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结构自防水混凝土裂缝
(1)成因分析:提高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性能关键是控制钢筋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材料质量控制不良,坍落度控制不好,施工缝等细部结构处理不当,混凝土浇筑后未按照施工规范要求进行养护是造成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
(2)防治措施:必须合理地选用混凝土的配合比、水灰比、坍落度等参数,把好混凝土浇筑关和振捣关,注意养护时间和条件。
①控制好原材料的质量。
②把好混凝土浇筑关、振捣关。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分层振捣,相邻两层浇筑时间应根据气温情况合理确定,以确保上层混凝土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结合牢固。
③选择合理的混凝土坍落度,应选择质量过关的混凝土输送泵。
④重视混凝土拆模及养护工作。
⑤设置、处理好细部构造。
⑥混凝土应尽量做到连续浇筑,不留或少留施工缝。因工程设计需要设置后浇带的地方应提高施工质量,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
⑦阴阳角处理应注意圆滑过渡,圆滑过渡后应铺设防水加强层。
⑧涂料防水层保护:涂料防水层施工完毕后应及时覆盖或回填,顶板防水应施做防水保护层混凝土,侧墙等部位应采用聚乙烯泡沫板保护。
2.预埋件部位渗漏水
(1)成因分析:沿预埋件周边渗漏水,或预埋件附近出现渗漏水。
(2)防治措施:施工中,预埋件必须固定牢靠,并加强对预埋件周围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加强对预埋件的保护,避免碰撞。
设计时合理布置预埋件,以方便施工,利于保证预埋件周围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加强预埋件表面的除锈处理。
在地下防水混凝土结构中,电源线路以明线为宜,尽量不用或少用暗线,以减少结构的渗漏水通道,如必须采用暗线时,必须保证接头严密。穿线管必须采用无缝管,确保管内不进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