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沙区、牧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
杨利民
西部大开发,生态是重点。生态建设中,沙漠化防治是难点,沙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群众脱贫致富是焦点。我们要在实践中选择一个突破口,这就是产业化。
要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就要生态和生计兼顾,治沙和致富双赢,绿起来和富起来结合。概括起来,就是解决沙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三农”、“三牧”问题,要走“绿化—转化—产业化”之路。这条路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1984年搞国防科研,在西部沙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深入调查后提出来的,准确的叫法是发展“知识密集型沙产业、草产业”,是属于第六次产业革命的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发展创新理论。学习钱学森新理论,有以下几点粗浅认识:
它的特点是:①用科学技术来经营管理沙漠,把沙地、草地当作宝贵的国土资源,扬长避短,科学开发,按规律办事,讲投入产出,不以绿色画句号。②以水为先,以水为限,讲规模经济,搞阳光产业,形成核心竞争力。③变生物链为产业链,生产终极产品,通过龙头企业带动,通过运用科技成果,提高附加值含量,变粗加工为深加工、精加工,获取高额利润。④寓生态环境的保护于科学开发之中,不以环境为代价,也不为生态而生态,要变“花钱买生态”的输血机制为造血机制,坚持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它的概念是:利用阳光,通过生物,延伸链条,对接市场,创造财富,造福百姓。它要求围绕一个“省”字,走资源节约再生的循环经济之路;突出一个“链”字,走城乡一体化、“草畜工贸四结合”的龙型生态绿色发展之路;强调一个“转”字,走新型工业化集约、集成、集群、集聚的创新推进之路;追求一个“增”字,走知识密集、技术高新、系统耦合、利用综合、文化衔接、效益迭加的知识经济之路。
它的好处是:强调了生态为先,科学用沙;打破了条块分割,着眼于总体效益;立足于光热转化,致力于脱贫致富。为“预防为主,积极治理,科学经营,持续发展”,防沙、治沙、用沙三结合,指明了极具时代感的前进方向。
它会证明经济学家的如下观点:“时代变迁的全部奥秘,隐伏在‘资源—工具—生产力—生产关系—时代’连锁反应的过程中。”
从西部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地的实践中总结的沙产业路线图是18个字: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大市场、长链条,虽然它是初见成效的,但它是大有可为、潜力无限、值得高度重视的。
某位全国政协委员在《关于把发展知识密集型沙产业、草产业写进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提案》中的三大要点我非常同意:
(1)换一种思维看沙漠、草原,它就是宝,而不全是害。把西部的国土资源沙漠、草原优势尽快变为经济优势,是事关全局、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事。
(2)保证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要发展沙产业、草产业。西部不但出现了重大理论成果,而且涌现了有说服力的实践成果。这是中国特色西部开发的一条崭新的路。
(3)把沙产业、草产业写进“十二五”规划意义重大。我国的和平崛起要重数量、抢时间,更要重质量、讲和谐。它既要靠知识产权的独立自主,也要靠中国特色的理论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
沙产业、草产业是中国西部大开发中生态建设、脱贫致富的必然选择,是沙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破解“三农”、“三牧”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出路之一。它符合西部的特殊生态规律、经济规律和产业规律,适应西部各族群众的历史基础、经济基础、生态基础和文化基础,在产业化和市场化、现代化之间搭起一座桥梁。“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必须解决新型的涉农的后续主导产业的结构优化和市场开拓问题,解决沙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群众未来生存空间的拓展和优化问题。资源变不成支柱,产品变不成产业,品牌变不成名牌,我们和过去就没区别。过去因为穷,我们的农牧民不得不滥垦、滥伐、滥樵,今后如果贫困依旧,5年~8年的国家项目补助期结束,我们的农牧民还要陷入“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怪圈。切记“荒漠化”就是“贫困化”的同义语,只有按钱学森知识密集型沙草产业理论科学推进产业化,才能保证绿化成果不流失,可持续发展,有后劲。
多年来历任中央领导皆对沙区牧区产业化高度重视,作了大量重要批示。这里,我选了一些和大家一起学习领会。
1995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在中国科协副主席刘恕教授的报告上批示:“钱学森同志和宋平同志提出,在我国西部戈壁沙漠发展沙产业,这些重要的理论和意见值得重视。一些地区的成功实践充分说明,办好这件事不仅有经济意义,而且有社会和生态意义。”
1998年,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为内蒙古恩格贝生态示范区题词:“艰苦奋斗发展沙产业,同心协力开发恩格贝。”
2003年1月,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视察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会员单位、龙头企业蒙牛乳业集团通辽分公司时指出:“内蒙古13亿亩草场,中国人均一亩;河套平原、西辽河平原各拥有800万亩水浇地,退耕还草。这既有资源优势,又有市场需求,还有这样的龙头企业,何愁不能‘全面达小康’!”
