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共生农业系统工程研究所六年发展纪实
胡爱生
(一)钱学森第六次产业革命的思想
钱学森指出:在人类社会历史上,已经出现了四次产业革命。我们现在要迎接以信息为核心的第五次产业革命,同时要预见到第六次产业革命。第六次产业革命与农业科学技术的关系特别密切。他认为第六次产业革命就是建立农业型的知识密集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就是把所有的科学技术都用在生产上,靠高度的科学技术来进行生产。第六次产业革命的主战场在农业,核心是集成技术,全面整合各优势元素,全方位开发利用太阳能,走大系统、大生态、大循环的技术路线,释放整体涌现效应,变整体涌现效应为生产力。
钱学森提出此理论后的20多年中,他一直积极推进和发动第六次产业革命。从1983年至2000年,他向社会各界写了近两百封信,很多是他主动出击写信的,曾先后给五任国务院总理写信。他的助手、同事、他的儿子、堂妹等都被他发动起来,身体力行,不遗余力,真正以此当作自己毕生的事业。但由于钱学森不是一位农业科学方面的专家,响应者不多,主要应用在农业条件最差的西北部沙漠和干旱地区。钱学森的系统农业理论和实践,促使西部部分地区的农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在那些农业条件优越的地区钱学森的大农业理论却没有受到重视,今天,自恃农业条件优越的地区农业已经陷入危机之中。
(二)于光远院士的支援
在钱学森生命的最后几年,钱学森的诤友于光远院士也积极地参与和推动这项工作。于光远院士晚年组建了华夏九州农业科学研究院,其目的就是研究钱学森的大农业理论,发动第六次产业革命。我是2007年参加到这项工作中来的。当时太平洋学会(于光远院士为会长,张海峰为执行会长)的会长助理三次到怀化来邀请我参加发动第六次产业革命的工作,说是将我的共生理论与钱学森的大农业理论结合。我们在青岛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组建了一个大农业课题小组,目标是发动第六次产业革命,我在小组任技术负责人。从2007~2008年,课题小组撰写《大农业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一书,组建了一个现代系统农业企业孵化单元,并建设了一个工厂化农业模式。
于光远院士为我们的第六次产业革命课题组写了一个研究思路,指导我们为建设长久和谐和永续发展的农业进行理论和技术体系构建,他提出了下面10个观点:
(1)地球上的生命得以产生,是它之所以与无数星球相区别的一个特点。
(2)产生的物质条件是水这种无机物的得以存在。而这,又以地球表面物质的化学成分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所决定的地表温度为前提。
(3)地球上生命进化到有了人,开始有采集、狩猎和捕捞。人类的这种活动的对象是“天然的自然物”。
(4)采集、狩猎、捕捞是最早的经济。
(5)农作物是“人工的自然物”,更准确地说是“社会的自然物”。农业活动比起采集来说是更高一个阶段的经济活动,但是在这个阶段采集、狩猎、捕捞仍旧存在。
(6)植物的特点是通过光合作用,改变无机物的形态并吸收来自太阳的能量。动物则是以植物为食品转化出来的一种生命状态。种植业即狭义的农业或小农业,是以培育繁殖为目的的活动。大农业,也分两个层次,把范围规定得窄一点只包括林业、渔业、畜牧业,宽一点就包括农业渔牧的服务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原始森林是“天然的自然物”,对它的伐取,其性质相当于天然植物的采集,人工林是“社会的自然物”,对它的伐取,相当于农作物的收获;渔业捕捞海洋中原有的即天然的水生动物,这在当今还占重要位置,人工养殖水生动物的地位正在提高中。畜和牧又是有区别的,放牧中动物的饲料是天然草场。大农业是一个必须很好分析的概念。
(7)社会生产分为物质资料的生产(农业和工业)和劳务的生产(服务业)。这两种生产合称国民经济。只是物质资料生产中的劳务,物化在产品中可以积累,而劳务生产中的劳动,因为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是同步的,因此不可能积累,最多在精神上可以传下去一些。
(8)许许多多的社会产品是在农业中生产出来的。许许多多的工业产品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生产的,因此可以说农业和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如果考虑到作为生产者、消费者和从事分配交换的人要生存就要吸取营养,而主要的营养都是农产品提供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农业就可以单独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9)农产品所含有的能量来自太阳,那是取之不竭的,而且可以以煤、石油、天然气等矿产的形态积累起来,或在相对高海拔的地方建立可以发电的水库将其积累起来。农产品中还有来自土地和空气的无机物,它们会回归土地和空气,不断循环。农业是可以而且就是持续发展的。
