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金”字工程与信息化

“金”字工程与信息化

时间:2023-10-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三金工程的开展,人们发现信息化的要求在各行各业已经必不可少、势在必行了。实际上,这些金字工程就是信息化在各个部门和行业中的实施,并带动了整个行业的革命性改革和大跨度的发展。金桥工程中的网络信息处理中心则分布在各大信息应用系统的核心部门,数据来源和信息资源依靠各行各业的通用或者专用的数据库、数据仓库、信息资源库等。

三、“金”字工程与信息化

进入21世纪,人们已经明白了信息对于人类、社会和国家的基本作用。信息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及其发展规律的基础,是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缺少的资源要素,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和工具。信息也是国家和政府管理和决策的主要参考依据,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保证。

让我们回头看看中国的信息化吧!

20世纪50年代既是新中国百废待兴、又是奋进开创的年代。早在1952年,清华大学就开始了计算技术的前期研究,1954年,钱学森、华罗庚先生就上书毛泽东主席,建议发展电子计算机,1956年我国第一个计算技术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备委员会成立。也是在1956年,当时的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就亲自主持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在这个规划中,高瞻远瞩地选定了计算机、电子学、半导体、自动化这四项,作为中国科学规划的四项紧急措施,我国的计算机事业也就从此开始成长。当然,在历史的条件下,当时的计算机等专业技术方向还是绝密的项目,长期以来处于保密状态,因此,中国的信息化历程也就很少为人所知。

中国的第一次信息化浪潮的来临开始于1983年,起源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了这场“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的革命。从推广计算机应用的角度,国家即刻批准了建设国家经济信息系统(SEIS)、银行电子化系统等11个国家级项目,揭开了称为“金”字工程的序幕。在这一浪潮的推动下,引发了计算机热潮、数据库热潮、办公自动化热潮、信息管理系统(MIS)热潮、专家决策(DSS)及专家系统热潮。

1993年以来,我国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CNII)正在稳步进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信息化的首期工程,突出表现在以“三金”工程为代表的金字系列国家重大工程。三金工程主要是指金桥、金关和金卡工程,三金工程的建设方针是:统筹规划、联合建设、统一标准、专通结合。随着三金工程的开展,人们发现信息化的要求在各行各业已经必不可少、势在必行了。因此,以三金工程为主体,引带出了一系列重大信息化工程,曾经被称为中国的“金”字系列工程,它从当初的“三金”,扩展到“十二金”,再扩展到“十八金”。这个浪潮还在继续地扩展下去。这些“金”字头的工程有:金税、金财、金贸、金关、金审、金农、金水、金盾、金旅、金智、金卫、金信、金质、金宏、金保、金企等,而且还在不断地增长,形成了金字工程的大家族。实际上,这些金字工程就是信息化在各个部门和行业中的实施,并带动了整个行业的革命性改革和大跨度的发展。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政府必须按照国际惯例管理社会经济生活,人们也必须逐步地适应国际惯例的经济生活。为适应这一进程,必须通过信息化、专业化重组政府和企业的业务流程,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和效率,逐步建立廉洁、高效、廉价的现代化政府。也必须通过国家信息化和现代化的过程提高人民信息化的素质,使人民了解和熟悉自身在信息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自觉地、热忱地投入到各个领域的信息化建设中,在改变社会、改变工作模式的基础上,也改变自己的社会生活。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要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人类意识到,在21世纪的今天,一个国家的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基础。

“金字工程”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工程,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工程,作为信息社会的公民,你可能是金字工程中的一员,更多的是金字工程的受益人,也将是金字工程未来的建设者、维护者和创新者!

你需要了解它!了解它们与我们之间的关系,就从这里开始吧!

1.“三金”开路

1993年12月,为适应全球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潮流,我国正式启动了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起步工程——“三金工程”,即金桥、金关和金卡,它们标志着我国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开始,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从此如火如荼。

(1)基础设施:金桥工程

传说“彩虹”是通向天堂的桥梁,几千年来,这座五彩之桥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遐想。而今的信息之桥正把人们的梦想变为现实。

金桥工程是国家公用经济信息网工程,其目的是建立一个覆盖全国的国家公用经济信息网,也就是说要建立中国的信息国道(主干网)和网络控制中心。这个网络以光纤、卫星、微波、程控、无线移动等多种通信方式,形成空间和地面一体的网络结构,与各行各业、各种专用信息数据网、金融网、交换网互联互通、互为支持。

金桥工程中的网络信息处理中心则分布在各大信息应用系统的核心部门,数据来源和信息资源依靠各行各业的通用或者专用的数据库、数据仓库、信息资源库等。金桥工程要解决三个问题,即:信息源、信息通道和信息处理,这三个问题将国家的优势和各省市、地区、行业和部门的优势结合起来,动员全国力量,建构这个遍布全国的信息网络。1995年11月,作为我国公用经济信息通信网的金桥网已与国家教委的教育科研网(CERNET)、中科院科研网、国家信息中心,以及国际Internet网互联,它是一个天上卫星网与地面光纤网结合的体系结构。

这个公用信息通信基干网建成后,我国就有了一个覆盖全国的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信网,它将国家各个部门、各个地区政府、各个中心城市、各家大中型企业以及国家的重点工程连接成一个大网络。这是一条信息高速公路的“大干线”,一条经济的大动脉。通过这条干线,又将各地区的各个支线连接起来,可真的成为一张巨大的“蜘蛛网”,人们可以从任何一个网路支线进入这个主干线。

(2)对外贸易:金关工程

“金关”,金色的关口、金质的关口,是一道国家的大门。金关工程从整体上说是一项建立国家对外经济贸易信息网的工程,其目的是将外贸企业的信息系统实行联网,实现外贸工作现代化,并与国际电子数据交换(EDI)通关业务接轨。从业务领域上说是推动海关报关业务的电子化,取代传统的报关方式以节省单据传送的时间和成本。

众所周知,在目前国际贸易中,已经大量采用电子数据交换业务,它通过外贸专用网,实现货物报关、通关自动化,实现国际贸易的无纸化(即不再填写繁琐的报关单、货物单等等)。并将金桥与金卡工程紧密接轨,同时实现国家金融和经费支付、清算自动化。在此之前,不少国家的海关已经启动了“EDI优先”的体系,具有EDI交换文档的报关优先。如果还没有实施EDI交换文档的、又是运送新鲜货物的货轮到达海港入关,只能排队等待,等待时间过长,可能会造成鲜活货物的损失,我们曾经有过这样的教训。

2001年,“金关”工程正式启动。金关工程的核心有两个部分,一个是海关系统内部的通关系统,另一个是外部口岸电子执法系统,这两个系统构成了一个进出口货物的业务流程信息网络。对于国家海关系统而言,这个信息网络又被称为“电子口岸中心”,或者“口岸电子执法系统”。这个系统的功能扩展,更扩大到整个外贸业务流程。这个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国家电信公网,将外经贸、海关、工商、税务、外汇、运输等部门分别掌握的进出口业务信息流、资金流、货物流的电子底账数据,集中存放在一个公共数据中心,各行政管理机关可以进行跨部门、跨行业的联网数据核查,企业可以上网办理出口退税、报关、进出口结售汇核销、转关运输等多种进出口手续。

现在,“金关工程”已经从建立“电子口岸中心”继而扩展到建立一个面向公众服务的海关系统政务信息化的枢纽框架,建立以“三网一库”为基本架构的全国性的对外经济贸易信息网。这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的建立,将全国各地海关与政府系统办公业务资源网互联,构建安全独立的海关系统政务信息网和各海关单位内部的政务信息网以及以互联网为依托的中国海关公众信息网,并构建一个海量的、共享的电子信息资源库。

可以看到,金关工程是一项与外经贸业务关系密切的国家信息化重点工程,近年来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对促进我国外经贸事业的发展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外贸业务的迅猛增加,我国的外经贸事业必将迎来一个飞速发展的新时期。

与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金关工程的实施,我们每个人也会成为未来电子商务流程中的一个份子。让我们等待这一天。

(3)电子货币:金卡工程

信息社会中的一大奇观也就是“卡”的世界!

