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向日葵褐斑病

向日葵褐斑病

时间:2024-10-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向日葵褐斑病又称斑枯病。成株染病病斑多角形,褐色,也有黄色晕圈,后期病斑上生出小黑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多雨潮湿,病斑易脱落或穿孔,发病重的病斑融合,整个叶片枯死。秋季发病较普遍。②为避免产生抗性,应与其他杀菌剂交替使用。

1.分布与为害 向日葵褐斑病是世界广泛分布的重要病害。向日葵褐斑病又称斑枯病。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病斑易脱落或穿孔,发病重的病斑融合,整个叶片枯死。

2.症状 子叶和幼苗染病叶片上生近圆形褐色病斑,外围生有黄色晕圈,病斑背面灰白色。成株染病病斑多角形,褐色,也有黄色晕圈,后期病斑上生出小黑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多雨潮湿,病斑易脱落或穿孔,发病重的病斑融合,整个叶片枯死。茎和叶柄染病病斑褐色狭长条状。

3.发生规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或菌丝在病残体上越冬,翌春温湿度条件适宜,分生孢子从分生孢子器中逸出,借风雨传播蔓延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扩大为害。秋季发病较普遍。多雨年份,湿度大发病重。

4.防治药剂

作用特点:为内吸性杀菌剂,在植物体内代谢为多菌灵及另一种有挥发性异氰酸丁酯,是其主要杀菌物质。纯品为白色结晶,略有臭味。不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在干燥状态下稳定,遇潮湿会分解减效。对人畜低毒,对作物安全。

剂型:50%可湿性粉剂。

使用方法:发病初期用50%可湿性粉剂1 500倍兑水喷洒,隔10~15天左右1次,防治1次或2次。

注意事项

①苯菌灵可与多种农药混用,但不能与强碱性药剂及含铜制剂混用。

②为避免产生抗性,应与其他杀菌剂交替使用。但不宜与多菌灵、硫菌灵等与苯菌灵存在交互抗性的杀菌剂作为替换药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