(10)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被称为“生态”。在天然的自然环境之外,还有人工的自然环境。生产持续发展要求生产协调发展,一方面努力避免,至少大大减少虽然有利于我们人类却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另一方面要想方设法针对生产活动对人类自然环境的损害采取某些行动,改善自然环境。受损害或改善的环境就是“社会的自然”。我们在自己的活动中应该有一个坚定的目标,努力做到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持续发展的可能性,我们要努力把这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
(三)产业革命的六个阶段的划分
于光远院士的这个提纲逻辑脉络清晰可见。他对产业革命的阶段性有一个清晰的分层概念:基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划分,有几个大阶段意义的节点是可以区分的——第一个分水岭是从人类的这种活动的对象是“天然的自然物”到农作物是“人工的自然物”,更准确地说是“社会的自然物”,这规定了前两次产业革命。再到社会的分工分化下的产业体系形成,他用了比较多的笔墨描写了社会生产组织结构的复杂演化,实际上是社会层面与自然层面两个系统平行发展进而又相互影响与联动的过程,属于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市场经济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市场中介系统的形成和发展促成了大工业革命,也就是钱学森院士定义的第三次产业革命。从于光远院士的纲要中,前三次产业革命的轮廓是清晰的,也是与钱学森院士完全一致的。在于光远院士提纲中第三次革命以后的轮廓就不清楚了。最后于光远院士把产业革命划分的主轴结构确定了下来,就是走向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即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问题,要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于光远院士支持钱学森院士第六次产业革命的主张,核心是基于可持续性的经济问题的由来与解决的路径。他思考的是人类社会怎样从原始自然走来,继而要走出资源经济的困局,通向长久和谐与永续发展的天人合一经济。
从钱学森院士到于光远院士,再从于光远院士到钱学森院士,综合两者的理论逻辑脉络,则六次产业革命的划分的思路应当是清晰的。
钱学森在前三次产业革命之后又提出了他与众不同的第四次产业革命的概念,这就是市场化的全球化运动。这一次作为产业革命的划分依据是有些说不清楚的,其实这里涉及一个没有被人们认知的“二重共生”,即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共生,这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危机的后期发生的一种转变。从两次世界大战以后到今天,和平的国际环境的维系与全球社会的建立以及全球社会体系和全球生态的共同命运,对整个产业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与自然的一体化条件成为这一阶段产业发展的硬约束,也是促进剂。实际上,这也是一种产业革命,这种产业革命的界定暗含在于光远院士永续发展的递进思路中。这既是一种社会革命,也导致了产业革命,与前面的从天然自然到人工自然,再到社会层与自然层的交互作用的第三次革命来说,这又成了一个新的飞跃,即第四次产业革命是由社会革命(国际新秩序的形成与二重共生的社会体系的发展)与在此前提下的产业技术相适应与整合,以实现全局性危机的化解与全球一体化机制的形成。使这一阶段的产业发展打上了系统的烙印,全球共生与国家内部共生同为这一阶段的产业发展的新情况和新特色,则第四次产业革命的层次脉络又清晰起来了。
信息革命是钱学森划分的第五次产业革命,其特点是由于信息技术的普及形成了一种“非定域化”的时空关联,所谓“非定域化”,即两个人可以从来不接触而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跨区域地建立感情联系,同样还可以隔空组织生产和进行交换等。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形成了传统的自然和社会和市场概念的一种升级版。所以这要算一个大周期意义上的革命。