“一卡在手、走遍世界”已经不是夸口的话了!

现在,人们的口袋里多出了若干种“卡”了,人们成了卡的保管者和使用者(见图2-6)。你看,信用卡、电话卡、交通卡、食堂进餐卡等等,这些卡都是“金”的吗?我们可以说,这些卡都是不含金的“金卡”,也都是含“金”的金卡!

img15

图2-6 各类电子存储卡

当然,这些卡的制作材料不是金属、也不是黄金,但它们每个都价值不菲;这些卡也含金,因为它们也是具有货币价值的电子卡。

中国政府在1993年6月启动了以发展中国电子货币为目的、以电子货币应用为重点的、采用各种类型的卡为基础的应用系统工程,这个工程被称为“金卡工程”。全民使用信用卡的倡议也随之提出,一场轰轰烈烈的“卡”的应用相继推出。“中国银联”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金卡工程”正式启动。

金卡工程是指国家电子货币与支付系统工程,其目的是实现我国的金融电子化和商业流通现代化。首先开通并使用的是电子货币工程,而电子货币仅仅是金卡工程中的一项,因此也称为“狭义”的金卡工程。为了完善国家的金融管理,首先在城市中推广用“卡”作为支付工具和信息媒介。如信用卡、现金卡、工资卡、购物卡、充值卡和储值卡等等。

金卡工程也是一项以电子货币应用为重点跨部门、跨系统、跨地区、跨世纪的庞大社会系统工程。它以计算机、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以银行卡等有价“卡”为介质,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以电子信息转账形式实现货币流通,大大减少了金融领域中的现金流动形式,既提高了资金的安全性,也提高了社会运作效率,方便了人们的工作生活,更加速了我国金融现代化的步伐。

自从作为电子货币的第一张“卡”发出后,基于不同数据记录模式和记录介质的卡迅速普及开来,最开始采用磁性条或条形码记录数据,后来就发展到采用集成电路进行数据记录,称之为IC卡,再后来,非接触式的IC卡和采用射频方式的卡(RF卡)也大量流行了,卡的家族逐渐兴旺起来。

目前,基于IC技术和RF技术的卡已经广泛地应用于金融、电信、交通、商贸、旅游、社会保险、计划生育、企业管理、税收征管、组织机构代码、医疗保险、银行账户管理以及公共事业收费管理(如电表卡、煤气卡、加油卡等)等各种行业之中。有用于银行和商业领域ATM/POS机上的银行卡,用于GSM移动电话的SIM卡,有用于CDMA移动电话的UIM卡,用于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安全应用及电子证书应用方面的特殊IC卡,有用于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的非接触式IC卡以及社会保障“金卡”等。可见,我国的IC卡应用已经进入成熟、理性的发展阶段。

随着形形色色的卡的应用需求,卡的记忆能力、记录容量、防伪措施和安全性能已经大大增强,而且,信息社会中的卡的家族正在向着“智能”的目标前进。“智能卡”已经成为卡的家族的第四代,并因此而形成了一个为金卡工程配套的智能卡产业。这个产业已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形成了从芯片设计、开发和生产,到芯片模块封装,各类卡片制作的规模化生产,还包括卡的读写工具、设备和机具,以及ATM、POS机等应用产品的研制,更带动了与卡有关的各种配套元器件和材料的供应,卡的软件系统(如操作系统COS)和应用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和技术支持服务等一个完整的智能卡产业链。

一卡通世界的日子已经不远了!让我们张开双臂迎接这个日子的来临!

2.“金”字家族的兴旺

“三金”工程在蓬勃地开展,社会和人们都领会到了它们带来的好处:方便、安全和高效,这是信息化带来的好处!人们激动不已!

此时,国家政府部门和其他行业也在思考自己如何与信息社会接轨,如何与国际信息和产业发展接轨,于是,政府部门和行业的信息化大潮开始涌起了!

2002年8月5日,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发布了“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了要在“三金”的基础上,建设我国的电子政务系统,明确提出了业务协同、资源整合的系统服务,推动我国的业务系统工程建设。由此,把“金字工程”的数量从原来的三个增加到十二个。当时,被称为“十二金”工程。

“十二金”工程是在国家建立信息网络基础设施(金桥)的基础上,在已经取得了信息化初步成效的“四金”(办公业务资源系统(金政)、对外经济贸易信息系统(金关)、金融监管和电子货币(金卡)和国家税务信息系统(金税)的经验积累和总结的促进下,进一步促进、启动和加快建设其他与国家信息化密切相关的信息系统综合网络系统工程。这些重大的信息化工程包括: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体系(金宏)、国家政府的财政管理信息系统(金财)、公安信息网络(金盾)、国家审计信息系统(金审)、国民社会保障信息系统(金保)、农业综合管理及信息服务系统(金农)、国家防汛指挥系统(金水)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系统(金质)等八个新业务系统工程建设。随着这些业务系统工程的建设,中国国家信息化建设全面展开。配合国家信息化工程,在整个“金字工程”中开展了构建标准化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使信息化的进程向纵深发展。

信息化巨大的浪潮席卷而来,各行各业都被卷入这个浪潮。信息化不仅仅在十二个领域内进展,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业务资源部门主动地加入了信息化建设的队伍。这样,国家信息化从“三金”扩展到“十二金”,再从“十二金”扩展到“十八金”。 “金”字工程的家族还在不断地扩大、不断地深化、不断地完善。各个工程之间也在不断地交互、融合和关联,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巨大的信息资源网络。

青年朋友们,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大家族中的各个成员吧!

(1)电子政务:“金政工程”

行政办公是政府部门的日常工作,这个工作涉及各种各样的文本、文件、文档、档案、材料、公文、公务、记录、刊物、书籍、报纸等等,也包含了记录和存储这些信息数据的载体和媒介。长期以来,一个公务员是用人工的方式处理这些数据和信息。当计算机应用于数据处理后,电子文档成为办公自动化中最重要的业务基础。曾几何时,无纸化办公的呼声和期望遍及了整个政务系统。以电子文档和文字处理为基础的电子政务的初始阶段把政务业务和管理业务的效率提高了若干倍,使人们初次尝到了电子政务的甜头。在这个时候,以王选先生领衔的激光汉字照排系统和激光汉字处理的广泛应用,以WPS为代表的汉字文档编辑系统和汉字编码库、字型库和汉字输入输出工具的产生,形成了新一代的办公自动化高潮。办公自动化OA(Office Automation)和管理信息系统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成为电子政务的先驱。

“无纸化办公”是办公自动化开始过程中最时髦的一个词汇,人们曾经希望电子文档和电子公文处理相结合,在办公自动化领域取代纸的世界。但随着电子政务和信息化的深入,人们对办公自动化的理解和对电子政务的理解更加成熟。人们也意识到,纸质文档和电子文档将在很长的时间内共存、互补。可见,政务体制和政务模式的改变也会对电子政务的模式、电子公文的处理流程,以及“无纸化”的范围、过程和实施起到促进作用。

