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课件的制作步骤

课件的制作步骤

时间:2023-10-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不同的课件开发人员对开发的理解程度、文化背景,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所存在的差异,导致了各种不同的CAI课件开发模型的出现。一般说来,CAI课件开发包括以下几个阶段:确定主题、环境分析、教学设计、系统设计、脚本设计、素材准备、合成制作、调试运行、评价与修改。从脚本所描述的内容来看,CAI课件的脚本可分为文字脚本和制作脚本两种。

七、CAI课件的制作步骤

一个高质量课件的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开发小组中全体人员的通力合作,因此需要对开发过程的各个步骤和任务作出具体的规定以作为行动的指南。由于不同的课件开发人员对开发的理解程度、文化背景,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所存在的差异,导致了各种不同的CAI课件开发模型的出现。一般说来,CAI课件开发包括以下几个阶段:确定主题、环境分析、教学设计、系统设计、脚本设计、素材准备、合成制作、调试运行、评价与修改。如图3-2所示。

img10

图3-2 课件开发步骤图

1.确定主题

多媒体课件的选题应围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对于那些传统教学难以奏效的教学内容,可以通过计算机动画模拟或局部放大、过程演示等手段予以解决,能起到极好的效果。其次,多媒体课件具有运行速度快、信息存储量大的特点,在大量练习中也可采用多媒体课件来学习。再有,在需要创设情境的教学(学习)中,也可采用多媒体课件来教学(学习)。总之,多媒体课件的选题一定要以满足教学需要、发挥多媒体特长为前提。在多媒体课件的选题时一般要遵循以下的原则。

(1)较为抽象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

(2)主题单一的教学内容。

(3)能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优势的教学内容。

(4)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主体的教学内容。

2.环境分析

CAI课件的环境分析主要包括课件目标分析、对象分析和开发成本估算等任务。

教学目标包括学生的能力、情感、知识等,一般应在课件的开始阶段,通过简短的文字或解说,阐述本课件的教学目标和主题,使教学对象了解本课件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明确要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激发学习者的学习欲望。教学目标应根据课程的教学大纲或训练的要求,以及教学对象的预备知识、学习能力、学习时间来确定。

使用对象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和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他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兴趣、动机、情感等对教学效果有重要的影响。在课件的设计中必须考虑对象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工作经历、学习动机,以及文化背景、学习内容的态度以及已经具备相关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使用计算机的技能等特征。

成本估算一般包括开发组成员的劳务费、各种参考资料购买、磁盘、打印纸等各类消耗材料以及软件维护费等。

3.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课件开发过程中最能体现教师教学经验和教师个性的部分,也是教学思想最直接和具体的表现。在分析了教学对象的特征并确定教学目标后,根据学科的特点,把教学目标逐步演化成一系列的教学单元,将教学内容分解为许多小的知识点,揭示教学内容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一般来说,在课件的一个教学单元中主要进行一个新概念或一个知识点的教学。

(1)安排教学顺序:一般说来,在安排教学顺序时,应遵循这样的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从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教学内容的呈现一般是按照提出问题、表述现象、分析规律、得出结论的次序进行的,它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各部分内容的排列顺序,先教什么,后教什么,重点教什么,一般是先学具体的、从属的知识,再学抽象的、完整系统的知识;二是信息量的大小,即视听表达单元的饱和程度。信息量过大,部分教学对象可能承受不了;信息量过小,又使部分人感到吃不饱。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学内容应具有鲜明的特征。通过精心设计的视听表现手法,在画面构图、运用色彩、调节亮度、音响变化等方面,展现新奇的画面和声音,引起学习者注意。在教学过程中,还应穿插一定的实例、练习、反馈等活动,使学习活动丰富多彩。

(2)阐述重点难点: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多媒体课件设计中要体现出来。教学重点应有暗示,使学习者能够感觉到该部分的内容不能马虎。对难点内容主要通过形象的描述,包括画面和声音的配合,紧紧吸引学习者的注意,使其开动脑筋,在不知不觉中突破难点。可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三维动画和虚拟现实技术,模拟展示一些看不见、摸不到的自然现象和规律,帮助学习者理解知识、加深印象、强化记忆。

