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古代礼仪制度的由来

古代礼仪制度的由来

时间:2023-03-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它们不仅记载了周代礼仪制度的一些内容,也成为此后历代统治者制定礼仪制度的基本参照物,由此,它们共同被尊为“礼经”。此后历代王朝,制定礼仪,编写礼书,也都按照“五礼”的体例进行。它们组成了中国古代礼制的最主要内容。
礼贤下士_中国的礼制

春秋以来,奴隶制度全面动摇,奴隶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也全面崩溃,诸侯欺侮周天子,卿大夫侵凌诸侯,家臣控制卿大夫,整个奴隶社会清楚有序的等级阶梯轰然倒坍,维系这一等级阶梯的礼制也同时呈现出礼崩乐坏的局面。社会的大动荡、大变革,使社会成员们的身份地位发生了交叉混淆,一部分原先的贵族破落成了平民,一部分平民则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了上层社会。这样一种人员的对流,就引起了文化的对流,原先为贵族垄断的所谓“学在官府”的文化知识(其中当然也包括礼仪),因之不断向下层流布,而这种社会文化大对流的汇聚点则在于私学。

圣人孔子是私学的倡导者和兴办者。孔子奉行“有教无类”的原则,向社会各阶层人士敞开学校的大门,只要你能交出十条干肉,就可入学,成为孔门弟子。孔子前后收徒达三千人,得意门徒则有七十二人。在这七十二人中,我们看到,其中有农、有商、有武士、有贵族,基本涵括了社会的各个层面。私学中传授的知识主要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而其中礼、乐是最重要的内容。学校是当时社会上重要的习礼场所,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就印证了这一点。孟子小的时候,家住在墓地边上,孟子就常常学着挖坑造墓,孟母见了,说:“此地不适合我儿子住。”孟母把家搬到了集市边,孟子又学着生意人的样子吆喝叫卖,孟母又说:“此地也不适合我儿子住。”孟母把家搬到了学校边上,孟子就学着学生们的样子,在地上摆设土块当祭器,并模仿揖让进退的礼仪。孟母于是十分高兴地说:“这才是我儿子住的地方!”从此定居下来。孟子长大后果然就成了一名精通礼乐的儒学大师。

alt

孔子讲学图

在孔子之后,墨子、孟子等教育大师,也无不收徒授课,弟子动辄数百人。正是由于私学的兴盛,也正是由于私学收徒不受社会身份等级高低等的限制,就使得以前的“礼不下庶人”的规定成为一纸具文,礼开始从庙堂之上向草泽底下流布。它不再是上层社会的专利,而成为全社会的共有财产,逐步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并进而促成了全社会遵礼、守礼、重礼、行礼的良好风尚的养成。

经过孔孟弟子及其他一些儒学大师的努力,到了战国时期,寄托着儒家礼乐王政的政治理想的三部礼学专著:《周礼》、《礼记》、《仪礼》成书并面世了。它们不仅记载了周代礼仪制度的一些内容,也成为此后历代统治者制定礼仪制度的基本参照物,由此,它们共同被尊为“礼经”。

按照“三礼”的说法,古代礼制的内容被归纳为五大方面:一是用于祭祀的吉礼,二是用于丧葬的凶礼,三是用于军事的军礼,四是用于接待使臣、宾客的宾礼,五是用于朝会、燕飨、册命、乡饮酒礼、婚嫁等方面的嘉礼,此即所谓“五礼”之说。此后历代王朝,制定礼仪,编写礼书,也都按照“五礼”的体例进行。它们组成了中国古代礼制的最主要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