读者朋友,在你的心里,无纸化体现着什么呢?什么是真正的“无纸”化呢?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传统的办公自动化的概念已经扩展到基于网络的多方“协同办公”和“政务服务”的范畴。政府各部门的业务网络(通常称为内网及专网)的建设是“金政”工程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面向社会服务(政务服务)的信息系统(通常称为门户网站)建设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这个时候,人们才真正认识到“金政工程”带来的实惠,才明白“金政工程”与人们的生活和国家的发展有什么样的关系,也才真正投入到全力支持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即“金政工程建设的工作中去”。

img16

图2-7 CNKI全国数据库交换服务中心及服务模式示意图

人们终于知道,协同办公是电子政务信息化进一步的目标,政务服务也是金政工程为民服务的最高宗旨。

(2)税务管家:“金税工程”

我们知道,国家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国家为人民办事也需要大量的资金,这些经费都来源于国家的金融库存,而其中,税收是国家和政府资金的最主要来源。

税费来源于各行各业,税费的类型五花八门,要当好这样一个大管家确实是不容易的。好在人们有了电脑来帮助人脑,国家的“金税工程”就是这税务“管家”的工具和平台。

让我们把记忆带回1994年。

为适应改革开放和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国家对工商税收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这次税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建立以增值税为主体的“流转税”制度。增值税从税制本身来看,更体现公平税负,也便于征收管理。但是,当新的税收制度出台以后,由于税务机关当时还比较缺乏对纳税人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监控的有效手段,一些不法分子就趁此机会利用伪造、倒卖、盗窃、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手段进行偷、逃、骗取国家税款的违法犯罪活动,有的还相当猖獗,严重干扰了国家的税收秩序和经济秩序。对此,国家除了进一步集中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强管理,开展打击伪造、倒卖、盗窃发票违法犯罪的专项斗争,坚决维护新税制的正常运行外,还决定引入现代化技术手段加强对增值税的监控管理。这就是“金税工程”当时的社会背景。

金税工程的启动开始于1994年,它的实施涉及全国的其他信息系统,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它分成了若干个阶段实施。1994年开始,首先是建立税务系统内部的信息系统平台,配置好基础网络设施,培训一批能够熟练使用税务管理和税务审计软件和系统的专业人才。第二阶段(2001年开始)主要针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监控,建立安全的税收和犯罪防御信息系统。“金税三期”将用4~5年的时间,建立一个基于统一规范的应用系统平台。这个平台将以前述的税收和税务系统为基础,依托计算机网络的跨区域连接,高度集中地处理信息。这个系统工程的功能将覆盖各级税务机关的税收业务、行政管理、决策支持、外部信息应用等所有职能,是一个功能齐全、协调高效、信息共享、监控严密、安全稳定、保障有力的中国电子税务管理信息系统。

同时,为了防止针对税务和纳税的犯罪,提高税务执法力度和执法效率,必须加强税务部门与其他部门,如工商、银行、外贸、海关、质监、公安、统计、商业零售等系统的信息共享,实现跨部门的网络互联,加快与金政工程配合,逐步完成实时业务处理、在线分析、存储备份、数据交换、安全监控和系统管理等功能,并进行功能整合、技术升级和业务与数据优化,进一步强化征管功能,扩大业务覆盖面,形成有效的、相互联系、制约和监控的机制。

支持金税工程的信息技术除了计算机和网络基础设施外,还有强有力的软件系统,这是金税系统的灵魂,它就是“中国税务信息管理系统”主体软件CTAIS。金税软件系统包括了四个子系统:增值税防伪税控开票子系统,防伪税控认证子系统,增值税稽核子系统和发票协查信息管理子系统。这些系统的目的和功能涉及税务系统的专有业务,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阅和访问金税系统的网站。

金税工程目前的信息业务还主要局限于发票,未来的系统功能将拓展到一般纳税人认定、发票发售、纳税评估等业务环节,形成一个业务覆盖全面、功能强大、监控有效、全国联网运行的税收信息管理系统。

金税、金税,为国收税,为国保税,为民服务,是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工程,是进入WTO后形成现代化经济社会的重要工程。

(3)运筹帷幄:“金宏工程”

进入信息社会,世界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际经济一体化对各国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加入WTO后,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进一步加快,新的形势对宏观经济管理活动的规范性、科学性、时效性、透明性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务院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中,已经明确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经济发展战略方针。要完成这个宏伟的目标,政府的工作作风、体制和方法也必须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和经济运行的需求。而当新的经济体制出现时,很多以前我们没有接触到的问题就出现了:政府管理没有遇到过的问题、企业运营没有遇到过的问题、人们生活没有遇到过的问题,种种新的问题摆在政府面前,我们必须认真对待、仔细研究。同时,也只有进一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才能适应新情况,驾驭新形势,才能抓住机遇,防范风险,迎接挑战。

我们面对的问题有短期的,有长期的,对它们分析研究和决策的基础都来源于信息,要从信息海洋中得到这些信息,把这些信息转化为国家的资源和国力,就必须建立一个能够为国家提供宏观决策信息的系统,这就是我国的“金宏工程”,即称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的重大系统工程。

金宏工程也与我国“金政工程”密切相关,是我国电子政务重点工程中的十二大业务系统之一。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有利于宏观管理部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增强管理与决策的协调性;有利于获取及时、准确、全面的宏观经济信息;有利于推进公共服务,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可见,这个金宏工程是针对国民经济的宏观决策服务系统,它的实施将逐步建立国家综合统计、产业经济、财税物价、投资资源、能源交通等国家资源和国力数据库,为国家高层决策提供信息服务。同时,也将建立国民经济和国家办公决策支持系统,提供宏观决策的科学依据。

高屋建瓴、高瞻远瞩正是金宏工程的目标效果!

(4)理财与管家:“金财工程”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的财政财务是至关重要的命脉。在信息时代和信息社会中,如何有效实施财政和财务管理就成为新时代必须解决的问题。

如何帮助国家进行财政管理,如何为老百姓提供理财和管家服务,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GFMIS)的建设就成为信息社会中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一个命脉工程,也是我国正在实施的电子政务战略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金财工程”。

金财工程的建设主要包括:预算管理系统、国库支付系统、非税收入系统等等。这个系统用计算机把中央到地方的各级财政部门历年的预算编报工作管理起来,使用专用软件编报预算、进行预算审核和定额标准测算,完成从预算项目的管理到预算批复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同时,采用统一研制开发的支付系统软件,进行账务记录、审核和支付。金财工程的建立有利于支撑政府职能的转变,促进政府行为的规范,提高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和决策水平,也有利于加强财政资金管理,有利于从源头上防止腐败。这就要求:开发核心财政业务的管理系统和经济预测系统;建设纵向连接各级财政部门,横向连接本级各预算单位、税务、国库、承担支付代理的商业银行的信息网络系统;大力开展信息资源建设,继续提高财政办公自动化水平,建设高标准的信息共享和办公管理系统。

金财工程最大的困难是数据的标准化体系问题,这是一项大型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整个“金财工程”的基础工程与核心工程。

(5)安全的保障:“金盾工程”

