、著者(或责任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版次、总页数、ISBN、价格等。

(2)期刊(periodical、journal、serial)、报纸(paper、newspaper)

期刊俗称杂志(magazine),是指有固定名称、版式和连续的编号,定期或不定期长期出版的连续性出版物。目前在互联网上也发行有大量的电子期刊,也有光盘版的。期刊的特点是内容新颖、信息量大、出版周期短、传递信息快、传播面广、时效性强,能及时反映国内外各学科领域的发展动态,是传播科技情报的重要工具。据统计,科技人员所获取的信息有70%以上来源于期刊,所以它在文献信息资源中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和主要的信息资源和检索对象。

期刊的类型:按报道内容的学科范围可分为综合性期刊和专业性期刊;按期刊的内容性质可分为学术性期刊、资料性期刊、快报性期刊、消息性期刊、综论性期刊、科普性期刊。

期刊的外表特征有:期刊名、出版者、出版地、出版日期、期卷号、国际标准刊号(ISSN)、国内统一刊号(CN)、邮发代号、价格等。

报纸也是一种连续出版物。报纸具有固定名称,是出版周期最短的定期连续出版物,通常以报道新闻为主,也对一些重大问题发表评论。报纸的基本特点是内容新颖、出版快捷、涉及面广、读者最多。

(3)专利文献(patent literature)

专利文献是实行专利制度的国家,在接受申请和审批专利过程中形成的有关出版物的总称。广义的专利文献包括专利说明书、专利公报、专利分类表、专利检索工具以及与之相关的法律性文件。狭义的专利文献仅指专利说明书。

(4)标准文献(standard literature)

标准文献是一种规范性的技术文件,它是在生产或科学研究活动中对产品、工程或其他技术项目的质量、检验方法及技术要求所做的统一规定,供人们遵守和使用。

技术标准按使用范围可分为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专业(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六种类型。每一种技术标准都有统一的代号和编号。

(5)学位论文(thesis、dissertation)

学位论文是指高等学校或研究机构的学生为取得某种学位,在导师的指导下撰写并提交的学术论文,它伴随着学位制度的实施而产生。与学位相对应,学位论文分为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其研究水平差异较大。其中的博士论文和部分优秀的硕士论文论述详细、系统、专深,研究水平较高,参考价值较大。

(6)会议文献(conference literature)

会议文献是指各种学术会议上交流的学术论文。其特点是内容新颖,专业性和针对性强,传递信息迅速,能及时反映科学技术的新发现、新成果、新成就以及学科的发展趋势。

(7)科技报告(sci-tech report)

科技报告也称技术报告、研究报告,是围绕某个课题从事研究取得的最终成果所撰写的正式报告,或者是取得阶段性进展的真实记录,以及在研究过程中每一个阶段的进展情况的实际记录。如科技报告书、技术备忘录、札记、通报等。科技报告内容专深、可靠、尖端、新颖。

(8)政府出版物(government publication)

政府出版物是指各国政府部门及其所属机构出版的文献,又称官方出版物。分为行政性的和科技性的两大类。行政性文献主要涉及政治、法律等方面,包括政府法令、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决议、指示、统计资料等;科技性文献主要是政府部门的研究报告、科技档案等。

(9)产品资料(product literature)

产品资料是厂商为推销产品而印发的介绍产品情况的文献,包括产品样本、产品说明书、产品目录、厂商介绍等。其内容主要是对产品的规格、性能、特点、构造、用途、使用方法等的介绍和说明。

(10)科技档案

科技档案指生产建设、科学技术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针对具体的工程或项目形成的技术文件、设计图纸、图表、照片、原始记录的原本以及复制件。包括任务书、协议书、技术经济指标和审批文件、研究计划、研究方案、试验项目、试验记录等。它是生产领域、科学实践中用以积累经验、吸取教训和提高质量的重要文献。科技档案具有保密性,通常限定使用范围。