在这个基础上,钱学森提出了第六次产业革命的思想。钱学森的第六次产业革命的思想简单地说就是系统技术的产业革命,即整合科学的技术革命,目标是开发整体涌现效应,把整体涌现效应变为生产力,变为产能流,而且与开发太阳能是平行的,使整体涌现性效应流暗合太阳能流利用流,最终实现永续发展。
钱学森的第六次产业革命的背景是在第五次产业革命的基础上,即信息技术革命之后的革命。他认为这两次产业革命是结伴而来的,提出“第五次产业革命的核心就是信息问题”,“我们不但要迎接第五次产业革命,而且要为第四次产业革命补课”,“要预见到第六次产业革命”。并明确提出了在21世纪将要迎接第六次产业革命。可见,钱学森的第六次产业革命是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三次革命的跨越式交汇与协同整合,三次产业革命交汇于同一个历史时期。这就是在“非定域化时空联系的背景上”进行的超越传统时空意义的再整合,导致了一次非常强劲的、超越传统时空的产业革命。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钱学森看到了沙、草产业的意义,沙漠缺水,但光热丰富,如果完成一种超越时空的要素整合,沙漠就变成具有独特价值的农业生产空间,而科学技术是这种超越时空农业的超级整合抓手。又比如:在海滩,盐碱地,你搞盐碱地改良,你必定会失败,但你如果搞海水农业,你养海参和鲍鱼,可能很快就能搞出一家上市公司,这就是现代科学技术给我们的一种跨传统、穿越时空隧道进行超常整合的超级思路。
我们在三个月内完成了钱学森大农业理论研究的著作(第六稿),376页,30余万字。2008年3月初,中国科学院农业项目办组织30多名领导和专家、院士调研,对我们的工作作了充分的肯定,并认可了我们对钱学森关于第六次产业革命的技术理念的概括:现代系统农业,也就是说钱学森所说的“大农业”就是“现代系统农业”,现代系统农业就是第六次产业革命的主题。我们的研究成果得到专家和院士认可正好在当时中央两会召开之际,因此中国科学院、中国新闻社联合出版了两会特刊《探索现代系统农业发展之路》,并分发到所有两会代表手中。
(四)系统科学家期盼农业第一线的科学工作者的理解与支持
2007年~2008年,我们的研究得到了钱学森办公室顾吉环主任的支持,同时,我在向他汇报情况时谈了我们研究钱学森第六次产业革命理论的体会。我说,钱老的大农业理念就是大系统、大生态、大循环,这个“大”字相当于广义杂交。杂交就是开发整体涌现性,广义则是不受时空和类别限制,顾吉环先生支持我尽快回湖南,争取袁隆平院士的支持。
(五)李必湖教授积极响应
李必湖教授是袁隆平院士的科研团队中的核心人物,对于攻克三系和两系杂交育种难题他都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李必湖教授说:广义杂交是对的,育种技术方面可挖的潜力不多了,要把杂交技术理念推广到其他领域。在李必湖教授的支持和推动下,我们组建了一个现代系统农业课题组,2008年~2009年完成理论构建。在《现代农业科学》杂志发表《广义杂交论》等三篇文章,形成了技术的理论体系。这三篇文章从一稿到七稿都发给顾吉环主任和钱永刚教授提修改意见,还有一批资深学者参加了这组理论构建的讨论。
怀化市共生农业系统工程研究所的成立没有一分钱,也没有筹集各股东一分钱,约定每个股东每人50万的期权股,即以合作期间共同创造出总计200万元的无形或有形财富的承诺或目标作为入股的非货币、非实物、非无形资产的零资产投资形式进行期权投资而建立了这个研究所。
在国内,杂交水稻的成果袁隆平院士排第一,李必湖教授排第二,两系杂交——成为后来的超级稻的关键技术。我们这个研究所没有得到政府部门的资金支持,但是一些企业支持我们的科研计划,民众支持我们的科研计划,他们有钱出钱,无钱出力,都不计较个人得失,而且是无条件地支持和参与我们的研究工作。我们当时有的科研项目只要光凭一纸赔偿协议就能落实到位,实施者也不要我们一分钱,我们也不收人家一分钱,因为我们的实验如果能够实现预期的目标,就能使他们获得效益。民间对新技术的渴求,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成为了一种资源。
育种科研中我们是轻车简从,很有优势条件,这项工作基本上没有什么困难,只要自己多辛苦一点就行了。但我们启动的环保农业工作就需要比较多的资金支持,这后来还是找企业来帮我们来完成的,我们出方案,进行技术指导,其他一切都由企业来操作,企业这样做的目的是想最方便地掌握技术。
研究所没有一分钱,工作怎么开展?李必湖教授的一句话概括了:我们要用借鸡生蛋的方法把研究工作开展起来——寻求企业的支持。我们都是体制内科技人员,而只能选择体制外的途径来做工作,实为迫不得已。不错,我们构建起来的就是一个“项目组”,但这个“项目组”具有实际意义,比如在育种科研上,我们四个育种专家通力合作,就像四个人合成一个人一样,经验、技术、理论水平以及育种材料都相互共享,取长补短,意义就不同于一般了,这等同于四个人合成一个人:有最高的理论境界、也有最高的经验技术,四个人积累起来的育种材料也许一个人要100年才能培育出来,所以我们四个人团结起来像一个人一样,这个人就是一个巨人。同时这种期权入股的合作模式,也建立了农业科研的大联合,凡是参与我们科研项目的专家,都自动成为研究所的股东,每个人都以自费科研的方式参与合作,这种科研组织的集成整合机制的共生构建,开辟了科技共生发展的新途径。同样的课题,比如高光效育种,我们在材料上就超前别人30年,人家怎么能够赶上我们呢?就这样,我们打造了育种科研上一支有着强大实力的科研队伍,并向育种界的世界级难题发起冲锋,我们确定的育种方向是:高光效水稻育种、远缘杂交、一系水稻、高产优质双高特色米育种等。