盾牌是一种安全防护的工具,也是一种战斗的武器,“金盾”则是国家和社会的坚实的安全屏障。

自美国“911”事件发生以来,世界又面临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的威胁,也面对来自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网络世界)的犯罪威胁。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新的犯罪形式也不断出现,在新的时代中要保证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就必须加强公共安全体系的建设,这是对国家和公民的最大的保护。

“金盾”工程实质上就是公安通信网络与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工程。它是利用现代化信息通信技术,增强公安机关快速反应、协同作战的能力;提高公安机关的工作效率和侦察破案水平,适应新形势下社会治安的动态管理。

这个信息系统的建立,首先需要建立足够可靠、快速和安全的基础通信设施,主要包括有线通信、移动和无线通信和卫星通信等。网络平台建设主要包括电话专网、计算机专网、电视会议系统。同时,建立全国犯罪信息中心(CCIC),并以该中心为核心,以各项公安业务应用为基础,实现信息共享和信息的综合利用,为各项公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

随着网络信息化的扩展,全国犯罪信息中心已经扩展为“全国公安快速查询综合信息系统”,结合各个城市的公安综合信息系统,形成一个覆盖全国的信息网络,并将各项公安业务应用系统连接起来,逐步实现多媒体通信。在这个工程中还包括了各类公安业务系统,如:治安管理、刑事案件、出入境管理、监管人员管理、交通管理、禁毒工作与办公管理等信息系统。通过城市公安信息中心,以城市三级综合通信网为基础,建立与公安业务紧密结合的网络化综合信息系统和相互关联的业务信息数据库,实现信息的综合采集、管理和利用,实现对实战部门全面、快速、准确的信息支持,提高公安机关的工作效率、管理水平和科学决策能力。

金盾工程的建设,将完善维护稳定、打击犯罪、服务群众和行政管理等方面急需的应用系统,加快建设和完善共享性强、覆盖面广、使用频率高的公安信息资源库。

有了金盾的保护,和谐社会的发展就有了更加坚强的后盾!

(6)社会与生活保障:“金保工程”

随着社会的进步,每一个公民都享受到政府和社会提供的社会福利。中国传统家庭中的“养儿防老、存钱防老”等观念,也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而改变。为每一个公民提供社会保险,也是一个国家进入现代化社会的特征。

目前,中国社会保险个人账户初步建立,个人养老金也开始社会化发放,对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也进入社会化进程。随着社会保险业务管理的信息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急剧膨胀,社会保险基金量也相应急剧增长,传统的手工方式管理和早期基于小规模的计算机管理(MIS)系统等已不能满足日常管理工作的需要,而且,新的经济体制和市场导向就业机制逐步建立,我国劳动者的流动日益频繁,异地定居日益增多。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障人们的生活,为了掌握国家劳动资源信息,建设全国统一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工程就成为必然。

“金保工程”也就成为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的代名词。

金保工程建设的主体,首先是社会保障卡网络体系。这个与“金卡”密切相关的社会保障卡分为个人卡和单位卡。这个卡把劳资双方、个人和单位双方密切联系在一起。在这个以计算机网络互联环境为支撑的信息系统中,中心城市的劳动资源数据库作为这个系统的上层信息交换平台,而单位和个人持有的社会保障IC卡作为系统的底层信息交换平台。

金保工程也是政府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金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用“一二三四”对它的建设实施加以了概括,即一个工程,二大系统,三层结构,四大功能。也就是说,国家信息化在社保领域的推进,是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统一、高效、简便、实用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这个系统包括了社会保险和劳动力市场两大主要系统,系统的框架由市、省、中央三层数据分布和网络管理结构组成,并且具备业务经办、公共服务、基金监管、决策支持四大功能。

(7)农业的革命:“金农工程”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现代社会中,传统农业资源需要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农业生产的信息要能够更及时、更详尽地掌握。而且,要把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过渡,提高农业生产率,提高农村生活水平,农业的信息化就必不可少。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三农问题)是一个既关系经济繁荣,也关系国家稳定的大问题,是一个必须给予高度重视的社会问题和战略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我国国民经济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在国家信息化的进程中,农村的信息化是成败的关键。如果忽视了农村信息化,势必加剧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也使城乡信息化的鸿沟越来越大。因此,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必须与国家的信息化、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同步。同时,农业综合管理和服务系统建成后,还将成为面向农业、农村和广大农民的服务窗口,向各级农业管理部门、生产单位及农民提供有关的信息。

1994年,国家开始了“金农工程”的建设,这个工程是要建立一个国家“农业综合管理及信息服务系统”,它的目标是建立全国以主要县城为信息源的农业基本情况数据库,数据库里要存放哪些信息呢?我们知道,凡是与农业有关的数据和信息都应当存放在里面,例如:农业生产的信息、农产品的信息、农业产品市场的信息、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业技术的信息都毫无例外地进入这个庞大的数据库,它形成了一个国家的宏观调控资源信息库。有了这些信息,我们就可以为农业灾情的监测、灾害的预防、市场的商情、农产品的需求、农业资源的调配等等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

除了建立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以外,金农工程还有一项宏大的革命性的任务,就是要增强农民和农村工作人员的信息意识、信息知识和信息利用能力,只有从事农业工作的人“信息化”了,农业的现代化才能真正实现,农村的生活面貌也才能真正改善,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才会进一步增强。

首先,要让农民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对他们脱贫致富的帮助,并通过各种信息传播媒介和手段,让他们掌握农业技术、科学种田、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的信息。把传统的地域性农业思维转换到大区域、甚至国际环境下的农业生产意识。各级农业主管部门,也在现有业务系统和网络环境的基础上,利用先进适用的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并运行支持宏观决策、生产经营、产品交流等各类应用系统,并由此组成多元化的信息应用体系,建立相关的大型农业资源数据库群。同时,加大对农业电子信息基础结构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逐步依托国家主干信息网、电信业务网、广播电视网、计算机信息网等各类信息传送媒介,把信息送达每一个农村村落和农民家庭。形成并满足农业宏观调控、微观导向和农村社会化服务。做到农业资源、农村发展、农民信息等资源随时可知、随时了解、随时发布、随时处理等。

随着金农工程的近一步深化,培养一批既懂农业又懂经济,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农业信息人才,造就一支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和信息技术应用的服务队伍则是中国在信息社会下的战略目标。人的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基础,信息世界与人类的关系就在于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人类,生活在一个由信息技术支撑的社会中,享受由信息技术带来的巨大利益,其本身也在不断推动信息技术的发展,把社会的进步不断推向前进。

在中国这个农业社会基础庞大的国家中,农业信息化的前景也就是中国信息化社会最终要完成的任务。

只有农业信息化了,只有农村信息化了,也只有农民进入信息化了,国家的信息化才能最终达到目的。

(8)水利的命脉:“金水工程”

地球是个蓝色的星球,它的三分之二是充满水的海洋。

地球也是个缺水的星球,人类生存需要的水正在流失!

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人类世世代代都在为水的问题思考、开拓和控制,靠天吃饭在有的地区仍然是决定农业收成的主要问题。进入21世纪,虽然人们在科学技术上突飞猛进,在工业生产上成就斐然,人们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但是,水的问题仍然是当今世界人类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是对人类最大的生存威胁。因为水的资源已经成为日益紧缺的资源,水的资源在逐年减少,甚至被人为地破坏。在我国,很多城市已经被列为水资源缺乏的城市,不少地区也已经被列为缺水或干旱地区。水是宝贵的,水从何而来?人们如何管理水的资源?

