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起身期至拔节期的管理 起身期的管理应合理控制分蘖两极分化,保证合适的成穗数;促进小花的发育为增粒数奠定基础。
起身期肥水的作用:一是能促进大蘖成穗,提高分蘖成穗率,但也会导致小蘖退化推迟,恶化群体。二是促进小花分化,减少不孕小穗数。三是有利于茎叶生长,促进基部节间的伸长和顶部3片叶的生长,有利于增加灌浆期光合产物,提高粒重,但也可能造成叶面积过大而郁蔽及基部节间过长而引起倒伏。因此,起身期肥水对群体小的麦田弊少利多;对群体适中的麦田利弊皆有;对群体大的麦田有弊无利。
在返青期未施肥水的前提下,一般生产水平的麦田,可以在起身期浇水施肥。追氮量可以是总施氮量的1/3~1/2。对于苗稀、苗弱的麦田,要适当提早施起身肥水,提高成穗率。施用起身肥水的时间,可以掌握在刚出现空心蘖时进行。群体健壮的高产田和群体过大的旺苗田,可以控制不施肥水,以促进分蘖两极分化,改善群体下部受光条件。
对旺苗可以进行深中耕,切断浮根,促进小蘖死亡。以后新根长出,有利于起身期以后的生长发育。
起身期镇压,对旺苗和壮苗有控制作用,对正常苗和弱苗可以促进小蘖赶上大蘖。镇压要在分蘖高峰已过、分蘖开始两极分化、节间未伸出地面前进行。地湿、早晨和阴天都不要镇压。起身期也是喷洒矮壮素、多效唑、壮丰安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控制倒伏的重要时期。
旱地麦田在起身期要进行中耕除草,防旱保墒。
2.拔节期的管理 拔节期肥水能显著减少不孕小穗和不孕小花数,提高穗粒数;能增大旗叶面积,延长上部叶片功能期,有利于籽粒形成和灌浆;促进第三、四、五节间伸长,有利于形成合理株型和大穗。
由于拔节期肥水对三个产量构成因素都有利,因此除了前期肥水过多、群体过大过旺的以外,都应该施用拔节肥水。拔节期肥水的时间:瘦地、弱苗、起身期未施肥水的可以提前到雄蕊分化期(春4叶伸出);肥地、壮苗和旺苗以及起身期肥水较晚的弱苗,可以推迟到药隔分化期(春5叶伸出)进行。
3.孕穗期管理 此阶段正值四分体形成,对水分敏感,是水分临界期。由于此时小花集中退化,保证肥水可以促进花粉粒正常发育,减少小花退化,提高结实率,增加穗粒数;保证孕穗期肥水还可以延长灌浆期间绿色部分的功能期,积累较多的光合产物,有利于灌浆,提高粒重。因此,对旺苗、高产壮苗、晚播麦田,均应不晚于孕穗期浇水。对拔节期及以前各时期未追肥或追肥过少、麦叶发黄、有脱肥表现的,可以补施少量氮肥。这次补肥不但有利于开花和灌浆,还能提高籽粒中的蛋白质含量,改善籽粒品质。
4.春季肥水的综合运筹 春季麦田苗情变化复杂,应针对具体苗情具体分析,制定相应的肥水管理措施。高产肥地一般要求稳定穗数,争取粒数和粒重,肥水重点应放在起身拔节期,尤其是拔节期。一般大田以穗数为主攻方向,兼顾粒数和粒重,肥水重点应在起身拔节期而偏重于起身期。个别瘦地、弱苗肥水重点还应提前到返青期。
几种类型田块的肥水管理实例如下:
一般大田,每亩追肥量为5~7 kg氮肥。壮苗:起身期和拔节期各追肥1/2;弱苗:返青期追肥1/4,起身期追肥1/2,拔节期追肥1/4。
高产田,每亩追肥量为10 kg以上氮肥。壮苗:起身期1/3,拔节期2/3;或起身期和拔节期各追肥1/2;偏旺苗和晚播麦:拔节期一次追施,并可以酌情补施孕穗肥。
5.自然灾害的防治 起身至孕穗期间常有晚霜侵袭,应注意根据天气预报,在寒潮到来前浇水。春季害虫如麦蚜、麦蜘蛛、麦叶蜂、吸浆虫,病害如白粉病、锈病均可能发生,应做好测报,及时防治。对于拔节后的杂草主要采取人工拔除的方法进行防治,拔除的杂草要及时带出麦田销毁。
(1)小麦吸浆虫的防治。蛹期毒土防治:4月下旬(孕穗末期),每亩用50%辛硫磷250g或48%乐斯本200g,兑水2kg均匀喷在20~30kg干细沙土上,搅拌均匀后撒于麦田并及时浇水。成虫期叶面喷雾防治:5月上旬(抽穗期),每亩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40ml+50ml辛硫磷乳油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g兑水50kg喷雾。
(2)麦蚜、麦叶蜂防治。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中旬,用菊酯类农药或快杀灵或吡虫啉或乐果喷雾防治。
(3)麦白粉病防治。当田间病茎率达到20%时,每亩用20%粉锈宁乳油40~60ml或25%多菌灵500倍液喷雾防治。
(4)小麦赤霉病防治。4月下旬至5月上旬是预防和防治的关键期,每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g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75g对水60ml喷雾,一般降雨前用药1次,降雨后喷药1~2遍。
(5)小麦纹枯病的防治。当病株率达到15%时,每亩用5%井冈霉素200~300g兑水30~50kg喷麦株基部。
(6)小麦条锈病的防治。密切关注小麦条锈病发生动态,发现发病中心及时每亩用12.5%烯唑醇20~30g或15%三唑酮粉100g兑水喷雾。重点做好小麦纹枯病、麦蜘蛛和杂草防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