如2003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批示:“科学合理地发展沙产业是西部开发和生态建设的一项有效举措,应该有必要的扶持机制”;“我们的造林绿化、治理荒沙的某些政策法规和有些规定要求,也应该与时俱进,根据变化的情况和发展要求做相应的调整或改变,目的是调动各方的积极性”。
这些年来,西部各省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钱学森第六次产业革命的理解,越来越认识到沙草产业就是以阳光产业、节水农业、知识经济为中心的新型沙业系统工程和草业系统工程。利用阳光,节水节土,科学用沙,延伸链条,必须强调“四过转化”:一是“过光(阳光)转化”,把阳光、叶绿素、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植物蛋白。二是“过腹转化”,把植物蛋白通过家畜、家禽的消化系统转化为动物蛋白。三是“过机(机器、设备)转化”。四是“过市(市场)转化”。
钱学森2000年5月30日给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研究者、实践者的信中说:“我认为内蒙古东达蒙古王集团是在从事一项伟大的事业——将林、草、沙三业结合起来,开创我国西北沙区21世纪的大农业!而且实现了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链,达到沙漠增绿,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的良性循环。我向您们表示祝贺,并预祝您们今后取得更大的成就。”
实践告诉我们,绝不能干违反自然规律的事。必须变对抗性思维为顺应性思维,变输血机制为造血机制,才可以真正实现恢复生态、发展生产、提高农牧民生活的“三生统一”,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效统一”。内蒙古有变化,得益于“三个变”,即变单一防沙、治沙,为防沙、治沙、科学用沙相结合;变单一的国家抓生态,为国家、企业、全民抓生态相结合;变单一的道义回报,为道义回报和物质回报相结合。
榜样的力量有时令人们振奋。内蒙古鄂尔多斯、乌海、阿拉善、科尔沁等沙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有效探索,使我们对中国沙区走出贫困充满信心。2008年1月19日,胡锦涛同志视察鄂尔多斯市后看望钱学森,高兴地说:“您的沙产业设想正在鄂尔多斯市变成现实:沙生植物的加工搞起来了,生态正在改善,沙区人民的生活有了明显改变。”2011年8月31日,时任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考察库布其沙漠腹地的亿利资源集团沙产业基地,四次强调“要大力发展沙产业”,要求总结沙产业发展的创新模式。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已成功举办三次,央视报道的关键词就是10个字:“发展沙产业、应对荒漠化。”
在鄂尔多斯沙区,不但各级领导已有了沙产业、草产业的概念,而且民营企业也参与到沙产业中来,特别是有实力、有能力、有眼光的企业家进军沙产业,构成中国北方2004年的经济新景观或者叫灿烂的风景线。他们在沙柳、沙棘、甘草、柠条的产业化上取得了明显效果,促进了沙区的种植结构调整,解决了长期以来植被建设与产业发展“两张皮”的问题。鄂尔多斯沙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50年的变化,老百姓有一首“顺口溜”将其概括得很准确:“20世纪50年代,风吹草低见牛羊;60年代,滥垦滥伐乱开荒;70年代,沙进人退无躲藏;80年代,人沙对峙互不让;90年代,人退沙退变模样;21世纪,产业链上做文章。”实践证明,1991年全国治沙工作会议以来,全国范围的生态形势,已由“总体恶化”阶段转入“人沙相持”阶段,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步子更快一些,认真总结,推而广之,应该提上日程。
鄂尔多斯市探索的新模式,实际是我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新型后续主导产业的不同模式。它验证了“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可以相济互补,贯彻防沙、治沙、科学用沙相结合的战略方针势在必行。以防沙、治沙、用沙为切入点,带动沙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持续发展、和谐发展,是涉及国土资源科学开发利用和从根本上解决长治久安的大事情。
专家认为,沙漠化不是地球的癌症。沙漠只要不是地质年代形成的,就是可治的、可用的,可以和人类和谐共存、协调发展的。只要沙区和牧区找到破解“三农”、“三牧”的绿色发展之路,中国就大有希望。我们的结论是两句话:一是不以绿色画句号,产业链上做文章;二是工农携手闯市场,城乡一体奔小康。沙区必须在植被建设的基础上科学经营沙漠,在以水为先、以水为限的前提下,科学发展沙、草产业。变沙漠为绿洲,为人类谋福祉。日本科学家远山正瑛先生说得好:“21世纪是科学开发利用沙漠的世纪”,我们要向这个方向努力,借鉴以色列的经验,在总结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再创辉煌,为人类作出新贡献。
(作者系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名誉会长、中纪委驻交通运输部原纪检组长、内蒙古自治区原党委副书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