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掌握小麦营养特点

掌握小麦营养特点

时间:2023-10-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苗期营养元素主要用于分蘖和叶片等营养器官的建成,拔节至开花期主要用于茎秆和分化中的幼穗,开花以后则主要流向籽粒。小麦开花后根系的吸收能力减弱,植株体内的养分能进行转化和再分配,但后期可通过叶面喷肥供给适量的磷、钾肥,以促进植株体内的含氮有机物和糖向籽粒转移,提高千粒重。

小麦全生育期中对氮的吸收为均衡型,磷为后重型,钾为中重型。

施肥的目的就是要协调土壤供肥与需肥之间的矛盾,保证土壤能连续不断地提供生长发育的各阶段所需要的养分(表2-8)。

表2-8 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氮、磷、钾累积进程
(河北农业大学,1993)

注:数据为冀麦24、冀麦7号和丰抗2号3个品种的平均值,平均亩产量465.1kg。

随着生育进程中干物质积累量的增加,氮、磷、钾吸收总量也相应增加。苗期对养分的需求十分敏感,三叶期是需磷的临界期,充足的氮能使苗提早分蘖,促进叶片和根系生长,磷素和钾素营养能促进根系发育,提高小麦抗寒和抗旱能力。但此期麦苗较小,氮、磷、钾吸收量较少。起身以后,植株迅速生长,养分需求量也急剧增加;拔节至孕穗期小麦对氮、磷、钾的吸收达到一生的高峰期。其中,对磷的吸收在开花后有第二次高峰;对氮的吸收孕穗后强度减弱,成熟期达到最大累积量;对钾的吸收到抽穗期达到最大累积量,其后钾的吸收出现负值。

不同生育时期营养元素吸收后的积累分配,主要随生长中心的转移面变化(表2-9)。苗期营养元素主要用于分蘖和叶片等营养器官(春小麦包括幼穗)的建成,拔节至开花期主要用于茎秆和分化中的幼穗,开花以后则主要流向籽粒。

小麦开花后根系的吸收能力减弱,植株体内的养分能进行转化和再分配,但后期可通过叶面喷肥供给适量的磷、钾肥,以促进植株体内的含氮有机物和糖向籽粒转移,提高千粒重。

表2-9 同生育期氮、磷、钾在地上各器官中的分配比例(%)

注:数据为冀麦24号、冀麦7号和丰抗2号品种的平均值,平均亩产量465.1k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