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豆造桥虫

大豆造桥虫

时间:2023-10-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幼虫将叶片食成缺刻或孔洞,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对大豆产量影响很大。黑点银纹夜蛾成虫体长15~20毫米,褐色。大风时应停止喷雾,不得逆风操作,应选择早晨或黄昏施药,不宜使用喷雾机以高浓度药液施药。

1.分布与为害 经常为害大豆的造桥虫有棉大造桥虫、黑点银纹夜蛾、大豆小夜蛾和云纹夜蛾等几种,分布于我国各大豆主要产区,其中以黄淮、长江流域受害较重。幼虫将叶片食成缺刻或孔洞,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对大豆产量影响很大。

2.形态特征 大豆造桥虫种类较多,包括夜蛾科中部分步曲夜蛾幼虫及尺蠖蛾科幼虫两类。前者幼虫有腹足2对(不包括臀足),后者幼虫仅有腹足1对,爬行时都是虫体伸曲前进,因此通称造桥虫。黑点银纹夜蛾成虫体长15~20毫米,褐色。前翅肾形纹外侧有3个小黑点,中室下方有1个“U”形和1个卵形小银斑,“U”形银斑上有一黑点。老熟幼虫体长35毫米,淡绿色,胸足淡黄绿色、2对,背线、亚背线白色。

3.发生规律 多数为1年发生3代,在豆田内混合发生。成虫多昼伏夜出,趋光性较强,成虫多趋向于植株茂密的豆田内产卵,卵多产在豆株中上部叶背面。初龄幼虫多隐蔽在叶背面剥食叶肉,3龄后主要为害上部叶片。幼虫多在夜间为害,白天不大活动。幼虫5~6龄,3龄前食量很小,仅占一生总食量的6%~11%;4龄幼虫食量突增,占总食量的14%~21%;5龄进入暴食阶段,占总食量的70%左右。防治的关键时期应在2~3龄幼虫期施药。

4.防治药剂

作用特点: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杀虫广泛、渗透力较强和残留等优点,同时有触杀和胃毒杀卵等机能。本品与菊酯类、有机磷、微生物类杀虫剂及昆虫生长调节剂等混用或交换使用时,有助于延缓及预防害虫抗性发生。

剂型:90%可溶性粉剂;24%可溶液剂。

使用方法:在幼虫3龄以前,百株有幼虫50只时,用90%灭多威可溶性粉剂4 000倍液喷雾。

注意事项:配药时要戴手套、口罩,避免吸入药粉,配好后应洗干净双手。喷药时戴口罩、眼罩、穿保护衣,避免直接吸入喷雾。大风时应停止喷雾,不得逆风操作,应选择早晨或黄昏施药,不宜使用喷雾机以高浓度药液施药。

中毒急救:不慎中毒,立即就医,并及时将中毒者移至空旷处,如停止呼吸立即给人工呼吸;皮肤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清洗;本剂中毒可用阿托品1.2~2毫升做静脉注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