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花生冠腐病

花生冠腐病

时间:2024-10-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主要为害幼苗和种仁,有的种仁带菌率高达90%。病斑扩大后,根茎腐烂,表皮破裂,病株拔起时易折断,断口在茎冠部分。播种后幼苗首先发病。拌过药的种子有残毒,不能再食用。对皮肤和黏膜有刺激作用,喷药时注意防护。

1.分布与为害 全国各花生产区都有发生。本病由黑曲霉菌(Aspergillus nigerV.Tiegh.)真菌侵染所引起。主要为害幼苗和种仁,有的种仁带菌率高达90%。除为害花生外,还为害洋葱、香蕉柑橘、苹果、梨、桃、无花果等作物的果实。

2.症状 受害幼苗或植株子叶变黑腐烂,根冠部凹陷,呈黄褐色至黑褐色,并长满松软的黑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斑扩大后,根茎腐烂,表皮破裂,病株拔起时易折断,断口在茎冠部分。

3.发生规律 病原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土壤中病残体上及病种子上越冬。播种后幼苗首先发病。一般种子质量差、带菌率高。苗弱发病较重;高温高湿、排水不良、土壤有机质少、耕作粗放、常年连作发病都重;蔓生型花生较直生型花生抗病。

4.防治药剂

作用特点:一种广谱保护性的杀菌剂。对鱼有毒。对人皮肤和黏膜有刺激性。高剂量对田间老鼠有一定驱避作用。

剂型:50%、75%、80%可湿性粉剂。

使用方法:种子处理,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2%~0.3%药量拌种。

注意事项:不能与铜、汞及碱性农药混用或前后紧连使用。拌过药的种子有残毒,不能再食用。对皮肤和黏膜有刺激作用,喷药时注意防护。贮存在阴凉干燥处,以免分解。

中毒急救:误服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皮肤接触易发生搔痒及出现斑疹等,应催吐,洗胃及对症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