(3)渗透学法指导:在传播知识的同时,教给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提高其自学能力。在课件设计中,通过具体问题的分析,尽可能为学习者提供思维方法,启发他们去寻求答案,掌握规律,促进其知识结构的发展与知识迁移。

(4)合理设置反馈:设置反馈的目的是促进并强化学习者的积极性。通过反馈,学习者能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坚定学习的信心。课件中的反馈内容主要有适当的提问与提示、部分实例的分析、典型习题的解法、已有知识的复习等。

(5)适时归纳总结:由于多媒体课件是以视听方式传播知识,它不像文字教材表达教学内容那样严密和具体,因此对一些理论性和逻辑性较强的问题必须表达得很清楚。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加深记忆,应适时地进行归纳和复习,以刺激学习者回忆已学过的知识,充分利用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概念来完善和丰富知识体系。

4.脚本设计

(1)脚本定义:脚本是在教学设计基础上所作出的计算机与学生交互过程方案设计的详细报告,是下一阶段进行软件编写的直接蓝本,是课件设计与实现的重要依据。因此,脚本设计阶段也是课件开发过程中由面向教学策略的设计到面向计算机软件实现的过渡阶段。

从脚本所描述的内容来看,CAI课件的脚本可分为文字脚本和制作脚本两种。前者是由教师按照教学要求对课件所要表达的内容进行的文字描述;后者则犹如影视制作中的分镜头脚本,是在文字脚本基础上改写而成的能体现软件结构和教学功能,并作为软件编制的直接依据的一种具体描述。换言之,一般认为:文字脚本是CAI课件“教什么”、“如何教”和“学什么”、“如何学”的文字描述,它包括教学目标的分析、教学内容和知识点的确定、学习者特征的分析、学习模式选择、教学策略的制订、媒体的选择等任务。

制作脚本是在文字脚本的基础上,依据教育科学理论和教学设计思想,进行课件交互式界面以及媒体表现方式的设计,将文字脚本进一步改编成适合于计算机实现的形式。

(2)脚本制作的原则:脚本制作一定要目标明确,让制作人明确您的教学思路和教学内容,无须您太多的帮助就能够根据它制作出合适的课程。因此,在脚本中需要明确规定课程需要的文字、图形、动画、声音、视频、测试题等内容。并需要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出现的顺序等内容。

(3)脚本的大致内容:

课程的总体描述(info)

课程的章、节、知识点结构清单(struc)

每个知识点的内容预览(content)

文字内容清单(txt)

声音说明清单(audio)

动画描述清单(motion)

图像内容描述(image)

视频内容描述(video)

测试题内容清单(question)

(4)编号规则。章、节、知识点编号原则:章编号为2位,01~99;节编号为2位,01~99;知识点编号为两位,01~99;知识点中的项目编号为2位,01~99。内容类型的标识规则:

表3-2 内容类型的标识规划

img11

例如第2章第3节第5个知识点的第12段文字编号为: T02030512,第2章第3节第5个知识点的第12段声音编号为: A02030512。

(5)课件脚本的四个特征。一部好的电视剧源于一个好的电视剧脚本。同样,一个好的课件往往源于一个好的课件脚本。好的课件脚本能让课件制作者综观全局,有的放矢,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

①内容完整。脚本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教学的内容,即课堂教学中需要通过课件来呈现的教学信息;第二部分是各种媒体的表现形式,即文字、声音、录像、图片等在时间上出现的先后次序、方式方法等。

不同的写作格式,在脚本内容的呈现上也有所不同。

卡片式脚本形象、直观,能较好体现界面的交互性,一般包括四部分内容,即:

画面内容——是用文字或图形语言描述在交互界面中出现的背景、图形、文字、图像、动画、窗口、热字、热钮、热物等表现元素。

解说部分——描写的是交互界面中出现的解说词、音乐等元素。

屏幕呈现顺序——说明界面中各个表现元素出现的时间次序。

其他——说明交互界面间的链接关系。

列表式脚本源于电视节目的分镜头脚本写作格式,能很好地表现交互界面各个成分的属性,叙述详细,条理清楚。其纵向表示课件脚本中的编号顺序,横向表示交互界面中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信息结构中的逻辑关系、交互界面中的元素、元素属性和交互界面间的交互性等;注释栏目是对交互界面中有关成分的出现顺序、交互技巧等提出要求,反映了课件的教学策略。

