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围棋中的上下文模式

围棋中的上下文模式

时间:2024-10-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我们把一手棋和处于该手棋周围并与之具有相互影响的棋子之间的关系称为上下文关系,具有这种上下文关系的一块棋子就组成了上下文模式,本书我们统一简称为模式。在人类棋手学习围棋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学习各种不同的规则,另一方面则要“打谱”,就是按照棋谱的内容来摆棋。

11.1.2 围棋中的上下文模式

围棋是对弈者之间的一种交流,只是这种交流不是通过我们通常所表达的语言来进行的,而是通过围棋这种语言来进行的,这也是围棋被称作“手谈”的原因。既然围棋可以被看作一种语言,那么我们处理自然语言的方法就可以被借鉴来处理围棋问题。

在自然语言中,一个词所处的文本环境构成了这个词的上下文环境,尽管每个词都有自己的语义,但是要想表达一个准确的意思,只是通过这个词本身是无法完成的,必须借助其上下文环境,通过对其上下文进行分析,得到这个词的准确的意义。我们还以“苹果”这个词为例,大家较为常用的词义有两个,一个是作为水果的苹果,另一个则是作为电脑品牌的苹果。当一篇文章中出现“苹果”这个词的时候,我们只靠“苹果”这个词本身就无法得出其究竟是什么意思,就需要借助其上下文环境,分析得出这个“苹果”究竟是用来吃的苹果还是苹果电脑

上下文模式这一概念正是来源于此,在围棋中,一手棋的价值可以看做是由棋子本身、棋子的位置及该棋子周围与之具有上下文关系的棋子这三者构成。这三者中,以棋子所处的上下文环境最为重要,而棋子本身重要性则最低。在这一点上围棋和自然语言有很大的相似性。围棋的每个棋子可以被看做汉语中的字,而棋子间的组合随着组合关系复杂性的提高,也就对应着汉语中的词或者更复杂的语言单位,如词组、句子等,通过各种不同的组合关系,也就使得意义更加完整,双方一手一手棋之间的交替,也就形成了“手谈”。所以,我们把一手棋和处于该手棋周围并与之具有相互影响的棋子之间的关系称为上下文关系,具有这种上下文关系的一块棋子就组成了上下文模式,本书我们统一简称为模式。

围棋起源于生活,这一点从“尧造围棋,以教丹朱”的故事便可看出,围棋知识也自然就是人类知识的一个缩影,自然也就要对模式和规则这两种知识做个比较,以便在使用时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做相应取舍。

在人类棋手学习围棋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学习各种不同的规则,另一方面则要“打谱”,就是按照棋谱的内容来摆棋。对于初学者来说,规则的学习是很重要的,但是随着下棋水平的提高,打谱便成为重要的学习途径;尤其是对于高手而言,规则早已烂熟于心,打谱则成为提升对弈水平的主要的方法。这个打谱的过程本质上讲就是一个统计的过程,通过打谱的过程来完成对大量棋谱的一个输入和分析,用计算机围棋的话来讲就是完成了一个棋谱的抽取过程,之后,在对弈中,如果遇到了和在之前打谱的棋谱中遇到的类似的局面,就可以将打谱得到的知识直接拿来使用。

由此可以看出,尽管规则的知识在学习起来比较容易,但是随着知识的复杂程度的增加,规则在描述知识时就会显出其无能为力的一面。这时,便只有通过在真实场景中进行学习来完成对知识的积累,也就是完成一个模式的学习过程。

这也是由规则和模式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相对于模式来说,规则的优势是其高度的抽象性,而其局限性也正是来源于此。一是规则的给出就很困难,现有规则大多是一代代的棋手通过不断总结归纳进行积累的结果,如果要想创造新的规则在程序中使用,就算对高水平的职业棋手而言,要想定义出一条可以兼顾得比较全面的规则都非常困难。二是规则作用范围和规则数目的局限,这也是由规则定义时的困难所决定的,由于规则难于定义,也就必然导致规则数目的有限以及规则作用范围的有限。三是不同规则的表达方式不同,由于已有规则是源于不同时期的不同棋手,所以在表达上也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没有一个固定的角度和表达方式,由此,在处理规则的时候,每个规则都需要单独的代码来进行描述和处理,规则的增多会直接导致程序复杂性的提高以及效率的降低。

规则的这些劣势正好可以由模式来弥补,模式源于对棋谱的分析而抽取得出,数量上自然有保证。关于棋谱的来源,一是很多围棋爱好者会把一些棋谱编成电子格式,然后放到互联网上和大家共享;二是很多提供在线对弈服务的网站或机构本身也会自动保存棋谱,有些网站也会定期将棋谱放到网上供有需要的人去下载。有了棋谱,再加上恰当的统计方法就可以得到模式的相关统计数据。模式的另一个显著优势就是在模式的表示上,直观上讲,模式就是对棋盘某个局部状态的截图,其包含的元素也就非常有限,无非是棋子的位置及作用范围,这样也就更加易于被计算机所处理;此外,由于模式表示的统一性,我们还可以对模式进行编码,采用哈希的方式,使得模式在处理时具有更快的速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