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为了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改变长期以来中国土地资源家底不清、现有耕地面积不实的状况,1980年,开展了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本次普查是以耕地为重点的土地利用调查工作,取得了众多的研究成果,是中国历史上最系统、全面、准确的土地国情资料。而大厂回族自治县的第二次土壤普查工作,为今后土壤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特别是本次的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第二次土壤普查的成果。这些资料为了解和认识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县耕地动态变化提供了基本信息和依据。1978~1991年中国农村推行各种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但与此同时,农民同市场发生了越来越密切的联系,农村各行各业特别是乡镇企业迅速发展,致使耕地数量减少。1992年以后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各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如房地产热、开发区热),耕地被大量占用,虽然国家逐步采取了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但是总体上中国耕地依然呈现缓慢的下降趋势。大厂回族自治县耕地面积也是呈减少的趋势,根据统计资料,1982年全县土地面积17600hm2,其中耕地面积11884hm2,占全县土地面积的67.5%,全县水浇地面积9608hm2,占耕地面积的80.8%;到2010年耕地面积9565hm2,占全县土地面积的54.3%,全县水浇地面积9450hm2,占耕地面积的98.8% 。 28年间耕地数量减少2319hm2。而水浇地所占比例却增加了19%。从各年间耕地动态变化看,2002年后,由于城乡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加,人口不断增长,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耕地总资源数量以及人均耕地数量仍会呈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会越来越小。1982年大厂回族自治县人均占有耕地0.13 8hm2,而到了2010年人均占有耕地0.082hm2 ,人均耕地减少0.056hm2(表9-1、图9-1)。
表9-1 1982~2010年耕地及水浇地面积统计表(hm2)
续表
注:以上数据来源于大厂回族自治县统计局。
图9-1 大厂回族自治县1982~2010年耕地数量逐年变化图
图9-2 大厂回族自治县水浇地数量变化柱形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