研究所从2008年开始从理论体系的构建,到技术实现和突破口的选择,到组织构架形成和团队建设,到2009年基本完成前期的准备工作,并在环保农业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那时我们在电站水库的水面上种了一亩多水稻,为的是测试用农业技术措施解决水体湖泊的富营养化污染和其他污染的可行性,从中央到地方的新闻媒体都对这项研究作了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们的科研工作分为两条主线:传统杂交育种的研究,包括高光效水稻育种、远缘杂交、一系水稻、高产优质双高育种,针对这些育种工作我们开展了一些前沿性的技术试探和开拓性的前沿研究。合作发表国家核心级和省部级论文8篇,取得了合作成果一项,专利技术三项,并选育出高产优质的品种一大批,而且在高光效育种远缘杂交和一系水稻研究方面,我们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下面是怀化市共生农业系统工程研究所成立以来的记事表:
2009年~2010年:①水上立体种植试验,在沅陵凤滩电站水库进行了两亩水面的水面浮岛种植实验,为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的治理寻找解决的办法,该技术突破在中央台和省、市台新闻中都作了大量的报道,各类报刊转载有数十家,影响很大,目前该技术在云南滇池已经被大面积使用,一些地方已经有产业化的发展;②高光效育种全面展开;③环保农业水陆并进,同时启动。
2011年:①水旱两栖种植实验获得怀化市科技术进步奖;②水上立体种植试验进入第三年;③全面启动东北地区的粳稻远缘杂交育种;④品种进行预试;⑤启动保健农业的研究和产业化中试。
2012年:①水旱两栖种植法进入极端恶劣条件下的环境检验试验,作为产业化中试的抗风险能力的检测试验面积达170亩,同时包含水旱两栖杂交制种抗风险试验;②水上立体种植试验进入第四年;③高光效育种取得重大进展;④保健农业与环保农业的集成整合,超级富硒米和降镉技术的研究项目的启动;⑤新开田的地力培肥与水旱两栖技术的三季作物统筹研究,探索改革南方耕作模式的实验。
2013年,在继续坚持2012年的各项工作的同时,重点突出产业化推进,进行产业化中试。组建三支育种团队的高光效水稻研究小组,大力推进高光效水稻的研究和实行三支团队协作的集团攻关。推进有机农业的产业化,组建精致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增硒降镉项目1000亩,环保农业正式进入产业化。
2014年,全面启动环保,建立产业化推进的企业组织和产业联盟。孵化出一批农业企业:怀化袁氏中禾现代系统农业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袁氏麓峰现代农业投资公司、湖南大共生食品销售有限公司,还成立了4家新公司,组建了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一个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体系初步建成。新建基地10个,超级富硒米和降镉基地面积达到2600亩,水稻与高粱反交实验取得成果,有性、无性二重杂交制造了一大批远缘杂交育种材料,极大丰富了育种的种质资源,同时在降镉肥的研制与应用项目全面启动推广面积上万亩,有关这方面的成果正在组织成果鉴定,在技术上取得了领先地位。
2014年,关于科研体系、生产体系、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推广体系、市场营销体的建立都全面落实和开动起来,整体体系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从2009年到2014年差不多五个年头,我们正是用这种0+0>0的模式把各项科研工作硬是搞起来,而且做得有声有色,红红火火。
这些年中,我们克服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巨大困难,没有钱,也没有人,而且李必湖教授还顶着与癌症作斗争的压力,舌头被割掉了四分之三,忍受着常人无法体验的各种痛苦,我们就是这样一往无前地走过来。所幸的是我们不断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和帮助,使我们的工作能够不断前向推进。
这些年来,我们依靠共生构建、集成整合,终于开创了一个0+0>0的奇迹。这几年,我们创造的技术等无形资产难以估价,并组建了四家有限责任公司,十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这意味着集成整合能够成为一种新型的生产力,能成为产业革命的切入点和有待开发的一种资源,同时也是推动经济的一种动力源或称作一种新的引擎,革命的内在推动力量和源泉。这正是第六次产业革命的驱动系统之所在。