地球的海洋充满了水,但它是咸水,人类不能直接饮用。人类需要淡水,在整个世界上,淡水资源也正在受到威胁。这些威胁既有来自自然的,也有来自我们人类自身的。众所周知,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环境污染三大水问题已经严重制约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城市水的消耗、工业用水、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发、饮用水资源的污染也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要解决好新世纪水的问题,就必须调整治水思路,转变治水方针,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在这个历史转变过程中,要把水利信息化放在优先的位置。

水的问题摆在世界和人类面前,给人类和社会提出了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我们如何有效地利用水资源?如何管理好水资源?如何预防水资源的缺失?

国家信息化工程中有一项是针对“水”的信息化。人们会问:水能够信息化吗?

这里,“水”的信息化实际上是“水利”的信息化,是关于水的资源利用的信息化。也就是说,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水利信息资源,包括水利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和处理,全面提升水利事业活动的效率和效能。这场针对“水”的信息化从1995年就已经开始了,到了2001年,国家水利信息化建设工程正式被冠以“金水工程”,以此和国务院其他的信息化工程均以“金”字头命名的序列相符。

“金水工程”也称为“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第一期计划用五年左右时间,搭建一个先进、实用、高效、可靠并且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这个系统将覆盖我国七大江河重点防洪地区和易旱地区,能够为各级防汛抗旱部门及时、准确地提供各类防汛抗旱信息。而且,这个系统也能较准确地做出降雨、洪水和旱情的预测报告,为防洪抗旱调度决策和指挥抢险救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

金水工程首期实施的重点包括防洪和抗旱工程,建立了覆盖7个流域机构、24个重点防洪省(市)及几百个地级水情分中心、雨情分中心和报汛站,并与大型水利工程单位、大型水库、蓄滞洪区等单位建立了密切联系。初步实现了从水情雨情信息的采集、传输、接收、处理、监视到联机洪水预报,在国家防汛抗旱工作中逐步发挥了作用。

同时,信息技术的利用加快了“国家水文基础数据库”和一些其他专业数据库的建立,也使水文、水利部门办公自动化水平和信息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基于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环境的远程文件传输、公文管理和档案管理都已经逐步实施,“全国实时水情传输计算机广域网”也已经连接到全国重点防洪省市和流域机构的水文部门,在近年的防汛抗旱工作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这些水利水文信息系统通过互联网络,向社会提供了大量水利信息资料和水利信息服务。

金水工程还涉及与水有关的其他领域和系统。如:气象预报、人工降雨、天气雷达探测、地下水监测等,洪水和旱情的预测等相关的信息系统也建立了起来。

“水”通过信息技术变活了,水的资源真的被管起来了,与水相关的所有资源也开始被激活了、被共享起来了!

让水、让雨雪、让霜雾、让一切水的资源为世界的未来和人们的未来更好地服务!

(9)防伪打假检疫:“金质工程”

自古以来,假与真就是一对孪生兄弟,“李逵与李鬼”的故事在民间代代相传。而“假作真来真亦假”的故事更是给予了人们很多、很深的警示。

进入21世纪,随着商品交流领域的扩大,商品交换方式的多样化,人类社会中的几个重要问题又冒了出来。一个是假冒商品,一个是伪劣商品,真真假假、肉眼难辨。假冒伪劣产品极大地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影响了老百姓的生活,谁来解决这些问题?

还有另一个问题也呈现出来。当国门打开后,在经济国际化的大趋势下,贸易的交流已经呈现大跨度的大区域交流,然而,人们没有意识到,在这种交流过程中,一个危险的隐患正在出现,这就是有害物种的入侵。有害物种既包括植物,也包括动物,还包括微生物等。如果这些有害物种入侵到没有其天敌的地域,它们就会无控制地繁殖,并阻止其他生物的生存,甚至使原驻生物灭绝。那么,谁来解决这些问题?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这句话每个人都耳熟能详。质量体系是每一个企业都必须建立的产品保障体系,这个体系的实施保证了上市产品的质量,也体现了产品对社会的责任。但谁来认证这种质量呢?

在各个国家的政府中,都设立了专门的质量监督机构来解决这些问题,承担这样的职责和任务。在中国,已经将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原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合并,组建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这个机构的主要职能就是主管全国质量、计量、出入境商品检验、出入境卫生检疫、出入境动植物检疫和认证认可、标准化等工作。

随着国家电子政务建设(金政工程)开始实施,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建立一个覆盖全国的信息网络,把商品(产品)质量的监督、检验、检疫、执法的工作和管理统一起来,这个工程被称为“金质工程”,也就是“质量监督检验检疫信息化工程”。

金质工程的建设将充分发挥质检工作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技术基础作用,促进各级质检机关向管理服务型转变,提高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执法的透明度,形成全国统一的质检大网络,促进质检系统执法的电子化、信息化,为生产企业和外经贸企业带来更大的方便与效益。同时,可以加大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力度,更迅速有效地获得检疫信息,更有效地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且,有助于充分发挥质检工作服务经济、促进发展、严格把关、保国安民的职能;有助于充分实施“以质取胜”战略,提高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全面提高我国产业、企业和产品在国内外两个市场的竞争力;有助于充分发挥质检工作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中,深入开展打假整治,引导企业自律,加强政府监管的重要作用;有助于充分发挥质检工作在严把国门、维护国家利益,既利用技术壁垒限制过量进口,又打破国外不合理技术壁垒,促进扩大出口的主力军作用;有助于充分发挥从源头抓质量,建立健全认证、认可、标准、计量检测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

这个工程首先也是建立一个信息平台,并依托国家电子政务系统和网络,形成标准统一、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质检信息化系统。同时,建立质检业务计算机管理系统、质检业务数据库群,提高信息资源共享程度,建设质检信息化标准体系,并开展全方位的信息化培训。

而且,与“金政工程”的其他系统密切配合,可以完成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市场监管、安全监控、电子通关、风险预警、质量安全、电子监控等职能,提高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改进政府行政管理模式,提高质检工作效率,促进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保护民族产业的发展,推动政务公开,为公众提供广泛的信息咨询服务。

质量监督检验检疫信息化工程正在迅速发展,一路绿灯,高歌猛进!

(10)监督体系:“金审工程”

“审计”这个词对很多读者可能还是陌生的,什么是审计?审计什么?对谁审计?谁来审计?

简单地说,最初的“审计”就是“查账”。

审计的基本职能是通过对财务和经济账簿的检查,来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效益。不过,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查账为主要手段的审计职业遇到了来自计算机技术的挑战。在这个时候,金融、财政、海关、税务等部门,民航、铁道、电力、石化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开始广泛地运用计算机、数据库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国家机关和各个企事业单位的会计的电算化也趋向普及。

会计信息电子化是财务会计领域的革命,但电子信息化的数据容易被篡改和仿制,也就是出现了会计领域的计算机犯罪:造假、伪造、篡改和仿制,甚至出现了具有“作弊功能”的财会软件。这些情况的出现标志着传统的财务和会计领域中的审计对象已经电子化和信息化,客观上要求审计机关的作业方式也必须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也必须要运用计算机技术,全面检查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发挥审计监督的应有作用。所以,自1998年,国家就提出了开展审计信息化的建设的意见,并开始启动金审工程。

“金审工程”就是国家审计信息化系统建设项目的简称,也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金政工程)确定的十二个重点业务系统之一。

