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华香8号
品种来源:华中农业大学由湖北武汉黄陂区香菇栽培品种经分离系统选育而成香菇品种,国品认菌2008004。
特征特性:子实体单生,不易开伞。菌盖深褐色,半扁球状或馒头状,鳞片中等,盖径5~9厘米,盖厚1.5~2.0厘米,柄长3~6厘米,柄径1.3~2厘米。采用脱袋出菇方式栽培时,菌龄65~75天。转色中等略偏深,出菇较均衡,后劲好。发菌温度为23~26℃,低于20℃时发菌期延长,高于28℃时菌丝易老化。出菇温度为6~24 ℃,最适出菇温度为13~20 ℃,需要8℃以上的温差刺激。菌丝生长较快,出菇快,菌龄短,抗杂力强,商品菇率高。转色较浅时子实体发生较多,商品性下降。产量表现:生物学效率可达90%~120%。
适宜范围:建议在我国脱袋培育鲜香菇地区栽培。
2.华香5号
品种来源:华中农业大学由德国菌株经分离选育而成香菇品种,国品认菌2008005。
特征特性:菇体大小较均匀,干菇个大,柄略长。菌盖茶褐色,直径6~21厘米,盖厚1.2~1.7厘米,柄长3~7厘米,柄径1~1.8厘米,盖顶较平,鳞片较多。采用不脱袋出菇方式栽培时,菌龄110天左右,出菇密度中等。转色中等略偏深,通风较干燥的环境可培育出优质花菇。发菌温度为23~26℃,低于20℃时发菌期延长,高于28℃时菌丝易老化。出菇温度为5~24 ℃,最适出菇温度为12~20℃,需要8℃以上的温差刺激,气温高时开伞较快。产量表现:生物学效率可达90%~110%。
适宜范围:建议在适宜种植区进行春栽越夏秋冬出菇模式栽培,也可早秋栽培,秋冬出菇。
3.L952
品种来源:华中农业大学由日本香菇栽培品种经系统选育而成香菇品种,国品认菌2008006。
特征特性:子实体单生,菌盖深褐色,直径5~8厘米,盖厚1.4~1.8厘米,柄长2~5厘米,柄径1.2~1.8厘米。出菇期较长,当年11~12月可见少量报信菇,第二年和第三年为产菇盛期。出菇期间需较大温差刺激。菌丝定殖力强,定殖速度快,接种成活率高。花菇率较高,商品菇率高。产量表现:在适宜条件下,一根直径8~12厘米、长1.2米的段木,累计可产干香菇0.5千克。
适宜范围:适于湖北大洪山、大别山、桐柏山、河南伏牛山、陕西大巴山、秦岭等菇树丰富山区栽培。
4.单片5号
品种来源:华中农业大学由浙江缙云县野生黑木耳菌株经分离驯化育成黑木耳品种,国品认菌2008013。
特征特性:子实体单生,少有丛生。耳片直径3~8厘米,厚1.0~1.4毫米,干后边缘卷缩成三角状。耳片边缘平滑,腹面浅黑色,背面灰褐色至黄黑褐色,有细短浅色绒毛,脉状皱纹无或不明显。段木栽培为主,亦可用木屑作主料进行代料种植。树种以枫香、核桃最为适宜,栓皮栎、麻栎、青冈栎、板栗等树种均可。出耳较快,产量较高。菌丝较稀疏,定殖和抗杂能力较弱,菌种生产时注意防治杂菌污染。产量表现:在适宜栽培条件下,每根直径6~8厘米、长1.2米的栎木可产干耳165~200克。袋栽(15 × 55塑袋)每袋可采干耳65克左右。
适宜范围:适于湖北、安徽、浙江、江西、陕西、河南、四川、重庆等地段木栽培。
5.华杂13号
品种来源:华中农业大学以白阿魏蘑1号(北京金信公司)与长柄阿魏蘑(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为亲本,经单孢杂交选育而成白灵菇品种,国品认菌2008028。
特征特性:菌盖扇形,白色,直径7~12厘米不等,肉较厚,菌盖厚约2.5厘米,菌褶延生,着生于菌柄部位的菌褶有时呈网格状。菌柄侧生或偏生,中等粗长,约6~8厘米。菌丝生长温度以23~26℃为宜,长时间超过28℃菌丝易老化,大于30℃易烧菌。接种后70~80天出菇,出菇快,较耐高温,出菇不需冷刺激和大的温差,商品性较白阿魏蘑稍差。产量表现:在适宜条件下,生物学效率为40%~60%。
适宜范围:适于湖北、江西、安徽等南方白灵菇产区栽培,亦可在河南以北等北方地区栽培。
6.蘑加1号
品种来源:华中农业大学菌种实验中心从国外引进菌株经组织分离选择育成的双孢蘑菇品种,国品认菌2010002。
特征特性:子实体前期多丛生,后期多单生。菌丝半气生,菌盖洁白半球形,空气干燥时,易产生同心圆状的较规则的鳞片,菌肉白色,致密,菌柄白色近柱状,基部稍膨大,菌褶离生,少有菌环。子实体个体较大、圆整,菇形好,色白、肉质口感好。出菇期相对集中,菇潮较明显,适合工厂化栽培。抗病虫害能力较弱,易受菇蚊、蛞蝓等侵害,易发生真菌、细菌病害。产量表现:以粪草做培养基,在适宜栽培条件及科学管理下,生物学效率可达35%。
适宜范围:适宜在全国蘑菇栽培产区推广,可根据不同气候条件,适时栽培,湖北地区一般9月初播种,10月底至翌年4月出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