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三极管引脚怎么标

三极管引脚怎么标

时间:2024-10-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半导体三极管由于它的特殊构造,在一定条件下具有“放大和开关”作用,被广泛应用于收音机、电视机、扩音机、录像机、影碟机及各种电子设备中。三极管的三根引脚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根据这一规律可以进行三根引脚的识别。假设一脚为集电极c,管型NPN型,将黑表笔接假设的集电极,红表笔接发射极。

半导体三极管由于它的特殊构造,在一定条件下具有“放大和开关”作用,被广泛应用于收音机电视机、扩音机、录像机、影碟机及各种电子设备中。

三极管的种类很多,其常见的分类如下,常见实物外形见图3.9。

图3.9 几种三极管的外形

1.国产三极管型号

按照国家标准GB249—74,国产三极管的命名原则和二极管相同,也是由五部分组成,各部分表示的意义见表3.14所示。

表3.14 三极管型号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实例:PNP型锗低频小功率三极管型号识别

2.国外三极管型号

国外三极管型号命名大都按各国标准而定,如日本产品按JIS(日本工业标准)命名等。国内合资企业产品有不少是采用同类国外产品的型号(有些采用其型号主干部分,例如2SC1815中的1815等),可视作国外同类产品应用。由于国外产品型号很多,一般不必去记住其命名方法,只要记住常用几个品种的特性,需要时查阅相关资料即可。

目前国内应用较多的是日产三极管,日产三极管主要也是由五部分组成,各部分字符含义如表3.15所示。

表3.15 日本产三极管型号命名方法

 

日产三极管型号前缀“2S”往往在管壳标注中被省去,如2SB528标注为B528,2SD1426,2SD1426标注为D1426,等等,查阅产品手册或选购备件时应加上这个2S。

美国、欧洲、韩国等国家地区命名三极管的方法有其他相同与不同之处,使用时应该引起重视。例如,有些片状三极管属表面安装器件(SMD),因体积较小,不可能印上全部符号,所以印出4个字母、数字,这种型号与管子标准型号的对应关系,需查阅产品手册或相关资料才能获得。

三极管的参数较多,可分成直流参数、交流参数和极限参数三类,它们表示三极管的性能及适用范围,是选择和使用三极管时的依据。三极管的常用参数主要有:

集电极—发射极反向饱和电流ICEO

②共发射极电路交流放大系数β

③特征频率fT

④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ICM

⑤集电极—发射极反向击穿电压U(BR)CEO

⑥集电极最大耗散功率PCM

加在三极管上的电压或电流是有一定限制的,当三极管工作的电压或电流超过这一限制时,轻则影响三极管的正常工作,严重时将损坏三极管。

三极管的三根引脚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根据这一规律可以进行三根引脚的识别。当一只三极管型号不清或标注脱落时,需要对该三极管进行检测,并判别出是PNP型还是NPN型三极管,是高频管还是低频管,是硅管还是锗管等;同时,还能识别出该管的各个电极,即分辨出它的发射极e、基极b和集电极c,从而保证三极管的正确使用。

1.直观识别三极管三根引脚

(1)金属壳三极管引脚分布规律。

金属壳封装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如图3.10所示。

图3.10 金属封装三极管引脚分布示意图

由图3.10可知,各三极管的引脚分布规律如下所述:

图(a)所示称为B型,它的外壳上有一个突出的定位销,并有四根引脚。在识别这种三极管各引脚时的方法是:将该管的管底朝上,即引脚向上,从定位销开始顺时针方向依次为e,b,c和d,其中d脚为接外壳的引脚。

图(b)所示称为C型,它的外壳上有一个定位销,但只有三根引脚,这三根引脚呈现等腰三角形分布,其中e和c脚为底边,b点为顶点,各引脚分布规律如图中所示。

图(c)所示为D型,它没有定位销,三根引脚也是呈现等腰三角形分布,分布规律与图(b)相同。

图(d)所示称为F型,它是功率放大三极管,只有两根引脚。在识别时,将该管的管底朝上,放成如图所示状态,下面的引脚为基极b,上面的引脚为发射极e,它的外壳是集电极c。在管壳上有两个孔,是用来固定三极管的。

2.用万用表识别三极管

以下在用万用表对三极管识别时,均使用欧姆挡。

(1)PNP型NPN型三极管的识别

根据三极管的特点,对于PNP型三极管而言,集电极c和发射极e分别为其内部两个PN结的正极,基极b为它们共同的负极;对于NPN型三极管而言,情况刚好相反,即集电极c和发射极e分别为其内部两个PN结的负极,基极b为它们共同的正极。显然,根据这一点可以很方便地进行管型判别。具体方法如下:将万用表拨到R×100或R×1k挡上,红表笔任意接触三极管的一个电极后,黑表笔依次接触另外两个电极,分别检测它们之间的电阻值,如图3.11所示。当红表笔接触某一个电极时,其余电极与该电极之间均为几百欧的低电阻时,则该管为PNP型,而且红表笔所接触的电极为基极b。与此相反,若同时出现几十至几百千欧的高电阻时,则该管为NPN型,这时红表笔所接触的电极也为该管的基极b。

图3.11 PNP型和NPN型三极管的判别

同理可推,若以黑表笔为基准,即将两只表笔对调后,重复上述检测方法。若同时出现低电阻的情况,则该管为NPN型;若同时出现高电阻的情况,则该管为PNP型。两种情况中,黑表笔所接触的电极都是它们的基极b。

另外,根据管子的外形也可以粗略判别出它们的管型来。一般市售小功率PNP型三极管管壳高度比PNP型低得多,且有一突出标注,如图3.12所示。对塑料小功率三极管来说,也多为NPN型三极管。

图3.12 常见NPN型和PNP型三极管的外形

(2)三极管引脚极性识别

由于三极管的特殊构造,当集电极c和发射极e使用正确时,三极管的放大能力强。反之,若集电极 c和发射极e互换使用,则其放大能力非常弱。根据这一点就可以把三极管的集电极c和发射极e区分开来。使用万用表判别三极管的管脚和极性如图3.13所示。一般有以下步骤:

图3.13 使用万用表判别三极管管脚和极性

第一步,判别管型找出基极。具体方法见图3.11及有关叙述。

第二步,找出集电极。以NPN型为例。假设一脚为集电极c,管型NPN型,将黑表笔接假设的集电极,红表笔接发射极。然后用手捏住基极和集电极(两极不能相碰),观察指针偏转情况并记下偏转位置。再将两表笔交换极性,重复上述过程,则偏转角大的一次黑表笔所接触为集电极c。如果PNP型管,测试方法NPN 型管的类似,只须在测量中将红表笔和黑表笔对调即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