与其他金政工程项目一样,金审工程自2002年以来,首先要建设的仍然是审计信息网络和审计应用系统,建立相关的审计单位资料库、审计专家经验库和审计文献资料库三大数据库。其次,让金审工程与其他信息工程项目和系统联网,如对金财工程(财政)、金关工程(海关)、金税工程(税务)等领域开展了联网审计。

审计信息化是审计领域的一场革命,金审工程的建设使审计手段发生了重大的变革。首先是审计工作的转变:从单一的事后审计变为事后审计与事中审计相结合;从单一的静态审计变为静态审计与动态审计相结合;从单一的现场审计变为现场审计与远程审计相结合。其次,它推动了审计方法的改变,原来,由于账目复杂繁多,对被审计的账目逐笔审计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但在审计信息化情况下将轻而易举。而且,它还将推动广大审计人员思维方式的转变,增强审计人员的全局意识和宏观意识,从而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

金审工程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将是对财政、银行、税务、海关等部门和重点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系统及相关电子数据进行密切跟踪,对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实施有效监督,要建立起一个适应信息化的崭新审计模式:“预算跟踪+联网核查”。通过工程实施,逐步增强审计机关在计算机环境下查错纠弊、规范管理、揭露腐败、打击犯罪的能力。维护经济秩序,促进廉洁高效政府的建设,更好地履行审计法定监督职责。同时,依托政府公共网络,连通全国审计机关和重点被审计单位的高效实用的审计专用网,开发一批满足审计业务需求并在应用中不断完善的应用软件,建立为审计业务和决策、为政府和社会公众提供有效信息的数据库群,培养一支胜任审计信息化工作的新型审计人才队伍。

金审工程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保护神,也是铁面无私的执法者。

(11)诚信社会:“金信工程”

随着人类社会正在走向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中国也正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知识技术创新型社会过渡。在这样的时代里,社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其品德,尤其是“诚”、“信”方面的要求越来越严。

“诚”与“信”都是古老的伦理道德。诚,就是真实不欺,尤其不自欺,反映了个人内在的品质。信,则是真心实意地遵守诺言,尤其是不欺人,它反映了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和行为。从两者关系来看,“诚”是“信”的心理品格基础,“信”是“诚”的必然行为结果。作为一种道德规范,诚信文化就是指真实无欺、遵守承诺和契约的品格。

诚信为本也是商务领域自古遵循的道德规范!

随着中国电子政务的不断推进,随着“金政工程”的不断深入,工商系统的信息化也被列入了议事日程。2003年以前,全国工商系统已经开始了在行业领域内的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并称它为“红盾工程”,随着国家信息化工程逐步扩大和逐步深入,这个已经实施的“红盾工程”被改名为“金信工程”,成为原“十二金工程”以外的一个重要工程,当时被人们合称为“十三金”工程。不论叫法如何,“金信工程”已经与“十二金”工程并驾齐驱,且发展势头迅速。从2004年开始,各地区各行业的信用体系建设都已经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

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关系到社会体系和社会中各种关系之间的稳定性,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的基础。“金信工程”的目标是建立一种信息系统支持下的社会信用体系。这种社会信用体系将分为政府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三个大体系。通过信息系统的建设,将建立各类诚信档案,推进工商业务系统和信用查询系统,完善投诉申诉系统,实现远程网上核名和联网查询,并建立企业信用信息库,这项工程是我国企业监管机制的重大创新。通过这个全国“信用系统平台”,可以进行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基础信息和信用信息的数据查询、信用评估和信用管理,也可以通过这个系统,建立诚信守法鼓励和违法失信惩戒制度,形成良好的社会诚信制度和诚信道德。

信用系统的建立是现代社会中重要的一项维系社会稳定的措施,也是国家电子商务能否正常和持久开展的保证。诚信也是市场经济活动中最基本的规则之一,是人们立身处世的根本要求。诚者:“人之道也。”信者:“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诚信文化”将成为一个国家发展的灵魂!

(12)教育为本:“金智工程”

教育是一个国家强国之本,教育被称为“百年大计”、“千年大计”。进入信息社会,教育承担了更重要的人的基础建设任务。我国的教育事业也正在逐步地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也将最终过渡到普及教育。教育的体系也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以信息化为基础的学校教育和培训教育已经逐步建立和完善。高等学校的任务,也已经从早期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扩展到了社会服务。

纵观世界上的高等学校,它所承担的社会服务,除了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各类人才外,也引领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知识的转化,对社会进步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知识已经成为全人类的财富,伴随与知识相关的科学技术也就成为全人类共享的信息。

信息需要交流,知识需要开拓,人才培养需要规划,建立这样一个百年千年的计划,需要建立广泛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要求广大的人员参与其中。

我们知道,http://www.×××.edu这类网络域名在国际教育界已经是随处可见了,而CERnet这个词在教育领域也已经是毫不陌生了。它是一个现代化网络工程的缩写,即:“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英文名称为:China Education and Research Network。

自1994年12月开始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在当初是一个示范网络工程。由教育部主持,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10所高校承担建设任务,包括全国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三级网络层次结构,网络中心设在清华大学。这个在教育界和科学界令人瞩目的工程很快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得到了广大科技教育人士的普遍参与和建设。后来,这个工程也进入“金字”系列,被称为“金智工程”。它的主体就是这个与教育科研有关的网络工程CERnet,而它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世界范围内的资源共享、科学计算、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是一个全国性的学术计算机互联网络,是全国最大的公益性互联网络,也是全国最大的公众互联网之一。这个网络完全由我国技术人员独立自主设计、建设和管理,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我国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CERnet的基础上,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部分中小学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校园内部计算机网络,这些网络被称为“校园网”。校园网的目的除了使广大师生可以通过上网的方式了解计算机网络,在网络上查询和搜索相关的教学资料,利用电子邮件进行相互的数据传送和信息交流外,对于学校来说,可以实现图书馆等资源的共享,可以促进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可以进行网上合作研究。此外,在中小学中实施的“校校通”计划,也促使中小学之间的网络互联,促进了教育体制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校园网的建立也大大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了教育体制、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

借助教育科研网络提供的基础环境,还扩大了教学的手段和范围,在此基础上,远程教育开始形成,网络学院(学校)开始建立。远程教育从原来的电视教学、录像教学扩展到了联机和脱机类型的网络教学,办学规模扩大,优势教学资源得以共享。例如:优秀教师通过远程教学异地同时授课,医学院校通过网络进行远程手术和诊治教学,拥有优势资源(如仪器设备等)的学校通过远程教学与缺乏相应设备的学校共享教学资源等等。

金智工程的建立还将进一步地促进我国高校科研实力的提高。国际科学技术、教育培训、文化历史等领域的交流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交流领域、交流范围、交流手段等都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和发展。

当信息世界中下一代国际互联网(被称为Internet 2)出现不久,中国就已经以CERnet为基础,在国内开展了下一代互联网的研究,并且已经实现了与国际下一代互联网的互联。

金智工程是全国科研教育计算机网和人才工程,除了建立覆盖全国各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中国教育科研网络外,还需要建立大型科技文献库、科学数据库、教育科研管理数据库、计算机辅助教学数据库等等,最终实现全国的科研教育信息的交换和共享,使我国教育信息化达到现代化水平。

我们期待着金智工程的全面建成!期待着中国的教育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13)医疗健康:“金卫工程”

