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育雏的操作与管理

育雏的操作与管理

时间:2023-10-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大日龄断喙,应激大,断喙往往耽误1周左右生长发育,不可取。因此,鸡舍应避免闲杂人员出入,防鼠、防鸟,饲养员操作应小心谨慎,防止发出声响。听声还须注意辨别雏鸡呼吸音变化。之类声音,则有可能是传喉等呼吸道病,应及时报告技术人员诊治。凡第五周之后头颈部羽毛尚未脱落的雏鸡均属发育迟缓的鸡,有时能占总数量的20%,这类鸡体重轻,体温调节能力差,免疫应答能力弱,应挑出单独饲喂,以使其发育尽可能赶上正常鸡。

1.饮水(开水) 雏鸡进舍后第一次喝水称为开水,生水里含有杂菌,饮用经煮沸过的冷开水比较好,这样可减少肠道传染病。水中可加入适量葡萄糖(注意浓度不宜过高,过高影响采食量,以5%为上限)、 0.5%的电解质以及适量的维生素和抗菌药物。对不会饮水的雏鸡,可轻轻地把鸡嘴按入水盘约1秒钟,就能学会饮水,每100只雏鸡中,只要有5只学会饮水,全群就可全部学会饮水。

2.开食雏鸡第一次吃食称为开食。开食应在雏鸡学会饮水之后的3~4小时后进行。开食不用调教,在较强的光照下,雏鸡能本能地去啄食,其他雏见一只雏鸡啄食就会跟着模仿,全群很快主动啄食。时间长仍不愿啄食的雏往往都是过弱的雏,保留的价值不大。

为便于幼雏学习啄食,可在笼内铺上干净的白厚纸(无白厚纸时,几层厚的报纸也可代替),将稍稍湿润(手捏成团不滴水)的饲料薄薄地撒开让雏鸡啄食。头天,每2小时撒一次饲料,每次每只鸡喂0.5~1克,以后减为每天六次撒料,再稍后减为撒五次或四次料。1周之后,雏鸡都能探头到食槽采食,这时需撤去垫纸,安装水盘(水线)、食槽(食盘)喂水、喂料。

3.断喙

(1) 目的:鸡的喙不仅有啄食的功能,而且是进攻的利器。现代笼养鸡密度大,鸡易烦躁而发生鹐啄现象,鹐羽、鹐趾、鹐肛、鹐蛋等恶癖,断喙将极大地缓解鹐啄恶癖的发生。鸡群安静、祥和,无骚动现象。另外,断喙也可减少鸡采食时发生的挑、勾、甩、抛饲料现象,实践证明,断喙优良的鸡群,比不断喙的鸡群在整个饲养期内每只鸡少消耗2.2kg饲料。

(2)断喙时间:一般安排在5~7日龄时间段进行,鸡日龄越大断喙时应激越大,只有在雏鸡健康状况欠佳,无法实施断喙,才可推迟,但最迟不能晚于12~14日龄。大日龄断喙,应激大,断喙往往耽误1周左右生长发育,不可取。大鸡只可修喙,不可断喙。

(3)断喙方法:

①电烙铁法。电烙铁功率须200瓦以上(过小功率热度不够),烙铁头上钻有4.1~5毫米不等的孔径。断喙时右手持电烙铁把,左手握鸡,拇指放在雏鸡头顶、食指在咽下,稍加压力,使雏鸡缩舌(避免烫坏舌头),根据雏鸡喙的粗细,选择不同的烙铁孔径(7日龄可选4.4毫米孔径),在离鼻孔2.2毫米处斜着(上喙 1/2,下喙 1/3)烙烫2~3秒钟后放回鸡笼,被烙的喙尖部在1~2周脱落。

②手工断喙剪、断喙器断喙法。握鸡、选择切除鸡喙长度等与电烙铁法相同,在离鼻孔2.2毫米处斜着(上喙 1/2,下喙1/3)迅速切下鸡喙,再烫灼2秒钟止血即可。

③智能数控断喙器断喙法。动刀片、静刀片间隙、刀片温度、断喙时间可自动调节、显示,也可以计数,使用方便。

④远红外自动断喙器。用远红外线的高温破坏鸡喙的生长层,达到断喙目的,鸡应激小,不影响采食。远红外自动断喙器是特制的机器,每次可同时断4只鸡的喙,一般安排在孵化场,由专门的操作工进行。