1.3.3 文献信息资源特点

1.载体形式多样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文献信息的生产突破了传统纸张印刷方式。现代计算机技术与不断发现并广泛应用的新的存储载体材料,使文献信息的缩微化、电子化、数字化已经成为一个主流的发展趋势。电子(数字)信息容量大、体积小,能存储音像图文信息,检索方便快捷,可共享性高,易于复制和保存,消耗资源少,对环境污染小,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目前,形成了以印刷型、磁记录型、光电(半导体)记录型和网络型四种文献信息资源并存的格局,而光电(半导体)记录型和网络型文献信息资源的数量正日益扩大。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加速了文献信息的转换,丰富了文献信息资源的载体形式。

2.网络化传递

在网络环境下,文献信息的传递和反馈快速灵敏,具有动态性和实时性等特点。文献信息在网络中的流动非常迅速,电子流取代了纸张和物流,加上无线电和卫星通信技术的不断升级完善并充分运用,任何文献信息资源一旦上传到网络,瞬时就能传递到世界各地的任何一个角落。通过网络传递的文献信息容易检索,方便加工利用。因此,通过网络传递文献信息资源已成为最受欢迎的传递方式。

3.数量急剧增长

我们已经进入信息爆炸时代,文献信息量急剧增长。全球各种传统载体的文献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由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普及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各种信息量猛增,各式电子出版物及网络文献信息资源也层出不穷,令人应接不暇。网络文献信息资源数量巨大,增长迅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际互联网已拥有186个国家的50 000多个注册网络,500多万台计算机,2 500多个数据库,8亿多个主页,而且正在以每年高于25%的速度激增。网络上每天发布的新信息有15万件,提供的网络信息总量在20TB以上。

文献信息量的急剧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信息污染”,在文献信息的选择、收集、整理、保存、传递诸方面带来很大的困难,面临许多新的课题。

4.更新速度加快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每时每刻都有新的发现、发明和创造,文献信息资源也随之出现新陈代谢加快、老化加剧、使用寿命缩短的趋势。信息学家贝纳尔·保尔登和凯布勒先后提出了信息老化的半生期(half-live)的概念,用半生期解释某学科信息的老化及使用寿命,即“某学科现时利用的全部信息中的一半,是在多长一段时间内发表的”。以科技信息资源为例,其总体的半生期已从19世纪的50年左右缩短到现在只有5~10年的时间。而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信息,则更替的时间更短,有的甚至刚刚出版发行就被更新颖、更有价值的内容所取代。各类信息的时效是不一样的:科技图书10~20年,期刊论文3~5年,科技报告10年,学位论文5~7年,标准信息5年,产品样本5年。西方发达国家认为,大部分科技信息的使用寿命一般为5~7年,甚至更短。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主席埃德加·富尔说:“我们再也不能刻苦地、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了,而需要终身学习如何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

5.分布差距拉大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进程,由于现在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观念等原因,人们获取、占有文献信息资源的能力和数量存在巨大差异,引起更加严重的文献信息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现象,出现了信息富人和信息穷人,导致了信息时代的一种新的社会分化,即信息分化。

信息分化是由于人们的认识能力、知识储备和信息环境等多方面的条件不尽相同,所掌握的信息资源也多寡不等;同时由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对信息资源的开发程度也不同,世界上不同区域信息资源的分布也就不均衡。简而言之,是指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两极分化趋势,也是指在分配和有效使用信息资源方面两类或更多人群之间的实质性不对称、不均衡,是有效知识、信息资源占有和利用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有日渐扩大的迹象和趋势。信息分化不仅存在于不同的国家(地区)之间,也存在于同一国家内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阶层之间等。

信息资源分布不均衡,信息分化是当代信息社会中愈演愈烈的世界性问题,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同样也面临着这个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思考题

1.信息社会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2.当代信息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3.什么是信息素养,其内涵包括哪些内容?

4.如何提高我们的信息素养?

5.信息教育的概念与内容。

6.论述信息教育与素质教育。

7.文献信息资源的类型有哪些?

8.什么是信息、知识、文献、情报?它们各自有哪些属性?

9.信息有哪些类型?

10.什么是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的类型有哪些?

11.文献信息资源的类型、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