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是社会经济的基本单元之一,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理应肩负的使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能出于功利主义的动机,而应该将承担社会责任作为自身的内在价值来理性地追求。然而,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和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不尽相同,尚未形成共识。
鲍恩(Bowen,1953)首次提出社会责任的概念。他认为,社会责任就是商人按照社会的目标和价值,主动向政府的政策靠拢,并做出相应决策和采取具体行动的义务。戴维斯(Davis,1973)将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一家企业“对超越狭隘的经济、技术和法律之外的要求”的考虑与反应。他指出,为承担起社会责任,企业管理者不仅要遵守法律,而且还要超越利润最大化逻辑下的传统管理方式。卡罗尔(Carroll,1979)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金字塔模型,他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应包含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其中经济责任是社会责任的起点和基础。刘俊海(1999)指出,企业不应该把股东权益最大化作为唯一目标,还应该高度重视除股东之外其他群体的利益,如员工的利益、社区的利益、顾客的利益、中小竞争者的利益以及债权人的利益等。卢代富(2002)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对传统的股东权益最大化原则的修正和补充,企业在谋求股东权益最大化之外,还应为企业的其他利益相关者服务或做出贡献。张维迎(2007)指出,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是在诚实守信的基础上,通过为客户创造价值,赚取利润,同时给更多的人创造就业机会,并且向国家上缴更多的税收来实现的。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和讨论还有很多,目前能够产生较大影响的观点主要有: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1970)认为,在法律和规章制度许可的范围内,企业有利用资源和创造利润的社会责任。他指出,盈利也是一种社会责任,因为企业盈利才有经济效益,有经济效益,才能有社会效益,即承担起社会责任。
著名企业家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2005)认为,改变世界,让生活更美好,是企业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企业社会责任最极致的体现。
世界银行(2005)将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价值观、遵纪守法、尊重人格,以及社区和环境相关的政策和实践的集合,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为改善利益相关者的生活质量而贡献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承诺。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3)第五条明确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基于卡罗尔(Carroll,1979)提出的企业社会责任金字塔模型,特别是综合上述专家学者、国际组织和有关法律条款的表述,企业社会责任可以概括为诚信责任、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的有机统一(图10-1)。
图10-1 企业社会责任的金字塔
(1)诚信责任。诚信责任是企业的基础性社会责任。市场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是应用经济,因此企业更要讲诚信,及时向利益相关者及社会公众披露真实的经营信息、公开真实的经营业绩,揭示可能出现的风险,并信守自己做出的承诺。
(2)经济责任。企业的基本职能就是有效利用资源,为所有者和全社会创造财富。企业只有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才能承担社会责任,为改善人们的生活做出贡献。反之,如果占用了资源,却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甚至陷入亏损,这样的企业不但不能承担起社会责任,还会损害所有者的利益并造成全社会的损失。
(3)法律责任。法律是企业履行社会契约的主要规则,是判断企业的经营行为规范与否的重要标准。企业必须主动承担法律责任,即在法律框架内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处理好与相关利益者的关系。
(4)伦理责任。法律条文和执法行动并不能涉及企业行为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企业还必须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坚持公平与正义,重视公民权利,不去坑蒙拐骗或恶意损害利益相关者乃至全社会的利益。
(5)慈善责任。慈善责任是企业根据自己的经营状况,以及企业文化建设和品牌与形象塑造等方面的考虑,自愿为利益相关者或非利益相关者承担的公益性责任,如救助困难群体、改善社区环境,参与城市改建与开发、支持文化与艺术发展、保护自然资源,以及组织其他公益活动等。承担慈善责任既非法律的要求,也非伦理的要求,而是企业在更高层次上的精神追求。
从诚信责任到慈善责任,既是基础责任到高层次责任的递进与提升,也是各种责任的相辅相成和有机统一。大道至简,德行天下。企业要自觉地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而决不能把承担社会责任视为自己的负担与成本。其实,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的软实力,而且能够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成长壮大和持久不衰的重要前提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