(4)断喙注意事项:一是断喙长度一定要准确,过短影响采食,留得过长,没有切到生长层,鸡喙还能再次生长,未达到断喙目的。二是为减轻断喙应激反应,饮水中适量加入多种维生素,另外每千克料内再添加2毫克维生素K以减少出血。三是断喙后食槽内饲料应加厚一些,防止伤口触碰槽底,鸡疼痛感强而影响采食。四是密切观察鸡群,发现有渗血的雏应重新烧灼止血。五是鸡舍温度可适当调高1~2℃。

正确与错误的断喙分别见图4-1、图4-2。

图4-1 正确断喙

图4-2 错误断喙

4.防疫及卫生管理

(1)按免疫程序接种疫苗,注意免疫接种之后的免疫反应,反应强烈需投喂多种维生素以降低免疫反应。

(2)严格实行隔离饲养,育雏区须远离成鸡养殖区,饲养员必须与其他饲养员隔离,也不得交叉饲喂不同日龄的鸡只,以防疫病通过人员之间传播。

(3)饲养员进雏鸡舍前必须更衣换鞋、消毒,谢绝闲人入舍。

(4)及时清粪,注意通风,减少异味。

(5)夏季应每天刷洗一遍水、食槽,秋冬季也应两天一遍,水线也应经常冲洗、消毒,熄灯前要让雏鸡食完当日饲料,当日剩料应废弃。

(6)定期带鸡消毒,尤其是通风量小的春秋冬季节,消毒时间间隔以两日一次为妥,尽可能用刺激性小的消毒剂。如附近发生传染病疫情,可以用“碘伏”类刺激性强的消毒剂带鸡消毒,但雾滴宜大,且不能直接喷向鸡身。

5.观察处置 饲喂雏鸡须全天守候,费时费力,饲养人员必须坚定耐心与信心。饲养人员除日常的喂水、喂食等工作外,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观察、报告、处置发生的情况,不要有丝毫的疏忽和麻痹。观察、处置鸡群可以概括为:“一听、二挑、三观”:

(1)一听:听雏鸡叫声。雏鸡舒适时,叫声欢快、响亮。温度低感到寒冷时,则扎堆、颤抖,发出“唧、唧…”的叫声。有异常响动或发现异物时,鸡群突然变得安静,注意力十分集中,处于紧张、戒备状态,随后,如异常刺激解除,鸡群恢复平静,如异常刺激未解或加重,则鸡群惊恐、狂叫、奔逃,严重时,头颈卡入笼隙扭断、甚至勒死,往往造成巨大损失。因此,鸡舍应避免闲杂人员出入,防鼠、防鸟,饲养员操作应小心谨慎,防止发出声响。

听声还须注意辨别雏鸡呼吸音变化。白天声音嘈杂,呼吸声不易听到,夜深人静时,注意倾听则可听出细微变化。如发出“枯…枯…”类似划火柴声,则可能发生新城疫等病毒性呼吸道病的可能,如听到有“呼噜噜、呼噜噜…”的水泡声,则可能是大肠杆菌病。听到“咔…咔…”之类声音,则有可能是传喉等呼吸道病,应及时报告技术人员诊治。

(2)二挑:即挑出弱鸡。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天下很难找出天生的整齐划一的鸡群。鸡群里总有些弱小、胆小的鸡,它们混在大群里,采食不敢靠前,总吃其他鸡的剩料,发育迟缓,这类鸡只要及时挑出单独饲养,加强营养与管护,一般都能跟上大群的发育步伐,成为合格蛋鸡。

(3)三观:

第一观:观气色。雏鸡染病则缩脖、打蔫、羽毛蓬松,食欲减退,应尽快报告,加以诊治。

第二观:观粪便。粪变稀或颜色改变,表示雏鸡患病:稀白粪:患法氏囊炎、白痢、肾传支或痛风;绿粪:新城疫、传支或寄生虫感染;血便:球虫或肠道寄生虫感染;黄稀粪:受惊、肠毒综合征或消化不良。

第三观:观羽毛。雏鸡换羽有一定的顺序:第一周主翼羽和尾巴先长出来,第二周肩部和胸侧的羽毛脱换,第三周是背和嗉囊的部位,第四周颈部羽毛脱换,第五周为头部和腹部,第六周腹部,第七周轻型品种鸡已有完好的羽被,中型鸡稍晚2周。凡第五周之后头颈部羽毛尚未脱落的雏鸡均属发育迟缓的鸡,有时能占总数量的20%,这类鸡体重轻,体温调节能力差,免疫应答能力弱,应挑出单独饲喂,以使其发育尽可能赶上正常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