钱学森注意到“漫赖现象”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意义,这就是要使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实现这一目标的系统工程将成为第六次产业革命的核心技术。
沙柳是治沙最好的物种资源,但沙柳具有三四年就得平茬一次的生理特征,年久不平茬,沙柳就会死亡,而平茬后的沙柳会长得更加旺盛。平茬费时费力,每年平茬下来的沙柳堆积如山,却没有多少利用价值,农民种植沙柳的积极性开始渐渐衰落。
对沙柳的种植和平茬,是人与沙柳及沙漠环境的结合,沙漠生态系统引入了人的因子因而充满了生机。但这种结合没有推动其发展的引擎,后来引进了宏业公司(前身是漫赖刨花板厂),这就使整合构建了一个永续发展的循环链,使整体涌现效应流变为现金流。实现了生态、社会、经济的再次整合,这里非常重要的是,将这个经济系统安装上去,就像给玩具小汽车装上了电池一样,这个玩具小汽车在装上电池前是“死”的,装上电池后这玩具小汽车就“活”了。
杂交育种技术就是杂种优势利用技术,杂种优势就是整体涌现性的具体表现。而杂交种业就是变这种整体涌现性为现金流的一个成功的例子。杂交稻的研究与推广告诉我们,这个现金流是这样完成的:首先,农民要种杂交稻,因为杂交稻能增产粮食,这增产就形成了整体涌现性的现金流。而这必须有两个前提条件:种子公司制种从增产粮食的现金流中分流一部分,即以更高的种子价格使种子公司能赚钱,育种家也分走一部分,品种的选育千辛万苦,也要从中分流一部分。如果其中一个环节不能实现,则整个流程就无法顺利进行下去了。所以整体涌现效应流变为现金流要有一整套共生构建的过程。
总结这几年我们工作的经验,归纳起来有以下一些步骤:
(1)寻找挖掘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巨大金矿;
(2)整合、创新和发明,构建能够实现和挖掘出这种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技术和技术实现体系;
(3)共生构建产业化发展的营利模式,包括生产技术和企业运作;
(4)从小试、中试、到大度试进行试验推进;
(5)按共生原理创建一个共生型企业群集,这个企业群集中单独的某一个企业是不能独立生存的,只能在共生链环路连通起来后才能生存,企业群集中的各关联企业与其他企业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
(6)最小子模式的子模块打造(企业模式的细胞化改造)和标准化建设;
(7)按细胞模式进行复制与扩张。
研究所的工作正是这样开展起来的。我们确定农业与环保产业和保健产业的联合,可以使一项农业生产同时获取三种产品的收入:生产出一单位的农产品也是一单位的环境保护和环境修复产品,也是一单位的保健产品。这样生产出一单位农产品就要按三单位产品——一单位食品、一单位环境修复产品、一单位保健品去出售,这样就可以使得一个产品卖出三个产品的价钱,而生产成本却只有一个产品的成本。
在技术上怎样做到这一点呢?这就是共生所要进行研究的技术问题。在商业上怎样做到这一点呢?这也是共生所要解决的社会系统工程技术问题。
在生产技术上,我们用广义杂交建立多技术集成体,在商业上,我们运用了共生孵化器技术,我们孵化了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一家研发中心、两家营销公司、一家投资公司以及建立起政府与市场合作的平台机制,建设示范基地网络等。这里面有许多整合,有大整合,大整合中有子整合,子整合中还有子子整合,这个整合体系是一个高级结构。
生产技术的共生构建是以我们发明的水稻两栖种植法为技术平台。
下面的图片显示了我们创建的水稻两栖种植法的一些特点:
这种水稻种植法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水稻种植法,我们像种麦子一样种水稻,但又不完全用水稻旱作模式,也同时使用水稻水作的一些技术点,结果是:水稻旱作通常要减产10%~20%,而这个方法能够增产15%~30%。前期通过水稻旱作模式培育水稻土的旱作土壤结构和水稻抗旱能力,即使土壤结构向旱土结构发育,更像是海绵土,疏松多孔,保肥保水。而后期淹水种植,促进高产。
以水旱两栖种植技术为技术平台,我们整合了20多项技术,例如:
(1)节水农业技术,可节水30%以上;
(2)土壤改良技术,结构性、土壤生态环境改良;
(3)精密点播,精准定位施肥,生态除草;
(4)免耕少耕农业;
(5)有机农业技术;
(6)降镉增硒技术;
(7)高光效农业技术;
(8)立体生态农业技术。
这些技术通过多技术集成,机械化一次性实施,节约了大量的劳动力成本。
水旱两栖种植技术是环保农业的一颗明珠,能增产15%~30%,能生产出有机高富硒的优质大米,水旱两栖种植还是立体养殖的最优场所,可养大闸蟹、稻花鱼,实现稻田养殖池塘化。产值可达到普通水稻的2亩到10亩以上的产值。
