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布与为害 学名Dichocrocis punctiferalis (Guenee),鳞翅目螟蛾科。分布北起黑龙江、内蒙古,南至台湾、海南。是黄河、淮河、长江流域向日葵主要害虫之一。寄主有向日葵、高粱、玉米、麻类作物、果树等。
2.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2毫米,翅展22~25毫米,黄至橙黄色,体、翅表面具许多黑斑点似豹纹:胸背有7个;腹背第一和三至六节各有3个横列,第七节有时只有1个,第二、八节无黑点,前翅25~28个,后翅15~16个,雄第九节末端黑色,雌不明显。卵椭圆形,长0.6毫米,宽0.4毫米,表面粗糙布细微圆点,初乳白渐变橘黄、红褐色。幼虫体长22毫米,体色多变,有淡褐、浅灰、浅灰蓝、暗红等色,腹面多为淡绿色。头暗褐,前胸盾片褐色,臀板灰褐,各体节毛片明显,灰褐至黑褐色,背面的毛片较大,第一至八腹节气门以上各具6个,成2横列,前4后2。气门椭圆形,围气门片黑褐色突起。腹足趾钩不规则的3序环。蛹长13毫米,初淡黄绿后变褐色,臀棘细长,末端有曲刺6根。茧长椭圆形,灰白色。
3.发生规律 北方年生2~3代,南方4~5代,前期主要为害果树或高粱、玉米、麻类作物,北方二代幼虫、南方三代幼虫为害向日葵。成虫昼伏夜出,喜把卵产在向日葵花盘的尊片尖端或花丝及管状花内壁处,初孵幼虫蛀食种子,取食种仁,长大后在花盘中穿行,出现许多虫道,雨季花盘易腐烂,幼虫老熟后在花盘上或茎秆内化蛹,有的以老熟幼虫越冬。
4.防治药剂
作用特点:伏虫隆是昆虫生长抑制剂,影响几丁质合成,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对鳞翅目和鞘翅目害虫有特效,对叶蝉、飞虱、蚜虫几乎无效。对天敌和捕食螨无害。
剂型:5%乳油。
使用方法:在成虫产卵期用5%伏虫隆乳油1 000~2 000倍稀释液喷雾。
注意事项:
①对叶面害虫,宜在低龄幼虫期施药效果好。
②对水栖生物尤其甲壳类有毒,应避免药剂污染水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