健康是21世纪人们特别重视的一件事情,也是当人们生活质量提高以后必然会遇到和考虑的问题。中国也不例外。

公民的健康是衡量一个国家强盛和经济优势的标准,如何保障其公民的健康也是国家政府的使命。随着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信息化蓬勃开展,一项引人注目的全国性信息化工程“金卫工程”又在全国人民的目光注视下开始了。

金卫工程是将信息科学、计算机和通信等技术集成于医疗卫生领域,通过对卫生、医疗、保健、医教等相关信息的汇集、集成、共享和处理,最大限度地优化医疗保健服务,建立医疗卫生信息网络MIN(Medical Information Network),并在这个网络的基础之上,建立覆盖全国性的远程医疗信息传输系统,实现医疗机构的计算机网络化,加速医院管理及医疗卫生事业现代化建设进程。这项工程也是我国医疗卫生系统的重要基础建设,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造福于国家和全国人民健康的综合性、跨世纪工程。

医疗机构间的计算机网络化是各个医疗机构之间的一条“平坦”、“宽阔”、快速的信息高速公路。通过这条高速通道,可以开展远程会诊、远程医学教学、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医学情报资料查询和医疗影像资料信息化等许许多多的业务,完成常规医疗体系下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解决因为各个地域之间、城市和农村之间医疗资源不平衡和医疗技术不发达的局面。这是金卫工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如果把医疗看成“后发治人”和“对症下药”的被动方式,那么,卫生保健则是“未雨绸缪”、“防患未然”的先期之计。让国民自发地进入卫生保障和健康保健的行动,金卫工程的网络化就把每一个人都“网”到这张“保护网”中了。

与前述的“金卡工程”类似,金卫工程同样有一张卡,叫做“金卫卡(Golden Health Card)”。这个带有智能的卡,是一张能够随身携带的、可长久保存个人医疗保健信息资料的激光卡。它可以安全、有效地保存一个人的体检资料、急救信息、医疗病历和医学影像等。同时,还可以用于医疗费用结算和医疗保险支付等。

在未来,一个金卫卡的持卡人无论是在本地还是在异地,无论是进行普通就诊还是遇到突发事件,医生和相关救援人员就能方便地通过手持读卡器、无线传输设备、移动终端和网络终端等立即获取持卡人有价值的病历档案信息、个人健康记录和特殊急救信息,从而为其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这时,这个卡就成了持卡人的“救命卡”,这些功能也是“金卫工程”的未来服务计划,人人都将从中获益!

金卫工程的建立还会促使与卫生、医疗等相关的各个行业的配套发展,形成现代社会和信息时代的新型医疗卫生体系,将医疗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医院、医学院校、科研单位、药品生产、医疗器具与设备销售等信息通过网络互联,形成全国庞大的医疗卫生信息网。并同时对那些非法药品、假冒药品和虚假医疗信息进行揭露,向全社会普及和推广医疗卫生保健知识、常识和技术。

金卫进入了这个“金”字大家庭,与金桥、金卡等一道,实现国家的全面的社会信息化。

这个日子相信不会远了!

(14)旅游休闲:“金旅工程”

自古以来,游山、玩水、远游、探险、寻秘者从未间断,进入现代社会,旅游更成为现代生活中一项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

旅游既是旅行也是游览,但旅游的概念不仅仅是走马观花、看山游水,旅游涉及的是一个庞大的生态社会,一个广泛的交流与活动的市场。涉及旅游的部门很多:旅行社、宾馆饭店、交通运输、接待导游、保鲜包装、安全救护、医疗卫生等等。可见,又是一个涉及各个政府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各方面信息的了解、沟通和传递需要及时和准确,在发生突发事件和旅游信息发生临时变更的时候,要能够迅速处置、采取措施并及时通知到所有相关的人。可见,旅游领域的信息化既需要政府对旅游行业进行电子化的管理,最大限度地整合国内外旅游信息资源,建立旅游信息网络系统,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获取和处理信息,还要通过网络与其他旅游业相关的部门共享这些信息,向全社会发布相关的旅游信息,让人们都了解和知道。此外,金旅工程还要利用网络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不断发展旅游事业,建立基于旅游的电子商务,开拓旅游市场,向国际发展,与国际旅游市场接轨。

旅游业信息为先,是信息需求最为急迫和重要的领域之一。旅游资源中的信息,如:人源、景点、交通、住宿、餐饮、服务、气象、灾害、安全、保险、文化等等都是最重要的、缺一不可的信息,及时得到这些信息是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同时,旅游电子商务、国际旅游交流、旅游服务在未来更是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金旅工程”是国家信息网络系统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部门参与国家旅游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石。它是覆盖全国旅游部门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它将为提高旅游行业整体管理水平、运行效率、改进业务流程、重组行业资源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金旅工程”可概括为“三网一库”,即内部办公网、管理业务网、公众商务网和公用数据库。内部办公网将国家旅游局与国务院办公网相连,为国家旅游局提供一个与国务院办公网和各部门进行安全保密和内部文件交换网络,实现内部办公自动化。业务管理网则着力建立一个旅游系统内部信息上传下达的渠道和功能完善的业务管理平台,实现各项业务处理的自动化。公众商务网主要建立一个可供各旅游企业进行供求信息交换、电子商务运作的中国旅游电子商厦,向旅游企业提供整套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旅游企业在内可从事网上同业交易,为全球互联网用户提供旅游产品在线订购等电子商务活动,“公用数据库”则是以上三网的公用数据库。

旅游业的生产和消费特点决定了旅游业最能够体现电子信息网络的优越性,是最适合开展电子商务的产业之一。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外旅游企业也进入我国,成熟的电子商务运用和旅游经营的优势就是靠良好的信息和优越的电子商务网络实施的,是我国旅游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

“历山川而涤身心,游列国而通经络”。金旅工程,是信息世界与人类之间和谐相处的一项活动,开创了人类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新的时代!

(15)电子贸易:“金贸工程”

当国家“金桥”、“金关”、“金卡”和“金税”等工程启动后,电子商务的热潮在中国蜂拥而起,在电子商务的各个环节,以往的体制和思想认识上存在的问题都一一暴露出来,对电子商务的理解也产生了一定的分歧。

有人认为电子商务的核心是“电子”,即计算机支持下的网络环境;有人认为电子商务的核心是“商务”,是在网络环境支持下的商品交易活动。我们同意后一种说法。

看看我们现实环境下的百货公司、商务大厦和贸易集市,这些大楼、商铺、广告和招牌无疑是招揽生意、汇集商品和归类销售的物质环境,是商品销售的载体。而进入这个环境的人们实施的交易的活动,才是商品流动的最后目的。也就是说,建立各种商品销售、推广宣传的目的是为了商品的流通,是为了把商品卖出去,如果商品卖不出去,没有人在上述的场所发生商品交易活动,所有的物质环境起不到作用,商务的概念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实际上,电子商务也具有如此的相似性。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都为商品的交易提供了一个更为广泛的物质环境,例如:电子收款机(POS)、电子取款机(ATM)、电子刷卡机、电子商标、电子标签、电子广告等等,还有借助网络互联而形成的一类购物环境,例如:网络商务站点、虚拟商场、网络商店、电子购物站等等,以及支持远程购物、视频验货、送货上门、电子付款等手段。然而,人们仍然认为,只有借助这样的环境实施的商务活动才是每一个人关心的问题。也就是说,如果以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的商务网站,哪怕每天访问的人数成千上万,而没有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过一次交易,那么商务活动没有实施,真正的电子商务也没有进行。