这两种脚本写作格式各有长处与不足,如卡片式的书写格式层次清楚,但交互性不够;列表式的交互性较好,但层次表达不明晰。无论采取哪种表述形式设计课件脚本,做到内容完整,课件的制作才成为“有米之炊”。

②结构清晰。脚本的设计者首先要对课件有一个通盘考虑,思路要清晰。多媒体课件教学是课堂讲授的计算机实现和课堂讲授的延伸,既要结合当前的教学内容,又要反映该领域的进展或未来的发展。因此,脚本的设计者要多方收集素材,对课件内容有深刻理解,才能使课件有永久的生命力。同时,课件的结构也必须层次清楚明了,并考虑对象的接受程度,不可太复杂。

③交互性好:教师在设计课件脚本时须重点考虑屏幕内部要素之间的跳转关系、屏幕与屏幕之间的跳转关系、屏幕向主菜单或子菜单的返回关系,要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按钮交互、热区交互等多种形式促进信息有效呈现。

④操作性强:操作性强包含设计脚本的操作性和课件制作的可操作性两层含义。比如,脚本设计的素材能否获取方便,课件运用是否操作简单等。

5.素材准备

课件的素材主要有图形、图像、文字、声音、视频等。素材准备,就是收集、创作课件所需的素材,这些素材有的可以找到,进行加工和处理就能利用,有的却不容易找到,只有自己进行制作。没有现成的图片就需要使用图像处理软件绘制;没有现成的动画就需要使用动画软件制作;没有现成的声音就需要使用录音机来录制声音文件等等,所有这些素材制作花费的时间将远远超过制作课件所用的时间。由此可见,掌握获取素材、加工处理素材的方法和技巧是非常有价值的,也是非常必要的。在制作课件之前,最好的方法是把需要的各种素材准备充分,以收到“水到渠成”的功效。

6.课件的合成制作

课件的合成制作就是根据课件设计脚本的要求,将用于呈现课件内容的各种媒体素材,按照一定的原则、结构方式组合起来,使课件的内容呈现稳定、过渡平滑,符合设计要求。在课件的合成制作过程中,要充分遵循教育学、心理学原理和学生的认知心理,并考虑学生的学习风格、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使得学习内容的呈现到达最佳效果。

课件的合成是艺术创作的过程,就如同画家之所以能用赤、橙、黄、绿、青、蓝、紫这些基本色素创作出精彩纷呈、风格迥异的画卷,全在于对色彩的多层次、多角度的组合、搭配一样,对于同样的课件素材,因驾驭的手法不同,呈现的效果也不一样。

课件的合成不是媒体素材的简单罗列或相加,而是要根据学习内容、教学目的,进行艺术性布局,并充分调动各种媒体手段,来探索最恰当的课件表现方式,使CAI课件最大限度地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课件的合成制作,常用的模式有:

(1)图标组合模式:呈现在屏幕上的媒体对象是通过空间位置的设置和区域被组织在一起,形成一种结构体系。例如Authorware多媒体集成软件,就是优秀的基于图标式的空间组合多媒体软件。其编制的过程是:用系统提供的14个图标及其图标组合,建立应用程序的流程图,然后逐个编辑图标的属性、添加图标的内容。整个制作过程以流程图标为基本依据,课件非常直观,具有较强的整体感,作者通过流程图可以直接掌握和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

(2)幻灯组合模式: PowerPoint就是制作幻灯演示文稿的优秀软件,它以页为单位,在页中可以非常方便地加入各种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影像等各种媒体素材,然后对各种媒体素材进行动画效果、美观效果、播放效果的设计即可。

(3)时间组合模式:该类软件主要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时间控制性,它在组织连接对象时,除了考虑其内容和顺序外,还要考虑它们的同步合成问题。

(4)洪图多媒体编著系统:洪图多媒体编著系统的结构是卡片式结构,用户先定义一些卡片,并在每张卡片上制作文字、图形、声音、影像等媒体信息,然后通过指定对象或页的交互控制,实现对象之间的动态变化或跳转。主要特点是:具有强大的图、文、声、像集成能力,教学手段丰富多样,评测功能和反馈功能完整,易学易用的超媒体编辑方式等。