更重要的是,这种农业技术比传统的农业技术更省工,也节省机械耕作成本,实现免耕少耕,并以生态自动化来解决田间管理耗工和提高田间管理的各项效果,这是该技术的一大特色。
技术整合为我们解决的只是构建涌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功能组件,但这些效益能够变成经济效益还要另一个系统工程来实现它,如品牌打造的工作。没有品牌打造,这种产品优势就不能被社会认可,则有保健功能的产品你也卖不出保健产品的价钱。当然像改良土的作用,其产生的效果可以从当季作物和下季作物的增产中转变为经济效益,也有像降镉一样的环境修复产品,研究表明镉适当超标的情况下还能增产,而你的产品即使重金属不超标,但消费者看不到这些指标,很难有人为你的产品的有毒元素含量低而买单。品牌打造是靠宣传引导人们认知某种产品的真实功能而使其特色受到消费者的重视。这里,品牌打造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也是使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的价值转换器,这需要有一家专门的公司来做这一工作。
有一部分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转换器是由政府采购来实现,政府采购后将其作为社会公共产品。如我们近年来已经解决了粮食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技术问题,这是事关全体人民身体健康的大事,需要政府协调处理。建立政府与市场结合的桥梁机制,本质上就是构建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转变为经济效益的转换器机制。政府建设这种机制有独特的优势,这就是政府可以通过税收的增益效应来形成收益,税收机制就成为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的转换机制的特殊设计,具有重大的意义。
第六次产业革命归根结底就是系统科学的应用技术化在全社会进行推广和普及带来的一场革命,所以这场革命一开始就具有系统性特征,革命不会由独立的个人和事件发起,而是由一定的系统组织结构的形成而人为发动起来。当今世界的社会系统、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的结构特点可概括为“条条块块”的结构体系,条格块块间的整合关联不发达,第六次产业革命的实质就是我们要用共生系统工程的办法来建立对这些条块结构的升级版的结构体系。建升级版,建顶层设计,构建更大系统上的和谐。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本质上就是这场被钱学森称之为第六次产业革命的大革命,这场大革命在宏观上需要战略科学家与战略领导的合作来发动。由于社会是一个复杂巨系统,必须有高度,才能有深度,才能在社会系统的深度结构的建构中有所作为。
大农业是通过对传统农业的系统重塑,并运用共生原理,使农业的发展服从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的原则,使现在发展与未来发展统筹兼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新形式。
大农业就是现代系统农业。大农业理论同以往的任何生态经济或者循环经济都有本质上的区别:其一是“大”,大到构成一个大系统,是复杂巨系统上的循环;其二是主观精神对象化与非对象化的循环也被纳入这个大循环体系中,即以政府与市场机制的一体化与功能对接形成的系统服务平台为核心驱动,带动社会、经济、生态文明的各子系统的循环,使整体上的循环与局部上的循环协同驱动,在人与自然的复杂巨系统中跨层次、跨部类构建,从宏观到微观,从微观到宏观协同推进、整体联动的大循环运作;其三是共生构建,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相互转化,实现创意产业经济的公司营运,三效转化(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形成产值,推进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系统改造,确立农业对后工业社会的经济支撑的基础地位;其四是对传统产业体系进行集成模块化的系统改造,也就是对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社会系统工程创造技术实现途径和运作模式,使各方面的发展相适应,各个发展环节相协调。