为了解决商品流通领域在信息社会环境下日益突出的问题,促进商务领域电子化和信息化建设,我国在1998年10月正式启动了“金贸工程”,标志着中国的电子贸易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如果从专业的角度来看,电子商务这个词实际上包含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电子购物(Electronic Payment),它主要依赖各个商业网点的电子收款机、客户购物卡、现金卡以及联网销售系统进行商品费用支付。进一步则是电子交易(Electronic Commerce),它已经把电子商务的概念大大扩展了,这种通过电子媒介方式和网络载体进行的商务活动,分别把政府采购、企业产品、个人消费、费用支付、金融结算等汇集到一个覆盖面甚宽的领域内。第三个层次,电子商务(Electronic Business)则建立了现代社会和信息世界里的商品流通体系,这个体系除了电子交易中涉及的各方以外,还涉及产品生产企业的内部活动和金融计划,也涉及现代社会中整个物流体系的建立,金融、期货与保险等相关领域的商务活动。这个商务活动的范围可以覆盖到全世界,以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商务模式、不同的金融体系和结算方式进行。可见,到了这种情况,才真正是信息社会中的电子商务的目标。

建立以国际互联网(Internet)与企业内联网(Intranet)为基础的电子商务体系,也称其为电子贸易(Electronic Trade),它是21世纪商品交易的重要形态。电子贸易的广泛应用,不仅是商品流通领域一场新技术革命,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改变着传统流通体制和流通方式,引发了流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的电子贸易应用体系、政策法规、贸易规范必须与国际标准接轨。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我国的企业利用电子贸易网络进入全国和全球的大市场,这是国家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决策。

信息技术已经在电子商务领域内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地出现新的问题,例如安全问题则是其中最为人们关心的。由于电子商务的交易平台是网络,因此,围绕网络这个载体的所有信息技术都必须考虑安全问题。例如:网上电子银行、网络交易税收、网络合同签署、电子签名与电子印章、客户信誉与资质认证、网络文件等。

为保证建设一个系统安全、交易灵活、秩序规范、人机界面友好的电子贸易运行系统,需要不断完善全国性的信息高速公路的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做好通信质量、通信带宽、通信范围、通信价格等方面的基础保障。还需要建立中国自己的计算机软、硬件基础应用平台,设计、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子贸易应用系统,优选系统运行的软、硬件。同时,通过网络平台的商业信息发布、交易、交割,商业银行和客户、中介之间的电子结算等功能,引导、帮助企业运用全新的观念和方式进行运作,给每一个企业提供一个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平等贸易竞争的环境。

面对电子商务和电子贸易的绚丽前景,为它锦上添花,加色增彩吧。

(16)企业现代化:“金企工程”

20世纪90年代,随着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继进入工业界,传统企业的改造过程就已经开始了。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随着现代化工业管理体系进入企业,引发了企业对自己的运作模式、生产模式、管理模式、产品模式等的重新思考。曾几何时,企业的自动化改造和现代化管理一直在持续地进行,也不断取得了相应的成果。例如:企业的技术模式也从早期的管理信息系统(MIS)阶段进展到企业集成管理系统(CIMS)阶段,然后,又再进展到了企业资源计划(ERP)阶段。企业的信息化就这样应运而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也逐步发展和成熟。企业、企业家和企业员工都被卷进了这个信息化大潮,都在思索着同一个问题,什么是企业的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的基础之一就是“金企工程”。

金企工程的首要目标是建立全国的企业生产和流通信息系统,统一指标体系,建立分级分层的企业数据库和产品数据库,建立宏观调控信息系统,并与各个大中型企业的信息网络互联,为企业进入市场、调整结构、技术改造、市场供求、产品流通等提供信息服务。

但企业信息化的内容则远远不止这些,什么是企业的信息化?企业信息化要做些什么?

开始,人们往往把信息化的内容局限在建立计算机网络支持下的企业信息系统,目光还只盯着技术设备和投资回报,然而,这种思路至少表明一个企业还没有完全读懂信息化的内涵,因而,“金企工程”的实施很可能就会事倍功半。

众所周知,企业是要生产的,产品和利润是企业的根本。这个过程必须通过信息化过程得以增强、发展和拓宽,才真正体现金企工程的优势。手段是为了促进目标的实施,过程是保证目标的实施。可见,电子商务的重点是在商务,自动化办公的重点是在办公,信息化支持的企业的重点仍然在企业的运作。而运作需要人,人就是企业信息化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信息化不只是一种观念或技术手段,它还是企业家和企业管理者们的一种智慧,一种对信息的高度敏感,一种创造性地驾驭信息系统的能力。也就是说,在金企工程的实施和企业信息化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不仅是信息化手段本身,更重要的是使用和驾驭这种手段的智慧的高低,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开拓和创造企业产品和市场的能力。

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不少企业建立了自己的门户网站,并通过这个网站宣传企业的形象、产品、技术和市场。利用信息技术与市场和客户建立密切的关系,提供技术服务和售后服务。但是,必须注意,如果信息化手段用得不好,也可能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我们知道:当今世界市场营销学泰斗菲利普·科特勒教授曾经举例说:“企业服务的热线如果用电话录音取代接电话的人,虽然可以节约费用,但沮丧的客户却可能会因此转向你的竞争对手。当你失去一个客户的时候,你失去的不仅是一次交易,而是那位客户的终生客户价值”。

管理和驾驭信息系统的能力是通过人体现的,因此,在金企工程实施中,制胜的关键是人,是人的智慧。即便企业的信息系统已经建立,现代化的生产流程业已就绪,但如果让观念老化,思维刻板的“老板”或“老总”来“管理”,同样会使信息基础设施成为摆设,使企业信息化失败。

企业信息化的过程并不是将计算机设备从一个地方移植到另一个地方,也不是将一个企业信息化的成功经验照葫芦画瓢式地全部照抄、照搬到另一个企业,而是对金企工程内涵的深刻理解,即对企业信息化的内涵的深刻理解,对信息技术的深刻理解、应用、改造和创新。这个过程就是运用商业智慧的过程。例如: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创造新的商业模式,戴尔公司创造了网络直销,耐克公司创造了OEM生产外包,沃尔玛集团创造了全球连锁加盟等。企业信息化中的“首席信息官CIO(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则是金企工程建设中的重要角色。CIO们不仅要精通IT业务,更要增加自己的商业智慧,不能只扮演一个计算机中心、网络中心或者信息中心主任的角色。

金企工程是我国未来现代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是培养现代化管理人才、操作人才和生产人才的练兵场。企业信息化是我国生产领域的革命,是未来国力的深刻展现!

我们也期盼着那一天的到来!

“金”字工程的实施已经过了十余个年头,通过计算机、网络、通信、电子工程各个领域的共同努力,使我们身处的社会朝着信息社会的纵深一日千里。伴随着各个工程的推进,重点数字化工程项目在各个城市、地区分别开展,它们拓展了“金”字工程的范围,与自身的环境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同时,“金”字工程之间也在相互连通,相互资源共享。

我们已经看到,在我们的周围,教育信息化、政务信息化、生活信息化、旅游信息化、公安信息化、气象信息化、银行信息化和农村信息化已经初见成效。信息化把“金”字工程的宏伟蓝图和美好希望一次又一次地带给了人们,倾力打造全社会的数字化生活,用信息助建我们的和谐社会。

更多的“金”字工程正在建设、成长、发展和完善。

中国正在驶上信息高速公路!

中国正在走入信息社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