7.课件的调试运行

为了保证课件的正常运行,我们需要对课件进行调试,常用的课件调试方法有:

(1)分模块调试:对于内容比较多的课件,设计者可以将课件从逻辑上分为几个相对独立的片段进行调试,保证每一个模块都能够正常运行。

(2)测试性调试:将课件的不同部分集成在一起进行调试,尽量尝试多种操作的可能性,测试在多种操作情况下是否能够保证课件的正常运行。

(3)模拟性调试:模拟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测试课件是否能够满足或适应实际教学的需要。

(4)环境性调试:一个课件的正常运行与否,依赖于一定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可以尝试在不同配置的计算机、不同的操作系统、不同的应用软件环境下进行调试,以获得课件运行的最佳环境。

8.课件的评价

课件的评价可以验证课件的教育价值和软件质量,因此评价时不仅涉及教学设计思想、教学策略、教学内容、组织结构和CAI的使用方法等教学问题,而且还涉及程序设计等软件开发和软件工程等方面的问题。

(1)课件评价的内容。为了科学地评价一个课件,课件的评价标准应遵照课件的制作原则进行,如教育性、科学性、可用性、技术性和艺术性等方面。

①教育性:教育性是指课件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符合教学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模式丰富,教学策略灵活多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想象力、创造力和学习的自主性;学习过程具有可逆性。

②科学性:科学性是指课件内容应能准确地反映客观规律,符合科学原理;术语、符号、数据、例证的使用准确,并且符合相应的规范;模拟现实准确、真实、符合常理。

③可用性:可用性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课件使用和简便性和灵活性。可用性使得课件易学易用,课件安装简单,界面友好;信息的提示与解释简单明了、易懂;输入简单方便、操作灵活并且易于掌握;有完善的帮助系统。

④技术性:技术性是指课件能较好地利用计算机系统的各种资源,实现规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取得相应的教学效果。例如,课件应有较强的兼容性;较强的人机交互能力;运行环境宽松;运行可靠;有多种信息的传播媒体,视觉、听觉质量好;容错性较高;易于维护等。

⑤艺术性:艺术性是指课件采用的表现形式具有亲和力、吸引力及多样性;页面布局简洁美观,色彩搭配合理,画面清晰、生动形象;视觉、听觉配合和谐。

(2)课件评价的步骤。

①申报:课件开发者对将要评审的课件进行报名,填写相关表格,以说明课件的类型、教学目的、适用对象及软、硬件环境等,并提交相关技术文档。

②筛选:对参加评审的课件进行预审,剔除那些本质上并非教学应用或没有教育价值的课件,以及那些明显的不符合操作简单等要求的课件。

③评价:工作人员将课件评价时所需的各种材料准备好,提交给由各方面专家组成的课件评审组;各位专家针对课件的教育性、科学性、可用性、技术性和艺术性等方面进行公正、客观评价;然后将自己的意见填入评审表中,并给出相应的分数。

④综合:将各位专家对课件的评价意见收集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对课件的整体质量得出较为科学、公正、客观的综合性评价。

⑤深入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准备大规模使用的课件,最好采用上述的实验评价法、反馈调查法或问卷调查法等方法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价。通过对课件评价的结果综合各种建议进行修改及完善,然后在应用中再进行检验,根据应用中的问题和反馈意见再进行修改。

(3)课件评价的指标。使用课件的目的在于改善教学活动的环境和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因此,其目标、内容和过程等应符合规定要求。

教学目标(15分)

①课件的教学目标应在其文档中明确说明,指出课件适用范围及期望学生获得的学习成果。(5分)

②课件的教学目标应符合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要求,适应教学的实际需要。对于扩大知识面和发展学生方面的附加目标应有说明。(5分)

③课件的教学目标应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识规律和认知水平。(5分)

教学内容(20分)

教学内容是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征所选定的教学材料和信息、知识及其图文表达。

①思想健康,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意志、情感的培养。(5分)

②无科学性错误,语言文字规范。教学内容及其表达方法符合学科的基本原理,引用的材料、数据符合事实,符合国家制定的有关规范要求。(5分)

③教学内容的选取、表达和组织能体现预定的教学目标。(5分)

