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探索与初步发展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探索与初步发展

时间:2024-10-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从国家开展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工作开始,中国的互联网消费金融经历了探索期和初步发展期两个阶段。2014年3月13日,中银消费金融公司与腾讯旗下第三方支付平台财付通,携手试水互联网消费金融,双方共同研发的线上信用支付产品正式上线公测,这是中国首家专业消费金融公司与互联网支付平台合作的创新之举。2015年7月,由人民银行等十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加速了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的诞生。

互联网消费金融是以互联网技术为手段,向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的金融服务,也是传统消费金融活动各环节的电子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其本质还是消费金融。相较于传统消费金融,互联网消费金融明显提升了金融服务效率。从国家开展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工作开始,中国的互联网消费金融经历了探索期和初步发展期两个阶段。

图5-2 2010-2015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2009-2012年: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探索阶段。在这一阶段,消费金融公司的概念刚刚进入中国,2009年7月22日,银监会发布《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中国开始进行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工作,并于2010年审批通过了4家消费金融公司,分别是:①北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成立时间2010年3月1日,试点地点北京,注册资本3亿元,由北京银行独资设立;②四川锦程消费金融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时间2010年3月1日,试点地点成都,注册资本3.2亿元,其中,成都银行持股51%,马来西亚丰隆银行持股49%;③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设立时间2010年6月12日,试点地点上海,注册资本5亿元,由中国银行(出资2.55亿元,占股51%)、百联集团(出资1.5亿元,占股30%)和上海陆家嘴金融发展有限公司(出资0.95亿元,占股19%)合资组建,中国银行控股;④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成立时间2010年底,试点地点天津,注册资本3亿元,由派富集团有限公司(PPF)独资设立,是国内首家外商独资消费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的试点工作推动了中国消费金融市场的发展,据银监会统计,截至2012年10月,4家消费金融公司资产总额突破40亿元,贷款余额共计37.09亿元,行业不良贷款率0.56%,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超300%,除捷信外,其他三家均实现盈利。中国消费金融公司相关立法和试点工作的开展为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利用互联网开展消费金融业务的新模式呼之欲出。

2013-2015年: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初步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互联网技术真正开始在消费金融领域发挥作用。2013年8月,全国首家针对大学生的互联网小微金融服务平台“分期乐”成立,并于同年10月上线运营,这标志着中国的互联网消费金融模式正式出现,并开始走上令人惊喜的发展之路。随后,多个大学生分期购物服务平台相继成立,开始推动年轻一代消费主体进入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2014年,京东和阿里相继推出各自的消费金融产品,开始引领电商进军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的潮流,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巨头也争先进入互联网消费金融领域。2014年2月,京东推出“先消费、后付款”信用支付产品“京东白条”。上线半年时间,“京东白条”用户的订单数量增长了33%,月消费金额增长了58%。2014年3月13日,中银消费金融公司与腾讯旗下第三方支付平台财付通,携手试水互联网消费金融,双方共同研发的线上信用支付产品正式上线公测,这是中国首家专业消费金融公司与互联网支付平台合作的创新之举。2014年7月,天猫电器城联合商家推出“分期购”服务,试图在互联网消费金融领域抢占一席之地。2014年9月,京东再次重磅出击,推出“校园白条”,并发布消费金融战略,提出未来3年实现京东“白条”用户数与京东用户体量匹配的战略目标。随后,百度与中影股份、中信信托、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联合发布“百发有戏”,搜狐联合兴业银行在全国37个城市推出个人消费贷款产品”e购贷”,产品涉及房屋装修、家电家具采买、购车等方面。2015年5月29日,苏宁消费金融公司正式开业运营,这意味着苏宁的金融产业链已经形成闭环。京东、阿里、苏宁等巨头的跑马圈地,使得电商企业、互联网公司和传统金融机构的消费金融市场争夺战愈发激烈。

对比来看,“京东白条”和“天猫分期”都属于赊购业务;“百发有戏”则是传统消费金融的外延,采用影视众筹模式打响圈地金融类大众消费业务的第一枪;搜狐则联手传统银行,着眼于解决当下消费者最为关心的购房装修问题。未来,京东、阿里、苏宁等电商互联网企业在拓展消费金融生态版图的过程中,将会带来更多的创新业务和模式,这将给传统金融服务带来冲击。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或导致信用卡储蓄卡边缘化。这不仅仅是分期付款业务模式上的改变,甚至会重建传统金融业务体系。

随着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信用消费、超前消费的消费模式逐渐被消费者接受,各大电商、互联网巨头越发重视消费金融这块潜力巨大的市场,依托自身互联网方面的优势,积极布局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2015年7月,由人民银行等十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加速了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的诞生。

2015年9月21日,国内首家专注二手车与3C消费分期服务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美利金融正式上线,其采用一端对接线上有投资需求的投资者、一端对接线下有消费需求的借款人的商业模式。上线不久,美利金融迅速发展成为互联网金融业界异军突起的一匹黑马。2015年11月5日,美利金融获得由贝塔斯曼亚洲基金领投,晨兴创投、光信资本、挖财等6家基金及战略投资人跟投的6500万美元A轮融资,创下2015年内互联网消费金融圈最大的A轮融资规模纪录。

蓝海市场指潜在需求巨大、有待开拓的市场。随着政府对消费金融发展的鼓励,以及居民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的改变,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正成为各大互联网巨头和银行等金融机构争抢的蓝海市场。据艾瑞咨询测算,2013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交易规模只有60亿元;伴随着京东和天猫的进入,2014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交易规模达到183.2亿元,增速超过200%;2015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整体交易规模则突破千亿,广阔的发展前景逐步显现;预计至2019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整体交易规模将突破3万亿元。

美利金融官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