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脱水可进行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严禁使用阿托品及巴比妥类药物,以免增加毒性加重病情。
1.分布与为害 全国各花生产区都有发生,由罗耳伏革菌[Corticium rolfsiiSacc.(Curai.)]真菌所引起。除为害花生外,还为害烟草、棉花、大豆、芝麻、小麦等200余种植物。主要发生在近地面的植株茎基部,也为害果柄和荚果。
2.症状 发病初期茎基部变褐,茎组织软腐,表皮脱落,叶片枯黄,以后植株萎蔫死亡,病部长出白色绢丝状菌丝,继而形成白色菌核,再变黄变褐,形似“油菜籽”状。
3.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核或菌丝体在土壤中、病残体上越冬,在土壤中能存活多年。高温多雨的气候有利于发病,种子带病率高,翌年苗期发病重。
4.防治药剂
作用特点:多菌灵是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能防治多种作物的多种病害,尤其对子囊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剂型:25%、50%可湿性粉剂。
使用方法:在花生开花前,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
注意事项:不能与强碱性药物及含铜制剂混用;避免长期单一使用多菌灵,也不要用硫菌灵、甲基硫菌灵、苯菌灵等与多菌灵存在交互抗性的杀菌剂作为替换药剂;病原菌已产生抗性的地区,应改用其他杀菌剂。
中毒急救:参照一般毒物中毒原则处理,对症治疗。经口中毒者应立即进行催吐、洗胃。用2%碳酸氢钠洗胃。皮肤污染用肥皂水、清水彻底冲洗。脱水可进行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严禁使用阿托品及巴比妥类药物,以免增加毒性加重病情。在治疗时要使用保护肝、肾的药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