大农业孵化器是大农业理论中的核心部件。它是根据大农业的系统思想和共生的原理,构建的一个集成智慧加集成模块化的现代企业制的新型企业孵化器。其经营理念是构建“共生航母”,孵化农业企业,促进农村经济体制的现代企业制改造,充分发挥现有农村经济体制中最有活力的因素,包括小农经济模式的优势面的再利益,形成大农业产业群集,实现中国农业从小农经济到现代化大农业的系统改造。经营模式是运用创意产业的软资本和专门为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创造者提供利益实现途径的“共生资本”的硬资本的资本构筑,来构造一个理论界与产业界,政府机构与市场体系通力协作,创意推动,产业连动,市场带动,由“革命”引爆的新经济。整合自然、社会、经济、科学文化资源,消化不良资产,化腐朽为神奇,建立影子农业(项目设计农业)、虚拟农业(资本市场体系)、实体农业(农业实业)三轮驱动、协同作战的运行机制。
从2008年到2014年,怀化市共生农业系统工程研究所在钱学森第六次产业革命的理论指导下,攻坚克难,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在科研方面,建立了水面立体农业技术体系,为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治理进行了产业化中试。在治理粮食重金属镉污染治理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在水稻育种方面,目前高产优质品种有深两优8659和Y两优8659,在近三年的种植试验中表明比Y两优2号和2号有增产200斤以上的产量优势,而且米质更好。
怀化市共生农业系统工程研究所组织高光效育种联合攻关,目前已经取得了正、反交高梁稻等一批育种材料,计划在三年内获得高光效水稻品种。同时在特色稻和优质稻育种方面已经选育出一批优质高产的常规稻品种。研究所研制出水稻两栖种植法作为一种水稻种植的新体系,具有节水、节肥,省工、高效的特点,这种种植法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水稻种植方法体系,其增产效果和省工特点将使水稻产量大幅度提升,其提升的力度将大于50%。超级富硒米的生产已经进入到产业化阶段,今年种植面积1600亩,硒含量达到2000微克/公斤~5000微克/公斤,是普通富硒米硒含量的数十倍至100倍。同时硒蛋白蜜的生产和市场推广工作也已经启动。南方农业不再以一年生的水稻为主,要搞生态自动化,多年生作物化。同时,南方农业机械化体系的全面改革工作也已经开始启动。一个用钱学森系统农业实现南方农业技术重建和产业重建的系统工程的各项工作都在全面展开。
企业孵化的工作与产业技术重建的工作同时进行,从农村专业合作社体系的建设到农业集团公司的共生构建都在同时推进。农村经济以一村、一社为基础,实现村委会、村党支部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一体化改革试点,该工作由已经退休的原市纪检书记亲自抓,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建设农村经济的升级版和构建农村经济系统集成的顶层设计和企业模式。这个顶层设计由怀化袁氏中禾现代系统农业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设计、组织和运作。
同时,怀化袁氏现代系统农业研发中心正在积极推进袁隆平院士的家族企业“袁氏农业”的系统改造与升级,并与地产500强华盛麓峰合作,整合袁氏农业的产业体系,构建袁氏麓峰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建设袁隆平产业公园,打造现代系统农业企业孵化的国内最高水平和产业指导和产业示范的最高境界。通过以华盛麓峰为载体与国际资本美国布什家族亮点基金等合作,打造立足国内并引领全球的农业产业系统改造新潮流的示范公园,这个示范公园也是钱学森第六次产业革命的思想、理念、技术的样版公园。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革命要靠人来做工作,要靠辛勤耕耘才能获得成果。第六次产业革命不会自动来到,要靠我们的努力。钱老为了发动第六次产业革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耕耘,利用了他的全部社会关系和亲情纽带。
但是,这一认识还有待社会的广泛认同与行动。发动第六次产业革命,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现代中国的最佳机遇与选择。因为在中国发动第六次产业革命的条件最好,经验最丰富,体制最适合,文化最优越。
怀化市共生农业系统工程研究所在钱学森办公室顾吉环主任等和中国科学院农业项目办王大生研究员等的支持下,在著名杂交水稻专家李必湖教授的亲自领导下,在袁隆平院士的亲切关怀下,进行了八年的理论探索与产业化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我们期待有更多的人取得共识,有更多的人支持。只要有行动,就会有成功。我们坚信,科学与社会的结合,就是马克思主义最具有生命力的真理。有了这个真理,我们的行动、我们的认知、我们的目标就会一致起来,我们就会取得成功。
(作者系怀化市共生农业系统工程研究所所长、怀化袁氏中禾现代系统农业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