④内容表达清楚、准确,难易程度适当。文字、图形、语言能清楚准确地表述教学内容,风格前后一致,有可读性和趣味性,有利于全面促进学生发展,问题提出、回答方式及反馈易为学生接受。(5分)

教学过程(20分)

应用课件进行辅助教学是一个教学过程,能反映出教学策略和教法的选择。

①教学过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应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具有启发性。(5分)

②教学过程应能体现计算机作为教学媒体的特点,如人—机对话、用户调控教学过程、及时反馈、个别化学习等,能取得其他教学手段不易取得的效果。(5分)

③符合教学原则,特别要重视直观性、发展性、巩固性、自觉性、积极性和因材施教等重要原则。(5分)

④课件在应用过程中应有激励学生动机的机制,内容和表现形式要有吸引力。(5分)

技术性要求(35分)

课件是计算机应用软件,除了计算机应用软件的一般要求外,为了有利于教学活动和学生健康发展,要特别审查程序运行、信息呈现及用户界面三个方面的质量。

①课件在规定的运行条件下必须能够可靠运行,确保预定的整个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实现教学过程和完成教学目标。(10分)

②课件能合理运用文字、图形、声音、动画等表达,其组织结构与呈现方式适合教学需要。屏幕显示简洁美观;声音播放协调、适宜,不妨碍学习,视、听觉配合和谐,有美感。(10分)

③用户界面友好、通用,具有必要的帮助信息和对输入的及时反馈,输入、输出、提示、命令的形式设置合理、风格一致。命令种类与数量不过多、过繁。操作方便、简单,易于掌握。能方便灵活地控制软件的进入、运行、暂停和退出。(15分)

文档资料要求(10分)

文档资料是课件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件的发行、维护和应用中起着程序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必须予以充分重视。

①文档资料齐全完整。(5分)

②文档资料的编写应使用规范的文字、语言、图表,表达内容应清楚、无歧义,应采用可沟通的、便于理解的术语进行陈述。(5分)

9.应用

在课件的应用过程中,应该不断地收集反馈信息,更新和完善课件内容,以便让多媒体在教学中发挥更强大的作用。可以说,对课件进行修改完善的过程也是设计者自身设计水平提高的过程。

一个完整的课件,除了在程序中包含联机帮助功能以外,还必须提供相关的文档,为课件的使用者了解课件的功能、适用对象、运行环境、课件的安装步骤、课件的运行过程、操作方法和教学内容。例如学生手册、教师手册、技术手册等。

(1)使用说明书:说明书是为了让课件使用者了解课件的使用对象和适用范围;课件的特点与功能;课件的运行环境;课件的安装方法及相关的术语介绍等,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①课件的名称及开发者。

②课件的使用对象和适用范围。

③课件的主要特点,各项功能介绍,教学内容及相关术语解释。

④课件运行所需要的硬件环境、操作系统、相关的软件名称及其版本号。

⑤课件安装的方法与步骤。

⑥课件的载体形式和数量、物品清单,联系方式,意见反馈卡等。

(2)用户操作手册:用户操作手册是为了让使用者了解课件的操作方法和运行过程,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①课件是如何启动的;怎样对课件进行初始化,包括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操作命令,以及系统对这些命令的回答,并给出必要的图示。

②列出课件中使用者要用到的全部选项;详细说明每个选项的操作步骤和操作命令,并给出相应的图示。

③举例说明课件运行时需要输入的数据格式。

④举例说明课件运行时所输出的数据含义、作用等。

⑤举例说明课件运行时,可能出现错误的含义,并给出纠正的方法。

⑥对课件进行日常维护的说明。

按技术文档的使用对象,可将课件的技术文档分为教师用说明书和学生用说明书。其中教师用说明书除应详尽介绍以上内容外,还应指出课件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预备知识等。另外,有些课件需要教师用书或学生用书的配合,以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学用书主要说明课件的使用方法、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重点及教学难点等内容。学生用书主要介绍课件的操作步骤,学习计划和学习方法,教学内容的要点,需进一步思考的问题,课外作业及相关的参考资料等。在使用课件的学习过程中,配合使用教师用书和学生用书,可以使通过课件学到的知识得以巩固和加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